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荆楚风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淮渔翁

    两个身影霍然分开,都朝着李鹤看过来,耳边只听到一声嘤咛,郭月的身影倏然不见了,只剩下了梅劲,抓耳挠腮地走了过来。

    “这么晚了,李公子还没睡呐。”

    梅劲不知是紧张,还是冷,说话有点不利索。

    “没呢,猛的一换地方,睡不着,梅公子不也没睡嘛。”

    梅劲在李鹤面前的石凳上坐下,期期艾艾地说道:“跟月姊商量点事,弄晚了,山路难行,月姊怕我摔着,送我回来。”

    李鹤一侧头,说道:“怎么刚才那人是郭小姐吗”

    梅劲疑惑地看了看李鹤那张一本正经的脸,沉吟半晌,手指着李鹤,“呵呵”笑着,说道:“李公子,你是个妙人。”

    李鹤哈哈大笑:“非礼勿视,我可什么也没看见。”

    等李鹤的笑声停住,梅劲轻轻地说道:“其实你就是看见了,也没什么,我喜欢月姊,本来也没打算瞒谁。”

    “你没娶她没嫁,喜欢就说出来呗,大好的事情,干嘛遮遮掩掩。”

    梅劲看了看李鹤,笑道:“没想到李公子倒是个爽快性格,真的如你所说的




第四十三章 张氏山河
    接下来的三四天,郭泰亭长每顿饭都是变着花样,好酒好肉的款待着,可是,时间一长,顿顿如此,再好的山珍野味,也是对众人的味蕾严重地摧残了,弄得众人不但再也品尝不出山珍的鲜美,而且每每吃饭,只要一看到酒肉端上来,便再也没了吃饭的兴趣。

    青菜萝卜保平安,再好的肠胃,也架不住一日三餐大鱼大肉往里填啊。

    猴子急了,为了改改口味,爬到村里一棵无主的梨树上,摘了一大袋子野梨回来,啃个不停。李鹤尝了一口,虽然觉得梨渣不少,但酸酸甜甜的,口感还不错。

    再到后来,郭泰亭长家盐渍的野菜便成为了众人的最爱。

    李鹤一看这情况,心想既然獠人之事不可行,再在这里待下去也就失去了意义,不如打道回府。

    而且,看着梅劲每日里那一副乐不思蜀的神态,李鹤估计自己不说返程,这家伙在这待一辈子都不会提回家的事。

    中午,趁着吃过饭大家伙坐在一起闲聊的空儿,李鹤便向郭泰说出了返程的意思。

    奇怪的是,郭泰并没有挽留,而是眼风一扫梅劲,淡淡地说道:“回去也好,此间虽乐,但毕竟不是你们的久留之地,你们都不是闲人,每人都有一大摊子事,还是正事要紧。”

    “诸位以后如果还想来西河,郭泰随时恭候。”

    梅劲脸上讪然,李鹤心中暗乐。

    “既然你们明天要走,郭泰总不至于让李公子白跑这一趟,且随我来。”

    郭泰说着,从面前的桌案上端起陶钵,又顺手揣了一叠油饼,径直向院外走去,示意众人在后面跟着。

    跟着郭泰在村子里七弯八扭,众人来到一座小院停下,李鹤一看这院子,暗道奇怪,这小院没有门。

    站在不高的院墙外,郭泰一声大吼,“张山,张河,给老子滚出来。”

    话音刚落,从屋子的窗口窜出两个人来,李鹤一看,这俩人都是披头散发,**着上身,裤裆用麻布兜着,整个小腿一直到脚踝,用兽皮裹着,好似绑腿一般,两人都是赤着脚。

    透过两人那肮脏不堪的面皮看,这两个人应该都还是少年,年纪不大。

    两人一见到郭泰,眼睛里都露出喜悦的光,嘴里叽哩哇啦的叫唤着,手里还不停的比划。

    郭泰边听边呵呵地笑,骂道:“兔崽子,老子就知道你俩还没混到吃的,拿去。”

    说着,将手里的陶钵和油饼隔着院墙,递给了两人,两人一把接过来,哇哇几声大叫,又旋风般窜回了屋里。

    李鹤注意到,这两人虽是少年,但脚法极快,不动则已,动起来就像是一阵风。

    郭泰在院墙上的石块上擦了擦手上的油腻,看着李鹤问道:“李公子,这俩孩子如何”

    李鹤眼睛放着光,问道:“亭长,这难道就是獠人”

    郭泰点点头,但紧接着又摇了摇头,说:“是,可也不是,待我细细说给你听。”

    “其实,这是两个苦命的孩子。孩子的父亲叫张前,懂点医道,是个走乡窜户的医师。有一年,张前去山上采药,被獠人掳了去,我们都以为他这下是必死无疑了,没想到过了几年,这张前又回到了村里,还带了个蛮夷婆娘和两个儿子。”

    “原来啊,张前被掳到獠寨后,被獠王的女儿看中了,哭着闹着非要跟了他,张前也不敢不答应啊,就这么,那张前在獠人的寨子了生活了几年,还生了俩小子,就是这个张山、张河。”

    “几年后,张前思乡心切,在獠寨里生活也确实不习惯,非要回来,他的婆娘便带着张山、张河,也跟他一道回来了。可回到西河,张前那婆娘却不习惯了,跟张前哭闹,还想回獠寨去,张前死活不依,坚决不回去。其实那獠婆是真喜欢张前,否则早就单独跑了。”

    “哭够了,闹够了,那蛮婆见张前老是不答应,心一狠,裹着两个儿子跑了。这下张前傻眼了,要知道,那俩儿子是张前的命根子啊。”

    “张前被逼无奈,只得再次进山,去找儿子,可是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又过了两年,有天夜里,我都睡觉了,有人敲窗,我就起来了,看到那蛮婆带着张山、张河站在我家院门外,就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帮她看顾这俩孩子,说完转身就跑了。”

    “她这一跑,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懂獠语,从这俩孩子嘴里才知道,那张前一回去,就被震怒的獠王扒了人皮,点了天灯了,得亏这蛮婆还算机灵,带着俩孩子跑到大山里,东躲西藏过了两年,否则,这俩孩子也就凶多吉少了。”

    “这五六年,都是我在照顾这俩孩子,其实也不算照顾,就是给口吃的,这俩孩子泼皮,见风就长,好养。”

    “你们这次回去,就把张山、张河带着,这俩孩子虽然是蛮婆所生,但毕竟有我中土血脉。他们身上,有獠人的生活特点,但性格上还是像我中土传人,懂感情,知道好歹,你对他好,他心里知道,很听话,这么多年在村里,从不祸害别人。”

    “最难得的是,这俩孩子天赋异禀,膂力极强,脚力极健,獠人那一套生活技能,他们都会,可以下水两三个时辰不冒头,手上一支短矛,百米之内百发百中,将来跟着贵府的商队,肯定是个好帮手。”

    “只有一点可惜,就是他们的话,你们不懂,但是我们说的话,这兄弟俩都能听懂,有什么事情,尽可以吩咐他们去做。这俩孩子目前还没成人,一旦长成,定然非常了得。”

    说到这,郭泰给众人作了一圈揖,郑重说道:“诸位,张山、张河兄弟俩以后跟着你们,万望用心相待,决不可以蛮夷视之。我说过,这俩孩子知道好歹,你对他好,他会感恩的。如此,郭泰便能对得起那可怜的张前,以及那深夜托子不见踪影的蛮婆了。”

    李鹤赶紧一抱双拳,一脸郑重地说道:“请亭长放心!不要说在李鹤眼里,众生生而平等,就是郭亭长所托,李鹤也不敢有丝毫疏忽。”

    众人都抱着双拳,纷纷表态。

    郭泰点点头,说道:“如此,我便放心了。”

    翌日,西河村头。

    郭泰冲着众人朗声说道:“诸位,郭泰不



第四十四章 未雨绸缪
    楚幽王七年,正月初一,在浓浓的新年的喜庆气氛中,寿郢古都,又迎来了一场漫天飞雪。

    雪花很大,但并不稠密,因为温度并不低,飘飘扬扬的的雪花,在空中翻卷着优美的身姿,悠哉乐哉,晃晃悠悠地落在地上,转瞬便已消失不见。

    浓浓的年味,漫天的飞雪,让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在这样一个时节,很容易就心情愉悦起来。

    瑞雪兆丰年嘛,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头一天老天就降下一场瑞雪,不就是在告诉世人,上苍一定会保佑勤劳的人们,衣食丰足,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不是吗

    李府。

    从一大早起来,整整一个上午,李义都在前厅接待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前来贺年的同僚和各处官员,直到午后,看看人声渐稀,李义才回到后宅,换回便服。脸上虽然满是疲倦之色,但精神依然很好,满面笑容。

    县尹李义,累并快乐着。

    李为昨天一早便带着夫人、孩子回到了李府,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守岁,闹了个通宵,天色刚一放亮,李为便又匆匆赶往各处紧要人家贺年,这些人,有家族长老,有官宦之家,更有自己的生意伙伴。人生在世,手面越大,要应付的人家就越多,每一处贺岁,从时间的安排,到礼物的准备,都经过仔细的参详,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

    直到午后,李为才捶着酸痛的后腰,靠在了东阁的暖塌上,捧着一碗热汤,看着嬉闹的孩子们,笑眯眯地喝着。

    圭园园主,虽然很快乐,但是很累。

    只有李鹤,前两天便安排好了风雷营的过年事宜,昨天一大早,又去了占越、猴子和李轲家里,提前给几位送去了过年的礼物,顺便贺年。今天,倒反而清闲了下来。

    闲来无事,李鹤便给芳姑讲故事,反正后世那些鬼啊、神的传说,小姐、公子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比比皆是。李鹤信手拈来,随便一个,就能让小李岭惊悚的大叫,就能让芳姑听得泪水涟涟,感慨红颜薄命,才子命苦。

    说着说着,身边渐渐围了丫鬟、婆子一群人,就连李母和二娘也伸长了脖子,听得津津有味,连李义进来,竟然都没人发觉。

    “鹤儿又在扯什么闲篇呢弄得大家都围着你转,连老夫换衣服都没个人伺候呢。”

    李义一边“呵呵”笑着,一边脱去靴子,上了卧榻。

    丫鬟、婆子吓得赶紧四散开来,各做各的事去了。李鹤嘿嘿笑着,起身替父亲脱去外面的官袍,屋里暖和,穿多了还真有点热。

    “还别说,听鹤儿扯闲篇真的很上瘾呢。”李母笑眯眯地说道:“刚才那个故事,还没说完吧,今晚上鹤儿睡晚点,给大家接着往下说,故事听到半拉,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怪难受的。”

    李为哈哈大笑,指着李鹤说道:“母亲,他在那闲着无事,瞎编糊弄人的,你还真信啊。”

    李母点着头,说道:“即使是鹤儿瞎编,但听着很像那么回事,我不但相信,还很喜欢听,你问问这屋里有几个不爱听的。”

    “这是鹤儿孝心可嘉,知道哄为娘高兴呢,你没事怎么不编两个,说给我听听”

    李为双手一摊,笑着说道:“得,鹤弟你接着编,难得母亲高兴,你若能哄得母亲开心了,大兄这里重重有赏!”

    一家人哄然大笑。

    富裕人家欢乐多!

    夜深了,李府依然是灯火通明,各处院子,仍然是笑语喧哗。大年夜,各处主仆都会比平时睡得晚一些,反正这院里所有的灯烛都是要点上通宵的。

    东阁书房内的暖塌上,李义父子三人,隔着矮几,面对面安静地坐着。

    李义在铜盘中拈起一块果脯,丢在嘴里,闭着眼睛慢慢嚼着,半晌,才睁开眼睛,看着李鹤,问道:“听说你有把圭园迁往黔中的想法”

    “是。”李鹤答道。

    “说说你的理由。”李义目光炯炯地看着李鹤。

    “理由有三。”

    李鹤微微挺了挺腰,坐直一点,侃侃而谈。

    “第一,黔中已经归属秦国,依楚国之实力,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楚国上下,也没有那个雄心,去收复故土。说句不中听的话,现在的大楚,能保住现有的地盘,不再被秦国蚕食,就已经是勉为其难了。”

    “第二,这次去黔中,我大致考察了一下,那是个依山傍水的古城,即便有战,也是易守难攻。而且,如果真到了危难之际,往大山里一退,足可保性命无忧。”

    “第三,黔中古城,虽然不似寿郢开阔,但经营之地还是不缺的,而且水陆两便,人烟繁茂。我们做生意的,只要有人,不就有生意吗”

    “就这些”李义看着李鹤,继续问道。

    李鹤犹犹豫豫,他作为一个后来人,清楚地知道寿郢古城最后的结局,但是,他不能斩钉截铁地告诉父亲,因为,那样缺乏逻辑上的合理性。

    “还有什么尽管说,这是在家里,不要吞吞吐吐的。”李义注视着李鹤,他知道,这个儿子还有话没有说干净。

    李鹤心一横,说道:“父亲,大兄,我最担心的就是,这里,将会成为第二个郢都。”

    李鹤的一根手指,朝地下指着。

    李义直呆呆看着李鹤,脑海里浮现出秦军占领郢都后,白起点燃的那一把大火,以及那场惨烈的屠城。

    那绝对是所有楚国人终生都挥之不去的梦魇。

    “你就那么敢断定吗你知道不知道,寿郢没有了,大楚将退无可退,那就是亡国啊。”

    说到这,李义的声音有些嘶哑。

    &nb



第四十五章 纳彩问名
    楚幽王七年,正月初六日。

    纷纷扬扬的雪花,时有时无的飘了几日,除了让道路变得湿滑泥泞之外,地面并无一丝的积雪。

    正当人们以为天气即将转晴的时候,北风忽然加大起来,天空中,云层渐厚,气温也陡然下降了很多,眼见着,这天怕是又要下雪呢。

    果然是雪等伴呢,自古以来,人类从老祖宗那儿口口相传下来的气象俚语,还是有着三分道理的。

    一大早,寿郢城南门刚开,一拉溜四辆牛车,披着红绸,在车夫嘹亮的吆喝声中,在连天脆响的鞭声里,顶着呼啸的北风,驶出了城门,驶向城外的官道。

    牛车后面,是圭园主人那辆乌黑铮亮的马车,宽大的车厢内,卧塌上,盘腿坐着李为和家师朱全,锦墩上,坐着李鹤和芳姑两人。

    车内,烧着炭炉,温暖如春。

    此次,由家师朱全和大兄李为代表李府,去往瓦埠湖方氏行纳彩之礼。因为两家早已达成共识,所以这一趟,兼有问名之意。

    说老实话,在李鹤的记忆深处,对婚姻还是存有深深的恐惧。曾经的切肤之痛,留下的痕迹太深,以至于让他对这一份人类最美好的人伦之情,充满了深深的怀疑和抵触。

    更何况,在他的理解里,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谈婚论嫁,难道不滑稽吗

    但同时,他也能理解,在这个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时代,人类为了完成生命世代延续的神圣职责,不得不提早涉足婚姻的殿堂,这是习俗,更是无奈。
1...171819202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