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贰零肆柒
彭宗的问题还真不好回答,这正是输血的秘密所在。人体四种血型中,唯o型血输其他血型而无事,唯ab型血受其他血型而无事。假设秦国懂得了输血的原理,大可以依葫芦画瓢挑选血人——只要不怜惜人命,用穷举法很容易挑出人群里的o型血。昃离他们就是这样干的,不过他用的是秦魏伤兵,死于免疫反应溶血的人着实不少。
非也。熊荆迟疑了一下。虽万物有灵,可输于他人者不过百十;凡灵皆有魂,不去魂而输者,定会两魂相斗,受血之人本虚,因而必死。故输血之人当是魂弱之人,更须灵巫作法七日,如此受血之人可克其魂以享其灵,如此千人之中不过三四也。
熊荆面不改色心不跳,参照灵教教义编了一个大谎,彭宗听得点头不已。他再道:如今我军只有血人三百余,一次可抽血五升,不过十七石也,伤者逾万,需血者千余
大王可使人于魏卒之中寻之。彭宗想到了那十万降军。
或可,然医治伤卒要紧。昨日收治的秦魏伤兵已经在挑选血人了。熊荆说完又走向输血室,输血室就在隔壁。
与抽血室不同,输血室全是床榻,伤卒卧躺,血液从高处悬挂的银瓶流下,通过重力使血液经银管输入体内。人血凝固的时间在四到十二分钟之间,因人而异,血人挑选的另一个难度是要尽量选择血液凝结时间慢的人。一百毫升血从抽到输总共控制在六分钟以内比较合适,时间如果能延迟到十分钟,那就可以一次性输入一百八十毫升甚至两百毫升血。
昃离的说法是正常人不能输血过快,但失血严重的伤卒可加速输血,所以银瓶末端可以套一个猪膀胱,必要时压血入体。
上将军!虚弱的声音。此时熊荆身后没有旂旗,不穿钜甲,伤卒认识项燕不认识他。
喊项燕的是项师之卒,喊完他就想起来,旁边看护的巫女连忙按住。项燕有些尴尬,他揖向熊荆道:大王爱惜汝等,特率我来视。
大王?士卒每次看大王都很模糊,只是一个远远的影子,现在见项燕的动作,他前面之人是大王?伤卒猛然想起来,巫女拦都拦不住。
小人拜见大王。有人翻滚下榻,低喊伏拜,手中的银管一脱,银管里的血直迸。
不顾伤势行礼者,斩!熊荆不得不高喝,阻止他们行礼。
为救汝等之命,取血千难万难,死人更是不知几何。如此伏拜,血液尽洒,暴殄不佞之心也。输血室不过百余,听闻大王来了,醒着的人皆挣扎起身。谁知大王不让大家行礼,还言所输之血无比宝贵。没见过后世送温暖玩套路的士卒当即哇哇大哭。
男人嚎哭总那么刺耳,虽然这些人哭的人全效忠于自己。熊荆不得不闻言再道:好好养伤。鼎有三足,缺一不可,人有四肢,必不可少。不佞等着你们伤愈。
唯!大王。唯!大王伤卒的嚎哭忍住了,他们抽噎着的点头答应。
离开输血室的熊荆感觉自己做了件亏心事,因为他的行为欺骗了伤卒们质朴的感情。他本意真不是来送温暖的,他只想看看自己卫勤方面的建设成就。输血几乎减少了伤兵一半的死亡,而且是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实现,他觉得很了不起。
孙子有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彭宗叹道,大王深得军心矣!
狗屁!熊荆不屑。他说的是屁,但先秦没有屁字,只有‘米费’字,彭宗一时没听懂。吴起吸脓让人恶心。我爱士卒乃望其活,吴起爱士卒乃使其死。楚国人丁不过三百万,人人皆我子民,战死虽荣,心亦不忍。可偏偏秦国伐我,征伐不止。
两次大战皆胜,可每次胜利楚国都要死不少人。熊荆说完长叹,彭宗则是惶恐不安。
我闻你乃陈兼之门客?熊荆问道。
然也。彭宗连忙道,头低着。
你既是楚人,那便少一些功利算计。郑国算计,郑国无存,晋国算计,晋国无存。秦国算计,秦国很快也会无存。熊荆忍不住教训他。先君共王失弓于云梦,曰:‘楚人遗弓,楚人得之’。既是楚人,何需计较个人得失?楚国便是你,你便是楚国。
不知是被吓坏了,还是太羞愧了,后面的巡视彭宗没有跟上来。熊荆也没注意他,只对项燕道:输血之法,还可用于产子。女子难产难免失血,可输补之。
大王项燕愣看着熊荆好一会跪地大拜,大王乃圣王也!
我非圣王。若是圣王,前岁便该与赵国会盟。熊荆叹道,他觉得秦国连续伐楚都是因为自己。
大王误矣!项燕使劲摇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秦人伐我与大王何干?关东六国,秦国想伐哪国便伐哪国,非大王不与赵国盟而伐我,乃六国太弱,秦王暴戾恣睢也。
臣以为,拒秦之道,绝非嫁女求和,乃需击秦之痛处,使其惧我也。秦之性,畏强而凌弱,贪利而避害,我若比他国强,秦王虽恨我亦不敢伐我也,反而作亲善之举,行反间之计,说甘蜜之言。大王当驱逐秦使强袭敖仓,如此我楚国方得安。
秦使昌文君已入楚境,此刻当在赴郢都的路上,项燕之言并非无礼。熊荆却道:国中亲秦者不少,为此不发县卒,只等不佞薨于陈郢,新王好即位。项卿以为此当如何处置?
大王!此非亲秦之过,此乃令尹之过。令尹劝大王与秦会盟,众人方敢亲秦。若大王驱逐秦使,不与秦交,众人还敢亲秦乎?项燕不知何时变得能说会道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王不与秦绝,国中必有人欲亲秦;大王不与秦绝,诸侯唯恐我楚国背盟。
关东六国,若我楚国与秦绝交,秦国年年伐我,若之何?熊荆拧着眉头,他觉得自己还有一些问题没有相通。
秦军已然年年伐我,绝交又有何惧?项燕反问道,一时让熊荆无言。以兵法言之,乃必死则生,幸生则死也。
确是如此。闻及‘必死则生’四字,熊荆重重点头,心中下定了决心。
巡视很快就结束了,回去的路上熊荆和项燕不断讨论奇袭之事。陈郢既然已经解围,那袭击时间就应该推后。六七月才是黄河水满之时,现在秦军背盟伐赵,何不趁着几个月多造大翼,多造钜甲多备运粟之舟,同时派人拉拢魏国联络赵国游说韩国齐国,到时四国可再次合纵攻秦——陆上攻秦,关隘重重,如果从水路绕至函谷关后方进攻,秦国必然大败。
项燕是如此建议的,究竟是上将军,锐气比作战司郦且要利,杀气更盛,这其实也是楚军惯有的风格。楚庄王的令尹孙叔敖曾经说过:‘宁我薄人,无人薄我’。楚军常常外线作战,泓之战城濮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以及战国时期的蓝田之战,皆是如此。
不但外线,而且经常是长线,喜欢集中精锐部队进行远距离甚至是跳跃性的单线挺进式奔袭作战。春秋时越过大别山淮上伐徐,战国时灭杞灭莒,都是单线远程作战。
这种打法对付小国最有效果,乘其不备出其不意,在对方军队还没有完全集结时攻入都城,而后迁其公族,那这个国就可以变成楚国的县了。
秦军不同,秦军作战是标准的大兵团持续性作战。每一次都是泰山压顶式的重兵,作战时间漫长,不是靠人多淹没了对手,就是逼得对方粮尽不得不犯错或者撤退。他打的不光是士卒勇武,打得主要是整体国力。所以对耕种道路输运的要求非常高,耕种制度预备役制度训练制度动员制度军功制度兵器制造非常严苛,不然难以支撑几十万大军作战。
相较于秦军,楚国确实是落伍了,军制战略战术后勤都不适应战国后期的大兵团长时间作战的趋势。然而新式大翼让项燕这个老楚军又找到了熟悉的感觉。十万大军,一日跃进六七百里,夺城灭国不行,抢夺关隘那是万无一失。
可惜,敖仓和函谷关两个目标,到底应该先打那个?先打函谷关,敖仓一定戒备,说不定一打秦军自己把粟米烧了,楚国缺粮,尤其今年因为战事耽误了春种;如果先打敖仓,函谷关肯定会有警觉,要知道陈郢距离敖仓大约七百里,敖仓距离函谷关大约也是七百里。
第十五章 返都
因为东迁时带了诸多公族卿士,郢都人口逾四十万。四十多万人的城市每每征战,城内男子除了留守的甲士,便只剩造府的工匠和朝中的官吏。三十万妇孺日日提心吊胆,天天盼着前线传来胜利的消息,等待男人回家。飞讯的建立,报纸的发行,使得以往数个月才能知道的消息,几日之内便能得知。
王策马奔前挥剑而斥之,曰:‘还有谁?还有谁?’数万魏人惴惴,皆不敢视王。王又曰:‘还不弃兵就擒!’魏人当即丢兵弃甲,悉数请降。此战我战死四千六八五十三人,伤一万四千三百二十九人,敌军死三万五千余人,俘魏军九万五千余俘秦军两千四百余。
夏阳安坐在郢都食肆的草席上,此刻并非吃饭时间,他身前却挤满了人。这是在读报,男人们出征后,家里只剩下不识字的女人和孩子,夏阳是别国商人,不在征召之列。
夫子上课一般,女人和孩子全注视着他,她们并不能完全听懂,也无法想象出几十万大军交战的场面,可还是听出了其中的意思。
先生是说,我楚国我楚国胜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问道,她打扮的更体面,头上还插着一支翠绿色的簪子。这是瓀玟,是半玉石或者次等玉,有钱的庶民准许佩戴。
然也。夏阳抖了抖手上的报纸,他惋惜秦军再败,又庆幸秦军能全身而退。
是楚国胜了?楚国胜了!楚国胜了!屋里的老妇闺女现在才听明白,一时欢呼起来。
敢问敢问先生,绿簪女子再问,声音不但激动还很急切。大军何时才能返都?
大军何时返都?夏阳再看了看报纸,终于找到一段文字。秦魏两军退至魏境鬼阎,上将军项伯令我军严阵以待,防其再来。大王大王返都
报上言:秦魏大军只是退至几十里外的魏境,故大军不得返也。你也勿需忧心,楚军大胜,秦魏断不敢再伐楚国。晚则三四月早则一两月,大军就要返都。大王已返都也。
去年妻子产下女儿后,身为人父的夏阳仿佛一夜之间收敛了锐气,变得圆润婉转起来。他知道玉簪女子牵挂自己的丈夫,他的爱妻又何尝不牵挂着他。
大王返都也!大王返都也!食肆外传来一阵锣声,喊话的是宫中寺人。
大王返都了?屋里一阵骚动,小孩子腿脚最快,瞬间就奔了出去。年轻的闺女则慢了一步,老妇更慢,绿簪女子等她们全都出去了,这才对夏阳一拜,也跟着出去了。
主人为何欺瞒彼等?大秦王必不罢休也。夏阳读报,妻子就在邻座抱孩子。夏阳接过女儿时,妻子笑了一笑,青春的青涩已从她身上褪去,代之的是温柔与妩媚。
盼夫早归,天下贤妻莫不如此,我何苦告其实情。尚若秦魏真退兵了,岂不成人之美。夏阳也笑。他没笑完就发觉手上有点湿,苦脸道:尿了,又尿了。
食肆里已经没人,包括店仆店主全奔出城外郊迎大王。整座城市万人空巷,除了城墙上能看到些巡城的士卒城北造府微弱的‘嗵嗵嗵嗵’声,就是狗也不见一只,安静的吓人。
这是城内,城外淮上码头上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无数人凝望着淮水西面,那是大王来的方向。嫔妃公主的簇拥下,一身玄衣的赵妃芈璊翘首西盼,群臣里性急的弋菟还举起了陆离镜,挂有旂旗的大翼转入淮水不久,他就喊了起来:大王至也!
大王至?全场都看着他,一些谨守礼仪的大臣也掏出了陆离镜。芈璊也有一支,她看过又给赵妃:母后,王弟归也。
熊荆所乘的大翼顺水而下,航速奇快。他本不想回都,但敖仓之战扩大成诸国合纵攻函谷关之战后,他不得不返回郢都与群臣商议此事。先是外交上的商议,他心里已确定要驱逐秦使,与秦绝交,但不能一意孤行,还需听听重臣们的意见;再就是军事上的布置,敖仓距离鸿沟出口并不远,几十公里而已,函谷关不同,函谷关在敖仓以西七百余里,加上联络诸国攻秦,这些都要仔细讨论,悉心布置。
大王!大王!大王大臣贵人全在码头上,腿脚快的庶民已奔至靠近造船厂的位置,他们看到舟楫就高喊大王,一时间淮上右岸全是呼声。大翼将要缓缓靠岸时,人群又高呼起‘万岁’,呼声震耳欲聋,恺乐完全被遮盖。
臣等拜见大王。赵妃热泪满面,群臣士卒为了让熊荆听见自己的喊声,在令尹的带领下撕声大喊。
卿等免礼。即位已经是第三年,熊荆举手投足不但杀伐刚健,更逐渐有了帝王的威严。
谢大王。群臣士卒起身,然而他们的手还是揖着,等着大王前行。
臣妾拜见大王。赵妃也对儿子浅浅一礼,她身后的嫔妃公主则对熊荆大拜。
汝等也免礼。战争还未结束,熊荆没有像上次一样带棺材,他挥退嫔妃上前对赵妃大拜,喊道:母后,孩儿让母后忧心了。
一声母后喊得赵妃再度落泪,她泣不成声,等熊荆起身上前抓住她的手,她才呜呜哭了出来。只是战胜而归不应该哭,她忍住凝噎,道:王儿又长高了。
熊荆确实有长高了,以前他只能平时赵妃腰上,现在可以平视赵妃的肩下。他闻言高兴的笑。这个时代男女都以高大为美,因此他不但多吃豆制品,还每日卧躺让长姜几个一头拉腿,一头拉臂,拔体助长,好让自己早点长高。
请大王振旅饮至。和出征一样,国君大胜返都也有诸多礼节。令尹昭黍说的振旅类似检阅,饮至则是祖庙里设宴欢饮。
战未完也,十数万甲士皆在陈郢。熊荆言辞里带着些拒绝。振旅可,饮至不可。
熊荆和臣仆等人最先下舟,紧接着是庄去疾率领的宫甲,以及因为守城而新晋的两千多名誉士,最后才是几百名用绳索拴着的秦魏俘虏。献俘于太庙同样是还师凯旋的礼节。
听我口令:立——正!各卒卒长已经在列队,航行一夜,大家都是一夜未睡,但现在郊外人山人海,还需要振旅入都,甲士们个个都像打了鸡血。
老者前,幼者后!庄去疾正在整队,振旅与阵战不同,年长者在前。
‘嗵嗵嗵’的脚步声,还有甲衣奔跑时的‘哗哗’声,花了好一会功夫,四千甲士才排成一个宽十列的长方阵列准备入都。阵中,誉士在前,宫甲在后,最后才是那些可怜的俘虏。
请大王还都!还请三军振旅!昭黍赶走了傧者,自降身份代替傧者高喊。
诺!熊荆答道。此时庶民的欢呼全都停了,几十数辆戎车驶至军阵最前,熊荆立乘于最前,又赶走了御手的昭黍,亲自给他御马。
士卒庶民夹道而迎,见戎车来时众人皆伏拜,身后戎车上的钟鼓磬莞大奏恺乐。伴着恺乐,四千甲士在将帅的带领下唱起了还都的恺歌:
恺乐奏兮喤喤,旌旂茷兮阳阳。
驈骊骓兮鸧鸧,戈戟殳兮烈光。
王执竞兮唯烈,师赫赫兮威四方
戎车驶过,两侧的人群才逐渐起身,这时候誉士宫甲正好行来。入郢极为匆忙,今日不过是战后的第三日,甲士眉宇间的暴戾钜甲上的血污衣裳上的尘土皆未消散。
他们走的并不快,恺歌唱的不但不响亮反而有些低沉,但越是如此,越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如有实质的杀气。他们一眼瞪过来时,怯弱的孩子瞬间吓哭。
当然也有胆大的女子奔出人群往他们怀里塞香囊。纤手伸来,香囊入怀,上巳虽然过了,但郢都郊外紫金山上处处皆可野合。宫甲不提,守城半年,靠浴血搏命成为誉士的士卒则有些手足无措。他们看着娇滴滴的郢都美人嘴巴一裂一笑,吓人的杀气瞬间化作乡下人的土气。
杀秦寇!杀秦寇!杀秦寇迎接士卒的是香囊,扔向俘虏的则是石头泥块。几百人献俘太庙,之后就要枭首祭祀,最后做成京观堆在大廷。这不是残忍,这是给他们的荣誉。
入城入宫入朝入寝。虽未在太庙饮至,但熊荆还在飨宴了群臣,又定下了誉士谒见赐宴的日子,这才坐在燕朝王坐下面对群臣。淖狡伤未痊,可伤口已结痂,他此时也被寺人抬到了燕朝。除了押入大牢的阳文君已卒的太卜观季还在路上的屈遂,重臣们都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