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剑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淡水鲈鱼

    他把卷宗卷起,随后倾身倒下去,酣睡起来。

    ............

    讲学馆之中,诸士子公卿重新泱泱聚集,不少人蓬头垢面,似乎是彻夜未眠一般,神情似乎都有些衰弱,衣衫凌乱,如抓挠所致。

    但这帮人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每一个手上都捧着一卷捆好的卷宗。

    只是今日讲学,依旧是卯末辰初,太学主按照学宫条例,依旧未到。

    于是有人开始打起盹来。

    此时在右山临宫,程知远不知道为何荀子召他来此,但见了荀子之面,拜过之后,荀子拿出了两卷卷宗来。

    那是李斯与韩非的卷宗。

    荀子道:“这两卷卷宗,你先看过,再给我答复。”

    程知远不看李斯那卷,只是看了韩非的那卷。

    “老师何意”

    程知远把两卷卷宗分别放置于左右手前。

    荀子道:“哪一卷为上,哪一卷为下”

    程知远重新再看了一眼,似乎是在作分辨斟酌。

    随后指向了韩非的一卷。

    “上在何处”

    荀子询问,程知远道:“我已经看过那下卷,卷主李斯,酆业师兄之前在讲学馆予我相看,当时我与他谈论煮布的道理,敢问老师,上卷卷主是谁”

    荀子道:“韩非。”

    程知远心中似无波动,实则慨叹万分。

    “汹涌之笔。”

    荀子道:“若让你举荐一人,你当举荐上卷”

    程知远道:“举荐于谁”

    荀子笑起来:“举荐于我。”

    程知远道:“那不如两个都要,老师不就是这么想的么”

    荀子道:“你如何知我心思”

    程知远道:“若老师已有决断,便不会问上下之分,因此二卷卷主,所写答案,天差地别,个中涉猎,亦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可一概而谈。”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程知远反问,随后道:“熊猎鱼于爪上,此时斩熊,不就兼得了么老师是荀氏儒,何必遵从孟氏的道理。”

    荀子失笑:“好好好,你再说,两卷之别。”

    程知远道:“以道为常,以法为本,是韩非。”

    他顿了下,话峰一转:“相君者李斯也。”

    开口不在谈论卷宗高下,而是转头点到这个人的身上。

    荀子问:“何为相君者”

    程知远答:“君王意为天崩,相君者便为地坼,琴瑟有和鸣,钟鼓生礼乐,高山遇流水,风雨相从,龙虎见面。”

    荀子大吃一惊。

    “可有如此之高的评价,为何为下卷”

    程知远道:“鼠在所居,人固择地,这是李斯卷宗中对老师表述的自己志向,但我还要送他八个字。”

    “歧路亡羊,本同末异。”

    程知远此时心中想的是,李斯后来受到赵高蛊惑,犯下弥天大错,连带自己都被诛了九族,这就是遇人不淑,歧路亡羊。

    李斯正是那只迷途的羔羊,有人牵引则有大作为,如无明君牵引,恐化大害。

    荀子听完之后,他便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他皱着眉头,忽然对程知远道:“这么说,你若是举荐于我,便是这李斯了”

    “但我还是不解,你既然说他是歧路亡羊,为何还要举荐他呢”

    程知远道:“人才是人才,老师让我举荐我便举荐,李斯是治国栋梁之才,韩非是更换天地之才,故两人都要收,这是实话,毕竟天下更迭,与我这个仙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程知远说的是实话,他既然在此,置身事外,荀子问他哪个好,他就照实说,反正这个和他又没有多大的干系,秦国要统一天下就统一天下,程知远并不反对。

    不过韩非子,倒是可以利用,当然这个利用不是拿他当做棋子,有时候程知远也在想,如果秦始皇没有杀死韩非子,是不是后来的大秦会完全不同

    &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地之迫,聚于罡炉
    程知远点了点头:“敢问阁下称呼”

    那年轻人再拜:“回禀太学主,晚....在下浑氏,名羽。”

    浑羽,郑国后裔。

    程知远道:“我先问你,易是何物”

    浑羽道:“日月为易,阴阳交替为易,变化,简定,不动,恒定,万象。”

    程知远:“艮卦何解”

    浑羽想了想:“山.....覆,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在于审慎抑止,当说说,不当说则闭,山者耐心也,安静沉稳,卦象之山,则为世之低谷。”

    程知远:“不对。”

    浑羽哑然,随后道:“敢问太学主,何处不对”

    程知远:“艮卦光明。”

    浑羽顿时大为不解。

    程知远道:“艮纳丙,丙为太阳之火,又艮象天日,故存光明之象。《谦》彖传‘天道下济而光’,《大畜》彖传‘笃实辉光’,皆是也。”

    “故,日月为易,易者之宗在于艮也。”

    “万物初生,敬始于山,易者,万象也。”

    程知远道:“连山者,万象之变幻也。”

    他指着这四周:“数字者,万物本相,如此屋,此柱,此梁,此台,还有你我,若无数字,可知梁高几丈可知屋宽几许可知你我相距几尺几寸”

    “无数字之算,台不得出,无数字之算,屋不得起,当然,上古之时,数字浅薄,众生以石窟为房,以天地为家,四海为甘泉,然无数字,知自己离家多远无数字,知豺狼几头”

    浑羽皱着眉头:“先生所说极是,但数字之动,至此便可终,再向后,如先生所教连山,数字之变,亘古未见,难以相信,是古人所言,还是先生......”

    程知远道:“你看过河图洛书么”

    浑羽道:“不曾见过原本,但看过抄录。”

    程知远:“河图洛书何解”

    浑羽张了张口,想要说以前家中教导的那些,但显然那些并不是正确答案,于是思来想去,最后也只能说一声惭愧不知。

    程知远道:“河图洛书所记,数字之变也。”

    “连山之要意,在于‘相’与‘数’的互相印证,你知古时周天子所计算天上星宿排列,迁移变动之事”

    “七月流火,此事何来正在于星象更迭,亦是数字之功。”

    “墨家攻守城池,所制作工程之车,登天之台,锤钩塔吊,强弓劲弩,哪一样不要用到数字”

    “你所言的,是低等数学,而我所教的,是高等数学。”

    浑羽哑然,随后道:“还请太学主明示,何为初等数学,何为高等数学”

    程知远道:“举个简单的例子,眼下你知道讲学馆的面积是多大么”

    他说着,还怕浑羽不懂,特意用手扩了一下四周。

    浑羽道:“这是工匠所知,我哪里能晓得”

    程知远道:“给你四周长宽高度,你能知道吗”

    浑羽摇头,而程知远则是道:“我能知道。”

    此言一出,诸士子公卿都议论纷纷,而齐王在边上看着,心中回忆,随后和边上一人道了一句:“学宫重修时,负责监督东院新造的大匠师是谁”

    那人是齐国中大夫,此时恭敬回禀:“禀告我王,是卢氏旁支,卢赞。”

    齐王道:“他可在齐”

    中大夫道:“如今正在住持临淄城西门新街修筑事宜。”

    齐王道:“传他过来,要快。”

    中大夫领命而去,而齐王出面,让两人都稍等片刻。

    于是一刻之后,卢赞被“快马加鞭”的请来。

    大匠师正在修建西门新街,听到传唤甲士道,讲学馆内齐王请他速去,于是便不敢怠慢的来了,只是当他明白齐王传唤他的原因时,他顿时看向程知远,摇头失笑:

    “这讲学馆当初是老夫督造,建筑面积,高尺寸许,精确详细之数,也只有老夫与当时负责建筑的工人才知道。”

    程知远道:“那就请老先生报一下此间的高,宽,长.....”

    于是双方互相通过讯息,大匠师是不相信程知远能解出来的,宽高自可以丈量,但这面积精确,却不是靠着眼睛可以看出来的。

    程知远了解到基础条件之后,便开始解答。

    并不需要多久,很快程知远就报出了答案。

    大匠师愣在当场。

    此时无须解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下甘十,雉兔同笼
    “数字之中,蕴含着道。”

    程知远此时神情显得庄严肃穆起来。

    蕖衍、浑羽等人亦是被感染,亦是无比郑重。

    此时诸人无声,聆听太学主讲述,而在人群中的龙素,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个擅长诡辩的家伙,说起真正的道理来,也足以震惊四座。

    “重雷发向,千里传声,震来虩虩,笑言哑哑.....”

    “易第五十一卦,震上震下,震惊百里。”

    龙素忽然想到这一卦,雷初始闻于天下,使得世间恐怖不安,但后来却让人敬畏。

    她的眼中逐渐泛起满意的神色。

    只是台上程知远此时并没有注意到龙素眼中神情变化。

    他对蕖言言道,对浑羽说讲。

    “数字为道,道者,宇宙之总则也,万相根本之宗源也!神托於秋毫之末,而大宇宙之总,此神者,道也,数字也!”

    “何为道!”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

    “原流泉淳,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卷之不盈于一握!”

    “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

    “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

    “甚淖而滒,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

    道,覆盖天承载地,拓展至四面八方,高到不可触顶,深至无法测底,包裹着天地,无形中萌育万物。

    像泉水从源头处渤涌出来,开始时虚缓,慢慢地盈满,滚滚奔流,逐渐由浊变清。

    所以,它竖直起来能充塞天地,横躺下去能充斥四方,施用不尽而无盛衰;

    它舒展开来能覆盖天地四方,收缩卷起却又不满一把。

    它既能收缩又能舒展,既能幽暗又能明亮,既能柔弱又能刚强。

    它横通四维而含蕴阴阳,维系宇宙而彰显日月星辰。

    它是既柔靡又纤微。

    因此,山凭藉它才高耸,渊凭藉它才深邃,兽凭藉它才奔走,鸟凭藉它才飞翔,日月凭藉它才光亮,星辰凭藉它才运行,麒麟凭藉它才出游,凤凰凭藉它才翱翔。

    “万般计较,皆不脱离数字之变,阴阳是数,周易是数,你我他皆是数!”

    程知远目扫诸学子:“诸公士子!既已知道,又敢问何为数”

    诸学子道:“恳请太学主示下!”

    声音之齐,此时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程知远点头,道:“旋县而不可究,纤微而不可勤!”

    这些道理极其细微而无法探究,极其渺细而难以穷尽。

    “忽兮恍兮,不可为象兮;恍兮忽兮,用不屈兮。幽兮冥兮,应无形兮;遂兮洞兮,不虚动兮!”

    惚惚恍恍,难见形象;恍恍惚惚,功能无限;幽幽冥冥,感应无形;深邃混洞,运动不虚;随刚柔卷缩和舒展,和阴阳俯伏和仰升。

    “此为数也!”

    “然,此为数之表象,若要知里相,便把我之前所说的话中段落,皆加上一个不字。”

    程知远:“万事本有规律,只是我们不知道它在何处,故而以浅薄之数,解无穷之相,若能得窥一二,便是打开了通向新天地的门户,我们不知道门户后面有什么东西,但是推开来,很可能便让天地都为之一震!”

    “上古天子,作星宿之法,故知四时季历,龙星几时西移!若上古天子不作此法,如今我等依旧寒暑不分,节气不明,百姓耕作,仅凭经验而无历法可循,不知今夕何年,不知何日梅雨大雪!”

    “正因为天子作星宿之法,故天下方才和乐,百姓安居,士宗乐业!若如前商,凡事不决,便占卦询问鬼神,何其可笑也!”
1...137138139140141...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