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戴之藩同几名骑兵,一路奔驰到泉州城外,随慢慢降低马速,最后在离城门百步开外的地方停了下来。
守门的士卒早以发现这队人马,但却没有做出严正以待之势,依然倚靠在城门左右,显得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属下前去通报!”一名骑兵抱了抱拳,就欲打马上前。
“通报什么”戴之藩却一挥马鞭,制止了那名骑兵,而后一夹马腹,便往城门奔去,“拿出点忠武营的气魄,随本将直接冲进去!”
几名骑兵见此,却不禁一阵愕然,擅闯城门可是大罪,而且千户肩负着侯爷交代下来的大任,今日怎么如此孟浪
一时间,几名骑士面面相赫,但千户既然已经发话,他们又不得不听从,随带着满脑子疑惑,一挥马鞭,便跟了上去。
城门处,几名郑军士卒,见原本已经停下的骑兵,又突然纵马冲来,顿时大惊,这才想起去拿武器,搬拒马,但百步之距,哪里还来得及。
如今天下板荡,但福建一地却安稳了十多年,士卒常年未经征战,早以懈怠,而泉州之地又远离抗清前线,所以方才守门的士卒明明看见戴之藩一行,却依然不以为意,反而认为是福京过来的郑氏骑兵。
转眼之间,戴之藩已经冲进门洞,而准备阻拦的郑军生怕战马撞上自己,顿时纷纷闪向两侧,只有他们领头的百户还算尽职,站立出来挥手阻止,“汝等何人尽敢擅~~”
“啪~”的一声响,那百户之声噶然而止,他话还没说完,便被戴之藩一马鞭打断,脸上顿时一阵火辣辣的疼。
看着已经冲进城内的戴之藩等人,一众被这突然而来的情况,吓得脑子一片空白的郑军,才慢慢回过神来,而纷纷围到百户身边。
“这是哪来的骑兵,好生猖狂。”
&n
第131章假狂妄,怒真之豹
戴之藩留下几名骑兵在府衙之外,跟随着一名郑之豹的幕僚往衙内走去,但走到门前时,戴之藩却忽然停下脚步,不走了。
幕僚见此却不禁有些恼怒,“我家侯爷还在里面等着哩,尔为何不进去呢”
戴之藩看了看那幕僚,又看了看眼前之门,摇了摇头:“本千户乃忠勇侯使者,身份尊贵,怎么能走鬼门,尔等是在侮辱某家侯爷吗”
幕僚闻言,却气道:“尔等善闯城门,已经犯下大罪,不走鬼门,却想走喜门不成”
“非也!”戴之藩又摇了摇头,用手指着一处最为高大,乌梁灰瓦,上附黄铜大钉的朱门道:“本千户要走仪门。”
中华礼仪之邦,凡事都离不开礼制,这衙门自然也不能例外,进衙可不能随便走错了大门。
戴之藩要走的仪门,顾名思义乃礼仪之门,平时通常关闭不开,只有恭迎上宾等重大时刻才会开起,仪门两侧还有两个角门,安礼制,东为上首,故称喜门,是供官员平常出入,而西角门,则被称为鬼门,顾名思义,进此门者多以命不长久,所以乃是提审犯人之用。
那幕僚闻戴之藩之语,再看他那神态,却不禁气极反笑,“尔得罪了我家侯爷,还想走仪门好~好~好~,我这就去进告知,看我家侯爷怎么收拾尔!”
府衙大堂里,郑之豹摆好架势,正准演上一出大戏,但左等右等,却不见幕僚将人带进堂来,正郁闷之间,幕僚一脸晦气的进来,当下他便问明情况,得知来人欲走仪门之后,不禁大怒。
“来人!”郑之豹不禁一声怒喝,两侧甲士立马抱拳应诺,“尔等速去将那猖狂贼子,锁来面见本侯!”
甲士们闻言,立马转身出去,但郑之豹却又忽然道:“且慢,尔等都回来。”
一旁的幕僚见此,心中不禁一阵疑惑,正欲相问,郑之豹却又对他道:“仪门便仪门,你且先将来人迎进堂来,本侯再来叫他好看!”
幕僚闻言,却不知郑之豹为何突然改变主意,他有些欲言又止,但还是行礼退了出去。
仪门外,戴之藩见那幕僚出来,不禁傲然道:“怎么样本千户代表的可是忠勇侯,尔等敢让某入鬼门,某家侯爷大怒之下,兴兵破了尔这泉州城。”
那幕僚原本以为能向郑之豹请动甲士,好好治治着狂妄之徒,却不想最后还是要让他走仪门进入,他觉得自身失了面皮,因而并不回复戴之藩之语,只是阴沉着脸,让人大开仪门。
戴之藩随大摇大摆的走到府衙大堂,两侧甲士俱是怒目而视,他却不以为意,直接走到郑之豹之前,微微一拱手,算是见礼,而后便自己拿来原本是笔吏记录供词的座椅坐下。
郑之豹起初见他面对甲士的怒目,毫无惧色,而感到一丝惊奇,但他后面的动作,却使得郑之豹脸色逐渐变化,最后阴沉到了极点。
郑芝豹远本想靠立于两侧的甲士,给戴之藩一个下马威,却不想他根本没有在意,这时他便只有亲自动手,于是突然拿起惊堂木,猛然敲下,“呔~,尔姓甚名谁见本侯为何不跪”
戴之藩闻言,却冷眼相对,甚至没有起身,便冷笑回道:“某乃忠勇侯帐下,忠
第132章终上架,作者感言
不觉之间,本书已经三十万字,也到了上架的时候,作者有许多感慨,但此时又不知从何言起。
先说说为什么写着本书吧。
起因确是因为几年前看高晓松的节目,看了几期讲南明历史的《南明悲歌》,所以本书起先是准备叫《南明悲歌》,而不是现在这个听起来就很yy的名字《东方列强》。
书名很yy,但作者写这本书时,却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所以设定的主角王士衡,是一个主体思想任然是明末文人的传统士大夫。
作者希望以一个明末士大夫的视角,来带领读者,去看大明兴亡,去看那个风雨飘摇,血腥残酷的南明二十载。
有书友觉得本书太过虐心,主角太过迂腐,但作者如果一开始便让主角就大杀四方,却也不符合,主角的设定,所以后面作者会在劲量结合南明历史的
第133章 擒侯爷,千户闹衙
衙中甲士得郑之豹之令,齐喝一声,举手中刀牌,缓缓向戴之藩靠近。戴之藩见一众军甲举刀持盾,挡住出口,不禁眉头一皱,缓缓退回到大堂中来。
戴之藩乃是武生出身,又于战阵之中得到前所未有的磨炼,乃是靠着军功,一步步坐到千户之位,对于行势的把握,非一般靠着父辈蒙荫军官能够比拟。
戴之藩和众多王彦手下将领一样,将银钱和船只被抢,周志畏被打伤之事,视为奇耻大辱。
现在他又被郑之豹手下围住,但有王彦的保证,他却不能束手就擒,既然王彦让他激怒郑之豹,那他便索性做得彻底一点。
戴之藩武艺高强,但他也自知不是数十名甲士的对手,面对危机,他于战场之上,练就的果敢之气,使得他立马寻到破局的关键。
一时间,在众甲士压向他之时,他却猛然转身,拔刀便向立于正堂桌案后的郑之豹冲去。
一众甲士见此,顿时大惊,但哪里还来得及
郑之豹正吆喝着甲士,却不想戴之藩却向他杀来,而他身边护卫的两名甲士,虽然高大威猛,但却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花架子,应变能力,远远不及戴之藩。
一瞬间,郑之豹直觉的屁股一紧,便本能的后退,但戴之藩却一跃跳过桌案,两刀逼开他的护卫,将明晃晃的战刀,架到了他的脖子之上。
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众人还为反应之时,郑之豹已经被戴之藩制住。大堂之上,随着这一变化,顿时寂静一片,那幕僚及一众甲士,俱都惊得呆住,目瞪口呆,直望着戴之藩。
郑之豹被擒,惊魂初定,心想:“我乃是朝廷侯爵,他一小小的千户,能奈我何”故作镇定道:“贼子,我有爵位在身,便是王彦在此,也不过与我并肩而立,尔安敢如此”
那幕僚此时也回过神来,指着戴之藩,怒道:“戴之藩,尔身为朝廷千户,以下犯上,挟持侯爷,不惧王法呼”
戴之藩冷笑道:“某乃忠勇侯王彦王大人帐下千户,便是犯了军纪,有罪责在身,也轮不到尔等来管。尔等欲擒某,却须先问过某手中宝刀利呼!”
说着,戴之藩将手中之刀,又移近了郑之豹脖颈几分。他手中刀刃于郑之豹肌肤相接,冰冷入体,更吓得郑之豹面色惨然。
郑之豹何曾受过这等威胁,心中又羞又怒,颤声道:“尔不顾自身性命,挟持本侯,究竟意欲何为”
“非也!”戴之藩摇头笑道:“侯爷此言差矣。某正是为了身家性命,难道某落在侯爷手中,还讨得好岂不见周至畏之事呼”
戴之藩见郑之豹语意见已经服软,随又笑道,“某无他意,只是烦请请侯爷送某出城尔!”
郑之豹身为澄济侯,现在却受一千户威胁,虽然他的脸面早以被丢了个干净,但毕竟只有府衙之内的下属看到。若他这样被架着脖子,送戴之藩出城,那岂不全城皆知,那他今后如何于泉州城内立足
“汝放开本侯!”郑芝豹商量道:“本侯定放汝出城,绝不派人阻拦。”
“郑氏的信誉,某却信不过,还是侯爷送某出城,来得更为稳妥!”戴之藩却摇了摇头道。
郑之豹身为侯爵,服软同戴之藩商议,对方不同意也就算了,居然还说他没有信誉,使他感到一阵羞辱,心中仅存的一点火气,居然被激发出来,“那汝杀了本侯吧!”
“戴之藩,汝可不要得寸进尺,不知死活,我家侯爷已经答应放汝出城,汝不要不识抬举!”那幕僚也算忠心,推开甲士走到戴之藩身前骂道:“我家侯爷是什么身份,别说是汝,就算是王士衡在此,也不敢伤其分毫,汝今日的行为,已经犯下大罪,即便是王士衡也保不了汝。现在汝立马将刀放下,才能保住性命,可不要不知死活。”
闻语戴之藩哂笑数声
第134章 出泉州,盛情相送
九月初,气节已经入秋多时,但天南之地,气候却依然炎热。
这时日以西斜,但太阳的余晖,依然给暴露在阳光下的人们带来炙热之感。
泉州府,东城外,几名郑家士卒握着长枪,直挺挺的站在门洞之外,防备着城外可能出现的敌人,汗水自他们的额上流下,身前的布甲都被浸湿大片。
“百户挨了千户的训斥,我等却跟着遭了大罪。”
“你说那队骑兵到底是哪来的人马,居然敢擅闯城门,真是一点也不惧怕军法哩。”
“不管是哪来的人马,却害得我等到了血霉,要是再让老子看见,这手中长枪,定从马上挑一个下来。”
门洞阴凉处,当值的百户,脸上还是一阵火辣辣的疼,他听着手下士卒在那里窃窃私语,心里不禁一阵恼怒,走出来就给几名士卒各自一脚。
“王麻子,就你这瘦不拉几的样儿,还想挑别人下马,你以为你是赵子龙啊”百户今日被千户狠狠的训斥了一番,还罚没了三月银饷,心中火气正无处发泄,现在却寻得了机会,对一名马脸士卒破口大骂,但他骂得太凶,又一下牵动了脸上的伤口,使他顿感一阵嘶哑咧嘴的疼痛。
于是乎,原本为发泄怒气的他,这下却更加窝火了,因而提腿就是一脚,将那王麻子踹翻于地。
王麻子被踢倒后,连忙又爬起来低头站好,他知道百户正在气头上,却不敢再去触他的霉头。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不出问题前,上官可以不管不问,一出问题,上官立马整治,以致于他们连说说话,也不被允许了。
这时百户见士卒都低头不语,才怒火稍息,而后便准备回阴凉的门洞处歇息,但就在这时,地上却传来一阵微弱的震动,而后他便看见,先前闯进城的那队骑兵,居然又自城内冲了出来。
“搬拒马,拦住他们!”百户见此,脸色不禁大变,心中居然带着一丝兴奋,大骂道:“贼子,真视本百户未无物耶”
一众郑家士卒,闻言连忙搬动拒马。
有道是一回事生二回熟,守门的士卒有了上一次的经营,这一次动作起来,却快上许多,加之骑兵离得尚远,居然在戴之藩等人冲进门洞的一瞬间,将城门处堵了起来。
“吁~”战马一阵嘶鸣,戴之藩等人,在拒马之前急停下来。
“贼子!好胆!”那百户见此,立马大喜,拔刀便冲了上来,“弟兄们,给我统统拿下。”
一时间,城门处的郑军挺矛执剑,便向戴之藩等人逼来,但戴之藩脸上却没有丝毫惊慌,反而戏谑的看着那逼上来的众多郑军。
那百户心中恼极了戴之藩一行人,这时见他们被长枪包围起来,心中顿时有了大仇得报的快感,于是意得志满的走上前来,大声呵斥道:“贼子~咦~侯爷”
“啪~”的一声响,那百户愣神间,戴之藩又一鞭挥来,直接在他另一边脸上,也留下了一条长长的鞭痕。
一众郑家士卒这时也发现了被戴之藩夹在马前,已经快被颠过气去的郑之豹,顿时纷纷愣住,脑海中只剩下一句惊叹,“我的天啦~这伙人到底什么来头,居然将咱们的侯爷都给抓了”
一时间,东门处为之一静,那百户和士卒都懵在那里,但戴之藩这时候却开口打破了平静,“尔等可看清了,这可是尔等的侯爷,尔等还不让开,是想他死吗”
&nb
第135章 郑之豹,转转无眠
泉州城东十里处,扎下了两座绵延不绝的大营,一座显得有些杂乱,那是百姓暂居之所,另一处营盘却极有章法,虽然只是行军途中暂住,但排水沟、栅墙、辕门都一丝不苟,连营盘外的茅房都搭建的很正规,而中军帐外,大纛旗上,一个大大的“王”字,正迎着夜里的微风,徐徐飘扬。
戴之藩一行,离开泉州后,便快马奔行,但回到营地之时,天色却已经全黑。
他们驰骋到营门处勒住战马,守卫的百户连忙帮他拉住缰绳,而后告知道:“千户大人,侯爷交代,若千户归营,无论多晚,都先去大帐相见。”
戴之藩点了点头,随翻身下马,将缰绳交予百户,而后对身后骑士道:“某去面见侯爷,汝等先回帐歇息。”
骑兵闻言,抱拳应诺,戴之藩则向着营中高高飘扬的那杆大纛旗的方向走去。
不多时,戴之藩已经走到中军大帐附近,但见两名甲士立于帐帘之外,周围生着数十个火盆,温度令人感到燥热,但却将帅帐周围照得通明,帅帐里也有亮光传出来,或是点了大蜡,或是点了油灯,将一个专注的身影,映在帐篷之上。
戴之藩见王彦并没有歇息,于是连忙上前,让甲士禀报,却听帐里王彦的声音传出来道:“是安仁回营了么本侯等待多时矣,且进来说话。”
甲士闻言,随为戴之藩挑起帐帘,他进入帐来,随行礼道:“末将参见侯爷。”
王彦放下手中毛笔,抬头看了看戴之藩,笑道:“安仁且起来回话,不知此行顺利否那郑之豹是否被汝激怒,快快同本侯道来。”
戴之藩闻语,心中却有些发悸,今日他于城中大闹一场,还擒下了郑之豹本人,无论哪一件都是大罪过,按朝廷律法和军中规矩,都是死罪一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