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唐绝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蔚微蓝


【第37章·万国衣冠拜冕旒】(2)
    恍惚间,萧江沅似看到了登基那日的李隆基,但又有所不同。

    ——这一次,他掌心向上。

    似无关风月,他只是在单纯而诚挚地邀请一个多年的伙伴,相携同行。

    天子独一无二,凌然于众生之上,受尽仰望尊崇,也注定一生孤独,所以萧江沅自始自终都未如此妄想过与他并肩而立。她只是想以臣子、宦官以及非女子的身份,跟着他一路同行,为他排忧解难,同时成就自己的功名。

    而今时今刻,他给了她最想要的回应。

    她定定地看着李隆基的邀请,迟疑了半晌,才终于缓缓地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心。

    萧江沅的手微凉,李隆基刚一接触就立即握紧,将自己的温热往她的指尖传递。

    那边张说已经确定好了随行上山的名单,李隆基早已等不及了,便当即下令启程。留在山脚下的朝臣、仪仗、军队和四夷邦国的国君、少君以及使臣们,听到了李隆基的命令,纷纷下拜,三呼道:

    “恭送陛下!”

    “恭送大唐皇帝!”

    一时间声震八荒,自李隆基所在之地始,跪拜之人如浪如潮,滔滔绵延至四方。那浪潮色彩绚烂而缤纷,却并不杂乱,正如版图上的千山万水,自有其自然规整。李隆基看着他们,正仿佛在巡视自己的江山。

    豪气顿时油然而生,李隆基把萧江沅拉近了,转身便往泰山顶而去!

    不登泰山,不知天下之高。往日时不时就要松快一下身体的李隆基倒还好,在宫里虽忙碌,实则却十分养尊处优的萧江沅就有些受不住了。而随行的朝臣们,其中身居高位者,多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朽,更是有些吃力。李隆基便顺势常常下令休憩,还博了个体贴老臣的好名声。

    张说跟萧江沅更亲近了——李隆基连王毛仲都没点名要求跟在身边,却独独留了她,其中意味不言而喻。虽说他家圣人也可能是因为习惯了萧江沅的侍奉,可这第一位随君登泰山封禅的宦官,也是很不一般了。他刚要凑到天子身边,和天子一起拉着萧江沅前行,就被一个熟悉的身影挤到了一边,只得讪讪道:“……薛王有礼。”

    李业乐呵呵地点了点头:“张相公有礼。”

    说完,李业就挎起了萧江沅闲着的胳膊,跟李隆基说笑起来。李业刚一上前,宁王李宪、岐王李范和邠王李守礼就也跟了上来,张说便只好悻悻地退回到朝臣的行列。

    被这几兄弟包围着,萧江沅不觉想起了从前在上阳宫的日子,只觉白驹过隙,恍如隔世。

    如此走走停停,直到初九那日下午,众人才得以登顶。

    萧江沅本以为,已经走了这样远的一路,再如何高兴和兴奋,眼下也该归于平静。可当她真正一点一点走到泰山顶时,她才明白,这种感觉只会因接近而愈发厚重,无从消退,还能把风尘疲惫尽数逼退。

    天已经阴了好几日,随着夜幕降临,气候更冷了几分。此时已安营扎寨,众人燃起了许多火把和火堆用来取暖,然而急促的北风十分刺骨,纵是掺了棉的厚衣,也仍是一打就透。

    李成器等人到底还算年轻,除了先前刚生过一场大病的李业,在兄弟们的督促之下,别别扭扭地披上了李隆基亲赐的貂毛披风,其他人尚还轻便。都是第一次来到泰山,虽天色逐渐暗了,他们也要四处走走看看。

    老臣们就不行了,刚刚安顿下来,就纷纷拿出了各类毛皮的披风,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相互依偎在营帐里,各品一壶热酒。世家出身的卫士们则太过年轻,衣服带少了不说,还要负责跟着张说准备封禅的仪仗,就没有那么惬意了。张说忙前忙后,脚不沾地,穿得不多却满头大汗,乐此不疲。

    李隆基将这众人百态看在眼里,只觉得又是好笑,又是感慨不已。他一转头,便见萧江沅抱膝坐在火堆前不远,竟是破天荒地拘谨,伸手取暖都不大方。忽见她打了个寒战,李隆基便转身进了他的营帐,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件雪白狐皮的大氅。他刚想披到萧江沅身上,想了想,转而往自己身上一搭,双臂一撑,然后坐到了萧江沅身边,直接把她包进了自己的怀里。

    萧江沅愣了一愣,便挣扎着起身,肩膀却被李隆基死死按住:

    “你也不怕动静闹大,引人侧目。”

    “难道大家和臣如此这般坐在这里,就不引人侧目了”

    李隆基只当没听见,道:“怎么,明明是我要封禅,你却好像比我还要紧张”

    感受到这狐狸皮确实相当保暖,萧江沅便不再难为自己,收回烤火的手,将大氅往腿上裹了裹:“臣只是瞧着天色不好,有些担心。”

    “担心我这大典美中不足,有给人说嘴的地方”

    “大家毕竟是天子,若天公不作美,可不是要失了颜面”

    “谁失了颜面”已逛完四周的李业突然探头过来,坐到了萧江沅的另一边,他伸手摸了摸狐狸皮,忍不住赞叹道,“这狐狸皮真好!颜色也好!三哥……”

    李隆基立即冷冷地道:“不给。”

    “我拿这件貂毛的跟你换!”

    “不换。”

    李业:“……”

    李成器等人也都围坐过来,言笑晏晏,其乐融融。听闻了萧江沅的担忧,李业断然道:“不会的!我三哥是天命所归,登基以来四海安定,哪次祭祀不是好天气这一回,上天也不会这么不给面子的。放心吧,阿沅。”

    话音未落,李业便觉鼻尖一湿,他刚伸手摸了摸,便感觉到更多的水滴落在了头上和脸上,一时怔愣,什么也再说不出来。

    见这几位贵人面面相觑,仿佛被雨敲傻了一般,萧江沅忙起身招呼他们进营帐避雨,同时忙去将张说寻了过来。

    帐内十分安静,气氛有些诡异,让张说颇忐忑不安。封禅是他提出来的,大多准备也是他做的,顺利了一整年,眼看便要大功告成了,偏偏这个时候,竟然开始下雨了阴风阵阵,凄风苦雨,上天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可怎生是好

    他最担心的是,圣人此番还是把事情都交给他去办。人世间的事都好说,这下不下雨是天注定,他实在无能为力啊。他正忧虑不已,忽听李隆基道:“封禅大典……自然还是要如期举行的。”

    知道了李隆基的意思,张说多少松了口气:“圣人放心,不论明日是晴是雨,老臣都会备好一切,力求万全。”

    李隆基点了点头,便挥手让众人都退下了,直到营帐内只剩下他和萧江沅二人,他才轻声叹了口气,往榻上无力地一倚。

    萧江沅走到李隆基身边坐下:“大家不改大典之期,便是不避讳这雨。这圆满随上天给不给,这口气,大家却总要争上一争。”

    李隆基轻哼一声:“上天选择在此时开始下雨,或许是想说我不该封禅,不配封禅,我若是因此而改期,岂不就是承认了这一点我偏不!都说这皇权天授,可上天除了年年给我天灾,都做过些什么江山是我治理的,国情蒸蒸日上,是我殚精竭虑熬出来的,我要把我这些年的辛苦和成就,跟这上天说上一说,有何不可他爱听也好,不爱听也罢,我是不会因为一场雨就退缩的!”

    话虽如此,李隆基却仍是一晚上都没睡着。他越想越气,竟真的跟上天闹起了倔脾气。萧江沅始终侧耳倾听着帐外的声音,希望能有奇迹发生——钦天监说,这雨已酝酿了许久,恐会下上三日不止。

    寅时刚过,便听外面喧哗起来,萧江沅和李隆基对视一眼,好奇地走到帐外。只见所有人都欢欣雀跃,朗然而笑,四处奔走相告,不一会儿,帐外便站满了人。

    “雨停了!太好了,雨停了!”

    李隆基刚一出来,便被这句话砸蒙了脑子。他愣了一下



【第一章·须臾鹤发乱如丝】(1)
    开元十三年的天子封禅一事,是许多臣民人生的转折点。

    早在一年前,封禅一事初定的时候,郑镒就从自家岳父的口中,听说过类似的话。郑镒当时不明白,临到今时泰山脚下,他才意识到了岳父之意——天子竟将随行上山官员的名单,全权交由岳父裁定!

    对于郑镒来说,能来到泰山,参与到封禅这种意义非凡的盛大典礼中去,毕生之幸虽有,却吃不到摸不着,可若是再跟上山去,那实惠便落到掌心,再跑不掉了。

    郑镒正高兴着,却见岳父一向信任的张九龄微微蹙眉地开口,劝岳父再斟酌斟酌,若真是以这份名单的官员随行上山,恐招摇过甚,引来众怒。他不由暗自翻了个白眼,想他岳父乃是百官之首,又深得圣人信重,若这点小事都做不了主,岂非笑话圣人都没说什么,其他官员愤怒又如何

    果然岳父不为所动,还是让他这个嫡亲的女婿和一干亲信跟上了泰山之巅。

    若非此等机遇,他郑镒一个九品小官,如何能这般近距离地,得见圣人天人一般的绝艳风采,又如何能如此切身地,感受到河山万里尽于足下的赫赫豪情大唐的江山第一次清晰地出现在他的眼里,得遇圣主的荣幸第一次涌入他的内心。他终于明白了岳父为何对这位圣人心服口服,同时深深地认为不虚此行。

    若非此等际遇,他得兢兢业业多少年,才能跻身这五品通贵,朱衣金带不说,还能在封禅过后的庆功宴上,与圣人同处一室,同饮这庆功之酒一时间,郑镒只觉扬眉吐气。

    以往的他在这种时候,多在觥筹交错间恭恭敬敬地躬身低头,什么都无暇去看,而眼下的他,终于有机会对周围的一切好好打量,哪怕是高居主位上的圣人。

    他刚以举杯饮酒作势,看向圣人,便迎上了一道淡淡的目光。

    那目光来自圣人身边的第一红人,内侍监、右监门卫将军,也是岳父口口声声说不能小看,甚至还要客客气气相待的萧江沅。平时他几乎遇不到她,身在泰山之巅时也并没有注意到她,所以他只认得她紫色的官服,却并不识得她的长相,此刻正是他第一次看清她的容貌。

    只见她肤白如皓雪,秀眉纤长入鬓,远山一般,鼻梁挺直似陌刀,眼尾微微上扬,唇如应季的樱桃。她的唇边始终噙着微微的笑意,让人觉得如沐春风,忍不住想亲近,即便他早就从岳父的口中得知,那只是她的礼貌而已。

    他无法相信萧江沅本性疏离,特别在今日一见过后。他甚至反过来怀疑起岳父是不是过于谨慎,这位萧将军的风评向来是温柔平和,安全好脾气,怎的便能看出“疏离”二字

    她投来的目光淡若微风一拂,仿佛只是不经意地一瞥,四目相对之后就转向了别处。见她侧身跪坐在圣人左侧,不时地替圣人试菜布菜,郑镒便转而看向了圣人。

    圣人就不一样了。他虽然正一边吃菜,一边左看看右看看,一副愉悦闲适的样子,却自有威仪,让人油然生敬。想到岳父同圣人的那股子亲近劲儿,郑镒很想跟岳父说说,圣人这个才叫“疏离”呢。

    圣人似乎看到了什么不对劲的,虽还在微笑,眉心却轻轻紧了一下,扭过头便同萧将军说起话来。

    郑镒毕竟只有五品,他的座位离皇帝的还是有一段距离,室内又有乐声阵阵,所以他听不到李隆基和萧江沅在谈些什么,只好通过他二人的神态来判断是好是坏。

    他见萧江沅笑容不变,李隆基也没有任何恼怒的迹象,便放下心来,却紧接看到李隆基的目光,在环视室内一周之后,落到了自己的身上。他还来不及诧异,便听见了李隆基唤自己到他跟前去。

    他忙放下手中的酒盏,起身快步走上前,拱手致礼,便听李隆基问道:“昨日见你还是九品青衣,怎的今日摇身一变,竟穿起了五品红袍”

    郑镒的脸腾地一下便红透了。他低着头,不敢看李隆基的神色:“臣不敢僭越,服色更换,自然是因为官阶变了。”

    李隆基闻言俊眉一扬:“经泰山一行,随行官员都有升迁,可都不如你,竟连升四品。你能得如此超拔,定是立过什么大功,我却一时想不起来。你且说说看,免得众人不服,若是五品不够,我也好亲自为你正名。”

    “这……”郑镒彻底说不出话来了,难道要他明明白白地讲出来,这一切只是因为他是宰相的女婿他岳父不要脸面,他还要呢。

    室内众人神色各异,有看好戏的,有看笑话的,就是没有想伸手帮一把的。宰相张说自然在场,刚要起身,就被不知何时来到自己身侧的张九龄按住了肩膀。张说抬眼看去,张九龄风仪翩翩地掀袍跪坐,姿容赏心悦目,神情却严肃得紧,还冲自己摇了摇头。

    便在这时,有个优伶一边敲打着羯鼓,一边开口打破了这一瞬间的平静:“此乃泰山之力也。”



【第一章·须臾鹤发乱如丝】(2)
    天子想与臣子同乐,臣子的心意就没那般单纯了。他们的这位天子十分沉得住气,往返一路之上,任凭各地臣子轮番表现,随行大臣不甘示弱,人家赏罚分明,就是不多说一句。既已是最后一晚,被责罚的不再加批评也就罢了,受赏赐的也该夸夸吧

    这么多同僚都在,宰相张说也在,谁若能得天子亲口赞赏,便可特殊得令人印象深刻,于仕途有利而无害。

    仿佛是深知臣子们的心意,李隆基在饮宴上还真着重夸奖了几人。

    “从前,我经常派遣使臣去地方考察官吏,那时真是觉得,我大唐人才济济,何愁盛世不成可此番出去走了一遭才知,他们欺我欺得好苦啊。”

    李隆基这话说得轻松又愉悦,丝毫看不出他有任何不满,饮宴中的乐曲却是一停,群臣的动作也皆是一顿,唯独张说环视了群臣一番,轻笑一声道:“请圣人放心,若真有使臣胆敢欺君,臣必当严查。不知圣人究竟看到了什么,竟会有此感想”

    “不论我看到了什么,该罚的都已罚过,从此一笔勾销,以观后效便是。好在并非所有人皆是如此,至少有四人德才兼备,须得我好好夸上一夸,尔等皆要向其学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群臣立即拱手齐声道:“谨听圣人教诲。”

    见张说既没同群臣一起拱手,也没有任何言语,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李隆基眸中笑意微敛,本已趋向成熟的他竟忽然找回了年轻时的意气,故意道:“也包括你,张相公。”

    张说本觉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与众臣不同,所以李隆基的有意点名,让他略感意外。他的身体已本能地做出了反应,便听李隆基依次点了四个人:其一为怀州刺史,除了供应基本物资之外,再无其他孝敬;其二魏州刺史,提供的帐篷都是朴实无华、装饰甚少的;其三济州刺史裴耀卿,为李隆基上了一个奏表,写了许多劝谏良言,其中着重提到了不可扰民;其四便是眼下宋州的刺史。

    李隆基冲宋州刺史含笑举杯:“你可知我为何要着重夸你因为这两日身边的人总向我告状,说你为大家准备的饭食过于简单朴素。我知道,你是不愿意巴结我周围的人,来为自己的仕途铺路。之前那三位良臣,或廉洁或俭朴,或见解深刻,你则更为可敬。来,我敬你一杯。”

    见天子亲自敬酒,张说忙率领群臣,齐齐向宋州刺史敬了一杯,这才见上座的李隆基唇角勾了勾。

    早在几年前,李隆基就和萧江沅心照不宣,凡有饮宴,他桌上的酒一律要被萧江沅换成水。倒不是为了逃酒,若是只同亲兄弟们在一起,那便怎么喝都好,若是同文武百官,他就不肯了。

    且不说酒饮多了恐会误事,在他做到垂拱而治之前,面对文武百官,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所以在宴席结束之后,许多官员脚步虚浮之时,李隆基虽靠在萧江沅的身上离去,却仍耳聪目明。

    这一夜是十二月十九,夜空中的月虽不复前几日圆,却明亮了几分。李隆基一侧头便能看到,在他天子仪仗的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一个不出所料的身影。可直到走至行宫寝殿门前,他才依依不舍地自萧江沅肩上抬起头,还将她推开了少许:“将军留步。”
1...7677787980...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