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荆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贰零肆柒

    因为横帆转不过去。熊荆指着桅杆上的前后侧支索道。真逆风时,帆必须以一定角度对准风向,因这些绳索,挂帆的横桁无法转至合适的迎风角,因此不能真逆风。

    绳索?桅杆上拴的全是绳索,一般人很难分清这有多少根绳,虽然所有的绳索只是一面帆一根桅的简单叠加,可叠见多了就看不懂了。

    可否去除这些绳索?左史又问。绳索如蛛网,他的眼睛比右史锐利,也分不清这些绳索。

    能。但舟上便只剩下一层帆,桅杆也矮,不然会被风刮断。舟楫近海可行,远海难行,因帆面太窄,推力太小,届时还是得顺风航向,无法逆风。左史说的其实是中式帆。中式帆只有一层,正因为只有一层,帆的面积不够,推力也就不够。郑和下西洋是顺风航行,不是逆风航行,可中式帆是纵帆,八面来风皆可航,航行并非一定要等待季风。

    原来帆也有所长短。左史记言,轻松中的右史叹了一句。

    海舟载货量,逆风而行,顺风而行,三者必要有所取舍。与建造少司命级时不同,熊荆现在已经领悟到了帆船设计的精髓。今年将下水可真逆风而行的横帆海舟,不过此横帆海舟载货量不及正常横帆海舟一半。

    不及一半?右史诧异道。

    然。熊荆说的是今年就要下水的那艘飞剪实验船。同样是二十九米长的龙骨(舟长三十五米),一个造九米多宽的横帆船,一个造五米多宽的飞剪船,两者实际排水吨相差超过一半。横帆船有五百二十多吨,飞剪船还不到两百五十吨。

    龙骨是宝贵的,即便飞剪一年能航行两次也不划算。历史上飞剪运输的主要是茶叶,还是新茶。另外就是鴉片,两者都是重量轻价值高的物品。熊荆现在还不确定到时应该贩卖些什么,丝绸瓷器还是茶叶香料?仰或是钜铁兵甲纸张甚至是水泥?

    他思考贸易货物时,代理舰长红牟正命人测速,计时的沙漏也开始计时。虽然航迹退定无法准确判断船位,可并非弃之不用,很多时候还是能作为船位推断的一个参考。

    帆装全满,顺风顺水的少司命号像一支离弦之箭从朱方邑乘风东去,速度快到两艘卒翼战舟敲起了建鼓,两百五十名欋手全力划桨才能在前面开道领航。其后的湘夫人号速度亦是不减,她与少司命号保持大概五链的距离。

    风帆在头顶呼呼作响,太阳已缓缓升起,阳光拨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尽是金色。尚在视野之中的大江两岸绿意昂扬,田野里忙碌的农人对这两艘全帆装东行入海的帆船吃惊的凝望,好奇的孩童则在岸上奔跑,可他们越跑越是落在后边。

    就是这样。熊荆脸上挂着微笑,他无比享受现在这种感觉。海舟上的水手和学员也在对岸欢呼雀跃。他们这次是真的要出海了,航向从未去过的大海深处。只有第一次出海的朱逐和他的随从很不安的抓着甲板上一个支撑,脸上尽是担忧,没有半点享受的感觉。

    请大王查验航道。负责领航的巫觋横拿着自己绘制的航道走了过来,他依照的是熊荆给的地图,航迹与熊荆自己绘制的并无不同。

    知道为何如此吗?已经是在艉楼之内,熊荆点头后准备向他说明原因。

    大壑常年北行,本次出航顺南风沿大壑而行,数日可达海岛。巫觋横因为毕业成绩第一才安排在少司命号上,熊荆此前在课堂上说过大壑。

    恩。熊荆抓起一只水笔,蘸了墨水后重新画了一幅东亚海域草图。草图和地图一样无法准确显示纬度,但大致的位置是不错的。切记!大壑以内的海流是如此旋转的,熊荆画了一个逆时针方向,大壑往北,到朝鲜与瀛洲之间又将分流,余流往西北进入渤海,又因沿岸流之故南下。风向冬夏交替,然海流亘古未变。

    大王竟然教授新的东西,巫觋横满脸激动,一个劲的点头。

    熊荆还没说完,复又在纸上画出东洲,道:大壑以外却是如此旋转的,他这次画了一个顺时针方向。去东洲随大壑到瀛洲南面,在北纬四十度处东转,然后一直沿着大壑东行,每年六月出航时最佳,此处是西风带,顺风到达东洲需六个月,很少超过七个月。

    返程则是顺东洲海岸南下,时间在一月底二月初,至北纬十二度左右后往西疾航。季风和洋流会把你吹回中洲,航程仅要三个月。然则你返回的地方是在这里,吕宋,你必须穿过这些岛屿继续往西才能回家。

    十六世纪西班牙人乌尔达内塔,靠着丰厚的航海洋流季风知识,用了十年时间才琢磨出太平洋航路,如今却轻而易举的画在纸上。熊荆说完巫觋横小脸发白,不知是激动还是害怕。

    楚国急需三谷。熊荆知道让一个未加冠的年轻人指引帆船横渡太平洋有些不可思议,但他是学生当中最优秀的,除了他外,其他人都要差一等。

    迁民于江东,田亩皆是下田。下田即便是种粟,一小亩所产也不及一石半,种稻则不及八斗。一家五口种粟需一百五十亩方可度日,种稻倍之。东洲三谷其余两谷不提,红薯务必寻到带回。不然他日秦军再次伐楚,百姓

    臣誓死带回三谷。横惨白的脸终于恢复了血色,他郑重揖告,决心已定。

    不必都带回。熊荆嘱咐。红薯产量最高,有红薯足以。你越早带回,各县邑就越早种下,高府的存粮就越足,百姓就越难挨饿。

    臣谨记。横重重的点头。

    有人之处便有三谷。熊荆再次补充道。他也不清楚美洲现在是什么情况,但既然是农作物,那自然是去人多的地方找。据说几百年前殷人曾东渡东洲,你到东洲后遇到的很可能是殷人。殷人常以外人祭祀神灵,见到殷人后,如何与之相处需要思量。

    唯。殷人东渡的事情熊荆曾经讲过,横记得。

    恩。熊荆现在只是提前告知,见说得差不多了便把画下海图递给横,交代道:牢记之后烧掉。

    现在是三月,明年最迟六月起航,从北纬四十度航向东洲,六个月的航程,抵达东洲正好是年底。如果要在二月返航,那远洋舟队最多只有两个月时间寻找印第安人,寻找红薯。

    两个月,茫茫东洲大陆,两个月时间显然不够,除非印第安人就住在海边。最理想的情况是在东洲呆上一年,用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寻找三谷,这么长的时间总能找到些东西。找到后返航,那将是在第三年的六七月。

    第三年六七月,三年时间秦国会干些什么?伐楚?伐赵?吞韩灭魏?

    前年退兵后,秦国收敛了自己的爪牙,就变得异常安静。韩国虽然在敖仓之战消耗了七八万人,可韩国并未被秦国吞并,这样人畜无害的秦国让人很不习惯,总觉得不踏实。

    少司命号艉楼内,熊荆想着今后三年秦国会干些什么,却不知舟行后不久郢都又来了一封急讯,这次赵妃再也没有掩饰隐藏,因为整个郢都全知道了不死药。




第九章 魔鬼
    不管郢都发生了什么,熊荆都只能返回楚国才能知道。少司命号顺风疾行,舟速达到八节,两夜之后,脚下已经是一片靛蓝色的海水,与昨日所看到浅蓝全然不同。值班的大副进入艉楼报告后,熊荆等人连忙上到甲板。

    此便是大壑?年轻的左史看向脚下的靛蓝,声音有些发虚。

    水深否?熊荆在一边笑问。他不在乎海水的深度,只在乎海水的流向。大副抛下木板后,木板是向北而去的,这就是黑潮。

    深不见底也。右史也在看,靛蓝的海水给人的感觉是深不可测。

    少司命号已经在北转,伴随着转向,主甲板上的水手们一片忙碌,他们又要转桁了。若是没有舟帆,海舟到此便不能再行了。古人谓之大壑,有水深之意,也有不可横渡之意。

    转桁之际,舟帆横桁撞的桅杆咚咚作响。两人来不及看舟帆,只望着靛蓝若黑的海水深思。右史问道:大王,大壑之东是何处?日月又出于何处?

    大壑之东是大洋。熊荆道:日月本不在世界之上,高悬天际而已。世界本是一个大球,大球一日自转一次。我等居于大球之上,十六个时辰重见一次日月,非其所出。

    啊右史淡淡啊了一句,他曾听熊荆说过大地为圆,航校学生也被灌输脚下站着的是一个大球,不过他一直不敢相信。

    明年六月,海舟便将越过大壑,行往东洲寻觅三谷。熊荆稍微提了一句明年的事情。

    大王左史本想问大王去否,可想到大王乃一国之主,海中凶险,自然是不能去的。大王不去他也去不了,但他心里又很想去另一片大洲上看看。

    熊荆明白他的意思,笑道:终有一日不佞也会去的。

    大王,他人能至养马岛否?史官憧憬着遥远的东洲,马尹则忧心近处的养马岛。本次出海的目的就是寻找可养马的海岛。大王生而知之,既然说有海岛可养马那就有海岛可以养马,但马养在岛上,他老觉得不安全,生怕被别人抢走。

    他人知道养马岛也无法登岛。熊荆道。齐国的舟楫横穿渤海还需沿岛而行,尚不能肆意横渡,大海茫茫,知道海中有养马岛也不知在何处。

    马尹担心他人登岛,熊荆却知道即便秦国一统天下,航海也只能沿岸航向。徐福寻不死药的航道,就是从现在楚国最北面的琅琊港出发,一路往北过成山,再顺着庙岛群岛横渡渤海,路过芝罘(烟台)附近时射杀了大鱼

    这条航道就是后来日本遣唐使所谓的北道,一直延续到唐代。航行全靠欋手划行,横渡渤海横穿对马那是因为可以在晴朗天气下看到对岸,如果看不到,那就不敢去了。航海如此,舟楫也不牢靠,捻缝不合格使得舟楫漏水严重,最要命的是用铁匝连结船板,牢固度不够,稍微大一点的海浪打来,舟楫就要拍散。

    这也是只能沿岸航向的原因,遇见风浪可靠岸躲避,舟楫被拍散了还能游向岸边。要到宋朝,铁匝逐渐演变成锔钉(蚂蟥钉),舟楫才真正的结实。之前的唐朝仍然不行,从南道横渡日本的遣唐船(虽然日本一直希望把遣唐船说成是日本船,但日本学者找遍了所有史料也找不到证据证明遣唐船是日本船,找到的图片和史料反而证明遣唐船其实是‘大唐的商船’,操船的舟师全是‘唐人’这样的结论),成功率不到一半,大约有一半的海船在横渡时被大浪拍碎或者失踪。

    现在的造船技术制约了航海,加上不知道方位,熊荆相信他人永远也找不到济州岛。

    大壑之上,少司命号湘夫人号调头北上,驶往有八万公顷草场的济州岛;沂水上游,迎接胡耽娑支和两位化人的卒翼战舟刚刚抵达穆陵关。看到郢都竟然派来十五艘卒翼战舟,穆陵关守将东野革连连乍舌,特别是听到所有马匹全转向琅琊港后,他就更加迷惑:他本以为卒翼战舟是来接马匹的,没想到不是,它们是来接胡商的。胡商焉何有这么大的面子要十五艘卒翼战舟前来迎接?

    本将妫景,奉太后之命迎接两位化人和胡商。妫景见到胡耽娑支后如此相告,他并没有打量两位化人,而是目不斜视地看着胡耽娑支。

    谢过将军。胡耽娑支好歹知道这片土地上的礼节,身为商人的他并不像两位圣使那么高傲。请问将军,圣使何时可以登舟?

    即刻便可登舟。妫景这时候才看向两位化人,长得高鼻深目,然而目光朝上,并不看他。

    胡耽娑支闻言用粟特语问向圣使,几句话后又问妫景,请问将军的身份?

    身份?妫景不解,他亮出赵妃给的铜符节,本将奉太后之命来此,须何身份?

    贵国大王何在?胡耽娑支听闻是太后,也是不解。

    寡君已出郢都,行往江东,短时不能返都。妫景答道。

    贵国大王不在国都?胡耽娑支暗忖,他正奇怪熊荆看到‘不死药’三字为何不亲来,原来是他已经离开了国都,还不知道不死药送到了楚国。

    然也。妫景道。请诸位登舟入郢,大王返都后自会谒见。

    又是一通谁也听不懂的粟特语,在胡耽娑支的建议下,本钵骑知和迦奴半两人才不情不愿的登上卒翼战舟。登上战舟他们就满脸不喜——这虽然是熊荆常乘的战舟,有一个可安坐的爵室,但相比于马拉坎达圣庙和粟特贵人住所的奢华,爵室实在是太简陋了。当他们得知这是楚尼大王的乘舟时,脸上又浮现出一种讥笑,这全然证实了本钵骑知的论断:越东方越卑贱,越西方越高贵。卑贱到一国的君王,也只能乘坐这样简陋的船。

    妫景听不懂粟特语,不然早把两个装模作样的化人剁碎丢下战舟。他不懂什么西方东方,他只知道任何人敢侮辱大王就得死。

    战舟简陋,但战舟的速度不逊于航行在东海上的帆船,郢都接到妫景从穆陵关下起航的飞讯不过两日,战舟就赶到了郢都北面的淮水码头。这时候本钵骑知终于享受到了圣使的尊荣,得知海外化人献不死药,郢都十数万人在赵妃的带领下出城郊迎。

    服了不死药不但可长生不死,还能像嫦娥那般成仙飞升,献上不死药的化人在楚人看来几等于仙人。仙人那是多么地高贵,此生能见上一次仙人,死也无憾。

    老妇见过两位化人。本钵骑知迦奴半的打扮有别于胡耽娑支,胡耽娑支带着白色的小毡帽,两名圣使却如印度人那般用白布包着头,高鼻深目,为首的本钵骑知还披了一件红色的披风,左手拿着一个瘦小板的月牙铲,神棍的气息扑面而来,赵妃一看见他的派头就先行行礼。

    阿胡拉·玛兹达。本钵骑知喊了一句光明神。他也看着赵妃,三十多岁正是女人最成熟的时节,白皙而圆润的赵妃哪怕穿的是玄色的袆服,也无法掩饰娇媚的容颜。

    愿光明之神本钵骑知上前欲握住赵妃的玉手,这是亲切的表示。

    放肆!一直目光不善的太卜观曳出身大喝。同为宗教,他对不死药的威胁忌讳最深。

    此非礼也!老到已经掉牙的孔谦也很不快的支吾了一句。七敖没有授予他要职,熊荆不得不拜他为太傅,算是保全了孔氏和儒者的脸面。

    保佑。本钵骑知对两位阻拦者看也不看,‘呼’的一声,他欲握住赵妃的手上竟然冒出一团火。火焰不大,挥手之际火又灭了,之后便是本钵骑知的抱怨。

    禀太后,圣使言,愿天帝保佑太后。胡耽娑支充当着翻译,可惜太后身边有有

    魔鬼二字胡耽娑支说不出口,赵妃已被化人的神技折服,急问道:老妇身边有何?

    赵妃急问,观曳则仇恨的瞪着。迎着观曳杀人的目光,胡耽娑支还是道:有魔鬼。

    啊!不仅赵妃,所有听到‘魔鬼’二字的人都是一阵惊呼。

    不死之药产于昆仑之墟,非千年而不成。昔年周天子至昆仑,见西王母,献万匹锦缎方赐不死之药。此前又有后羿,欲与嫦娥不死而求不死药,西王母怜之,赐其一枚。今日圣使至楚国而献不死之药,然太后身侧有魔鬼,教圣使如何献药?

    我杀了你!观曳越听听怒,猛然拔剑。只是剑没有刺向胡耽娑支,而是刺向了本钵骑知。

    前几日他一直劝赵妃不可妄信他人,赵妃就是不听,还出城郊迎。化人污蔑他是魔鬼,别人不清楚原因,身为巫觋的他怎会不知原委。

    无礼!见太卜要杀献药的化人,赵妃也急了。左右,带太卜下去。

    观曳文弱,刺了好几剑都被本钵骑知的月牙铲架开,得闻赵妃的命令,一侧的环卫连忙将观曳架住拉了下去,不甘的观曳连连大喊:太后不可妄信不可妄信啊!



第十章 仙人
    臣下无礼,请圣使勿怪。赵妃很担心观曳把这两位化人得罪了,然而本钵骑知对观曳的行为并不恼怒。这样的场面他见多了,供奉伪神的人一旦遇到真神的使者就是这样地气急败坏。他并不是来楚国传教的,他只是来献药的,而献药是为了运走钜铁。

    圣使言,无妨。还请太后早日召回大王,献药后圣使还要返回昆仑之墟。胡耽娑支再道。

    大王提起大王赵妃就一阵心焦,少司命号已经入海,说是要两个月后才能返都,她不得不如实相告:大王前日已出海,需两月后方能返都。
1...213214215216217...5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