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偏殿里,诸臣闻皇帝之语,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最后还是由首辅左懋第出言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尚需忍耐。”

    隆武帝闻言,微微皱眉,他雄才大略,自然知道左懋第之意,其实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他虽是大明的皇帝,但在这福建之地,能调动的兵马,不过王彦留下的五千忠义营人马,而郑芝龙则掌控全闽,近二十万大军。

    有时候,隆武帝甚至想,派遣锦衣卫暗杀,或者在宫中伏杀郑芝龙,但理智告诉他,那样根本没有用处。

    郑芝龙只是郑氏的代表,他死了,郑氏马上会推选出别的代表,郑氏是一个势力集团,而不是郑芝龙一个人。

    杀掉郑芝龙,郑氏家族不会瓦解,反而会引发内乱,而隆武朝廷却没有平定叛乱的能力。

    这时隆武帝不禁有些埋怨道:“朕知爱卿之意,但朕总不能一直忍让,总得有点对策,使朕早日摆脱郑氏的掌控,挣脱傀儡的命运吧。”

    左懋第感受到皇帝的情绪,不禁于诸臣同时拜道:“臣等无能,使陛下受辱矣。”

    隆武帝看着拜倒的大臣,心中不禁一声长叹,这些大臣虽然忠心,但却没有救时的才学,除了左懋第和黄道周还有些能力以外,大都只能当直言不讳的谏臣,却不是治国救时的能臣。

    “卿等不必如此,都起来说话。”隆武帝颇为无奈的说道:“郑在温州时,忠勇侯曾谏言四策,助朕振兴大明,朕思之甚有道理,登极之后,亦多有推行。其一日,消除党争,用舍公明;其二曰,减民疾苦,严惩贪腐;其三曰,开海通商,开源济困;其四日,联寇抗清,两路北伐。”

    左懋第等人起身座好,听着皇帝口中的话语。

    隆武口中的四策,确实是朝廷自立于福京以来之国策,他消除了自万历以来的阉党东林之争,也为朝廷收拢了不少民心,还从朕氏手中收回一部分海税之权,为朝廷打开了一些局面。

    “忠勇侯四策都乃救时良策。”左懋第闻言,不禁叹息道:“只可惜郑氏掣肘,四策都不能彻底推行。”

    一众阁臣,不禁深以为然,特别随隆武自杭州南逃的官员,当初他们一行不过几十个人,手中无钱无兵,而今却使得朝廷勉强能够立足,实在已经十分不易矣。

    “如今江南义师接连败亡,浙东鲁王又拒不接受朝廷诏命,朕在福京又受制于郑芝龙,东南之地,以无进取之希望。”隆武帝见大臣拿不出对策,便自己提出一策,“既然朕在这福京难有作为,朕欲移驾他处,可行呼”

    “这~”左懋第闻言一惊,半响后才行礼说道:“陛下,想要移驾他处,郑芝龙必然阻拦,没有大军接应,恐怕不行。”

    一众大臣闻皇帝与左阁老之语,亦是一惊,顿时一阵私语,片刻后才达成共识,最后由次辅黄道周出言道:“陛下,臣等以为陛下之策可行,但要如何离开闽地,却须有个对策。先不说郑芝龙阻拦,就说朝廷前往何地,这也要仔细考量,不能草率决议。”

    乙酉年,自弘光朝廷覆灭后,北虏的豫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先后率师




第145章 王士衡,广州夺权
    广州城内,王彦头戴凤翅盔,插白羽,身着山文甲,披红袍,下面雲蟒战裙,脚穿皮靴,胯下白马,身后跟着五百名戴铁盔,穿紫花布甲,腰悬战刀,背背鸟统的精锐护军,他们盔甲鲜明,杀气阵阵。

    这时王彦与苏观生打马并行,众军相随于后,走过城内街道,最后在布政使衙门之前停下,王彦一挥手,身后一名百户,便领着两名背插小旗的旗总,直接往衙门冲去。

    “粤省民政,彦便托付于阁老矣。”王彦在马上向苏观生拱了供手,脸上一片肃然。

    苏观生闻语,微微回礼,却不说话,便打马上前,紧随着士卒之后,往布政使衙门而去。

    王彦看着他的背影,想起这几日之事。

    王彦进入广州以来,并不了解粤省官员的情况,不过既然丁魁楚这个总督对他不喜,那粤地官员对他的态度,他也就可以猜出一二。

    为了分辨哪些官员,是总督府的人,王彦入粤之后,就没与粤省官员接触,而是先令钱一枫,周志畏带着百姓入琼州安置,使他没有后顾之忧。

    王彦拿下泉州时,从郑氏手上,掳走的十多名经验老道的造船工匠,也被送到琼州岛上。

    在安置百姓的这段时日里,王彦便让属下,暗中了解广东官场上的信息,而后又让人到各个衙门进行接收,但结果不出所料,除了极少数官员配合之外,大多数都是没将他的命令放在眼里,不仅报上来的账目漏洞百出,军队索要的物资,也是以各种借口刁难,不是拖着不给,就是根本不发。

    几日下来,王彦也就将情况了解的差不多,当他准备在等些时日,便着手行动时,隆武帝命他迅速扑灭靖江王叛乱,然后进兵湖广的密旨却传递过来。

    王彦随于苏观生决定,提前发动,夺取粤省大权。

    同福建郑芝龙相比,丁魁楚的势力,无意要弱上太多,无论水师与陆师都相去胜远。

    这倒不是因为粤地不如闽省,而是因为丁魁楚没有郑芝龙那样的割据之心,没有将粤地当做自家私产来经营,只是想着再调任他处之前多敛钱财。

    如果大明朝还是太平盛世,丁魁楚或许不会生出别的想法,但如今天下大乱,却使得他生出了别的心思。

    自崇祯朝以来,武将拥兵自重的迹象开始出现,但朝廷威令基本上还畅通无阻,到弘光时,武将虽然跋扈,但封疆大臣仍不敢违背朝廷旨意,如今隆武朝立,督抚大臣却开始效法武将,一味盘踞地方,争权夺利,使朝廷威令不行,几乎谈不上统一部署,统一指挥。

    隆武有心恢复,但随着中央朝廷的一次次覆亡,中央的权威也随之,一次次的降低,使地方督抚势力抬头,开始不将中央放在眼里,打起了各自的小算盘。

    丁魁楚原本只是敛财,但现在他想要的更多了,所以对于王彦百般刁滥,想将王彦挤出广州。

    只是王彦在见识过福建郑氏之后,又岂会将他这个临时抱佛脚的角色放在眼里。

    “该去哪里,尔等都清楚了吗”待苏观生,闯进布政使衙门,王彦随拉了拉缰绳,使战马调转方向,面对着剩下的四百精兵,肃声道。

    剩下的四名百户闻言,立马抱拳应诺,“侯爷放心,我等知晓。”

    “出发!”王彦点了点头,又挥手示意道:“胆敢阻难者,就地锁拿,可也!”

    众军闻言,随跟着各自总旗,奔往城中各处。

    广州城内,总督府邸,丁魁楚正同陈邦傅、赵千驷、严遵诰,马吉祥于府中欢宴。

    丁魁楚以前一心敛财,没有培养多少听命于他的势力,所以身为总督,但广西却几乎是瞿



第146章 丁魁楚,欲谋王彦
    珠江之上,百艘大船,押送这粮草物资,在纤夫的吆喝声中,吱吱呀呀的逆流而上,两岸则是绵延不绝的沿江而行的两万余步军。

    王彦在广州城内,控制各个衙门之后,对丁魁楚一系的官员加以闲置,但他手下却没有那么多能接手政务的官员,随只得让文职出身的何刚,曲从直,王缵爵等人放下营务,再提拔一些底层官员,配合苏观生接管粤地。

    王彦在控制广州局势后,便迫不及待的发兵前往广西平叛,而陈邦傅、赵千驷、严遵诰、马吉祥亦被他裹挟前行,以免在他离开广州后,突发什么变故。

    广西梧州城,在八月底,原本已经被丁魁楚打下,但后来他又退出了梧州,使得靖江王之兵,又得以重新占据此地。

    梧州乃广东通向广西的门户,有水路之便,乃必守之地,靖江王在王彦进入粤地之时,已经得到禀报,随派遣大将军杨国威领四万兵马前往守卫。

    这四万兵马,却不是什么精锐,而是招募不到半月的新军。

    之前梧州之败,靖江王的兵马损失殆尽,要不是丁魁楚有意撤退,放还俘虏,送予物资,他却根本没有机会重新拉起这样一只兵马。

    九月二十日,王彦之兵进抵梧州城外,随扎下营盘,准备明日攻城。

    在前营军帐中,陈邦傅四人再次汇集到丁魁楚帐中,脸色都是一阵阴寒。

    此次行军,王彦本没让丁魁楚随行,但他担心王彦借机吞掉四人兵马,所以就跟着大军到了梧州城下。

    “霖寰,为何这副表情”丁魁楚看四人脸色,心中一喜,却明知故问道。

    “总督大人,王彦那厮让某等明日攻城。”陈邦傅气道:“他有精兵不用,却让某等送死,这是在借机在消耗总督大人的实力啊。”

    丁魁楚笑道:“那汝等明日打算如何应对”

    “怎么应对”陈邦傅怒气难消道:“依属下看,王彦这是有意削弱某等,即便明日攻上城头,日后定然还有整治某等的方法。这仗打下来,死的是某等兄弟,功劳却是他王士衡的。某心中不服,还不如扶保靖江王,说不定还能挣个侯爵当当。”

    对于丁魁楚暗中与靖江王有所往来之事,四人都知道一些,所以陈邦傅才说出这样的话语。其实也有试探之意,他们如今被王彦压制,又不愿意交出兵权,投靠靖江王也是一条出路。

    这时其他三人也抱拳一礼,暗示道:“还请总督大人为某等谋划,某等都愿唯大人马首是瞻。”

    “不必多礼。”丁魁楚见此,笑道:“既然汝等愿意听一听本官之语,那本官就不在瞒着汝等。””

    四人闻言,不禁互看了一眼,而后等待他的话语。

    丁魁楚正了正身,“本官知汝等之意,但靖江王非成事之辈也!汝等若扶保靖江王,那便是自寻死路。”

    “这是为何既然总督大人不看好靖江王,为何还暗中为其提供支援”既然话已经说开,陈邦傅便不再顾及,他之前本来就是支持靖江王叛乱的将领之一,梧州战败后,才投降丁魁楚,现在他见靖江王已经恢复实力,自然又想回到其麾下。

    丁魁楚故作高深道:“本官暗助靖江王,不过是把他当做棋子尔。如今除了浙东,隆武朝廷已经得道各地的认可,



第147章 梧州城,炮火连天
    次日清晨,大军用过早饭,随鱼贯而出,王彦领四千兵马,立于城外两里处的一个高坡上,他命士卒架设佛郎机火炮,而陈邦傅四人,则领着兵马,于城外列好阵型。

    珠江上,百艘战船上的挡板也被拿开,漏出一个个漆黑的炮口,对着梧州的城墙。

    靖江王的大将军杨国威与副将范有贤,身穿重甲,站在城楼处,向城外观看,“王彦之兵,居然携带这么多火器,恐怕城上的火炮会压制不住呀。”

    “轰隆~”

    二人话音未落,一枚炮弹就砸在城墙上,不过可能是调试火炮的关系,并没有打到城头,而是咋在城墙中间,碎石飞溅。

    杨国威见此,却不由得一惊,他的炮队打十炮,也不一定能命中目标,而对方却只是试射,便命中城墙,差距未免太大了。

    “轰隆~”

    在第一炮过后,不过几吸时间,又是一炮砸来,并且准确砸上城头,顿时炸飞几人,引得守军一阵混乱。

    “王士衡名不虚传,手下兵马竟然如此精锐,这炮打得也太神了。”杨国威一阵震撼,忽又想到,他如此未免有些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随镇定一下心神,“范副将,昨晚本将交代之事,可都记下了么”

    “大将军放心,末将早以暗中演练,绝不会漏出破绽。”范有贤正色道:“这次可多亏了丁总督,不然末将心里真的没底哩。”

    扬国威探头望着城下已经摆开阵势的官军,向范有贤挥了挥手:“既如此,汝立马前去准备,命令火炮还击。”

    “诺~”范有贤抱拳一礼,便低头退去。

    这时杨国威又突然转头看着他道:“丁魁楚那老东西诡计多端,上次监国便上了他的当,结果被打得打败。范副将等下还需多做一手准备,以防丁魁楚假戏真做。”

    “末将知晓了。”范有贤点了点头,手按腰刀,往城墙走去。

    城外高坡上,王彦在诸多将校的簇拥下,以千里镜观看炮击结果,亦是一声赞叹:“仲台对于火炮的运用,已经大成,完全继承了徐阁老的衣钵。”

    “侯爷秒赞了。”陈于阶闻言,抱拳一礼,“末将随侯爷,在扬州同北虏炮战两月,若再不能将火炮操演纯熟,岂不有违侯爷重托。”

    陈于阶乃徐光启的外甥,从小跟在舅舅身边呢,对火器西学都有所研究。在王彦军中,也就是炮队,不需要他太多操心了。

    “侯爷,指挥使,火炮全部架设完毕。”

    这时炮队千户王士绣,出现在王彦面前,行礼拜道。

    扬州王氏,一门三个秀才,王续被派往北京,王士绣,王绩则都在炮队做了千户。

    “既然已经准备好,那边传令下去,炮队与水师战船,炮击梧州半个时辰,而后再令陈邦傅四人,率兵攻城。”王彦手按腰刀,谓棋牌官道。

    高坡上,中军大纛旗下,几名背插令旗,胸前挂着令牌的棋牌官,立即翻身上马,而后自高坡上,飞奔而出,将王彦军令传播下去。

    “轰隆~轰隆~”

    不多时,一阵阵火炮的轰鸣声,响彻天地。

    官军炮队,将梧州城轰的千疮百孔,而梧州城上的火炮,却完全被压制,根本没有炮战的实力。

    “兄弟们,杀啊!”

     



第148章 谋梧州,王彦用计
    且说刘顺听了王彦的提点之语,随拿起千里镜,再观城头之战,顿时就发现许多问题出来,战场上虽然人声鼎沸,看似激烈交击,但死伤的人数,却未免少了些。

    刘顺守过青州,自然知道守城战是何等的惨烈,必然是尸积如山,血流如海,而今城上已经拉锯近一刻钟,却没死什么人,甚至连云梯都没掀翻几架,就着实让人不解了。

    “侯爷!”刘顺放下千里镜,满脸疑惑,“此非做戏呼陈邦傅与叛军勾结,意欲何为耶”

    王彦冷笑道:“子明莫急,今夜便知耳。”

    刘顺闻语,眉头一皱,而后眼睛一眯,顿时散发出一阵杀气。

    一旁的诸多将校闻二人相谈之语,亦若有所思。

    这时王彦环顾左右,看着众人表情,心中忽然一动,一个想法没来由的出现在脑海中。

    他如今缺乏将领,缺少领军的人才,为何不在诸多将校中自行培养一批呢

    文人可以通过书院私塾培养,那武将为何不能有一个教授兵书战策,排兵布阵的武院呢

    人非生而知之者,王彦亦是从一个没有战阵经验的举人,到如今将兵数万。

    春秋战国,列国纷争之际,鬼谷子便收徒无数,甚至培养了孙膑、庞涓这样的大家。
1...3839404142...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