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淡水鲈鱼
程知远对浑羽道:“你可知这天下最强的神兵是什么”
浑羽一愣,随后想了想,不确定道:“是.....琅邪剑”
此话一出,顿时讲学馆内出现低沉笑声,诸士子公卿都在憋着,而浑羽也知道这答案或许不对,但如果不是琅邪剑,那么隐内的神兵,他又怎么能知道呢
难道是轩辕夏禹剑但那东西谁知道在哪里。
正是此时,龙素失笑,开口言语,其音清越:“是一尺之棰。”
棰者,短木杖也,并不是“锤子”。
程知远看到龙素,向她伸手:“请起!”
龙素向他拜礼,此时站起来,径直走到程知远身前不远处站定,白衣胜雪,青鬓如烟: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此典故,出自于古老仙人中‘天下’之论。”
古老时代,数千年前,仙人“天下”曾经出现在世间,和某一个人论道时,提出而二十一个悖论命题,一尺之棰被认为是无解之题,故而一尺之棰便是世间最强的神兵。
当然,龙素不知道悖论二字,只晓得那是名家诡辩。
程知远点头:“确实是出自于‘天下’之口!”
龙素道:“太学主今日讲算,当年天下所说二十一命题中,一尺之棰是最后一道。”
“卵有毛;鸡有三足;
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
马有卵;丁子有尾;
火不热;山出口;
轮不蹍地;目不见;指不至,至不绝;
龟长于蛇;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凿不围枘;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狗非犬;黄马骊牛三;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一尺之棰!”
程知远眨了眨眼,赞道:“龙素博学。”
龙素拜:“不敢当太学主赞誉。”
她一口气把那二十一题全部背诵说出,而许多人都瞠目结舌,他们并不知道这二十一道题目,而这世间,也仅仅只有一部分人拜读过当年“天下”之论。
而这些题目,被不少人认为是歪曲事实,故而在教授的时候,故意删去这一段。
“仲梁氏之儒非同寻常,为儒家末脉,往往出惊人言论,而子思,颜回,孟轲,曾参,乐正等脉,皆未曾听闻有传授此二十一题者,仲梁果真大才,然可惜,可惜为子思妒,颜回疏,孟轲恶......”
“但若无太学主今日之辩,我等又怎知数字有如此伟力倒也不算是诸圣狭隘...只是之前确实是没有人可以知道,数字有此等力量......”
“无用之物,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倒没想到,今日仲梁氏倒是大放异彩了”
“足下且看明年儒门八脉论试.....”
“以我所见.....在下不才.......”
诸士子公卿中,有一部分人开始窃窃私语,而这些声音自然也就传到了那些孟氏,子思之脉的儒士手中,他们面现羞惭之色,却也都同意这些人的说法,也唯有彭鹜等少数几人,此时怒目而起,勃然呵斥道:“我等儒门内部派系学术之别,又与汝等何干!”
“彭鹜,不得搅乱太学主讲课!”
此时后面传来声音,酆业出现,厉声呵斥,彭鹜面色一僵,甩袖摇头嘿了一声,一晃下摆,伴随着哗啦一声布响重新落座。
“彭鹜他是鲁国人啊,也算齐国....厄,不会是大学士彭蒙之后吧!”
有人此时开口,声音低沉但不掩饰惊人之声,彭鹜转头,对那人道:“祖上荣光,与后辈无干!”
彭蒙曾经游学稷下,是数千年前当时最著名的大学士,传说他师从穷天道尊,而他的弟子田骈,
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驹烈马,忽然而已
为后世很多人惧怕,被称呼为小学噩梦的雉兔同笼,其实并不是一道后世的题目。
这道题目,出自于《孙子算经》。
当然,这位孙子究竟是何许人也,已然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得是,他并不是孙武。
程知远决定把这道让无数人抓破头皮的算术给龙素做做。
虽然他知道,这肯定难不倒龙素。
龙素有大智慧,并不是这种简单的题目可以困住的,所以程知远要和她讲的,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东西。
整个讲学馆内都没有声音,士子公卿们盯着龙素的手,对于这个题目的答案,可谓是翘首以盼。
龙素放下了笔墨,好看的眉头挑了挑,把卷宗双手奉给程知远。
“我是如此解的,先行求雉,雉数不知,兔数亦虚,雉有双足…”
“故,雉有二十三数,兔有十二。”
龙素把卷宗中的答案讲解,乃至于方法,用的依旧是她最擅长的假设法。
程知远道:“不错,此处答案正是如此。”
龙素有些诧异,心道这个喜欢讲诡辩的家伙,这么轻易就接受了她的答案,而没有继续弄一些奇怪的论点
她心中有些不解起来,更是好奇。
“太学主,我既已算出,不知……不知太学主,可否回答我之前的问题”
“以数字计算,如何解天下二十一题,亦或是惠子十题”
程知远伸手,做止状:“龙素大士,稍安勿躁。”
他面相诸士子:“诸位,可看出门道来了吗”
有人此时开口:“依靠计算,如此麻烦,不如自己去数,然而这只是表象。”
“若是我远在千里之外的咸阳,却要计算临淄的雉兔,那此法,便大有可为!”
“且雉兔不过小数,若是把此数换算为军队……上千,上万,乃至于数十万,所谓铁笼,就仿佛如同某座城池……”
“阵列兵甲,皆可以数字为变,比起以往,甚至能精确到百人,十人,乃至一人!”
“身在千里之外,却以数字算计机关!天下可能之法尽在掌握,在这般计算面前,那万军为棋盘……实在是小道也!”
此人起来,神情惊喜,开腔之后,便是滔滔不绝,而程知远看了看四周,此时便有人笑。
酆业道:“阁下是兵家的人”
那人转身拜礼:“并非,只是对此有些兴趣。”
酆业点头:“那就是策士,不错,举一而反三,可教矣。”
那人道:“在下苏子温。”
酆业并没有觉得这个名字有什么问题,在场不少人也都没有觉得。
不过却有几个人注意了他。
龙素便是其中之一。
纵横策士
她眨了眨眼睛,忽然想到一人,随后若有所思。
苏子温
子温
论语述而——子温而“厉”!
苏子温……苏厉!并不是涂山氏的苏姓!苏厉者,苏秦四弟!
龙素不免失笑且惊讶,堂堂云梦大学士,居然在稷下学宫还有身份!自己从未曾听说!
不过她也没有在此拆穿对方,只是心中叹息,暗道云梦兵家与纵横,所出间者(间谍),确实是无孔不入啊。
程知远此时上前两步:“苏子温说的亦是不错,军阵之列,或称阵列,此不仅仅可用于兵法战斗。”
“数字之变,亦为阵列。”
他说着,对龙素开口解释:大士之前所问,如何以数字之法来解诸多悖论,既然如此,我就先说一尺之棰。”
“世数有无穷,部分即整体,一尺之棰,二分之一,依旧是一个整体。”
“于是,这又是一个二分之一,而之前截断的一半,亦是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循环往复,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敢问大士,万世之后,此棰已分成多少之数”
“试据此构造一数列,并求其极限。”
程知远问她,龙素刚想说这怎么可能知道,简直无稽之谈,但是话到嘴边,她立刻意识不对,脑海中灵光闪过,脱口是道:
“是,是一!”
一
诸公哗然,纷纷开腔,因为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无穷分割的题目,怎么会是一呢
把多于未知加一个的物体放到未知个数的箱子里,则至少有一个箱子里的东西不少于两件。
程知远道:“龙素何知”
龙素哑然,她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就好像是灵光一现,催促着她去回答,而她自己又笃定这是正确的!这种感觉简直匪夷所思!
程知远此时上前,靠近她,龙素惊了一下,但是在诸人面前未曾失态,故而身躯虽僵,却没有后退。
“君子当三思而后行”
程知远声音不大,故而只有近前的几个人听到,但他们却也没有察觉什么,只是微笑起来,而后面有人询问怎么回事,那前面的人便道:“太学主在说儒家的坏话呢。”
但是说儒家的坏话,也要分清楚是哪一家,譬如骂仲良氏的话,乐正与颜氏,孟氏又怎么会开口帮腔呢,落井下石尚还来不及。
但是龙素自然知道这什么意思。
她好看的眼睛瞪起来,在程知远脸上左右闪动,嗔怒不悦道:“我.....我便未曾三思又怎么了!”
程知远点了点头:“灵光乍现,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断。”
龙素不明,稍稍后退,这是为了行礼。
程知远道:“数学之中,多数计算,皆来自于此灵光,困锁多年的门扉打开,第一缕光芒必然沁人心扉,温暖舒适!不要怀疑,你的答案,是正确的!”
程知远压下手掌,表示肯定:“有限之物,却可无限分割,但它们又是一个整体,有限既是无限,无限却又是有限。”
“若数列的极限存在,则极限值是唯一的。数字的变化过程,是不断的接近某个数值,这个数值就是极限数。”
程知远看她:“现在,你可以求这个一了。”
龙素道:“我哪里知道这个一是什么。”
程知远道:“对啊,所以,你不知道,那么易可以解出来吗”
龙素想了想,摇了摇头,随后道:“但这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
程知远道:“现实之中确实是不存在,但是在数字之中,它是存在的!真真切切,确确凿凿!”
他对边上道:“异人,取两份笔墨书简来。”
异人很快奉给他,程知远在书简上画出一个曲线图,随后拿给龙素看。
紧跟着,他又拿另外一份书简,在上面画出了一个圆圈。
龙素眼中一动,道:“你....这是......易盘(圆周率)”
程知远道:“易盘你说的是圆周率你知道这是多少么”
龙素道:“元圣曾经做过,是....三。”(注: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国有人做出圆周率等于三,应当是周公旦,因为商高与周公讨论过圆的面积)
程知远道:“很接近,但是有些粗略,事实上,这个数字并不是可以算尽的,它是一个无穷数。”
“无穷者,没有边界,圆周率,也就是易盘,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数字。”
程知远在三的后面加上一个点,随后写下著名的“一四一五九二六”。
“还可以继续算,算法是这般......”
程知远在那个大圆圈中写下算法,随后递给龙素,后者看完之后,久久无言,等到程知远把那卷宗拿给异人放好,她才很复杂的开口:“你的意思....周易不如连山精确”
程知远道:“是黄帝所作的乾坤,没有伏羲的连山精确,文王改进黄帝之卦,已然是了不得的进步了,无中生有,乃惊天动地之事,文王虽然并非
第三百四十八章 玉连环可解矣
但是眼前情况,蕖衍当然不可能上前去,对程知远说,请他把那东西也给自己一份,首先自己与对方非亲非故,其次,纵然墨家不讲究虚礼,但基本的人礼还是遵循的,这时候上去就是舔着脸....
人家太学主凭什么搭理你,说不定还落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故而他也只能在内心哀叹几声,眼看着龙素有些莫名的把那个沙钟收下。
“素,谢过太学主。”
龙素拜谢之后,程知远还之一礼,紧跟着,便继续讲解起天下二十一悖论来。
一尺之棰的解法,入口以及正确答案都已经告诉了龙素,当然这即使是在后世也是一个不能确定的东西,毕竟人类的技术是有限的,但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计算,是无穷无限的。
用有限的智慧去追寻无限的东西,这虽然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所在,但也是一种对于希望的渺茫追寻。
程知远同样说到了这里,并且引用了一句著名的悖论。
“我知我无知。”
他对着稷下诸多士子道:“这句话并非是我说的,而是一位先贤在古籍上说的,这位先贤,在伍子胥死后,方才出生,论起年龄,长于荀卿,卑于越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