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荆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贰零肆柒

    传令,即可拔营北行。项燕坐不住了,他不仅担心撞上秦军,还担心秦军的斥候。秦境养马之地众多,楚军军马不如秦军军马是无可忽视的事实。

    将军,天色将暮,此时拔营军司马彭宗还带发现秦军的喜意,不知项燕为何要移营。

    天色将暮也要拔营。项燕已然起身,秦军与我不及二十里,不拔营若何?不但拔营,还须以野草盖住帐脚之柱孔,以防秦军斥候侦之。

    二十里?!彭宗醒悟过来,却道:我军何不当头击之?

    不可。这点项燕早想过了。秦军已入我境,戒备必然森严,侦骑亦是四出。我未至其已阵,他有重甲兵车我不过是无甲步卒,如何击之?

    荀子与庞暖议兵于赵孝成王前,曾言楚军的特点是‘轻利僄遬(su),卒如飘风’。飘风不是没有代价的。项燕现在率领的这支楚军便是无车少甲,猝不及防的攻击秦军后勤重地稷邑是可以的,如果和秦军堂堂对阵,简直是找死。

    彭宗被项燕问的结舌,可他还是不死心,又道:若半渡而击,可否?

    不可。项燕仍旧摇头,秦军或有十万,我军仅一万六千,即便半渡而击,秦人亦不过折损两三千人。其一旦渡河,我只得撤回城阳。若能避其锋而击其后,杀敌不计,可焚其粮毁其器。攻城不比阵战,缺粮而少器,空有大军亦不得拔。

    胜利在望的项燕不免多言,可他一会便恢复常态,道:速速拔营,掩藏踪迹趁夜北行。

    杀!杀!杀!!郢都王宫,甲士或举夷矛或扛大盾,排着队列熟悉武器练习军阵。

    先前夷矛兵无法携带盾牌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办法和马其顿人相仿:盾一边挂在脖子上一边套在左臂上,如此士兵可双手持矛。这个问题解决,5x10的夷矛方阵才有些样子。只是,这并不代表熊荆日后就要让楚军使用这种方阵,这仅仅是为了演习

    ——要整训一支军队必然是建立军校,以培养足够的军官,军官才是军队的核心。然而在开设军校之前,还需研究军制战术。近代中国北洋军也好北伐军也好,都是沿用欧洲现成的军事制度战术体系,请一些洋毛教官,操典再翻翻译译删删减减军校就办了起来。

    熊荆可捡不到这样的便宜。他必须试验出一套有效适合楚军的战术,然后再大办军校或者教导师。期间除了不断演习,更要真刀实枪的练手,不然,一切终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

    亚历山大方阵罗马龟甲阵戚继光鸳鸯阵英格兰长弓(可怜他仅听说过英长,不知土耳其飞弓)蒙古骑射魔戒重骑兵,以及弩炮投石机凡是他看过觉得不错的,或是历史上有名头的军阵和武器全要组建千人左右的小型部队试一试战一战,然后再做选择。

    本来这段试验演习的时间熊荆定为两年,然而现在他一刻也不想等。回宫那日他就把工尹刀和邓遂叫来:工尹刀这边要他加快夷矛大盾短钝剑标枪以及长弓的生产,邓遂是王宫环卫之将,楚王出征,环卫听命于监国的熊荆,所以熊荆要他麾下的千人加入试训。

    现在的分配是东宫甲士练长矛;王宫环卫练剑盾;鸳鸯阵不知具体兵器暂时搁置;英格兰长弓因为弓箭手都随军出征了,东宫和环卫里会射箭的不过百人,且找来的紫衫木并不比桑木好多少,造府又对一米八的大弓使用存疑(楚弓不过一米六,弓箭需另制),所以未能成军;骑兵最惨,全都出征了,剩下会骑马的不过十数人;弩炮也出征了,投石机还在造。

    殿下,此盾委实沉重,士卒行止不便。邓遂扛着一张罗马大盾,脸上有些吃力。可否让造府造小些?

    大盾之前造了一百块,尺寸是熊荆与工尹刀合计的:长一点一米,宽零点六五米,厚一厘米。这比现有的楚国大盾长了十七厘米,宽了十厘米。也更重,楚国大盾不过七公斤,这面带弧形的大盾重达十公斤,对一般士兵来说确实是重了。

    造小?士兵们举矛扛盾,熊荆手中也有一把小剑。这是欧丑用造五尺王剑剩余钢料打造的,剑长不过三十厘米,拿着照样觉得重。造小的话,能否结阵?

    龟甲阵确是一绝,前日环卫在熊荆的指导下结出此阵,邓遂也好蔡豹也好,士卒也好,全都吓了一跳。众人第一个反应是此阵不畏箭矢,再见缩成一团的军阵可以前后左右自如移动,又觉此阵最适合山地步战。可惜环卫善使殳而不善使剑,要成阵还须花费一些时日磨砺。

    邓遂知道龟甲阵的好处,自然算过结阵盾牌的尺寸,闻言道:殿下,大盾造小三四寸也可结阵,不过结阵时彼此间隙有些小。然我楚国兵卒高多在七尺上下,盾大无益,士卒举不起。

    环卫和宫甲是遴选过的,身高多在一米七,普通士卒身高不过一米六出头,不少在一米六以下。楚国一般人家的饮食比三晋穷人要好一些,但一年也难吃几次肉。不吃肉能打仗?攻城的时候蚁附消耗敌人箭矢滚木还差不多。

    盾可造小,但庶民要多吃肉。想到此熊荆莫名答了一句。他最先想到的是养猪,但猪吃粮食,没红薯玉米不好养;第二想的是捕鱼,最好是鲸鱼,但需要海船,还需冰块。

    殿下仁德。邓遂赞道。大王出征,熊荆俨然已是楚王。

    此阵如何?熊荆瞬间想到很多东西,可眼下他不得不收回思路。

    此阵绝妙。邓遂又赞。唯士卒不善使剑,剑也过短,臣闻造府可造五尺钜剑

    过短?熊荆不同意他的观点,剑是可以造长,然长剑阵斗时挥舞不便,三尺足够了。你不是已知如何阵斗吗?

    臣,邓遂汗颜,臣等尚不能领会此阵之精妙。

    没什么精妙的。亚历山大方阵熊荆不过是看过一部电影,罗马军阵看的可不仅仅是电影了。不过是三线作战,阵斗时彼此轮换罢了,不佞上次已经画了草图啊。

    殿下,士卒多不识字。邓遂不仅仅汗颜,背上也流汗了:臣亦不识字。

    你也不识字?!熊荆仰看他好是一会,他记得上次演习后邓遂提了不少建议,还有两册书简奉上,说得头头是道,没想到竟是个不识字的。

    臣惭愧。邓遂老脸通红,他是卿族,不是没条件识字,是自己不喜,学过也忘了。

    好吧。我知道了。熊荆无可奈何的点头,喃喃道:看来不单需要吃肉,还需识字。

    杀!杀!杀空地上士卒们还在操练,刀盾手扛盾挥剑,夷矛手奋力前刺,汗水已湿透他们的衣裳皮甲,可这时候熊荆看他们的眼神已完全不一样了。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体弱而愚蠢,这恐怕就是楚军的现状了,要不是那日送父王出征时切身感受到民众对父王对楚国的热忱,熊荆怕是要撒手不干了。

    请问老师,我楚国有多少人识字?下午是黄歇的课,课后熊荆便躬身请教。

    识字?黄歇打量自己这个学生,他已经不把熊荆当孩子看了。子荆欲何为?

    不欲何为,不过是想知道识字者有多少。熊荆答道。

    子荆可知朝臣多不识字?黄歇反问,官吏也多不识字,尤以世袭之贵人为重。倒是无官职的士人有官职的皂吏他又看见东宫里的寺人宫女,补充道:哦。还有宫中的寺人宫女,女市的伶人这些人大多识字。

    再请问老师,国人如何才能天天吃到肉?熊荆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第七十一章 裁决
    熊荆的问题真把黄歇问糊涂了。这个时代要问的本该是‘如何才能天天吃饱’而非‘如何才能天天吃到肉’。豪爽大方如孟尝君,他的门客最低一等也叫‘食无鱼’。齐国河流不少,又三临大海,想来鱼贵不到那里去,可怜门客都要食无鱼,何况城外乡野间的庶民?

    东宫里,黄歇想着该如何回答自己的学生。淮水上游,往城阳而去王卒中的一辆安车,大司命淖狡正向熊元禀报项燕之事。通过飞讯,数日前项燕便没了消息,留守城阳的陈师司马陈丐也不知项燕带着一万余兵马去向何处。

    安车为国君专车,其外错金镶银雕龙绘凤,其内则分为前后两室,前室为御者室,后为主人室。高逾一米,长宽皆在两米以上。旅途劳累心疾愈重的熊元半躺在车上,皮冠却是戴着的,他听罢淖狡所言说道:子歇曾言,项燕乃我楚国之良将,其不守反攻,必有道理咳咳大司马不必太

    话没两句熊元又咳上了,一车伺候的长姜连忙抚胸擦背,一边示意淖狡告退。

    臣知矣。臣请告退。淖狡欲言又止,不得不退下。王卒每日三十里行向城阳,这需要二十多日。因为动员令下达的迟,调兵的王命传龙节即便到达县公手里,县卒也多处于动员中。这等于说二十日内城阳将孤立无援,那里只有万余守军,能守得住吗?

    大司马,淖狡的话完了,熊元的话还未完,唐且先生去魏国否?

    唐且是魏国人,曾为魏臣。流传后世的‘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以及‘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便是他在秦宫与秦王的对答。信陵君魏无忌死后,他入楚劝楚国加入合纵以楚王为合纵长,合纵败秦军频频攻魏,魏王为讨好秦国,免去此前所有赞成合纵臣子的官职,他便做了黄歇的门客。

    门客是一种财富。太宰沈尹鼯左徒昭黍等人也有不少门客,却少有唐且廉颇这种重量级的。而以黄歇的建议,重金游说赵魏出兵是一,派人入秦游说秦王退兵是二,两者都不能马虎。门客之中,唐且虽年逾七十,但还是他最为合适,便让他经魏入秦,所以熊元有此一问。

    禀大王,唐且五日前便离军而去了,想来此时已入魏国。唐且是随军出发的,五日前曾与楚王对饮。

    然也。熊元皱着眉答了一句,他有些分不清时日了。

    请大王安歇,臣告退。淖狡看着熊元暗自叹息了一声,便要离开。

    子狡,熊元忽然改称名而非官职,他喘息着,寡人若迁化于道,不可发丧。

    大王淖狡眼睛睁得大大,眼眶欲裂。可他不是文人,说不出什么劝慰话。

    兵乃大事。若不能战而胜之,魏齐轻我,合军伐之,楚国危矣。熊元热切的看着淖狡,目光里的期望太多太多,只到提起熊荆,这种期望才消散,代之的是一种满足。荆儿天纵之才生而知之,然其年幼,需你护其至加冠之日。

    大王勿忧,臣誓死护大子至加冠之日。淖狡顿拜,想到大王命在旦夕,他快要泣出声。

    如此如此熊元发紫的脸笑了,话没完就欲睡着,长姜悄悄的把丝被盖在他身上,与淖狡一起退了车厢。

    走到远处,淖狡才问:大王如何?

    医尹说到不了城阳。长姜一脸凄色,熊元他从小就开始侍奉,感情甚深。

    哎!淖狡一拳砸在自己乘坐戎车的铜甲上,流血不止却不觉得疼。

    大司马保重!昭黍淖狡等人长姜是了解的,他们确不如令尹黄歇干练精明,可忠君爱国之心诸臣无出其右。此战乃使我楚国转危为安之战,大王不发丧之意乃毋使丧事干于兵事。大子年幼,国中纷乱,日后全仰大司马了。

    长姜说的道理淖狡也懂,他只是无法抑制心中的悲愤。

    报!远远的,一匹快马大喊而来,是传讯的骑兵。

    何事?以旌旗为指引,骑手很快下马拜于淖狡身前。

    报大司马:项燕将军传讯,秦军十万自稷邑出,已渡淮水欲破谢邑伐我。将军已率师往稷邑去,或可焚其粮草毁其辎重

    一说秦军十万淖狡就懵了。王卒不过三万,加上城阳守军也不到五万。

    大司马骑手发现淖狡懵了,不知是否要重读一遍讯报。

    你说,项燕已去稷邑?他有多少兵马,此时到了何处?淖狡很快就清醒了过来。

    项燕将军轻装出城,不过一万六千兵。骑手答道,此时到了何处不知,小人只知这是三日前悬车时分于申阳台签发的讯报。

    三日前悬车时分?申阳台?讯报都是有时日的,熊荆更命令飞讯系统需加上时辰。这则讯报是项燕连夜移营前发出的,而申阳台——周宣王母舅公子诚封于南阳谢邑,为楚文王所灭,其中一支避楚东迁至信阳,先立都于申阳台,后立邑于谢邑(平昌关)。谢邑因为是渡口要道,至今仍在,申阳台则荒废了几百年。当然,这些都不关键,关键的是:申阳台过去便是秦境。这等于说,项燕所部已到稷邑。

    项燕率领的轻装部队确实到稷邑外围,只是秦境管束严密,他不敢贸然让斥候深入秦境,更不敢潜入稷邑。他只能派轻锐之士四周警戒,遇见生人一概掳掠随军,不放过一人。可时间久了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最少,家人彻夜不归,以秦律之连坐,家主必定是要报官的。

    小山上,不甚清晰的单目陆离镜里,稷邑是一座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城。十万秦军出征,粮草辎重城里放不下,只能堆在城外。除了这堆积如山的军资,城邑不远处还有一大片穿着五颜六色人货混杂的车马,他们应该是秦军军市里的商贾。集结于此,估计是在等秦军包围城阳后开设军市,军市一可变现秦军私掠来的财货,二可以满足士兵作战所需。

    山林中潜行六七日,稷邑终于出现在眼前,几个有陆离镜的裨将看的仔细,下面的军率没有陆离镜,便只能眼巴巴望着。

    将军,末将请战,一战而下稷邑。潘无命忍不住了,陆离镜一扔便向项燕请战。

    末将也请战,请将军下令拿下稷邑。成通紧随其后。

    不急不急。彭宗见项燕不答话还在细看数里外的稷邑,当即笑了笑。秦军夜里戒备必严,攻城拔邑自是明日晨明最佳。

    晨明?现在不过是高春方过,刚入下春,晨明是明天早上天亮,还有十几个时辰。

    兵卒连夜赶路极为劳累,自该歇息一夕彭宗还在说,项燕放下了陆离镜,此战怎么打他心里已有数。

    诸将听令!项燕看了一眼西斜的太阳,时间紧急,他不想回军帐发令。

    唯唯!诸将大喊唯唯,全都躬身受命。

    一曰:悬车时分,项稚部急行至稷邑之西,断秦军之归路,谨防秦军骑兵至传讯复邑。本军骑兵全由由项稚调遣。稷邑若下,你部当西出三十里至复邑城下,连夜拔下复邑。

    末将敬受命!连日行军,士卒疲惫,项燕不得不将拿下复邑的任务交给项师。

    一曰:黄昏时分,成通部遴选精壮之卒两千人出稷邑大道,不张旗鼓,伴作秦军往稷邑行进,秦人若觉,当弃一切辎重急行攻之。余者留驻大营。

    敬受命!成通也受命。息师只有半师,人数最少,不过四千。

    一曰:悬车时分,潘无命部以全师精锐沿林潜行,至无林处当疾行。切记不可浪战,当以攻入稷邑为要。你部余者亦留于大营。各师将卒不可贪恋秦人财物酒肉,违者,斩!

    军令很快就下完了。除了留守士卒,一万六千人的军队分成三路,一路断后,一路正攻,一路偷袭。选择黄昏时分正是因为暮色渐重,目不及远,于大道堂而皇之逼进稷邑的这路楚军或许不会被秦军察觉有异。

    末将敬受命!潘无命扯着嗓子喊了一声。之后揖礼而出,马上安排去了。

    一日十六时辰,每时辰不过九十分钟。项稚和潘无命两部最急,两人一入本部所在的树林便急招军官与会,安排任务,下达命令。

    军官在开会,有经验的士卒自知战斗在即,他们或整理行滕兵刃,或就水吃些军粮。这是糗(qiu),与后世朝战的烧面类似;但更多的士卒是脱下皮甲上衣,将一片锦帛夹于前胸,其上写‘莫敢我乡(向)’或写‘百兵莫敢我’‘弓矢莫敢来’。

    各县各邑皆有巫觋,这是家人求来的保命符,虽说生死由天,可谁又不眷恋生命呢?
1...3435363738...5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