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王彦闻言,顿时大喜,此岛确是郑芝豹的巢穴无疑,他不禁一把抽出腰间配剑,大声谓身边诸将道:“贼人以中本督之计,分师西去,今岛上必然无备,正是尔等建功之时也。”

    “愿听国公将令!”刘顺等数十位将校,齐齐抱拳行礼,身上铠甲,响做一片。

    王彦见此,肃然环视众人,发号令道:“忠武营三千精锐,全部登舟,一刻钟后,直取离岛,有生擒郑芝豹者赏白银千两!”

    “诺!”众将校肃然应道。

    粤地水师经过施琅一个月的操练,加上又添置了百门佛郎机火炮,战力得到提升,但若与郑氏交锋,必然还是不是对手。

    因为水师最倚靠的水手和炮手,却并非短短一个月就能练成,那必然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

    &nbs




第176章 破寇巢二擒郑芝豹
    自封锁粤海近一个多月以来,海寇在南海上肆无忌惮,而粤地水师在最初的几次失败之后,便依靠岸炮封锁,龟缩于珠江口内不曾出来。

    长此以往之下,无论是身为首领的郑芝豹,还是下面的普通海盗,心中都满了骄狂,他们将巢穴直接选择珠江口外的离岛,便证明了这一点。

    在上下俱对粤地水师轻视无比的情况下,巡夜防守的懈怠,便可想而知,王彦轻易在东岛登陆后,沿着海岸绕到北面山寨下面,继续隐藏起来,而在这期间竟然没有发现巡哨,使他都有些担心,是否是郑芝豹设下圈套,故意引他来袭。

    王彦的担心没有持续多久,就被来自山顶滚下的山石打破,那是刘顺与两百悍卒,自东面爬上山顶后,送给郑之豹的大礼。

    一块快巨石,被他们从山顶推下,沿着山坡,极速滚下,砸向建在北面山腰的寨子,巨石撞击山壁的声音有如奔雷,砸在屋寨上,顿时墙垮屋塌,一些没有反应过来的海盗,就被直接活埋。

    这时,山寨里已经乱作一团,一群群海盗,感受着山石撞击带来的震动,惊恐的逃出屋塞,而其中不幸者,则正好被山石砸得脑浆迸裂而死。

    “杀啊~”

    “灭海寇,建功业啊~”

    伴随着滚动的山石,刘顺领着两百悍卒,首先自山顶冲下,他们以高攻下,气势如虹,宛如神兵天降。

    黑夜中,海盗们早被滚下的山石,砸得晕头转向,胆颤心惊,现在又见一队大兵自山顶冲下,自然魂飞魄散。

    扬州兵一边往下冲,嘴上一边用江淮方言破口大骂,海盗们听不清他们叫喊的是些什么,一些搞不清状况的海盗,甚至以为杀来的并不是人,而是在山中修炼多年的的山妖。

    古代打仗,打的就是一个“气”字。

    现在海盗胆气以丧,哪里会想到抵抗,纷纷从山寨涌出,奔向停泊在港内的海船。

    郑芝豹草草的裹了一件长衫,未来得急着甲,便从屋里跑了出来,方才一块大石直接砸中房屋,三名荷兰女子也被砸死了两名,简直差点将他吓死。

    这时他惊魂未定的站在山寨中,只见寨子里,到处都是乱跑的海盗,郑芝豹半响才镇定精神,而后连忙大声呼止,但无人听他之言。

    情急之下,郑芝豹只得连杀数人,但还是没能制止混乱,不过到是有不少郑氏兵马聚拢到了他的身边。

    其实郑氏之兵,并没有那么不堪,只是山寨里,郑氏兵马与海盗混住在一起,海盗一乱,郑氏兵马难免跟着心慌,就算有心镇定,也被未经训练的海盗冲散。

    这时从山顶上杀下的刘顺,已经冲到寨中,而寨内海盗与郑氏之兵,又争先往山下逃去。

    黑暗中,郑芝豹不知刘顺一伙有多少兵马,而他又无法组织兵力抵抗,心中不禁一阵惊慌,他眼看着刘顺就要杀至,随连忙对身边的郑军道:“快护本官上船,上了海船,他们便奈何不了本官。”

    这时聚拢在郑之豹身边的郑军已经多达二十余人,他们听郑芝豹之语,连忙将他护在中间,跟随着败兵往山下奔去。

    不得不说,郑氏虽然割据地方,不听朝廷号令,郑芝豹也不是什么将帅之才,但郑氏对手下士卒却十分厚待,而士卒们也愿意为郑氏效死。

    聚拢在郑芝豹身边的士卒,护着他自山寨而下,凡是挡在身前的海盗一律放倒。

    一路下来,他们居然从后面挤到了败军之前,一部分溃散的郑军,也接着机会向他们靠拢过来。

    “杀啊~”

    “弟兄们,封妻荫子的时候到了~”

     



第177章 观书信怒了郑芝龙
    十月底,随着江南义军的失败,加之浙东鲁监国败回钱塘江南岸,隆武朝廷大学士黄道周兵败被杀,整个东南的抗清斗争陷入低谷。

    福京朝廷内,隆武帝为黄阁老身死之事,耿耿于怀。

    黄阁老驻兵广信时,曾写下奏报向朝廷请援,隆武帝亦命定远侯郑联发兵支援,但直到黄阁老败亡,郑联之兵也未曾出关一步。

    隆武帝对此异常震怒,欲杀郑联,但今日在朝堂上,郑芝龙却辞官代罪相胁,迫使皇帝无奈退朝。

    福京城,平国公府邸,郑芝龙正为保下郑联而欢喜,此举他不段为他四弟留了一脉,也再次打击了皇帝的威信,使得朝局偏向郑氏。

    一时间,郑芝龙不禁心情大好,可就在这时,一名心腹却走了进来,呈上一封书信道:“老爷,此王彦之信件,刚从广东加急而来。”

    郑芝龙闻语,不禁从躺着的藤椅上,坐起身来,他接过书信,一边拆,一边笑道:“看来是五弟在粤海起了作用,王彦那厮终于要向本督服软求饶矣。”

    “五爷亲自出手,自然搅得粤海不得安宁,那王彦不过后起小辈,怎么可能斗得过五爷哩。”心腹立马一阵附和。

    郑芝龙满脸微笑的点了点头,认可了心腹的马屁,他今日是好事成双,心情畅快无比,特别是能让王彦服软求他,更是让他心头长出了一口恶气,只是在他张开信纸的瞬间,他的表情却立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脸都扭曲起来。

    一旁的心腹见此,不由得一惊,知道信上的内容可能并非好事,一时间,他不禁有些后悔,亲自将信件送进来,这下他不仅得不到奖赏,反而会因为送信之事,被郑芝龙迁怒。

    那心腹心中一阵悔恨,但他毕竟是在郑家打滚多年的人精,知道当误之急,是搞清楚信的内容,才能从容应对,于是就站在郑之龙身后观之,便见其颤抖的双手拿着的信纸上愕然写着,“本督经营粤海,肃清海上匪患,于离岛与珠江口,先后大破海寇,俘三千余人,战船三百余艘,其中一贼子,妄称乃朝廷少师、定国公郑芝豹,本督疑之,认为郑氏乃朝廷石柱,万不会与海盗相勾结,而贼子胆敢诋毁大臣声誉,已被本督下狱,然本督以大刑加之,此贼依然不知悔改,任自称为朝廷国公,本督心生疑虑,想来是与不是,平国公心中最清,随写此信相问也!”

    那心腹看完,不禁面如土色,想不到郑芝豹居然被王彦给抓了,还故意装作不知道,以大刑伺之。

    这时郑芝龙心中已经大怒,将手中之信撕成粉碎,“王彦匹夫,之豹在泉州就被他掳过一次,他居然装作不认识,不仅对之豹用以大刑,还写信羞辱本督,简直岂有此理!”

    “老爷息怒~老爷息怒~”心腹见郑芝龙,心中满是怒火,只得连忙劝道:“王彦此举虽然可恨,不可饶恕,但属下想来,他装作不认五爷,不愿承认五爷身份,其实是在向老爷服软,以免事态扩大也!”

    郑芝龙闻语,微微一愣,不禁慢慢冷静下来,他从新在藤椅上坐下,心中对王彦的说辞进行了一些整理,慢慢的也就明白了王彦的意图。

    方才他看到粤海上郑芝豹失败被俘,心中恼怒,但事情已经发生,就必须要面对解决。

    郑芝龙是海盗商人出身,



第178章 谈海事粤商归心
    离岛虽然是郑芝豹与四姓海盗的驻兵之所,但毕竟只存在一个月的时间,并非四姓海盗真真的老巢,所以王彦此战除了俘虏了四千海盗,得了数百艘战船之外,在银钱上并没有多少收获,但此场战斗下来,却彻底改变了粤海上的时局。

    王彦为了打开粤海局面,随将四千海盗押回广州,在广州城外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粤地百姓观者如潮。

    在仪式结束后,王彦又挑选了百名海盗,在城中游行,为首的便是被绑在囚车上的郑芝豹,以便让全广州都知道,粤地水师击败了盘踞粤海的海盗。

    在广州的大海商中,有一部分认识郑芝豹的存在,看见在囚车中羞愧欲死的郑芝豹,顿时惶恐无比。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纵横四海的郑氏,居然败给新建不久的粤地水师,败给广东总镇王彦。

    这些商人原本以为王彦必败,所以全部倒向郑家,但现在王彦却在粤地站稳了脚跟,粤海也被他的水师控制,他们今后的贸易,必然要经过王彦允许,才可以在粤海上进行贸易,而原本的郑氏却不能给他们保障了。

    这种情况下,一些海商在王彦回府之后,便开始给他送礼,释放投靠之意,但王彦却统统没有接受。

    王彦初入广州时,对于陈邦傅、马吉翔等人便是如此态度,最后四人都被撵出了广东,现在对于海商们亦是如此,一时间广州城内的海商,不禁人心惶惶,纷纷以为王彦要秋后算账。

    商人地位低下,他们的背后虽然都有世家大族的身影,但王彦手中却握有大军。

    大明的军队,心狠手黑,可是出了名的,无论是已经投清的左镇和将被四镇,还是鲁王麾下的方国安,或是湖南的何腾蛟,都是虐民的好手,没钱了便纵兵劫掠,可不管什么大族不大族。

    王彦入粤之后,到是军纪整肃,未有虐民之举,但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世上岂有不偷腥的猫焉

    说不定,王彦就整备将他们一锅端哩。

    十一月一日,正当海商们人心惶惶之时,却纷纷接到王彦的请帖,让他们前往楚国公府赴宴,一些人立马吓得两股颤颤,但一名姓黄名程的大海商却道:“我等俱在广州,楚国公真要对我等不利,躲也无用也!”

    黄程说完,便离开会馆,又命下人备好礼物,就前往国公府,其他海商见此,也只得全部跟上。

    傍晚时分,国公府开宴,王彦这次没有拒绝海商们的礼品,让海商们稍微心安,但也没说任何关于海上贸易、海盗的话语,只是让人吃菜,但海商们却如何吃得下去呢

    一场宴会,在极其诡异的气氛中,以王彦放下碗快而结束。

    这时他站起身来,环视诸人,“既然诸位都没有胃口,那便移步偏厅,商量正事吧。”

    说完,王彦便起身离去,片刻后才出现在偏厅之内,而在他身后,则跟着一名捧着托盘的异域女子。

    王彦在偏厅座定后,便让那女子将覆以黄帕的托盘,放在桌前,而后他则一手掀起黄帕,数十封书信,便显现出来。

    一众海商见此,顿时大惊失色,偏厅中陷入一片死寂。

    片刻后,王彦才站起身来,打破这



第179章 巡南海视察琼岛
    唐贞观五年,琼州开府,辖境为琼州岛北部,到本朝辖境扩大至整个琼州岛。

    中原政权统治琼州虽然已经有一千多年,但琼州真正开发,还是本朝,但即便如此,琼州与陆上诸省相比,还是相去甚远。

    方圆近六百里的琼州之地,处处漏出着蛮荒之气,绵绵不绝的森林,随处可见的毒蛇虫蚁,以及湿热的气候,让人难以忍受。

    琼山县为琼州府治所在,本来人口不过十万,但此时却曾加至将近六十万,给琼州岛带来了巨大生气,也带了麻烦。

    这时,王彦一身莽服站在琼州海岸简易的码头旁,一艘艘满载客民的海船,在此靠岸,将广南诸府近二十万客民迁到琼州岛上。

    炙热的阳光下,王彦的后背早以为汗水浸透,但他却依然站立在海岸边,让下船的客民,能够看到他的身影,让客民知道他们并非被放逐,官府在意他们的生死。

    其实广南的气候与琼州相似,客民对于琼州的气候还算适应,而扬州百姓自江淮来到琼州,才算受了大罪。

    这近一个多月以来,扬州百姓不知病倒多少,且多数人一旦倒下,就再也没能起来,让王彦心中满是愧疚。

    粤海解除封锁后,王彦立马便携着满载粮食物资,以及朗中的海船,来到琼州,以期望能够帮助百姓,渡过最初的困难时期。

    这时在简易的码头边,沿着海岸,无数的物资堆积成山,一群群民夫将一包包的米粮从船上卸下,又有一群群民夫将米粮装车运入城中。

    从船上走下的客民,看到这一幕,又看见海岸边,飘扬的大纛下,注视他们的楚国公,心中顿时一暖。

    开平县的内客家族老李广寺、王修安,没想到能在这里看见王彦,随连忙离开队伍前来拜见。

    二人领着一群客民,拜倒在王彦身前,两上不满泪水,“国公爷对客民之恩,客民将永世不忘也!”

    王彦连忙扶起两人,温声问道:“开平境内的客民都迁过来了吗官府回收田地,可还公道”

    “草民的族人都已经登船,先到之人已经分了屋田,草民正要谢过国公大人,何大人在开平境内收田,给出的价格比市价还要高上一分,这是国公大人对客民莫大的恩惠。”李广寺道:“不过草民看着国公往琼州运来这么多粮草,却是后悔没有以地换地了。”

    举族迁途到陌生之地,广南客民本能的选择了,将手中田地换成现银,而不是置换琼州土地,但现在看到海岸堆积如山的粮食,却知道原本的担心,是多虑之后,却不禁后悔起来。

    王彦闻语,微微一笑,随鼓励安慰一番后,便让客民离去。

    次日,王彦一行又来到与琼山县临近的文昌县。

    扬州百姓上岸之后,便以琼山县为中心,向临近州县转移。

    这时王彦在钱一枫,周志畏等诸多官员的陪同下,来到靠近海岸的一片密林边,不少的百姓正忙碌的将一根根巨木砍倒,而后拖到岸边。

    “国公爷,扬州百姓中,不少人曾今都是富户,并不善于开垦荒地,所以一些人便串联起来,将国公分予的土地卖掉,再从自身携带的财物中,拿出了一笔银钱,准备在文昌县自行造船,而后出海贸易。”钱一枫一边走,一边指着周围劳作的百姓,



第180章 欲出兵受困于财
    王彦在琼州府,巡视一番后,对于安置百姓之事,随逐渐放下心来。

    随着海路被打通,粤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上琼岛,他相信,只要再过去一年的时间,百姓们便能自给自足起来,不需要他在进行输血,而等三年的免税期过后,琼州将会发展为粤地仅次于广府的上等州府。

    王彦此行,还与冯应昌等扬州士民达成协议,以五十万两白银做本,支持扬州百姓经商,而他则占股三成。

    当然这些事情不能由他出面做,所以他会让许嫣嫣来帮他处理,而除去五十万两白银和安置客民的银前后,他手中除一百万两没有解押朝廷的税银之外,便只剩区区三十余万两白银。
1...4546474849...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