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将军,现在怎么办”一名明军千户,见两千金军从山坡下面通过,不禁急道。
王光泰却很淡定,“意料之中!”他说了句之后,转身看着那千户,吩咐道:“本将放轮炮轰击金阵,你率两千人立刻冲下山去,攻击那两千金军!”
&
第1338章
赵良栋见叛军杀至,心里大惊,他已经足够谨慎,可未想到还是着了明军的道。
他原来以为李来亨大意轻敌,以为明军骄纵,没把他放在眼里,却没想到明军却是故意卖他一个破绽,伏兵之后还有伏兵。
他虽然谨慎,但是毕竟算是后起之辈,同打了几十年仗的明将相比,还是有了一定的差距。
其实金军这些年来,也几乎是年年作战,攻川蜀,打山西,参加中原大战,又抵御准格尔南侵,灭叶尔羌,对阵罗刹国,可以说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领也都得到了一定磨炼,只怪赵良栋与李来亨、王续这种明军的老油条相比,他还是差了一点。
如果是吴三桂、孟乔芳这些金军的老油条过来,或许又是另一番场面。
现在九千金军被明军分割成了两快,盛嘉定的五千人已经与赵良栋的四千人,完全隔绝开了。
王永强领着近四千多人马,忽然从后杀入,为首的几百骑兵,飞快的撞入金军后阵,近四千金军顿时就陷入两面夹击之中。
王光泰见王永强连着砍翻几名金兵,金军开始混乱,他一刀砍死一人,大笑道:“给本将杀!”
赵良栋知道中计,也管不了前面的五千金军,他一拔马缰,便往西面突去。他心里很清楚,他再不走,就会被明军和叛军合围,现在先撤,或许还能躲过一劫。
不得不说,金军和明军这些年,都有很大的变化,要是以往的军队,发现中了埋伏,必然早就混乱,可是金军虽慌,建制却都还在。
这主要是得益于金国像明朝一样,对于底层军官的培养,也大办武学,正是有大批底层的军官稳住了手下的士卒,金军才败而不乱。
这时金军都慌了神,可是在军官的指挥下,却纷纷跟着帅旗向西突围。
王永强很快就发现了金军的意图,骑马奔驰着去堵金军的出路,大队的叛军也分出千人,向西面包抄。
几百骑兵撞入金军之中,战刀挥砍,金军惨叫着在地上翻滚,瞬间如坠地狱。
赵良栋见走投无路,眼睛通红,挥舞着战刀怒吼,“冲出去,杀出一条血路!”
他高举战刀,一马当先,身后亲卫拥着帅旗紧随在后,背后插着背旗的金军军官和大队的金军士卒也跟着他,怒吼着向拦截的叛军冲锋而去。
“砰砰砰”的铳响声中,金军被打倒一片,就在这时,在王永强后面,忽然传来一阵呐喊,数百金军忽然杀到,远处同明军哨骑纠缠的金军骑兵,也赶来支援。
赵良栋看见此顿时大喜,那是他派往绥德的一千人,没想到这个时候杀到了。
数百金军在叛军背后放了一排铳,打死近百叛军,造成了一个缺口。
赵良栋不敢迟疑,夹马冲出,后面近千人马紧随着涌出,但缺口很快就被明军关闭。
赵良栋骑在马上,回头看了一眼被包围的两千多金军,他不敢停留,带着不到两千败兵向西逃窜。
王永强带着三百多骑追了一阵,金军钻入沟壑,攀爬上高地,摆脱了追击。
剩下两千多金军,被六千人马围困,为首一员金将被火铳打成筛子,惨叫一声,从马上载落,他身边的金军也被明军成片射杀。
战斗又打了两刻钟,只剩下千余金军,他们才沮丧的器械投降。
黄河边上,到处布满了战死的尸体,金军士卒在明军的看押下,排成队列,丢弃兵器和旌旗,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
王光泰踩在一面写着“延川营”字样的金军营旗上,对王永强道:“王将军在这里收拾战场,我率兵去支援大帅。”
说完,王光泰便翻身上马,领着两千明军,向北而去。
人马走了大概十里,便见一座土山下面,旌旗猎猎,杀声和铳声漫天传来,整个山头和山脚都硝烟弥漫。
王光泰疾驰到土山脚下,只见接近八千明军,将土山围得水泄不通,大概数千多金军残兵,则困守山顶,死战不降,将攻山的明军部队,给撵了下来。
山顶上,盛嘉定正咆哮着指挥金军士卒放铳,射杀攀爬的明军,一名亲卫看见南面又来了数千明军,顿时大惊,“将军你看!”
盛嘉定扭头过来,看了一眼,王光泰领着两千多明军,加入围困的行列。他脸色顿时一寒,知道赵良栋肯定不能来救他了。
“杀!给本将杀,打死这群直娘贼!”绝望的盛嘉定青筋直跳的怒吼着。
攻到半山腰的明军,如同潮水一样,从山坡上退下。
此时天色以晚,明军不再进攻,而是在山下构筑工事,搭建营寨,围困山头。
山顶上的金军则一片凄惨的景象,士卒们抱着兵器,倚靠在一起,都默不作声,只听见柴堆燃烧的啪啪声响。
第1339章尝试求和
延安的一万金军损失八千人,折了绥延副将盛嘉定后,从河套南下的金将孙思克带着四千多屯军、三千多蒙古骑兵南下榆林府北,他们在长城一线便不敢进入长城了。
同样,从宁夏来的三千新军,四千屯军到了延安西北面的靖边县,也停了下来,两路人马都没有足够的底气收复绥德和榆林两地。
这让明军站稳脚跟,物资不断的运到了吴堡,并且又有一个营的明军,到了黄河西岸,使得明军的力量进一步加强,整个局势开始向极为不利于金国的方向发展。
从关中危机到陕北事变,明军在金军的防线上撕开一到口子,仅仅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明朝蓄谋已久,算计深远,而金国则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完全被明朝扩军的假象迷惑,没想到战争来的这么快。
十月底,永章十年迎来了第一场大雪,关中大地瞬间一片雪白,天空变得灰蒙蒙的一片。寒风裹夹着鹅毛大雪,肆虐一天一夜,整个大地立时银装素裹,长安城已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
关中的人们一下进入了寒冷的冬天,可以想像整个关中地区,这个冬天都不好过。
虽然金国户部尚书虞胤,推行了一套改革平定危机的策略,可是整个关中还是一片萧索,危机过后的长安城,商业凋敝,死气沉沉。
整个大街上,商店关门歇业,街上空无一人,只有钱庄和粮铺外,排起了一条条的长队。
百姓们裹着棉衣,带着棉帽,双手哆嗦着伸到袖子里,在冷冽的寒风中,绝望的等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缓慢前行。
金国朝廷封锁了明军渡过黄河,占据陕北绥德州和榆林府的消息,长安的百姓还不知道金军在北面吃了败仗,否则刚刚趋于稳定的长安局势,肯定会立刻混乱起来。
一定程度上,金国还要感谢这场大雪,要是不是大雪封路,陕北的消息肯定早就传到了长安。不过延安离长安不远,纸终究是保不住火,明军占据绥德、榆林的消息,始终会传到长安来,金国朝廷隐瞒不了多少时间。
金国皇宫,御书房内,豪格紧急召集孟乔芳、韩朝宣、虞胤等人前来商议局势。
书房内点着火盆,屋内被烤的暖烘烘的,不过豪格心中却是一片哇凉,他看了坐在两边的几人一眼,将奏折丢在桌案上,恨声道:“明军在潼关放向动手,朕估计上庸和四川方面也开始了行动,只是因为路程的关系,朝廷还没收到蜀王的揍报。”
两侧几名大学士,脸色纷纷一变,孟乔芳还算淡定,“陛下,如此看来,从扩军二十万,到棉价飞涨,再到关中危机,突袭陕北,以及现在攻击潼关,王贼的动作是一环接着一环,真是处心积虑。这个人内心是在太阴暗,居然用了这么多阴谋诡计,他怕是灭清之后,就已经开始制定攻打我大金的计划了。”
“这次我们完全是被打了个错手不及,无论是兵力,还是物资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韩朝宣也叹了口气,“眼下明国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先扰乱关中,然后发兵攻打。我朝本就处于被动,现在陕北又出了问题,就更难以应对了。”
这些豪格现在已经看得明白,不需要两人多说,他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这些朕已经知道,朕召几位卿家过来,是想商议如何应对的!”
听了豪格的话,堂上几人都正了一下身子,确实现在不是诉说困境的时候,大家都长了眼睛,都能看见,现在是需要提供解决眼前困境的策略。
孟乔芳轻咳了一声,“陛下,要解决眼前的困境
第1340章未虑胜先虑败
虞胤并不反对和谈,金国对于战争确实准备不足,他作为主管户部的相国,对国库有多少钱粮,比谁都要清楚。
金国前些年的积累,都用在了扩军上面,户部就等着今年的税收,可是年底的税还没有收上来,金国关中就爆发危机,国库的钱耗完不说,还欠下一屁股债。
他也希望能够议和,不过在他看来,议和的可能性并不大,明国没有什么和谈的意愿和动力存在。
虞胤对豪格拱了拱手,“陛下,臣观王彦此人,自掌握明国朝政以来,处处兴兵,穷兵黩武,其执政八载,出兵日本,同西夷战于南洋,最近又插手东吁国,资助叛军反叛,种种行为华夏罕有。臣以为此人的种种行为后面,显现的是一颗求圣之心。当然也可以说是好大喜功,沽名钓誉。臣以为此人乃是隋炀帝式的人物,好名成疾,明军既然已经取得优势,他必然不会轻易放弃一统天下的威名。”
豪格不得不承认虞胤对王彦的认识很深刻,那厮就是个道貌岸然,好大喜功的匹夫。
虞胤这么说,显然是不想让豪格和内阁,对于和谈抱有太多希望,金国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寄托在和谈的幻想上。
豪格点点头,“虞卿说的对,王贼好名,一统天下对他的诱惑太大,他能为此害我关中子民,觉对不可能轻易议和。”说着他皱眉顿了顿,沉默半响后接着说道:“可是眼下,要怎么应对呢”
虞胤只是提个醒,他是户相,对于军事还是没有孟乔芳等人擅长。
这时孟乔芳只能行礼说道,“陛下,关键还是夺回陕北。眼前即将大雪封山,明军要翻越吕梁山也狠困难,我们还是有机会夺回陕北,唯一的问题就是兵力的问题。”
韩朝宣随即道:“据兵部得到的消息,明军在上庸部署了两镇六万人马,在川北同样是六万人,山西也是六万人,清海南部有两万,河南的明军最多有三十万之众,王彦这次动用的兵力,将近五十万了!”
他说着,豪格便从御座上起身,来到挂在书房内的局势图前,韩朝宣也走过来,拿起木杆指着地图说道:“青海南部的两万明军,我们在西宁驻有一万人监视防备。上庸和川北的明军共计十二万,由蜀王的六万大军在汉中防守,河南的三十万明军,则有唐通三万人驻守潼关、李本深一万人驻守卢灵关,王进宝一万人驻守武关,共计五万人防备。山西明军六万人,其中有近两万人已经过了黄河,我们在同州、鄜州和风陵渡各驻兵一万,共计三万人。这就有十五万大军不能动。此外安西王的三万人、长安的两万人,也不能动弹。”
韩朝宣放下木杆,“我朝可用大军共计二十五万,不能动的就有二十万,剩下五万中,延安已经损失了八千,陕北有八千叛变,河套宁夏等地有一万多人已经到了陕北,只剩下的就只有渭南还有两万人可以调动。”
豪格皱了下眉头,“渭南的两万,是为了防备潼关、卢灵关、武关出现纰漏,准备随时增援的吧!”
韩朝宣点了点,“确实如此。”
众人一阵沉默,孟乔芳这时慢慢走过来,“渭南和鄜州的三万抽调出来,再加上延安、宁夏、河套的人马,能凑足五万人,由臣亲自统帅,应该能尝试夺回榆林和绥德州。”
“这么一来关中就空虚了!”豪格皱眉道。
孟乔芳道:“只能将各地屯军组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另外情况万一危机,就只有陛下率御林军亲征了!”
金国虽然不断的扩充军队,可是真到用时,却还是捉襟见肘。
“几位爱卿有什么可说的没有如果没有,那便按着孟卿的提议决定了。”豪格看向众人,似乎要夺回陕北,就只有这个方法。
韩朝宣躬身行礼道:“陛下,臣以为这个时候,还是给安西王发一道令,让他率军勤王,最好将玉兹骑兵和蒙古骑兵也带过来助战。”
对于韩朝宣而言,他们的利益在关中,是必须要维护的,所以能提出割让汉中,还有让孙可望驰援的策略来。
孟乔芳听后,也点点头,“如果西域没有问题,可以让安西王驰援,毕竟我大金的国本在关中。”
豪格微微颔首,孟乔芳带走三万金军去夺陕北,金国在关中的备用兵力,只剩两万汉满蒙三族组成的禁军,兵力太过空虚,一旦明军突破任何一点,那他都将难以应对。
“好,朕下旨让孙可望回援!”豪格说完看向虞胤,“虞卿与安西王相熟,就由虞卿去传旨,去的时候顺道将户部收上来的棉布,运到西域去,价格低一点也没关系,多换一些牛羊回来。”
“是,臣知道了!”虞胤行礼领命。
这时豪格想了想,又吩咐道:“另外,尝试联系一下漠北蒙古,明朝在漠东和漠南步步紧逼,想必他们压力也大,看能否说服他们出兵南下。”
这时,金国的应对策略已经清晰起来,逐渐理顺,不再是一团乱麻。
他们首先是要寻求议和,或者寄期望于打两个胜仗之后,让明军的决心动摇,答应议和。如果金军胜得漂亮,或许连汉中也不用割让,就像西夏与北宋一样。
当然和议的可能
第1341章监国北巡
攻打金国,实现天下一统,这样的大事,怎么少得了王某人。
现今南京朝局已经十分稳定,内阁中也没有明显能够威胁到王某人地位的大臣,所以王某人不用像之前那样小心。
灭金之战,他肯定是要参与的,而且还要亲自指挥。
从金国关中爆发危机开始,王彦便谋划北巡洛阳,并不只是他一个人去,连内阁和五军都督也跟随他一起北巡。
南京城只留下内阁学士吴晋锡坐镇,重要的奏折和事务,都要送到洛阳来批阅。
在九月底,王彦乘坐大船,在三万大军的护卫下,领着文武百官沿着大运河北上。一时间,运河上船只避让,两岸大军随行,旌旗如云,长枪如林,声势浩浩荡荡。
虽说王彦没特意造船,也尽量节俭,但是一路行来,劳民伤财还是不可避免。
不过王彦还算自觉,一路上拒绝官员和地方献礼,也不让准备行辕,队伍的开销,一律付钱,到也没造成太大的麻烦。
十月初船队到了淮安,王彦下船,沿着旧运河水道,走陆路前往河南,不过没走多久,刚到归德府的商丘,天空就下起了暴风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