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清军即将攻城,众军不许慌乱!”
“东张西望,临阵抛弃军器者,斩!”
“士卒各归本位,临阵脱逃者,不听号令者,立斩不赦!”
一股股紧张之气,在将校的疾呼声中,迅速在城上蔓延,而清军也终于在离城五百步之处停了下来。
两万清军在青州城下摆好阵势,绿营居前,两旗在后,盔甲鲜明,刀枪林立,旌旗蔽日,散发着阵阵杀气。
城上的新卒,见此却多已脸色煞白,有甚者,整个身体都情不自禁的颤抖起来。
岳武穆曾说过,上得阵,手里拿得住枪,口里还有唾的,就是好兵了,而城上新卒还为开战,胆寒者却已经不在少数。
这就是久经沙场的老卒,与普通人的区别吧!
观清军气势,王彦心中不由一暗,虽然不愿意承认,可与之相比,城上的赵军无疑弱上太多。面对城下数万清军散发的阵阵杀气,整个青州城仿佛怒海小舟般,危如累卵。
黑云压城城欲摧,那和托一声令下,传令的骑兵,便扛着令旗在大军之前,来回奔驰,惊起阵阵尘埃。
临清总兵官王国栋,是攻城主力,他一把抽出腰间佩刀,指着青州城就是一声大喝。“将军有令,攻破青州,纵兵三日。”
“噹~噹~噹~”
随着一声令,位于阵前的绿营兵问声而动,前排的刀盾手一边向前推进,一边敲击着手中盾牌,发出阵阵整齐的声响。
紧随其后的是扛着云梯,推着冲车的枪兵,最后则是大片的弓箭手,他们踩着整齐的步子,踏起满天尘土,口中齐声大喊道:“攻破青州,诛杀赵贼,纵兵三日!”
呐喊声,震天动地,使得城上守军为之黯然。
王彦见此急忙令身后力士,敲起战鼓,在阵阵鼓声中,赵应元一把拔出腰间长刀,大声怒吼道:“诛杀建奴,建功立业,再此一战!”
城上的军校也不断的鼓励着身边新卒。
“弟兄们,封妻荫子,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建奴与吾等同样不过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一刀下去照样会死,兄弟们,没什么好怕的!”
“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弟兄们随吾杀虏啊!”
一声声呐喊,终于为城上守军提起一丝士气,弓箭手、鸟统手已经在城墙边上就位,那一口口铁锅和大缸中也装满热水和沸油。
这时清军终于走到离城三百步,随着一声声“冲啊!”“杀啊!”的呐喊,一万余人的绿营兵突然发足狂奔,顿时便如同决堤了的洪水一般,汹涌的向青州冲来。
“嗖~嗖~”
城上的弓手,在清兵狂奔的那一刻,立马弯弓拉箭,射出一排定位箭。
数百只羽箭,插在离城百步的空地上,箭尾震荡,发出嗡嗡声响。
“两百步!”
 
第13章 三段击,王彦守城
城楼上,王彦浑身是血,几名赵军护在他身前,为他挡去清军攻来的刀剑。
城上不断有赵军被乱刀砍死,也不断有清兵被长枪挑下城墙,每一段城墙都上演着同样惨烈的厮杀。
这时王彦早已舍下佩剑,拿起一把方便劈砍的长刀,他一介书生,可死在他刀下的清兵已经不下三人,自身也四处带伤。
城上的赵军不可谓不用命,可清兵却更为凶猛,赵军毕竟新卒太多,虽然拼死抵抗,却也改变不了登上城楼的清兵越来越多的事实。
赵军在城上被杀的节节败退,仅凭赵应元和他的护卫,根本无法扭转战局。
王彦看着不断倒下的赵军,心里万分交集,却没有丝毫办法,只得提着长刀陪着兄弟们一起厮杀,期望能通过他们的死战将清军赶下城墙。
刘顺一直护在他左右,本想拉他下城,可此时也只得操刀跟上,紧紧守护在王彦身边。
鲜血的刺激下,王彦表现的十分悍勇,他不顾身上伤势,一刀劈翻身前的清兵,又见远处一名赵军鸟统手被清兵逼的狼狈不堪。
他想点火却被清兵一刀打断,最后只得拿着统杆匆忙抵挡,王彦想要去救他,可还未接近,鸟统手已经被清兵砍翻在地。
看着倒地的他和掉在一旁的鸟统,王彦却突然愣住了,连迎面劈来的长刀都没有发现,好在刘顺一直注意他的情况,一刀逼退攻来的清兵,而后摇晃着王彦身体道:“公子!太危险了!快随我下城吧!”
王彦回过神来,见刘顺拖着他往后拽,突然挣脱他的好意,兴奋的对他说道:“快!帮我将鸟统手集合起来!”
闻言刘顺却不明白,在这样危机的时刻,王彦要招集那近战能力差劲的鸟统手何用,不由漏出满脸疑惑。
城下,和托等人注视着城上大战。
清兵攻城将近一个时辰,绿营的伤亡已经达到一千五百余人,让一向视汉人生死如草芥的他也不禁一阵肉疼,不过好在守军新卒太多,随着清军登城,清兵伤亡反而少了许多。
看着不断攀爬上城的清兵,已经开始控制一段段城墙,他知道守军崩溃就在眼前,要不了多久,他便能征服青州。
一次冲锋,便可拿下六千余人守卫的青州,他和托的战绩,又将添上隆重的一笔啊!
赵应元不过尔尔,青州也不过是他的囊中之物,和托心中顿时生出一丝骄狂。
城上,赵应元不停的挥刀砍杀着身前清兵,可登城的清军却不见减少,反而他和亲卫被逼的节节后退,这让他感到一阵绝望,心里甚至有了一丝想要弃城逃走的想法。
连主将都失去了对胜利的希望,更不用说普通士卒,整个青州守军全凭一口血气苦苦支撑,这时只要任何一点出现问题,守军将彻底崩溃。
“嘭~嘭~嘭~”
在这危急时刻,城上突然响起一排排鸟统声响。
鸟统手不善近战,随着清军登城,他们发挥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是以他们多退到刀盾兵和长枪手的后面,得以被保存下来。
王彦带着刘顺和几名亲卫在城上一阵冲杀,很快便聚集了三十多名统手,而他脑中的画面也使他的思路不断完善。
三段式射击,早在大明开国之初就以存在,沐英用此平定云南,而王彦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与此基本吻合,可他却不知具体该如何操作,只能简单的将集合在身边的统手分为三队,一边轰击清军,一边摸索战法。
鸟统与弓箭相比,在于他威力巨大,战场上常见一人身上插着数支羽箭,却依然提刀握枪的与人战作一团,可人若是中上一统,却是基本玩完。
鸟统的缺点是每放一统,就要重新填放弹药,耗费时间,无法形成连续火力压制敌军,可三段击之法却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实操作起来不难,关键是点子,王彦身边的统手只听他稍微讲解,便都明白过来。
城墙上狭窄,根本无法闪避,统手们一队齐射就瞬间撂倒七八名清兵,这让厮杀的赵军和清兵都微微一愣。
“嘭~嘭~嘭~”
连续的统声响起,一股占据一段城墙的清兵顿时便被赶下城去,王彦连忙指挥收拢过来的赵军恢复防守,阻止清兵再次登城。
鸟统手建功,使得赵军气势为之一振,岌岌可危的城防居然慢慢稳定下来。
鸟统手在刀盾兵和长枪手的护卫下,不断在城上推进,虽说不时有鸟统炸膛,造成统手伤亡,可立马便有新聚拢的统手补上,登城的清军居然被清理大半。
同赵军一样,清军同样激战了一个时辰,能一直压着赵军打,那时因为他们登上城墙,有打垮赵军的希望,可是现在出现的鸟统手,却使得原本占据优势他们,慢慢落入下风,此消彼长之下,士气顿时一泻千里。
绿营兵与真满洲不同,他们善于打顺风仗,却没有决一死战的信念,若有利可图,自然悍勇异常,若遇上硬战,则多是出工不出力,保存自己小命为先。
看着不断倒下的同伴,那被鸟统轰得稀烂的尸体,众多清兵不由得胆寒,赵应元敏锐的察觉到这一变化,顿时精神一
第14章 赵应元,欲降清庭
第一天的血战过后,青州内外再次平静下来。
清军没有继续攻城,得到喘息的赵应元却没有丝毫喜悦,他知道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下一次进攻,极有可能就是一锤子买卖。
昨日一战,清军战死两千,可赵军损失更为惨重,这样猛烈的攻击,和托和他手下的清军,只要再保持三天,赵军的血就会流干。
和托为什么停手,这对赵应元来说已经不再重要。
虽然王彦从城内青壮中又挑选了两千余人补入赵军,可器械的损失却无法补齐,赵应元对守卫青州已经丧失了信心。
赵应元前半生郁郁不得志,后半生则四处流串,犹如丧家之犬,好不容易在今年时来运转,随着李闯攻破京畿,他身份从流寇转正为与大明朝挣正统的大顺官军,可惜还没来得及享受转变的红利,又惊闻天下突变,满清入关,而他的授封之地也因此陷于敌手。
从坐镇一方的大员,又变回流串于鲁豫之间的草寇,几个月之间,四面皆敌,粮草全无,他险些陷入绝境。
可就在这时,他又得了山东大城青州,本以为可以因此建立一番功业,从此封妻荫子,享尽富贵荣华,可转眼间又陷于清军重围,沦为笼中困兽,坐等被屠。
几个月间,他便几经起伏,一次次希望过后,总是巨大的失望,不信天命的他,也不禁在想他的失败,或许真就是上天的安排,这对于不惑之年的他,打击可想而知。
王彦给他献的对策,都需要时间,而城外的清军显然不会一直坐等下去,赵应元和他的赵军,最后结局就只在这几日之间,即将面临的结果,使他一阵颓然。
几次起伏,几次失败,似乎已经耗尽了赵应元的雄心,也让人看清他的本质,不过是一志大才疏之辈罢了。
今日,日上三竿,赵应元才从新纳的小妾身上起来,而后也不关心青州的防务,独自喝起酒来。
可就在他将迷离大醉之际,韩昭宣却闯了进来,见其这般模样,心里不由得更加有底,他不顾赵应元的怒目,反而笑道:“将军这是在坐而等死么”
赵应元早就吩咐,今日任何人都不见,现在韩昭宣不仅闯进来了,还提及他伤心之事,他顿时大怒,一把掀翻桌上酒菜,拿起一旁长刀,指着韩昭宣怒目而视道:“汝是在耻笑本将吗汝觉得本将刀不利乎”
韩昭宣本想来一出苏秦说齐的把戏,不想赵应元根本不配合,反而要杀他,顿时便吓坏了,知道自己玩现了,他连忙解释道:“在下绝不敢耻笑将军!在下是来救将军性命的啊!”
“救吾性命”赵应元虽然喝了不少酒,头脑却十分清醒,他知道韩昭宣不会无聊到自己找死,于是将刀往桌前一拍道。“今日,汝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吾便让汝尝尝吾之宝刀,是何滋味!”
赵应元性情虽然凶狠,但是平日对待士人和文官态度都还不错,只是如今局势令他绝望,因此才变得暴怒起来。
“在下岂敢欺骗将军!”韩昭宣见那长刀,身上不禁打了个冷颤,他不敢再卖什么关子,连忙解释道。“在下为将军带来一位客人,他可以为将军解惑,救青州于水火!”
“哦”赵应元虽有些疑惑,但此时他已经冷静下来,因而还是决定见上一见。“人在何处,可带来看看,若说得有理,本将便不再计较汝今日孟浪之罪,若说的没理,那休要怪本将无情!”
“那人就在衙外,在下这就将他引进来。”
片刻后,一个身影被韩昭宣带进屋来,愕然便是本该身处城外清营的汉奸李士元。
“在下大清朝青州守备李士元,见过赵将军!”
李士元进来后,开门见山,直接自报来路,这让赵应元一阵惊讶。
在赵应元想来,他与清庭似乎没有什么可谈,他杀死清庭的山东招抚大臣,清庭必然恨他入骨。
若是他手中势力强劲,那清庭到还有可能不计前嫌的和他谈谈,可如今局势,青州已是清军囊中之物,他也是板上鱼肉,直接弄死得了,还谈什么谈嘛。
“不知李大人此来为何”当下赵应元一伸手,示意李士元与韩昭宣坐下,而后疑惑的问道。
李士元气定神闲的坐下,挥手轻轻拂去身上灰尘,而后看着赵应元微微笑道:“特来救将军性命!”
韩昭宣这样说,赵应元只当他大言不惭,是个笑话,可李士元这样说,那就完全不是同一回事,赵应元顿时严肃起来,说出了心中想法。“李大人是想让吾归降清朝”
“然也!”李士元满意的一笑,继续说道:“只要赵军将归降大清,不仅可以保存手下人马,加官进爵亦不在话下!”
清庭不仅不严惩,反而还有封赏,这赵应元已然心动,可又觉得太不真实,不惑之年的他经历丰富,不会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因而谨慎道。“吾杀王鳌永,又破坏了大清朝在山东的基业,自觉与清军仇怨甚深,大清为什么招抚吾呢”
“将军过虑了!”李士元敏锐的从赵应元言语中察觉到他的心态,他不说满清,不说满洲,而是大清和大清朝,显然已经动心,他当下便
第15章 中敌计,青州之变
李士元能进入青州说降赵应元,城内必然有内应接应,而他们之所以能悄无声息的进城,唯一的解释就是城门守将已经被内应收买。
王彦在联想李士元在北门城楼设宴,那看守北门的守将周勇定然已经投降清军,只要他们在宴会上突然发乱,赵应元等人定然凶多吉少!
从一开始,清军就没有打算放过赵应元!
想到此处王彦身体突然惊出一身冷汗,他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猛然站立起来,嘴里惊呼道:“不好!中奸贼之计矣!”
一旁的刘顺不明白王彦为何突然如此激动,他停下口中唾骂,楞楞的向他看来。
王彦吸引了众人目光,可他并没有解释,而是急忙走到了营房的门边,对着门外看守的赵军士卒大声喊道:“速去禀报赵应元,周勇已经降清,千万小心宴会有诈。”
王彦现在虽然恨赵应元入骨,可他却不希望赵军就这样毁在他的手里,况且清军一旦入城,城内百姓定然少不了一场兵祸,他和被关押的两百多名兄弟也必死无疑。
王彦大声呼喊,惊动了门外看守的士卒,可他不过一名小卒,身份卑微,这样的事怎么可能做得了主,不过青州城的新卒都是王彦主持招募和训练,对王彦被赵应元下狱之事,他本就同情,现在又惊闻清军使诈,自然不敢怠慢,连忙一溜烟的跑开,去寻找留营的长官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