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当时逃跑的主要路线有三条,一条是陆路,逃到锦州以西,由于锦州到山海关之间是一条狭长的平原地带,北方是崇山峻岭,南方就是渤海,很适合屯田。
按照孙承宗的“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战略,将这些逃难过来的辽东汉民,安排在这狭长的平原地带屯田,抽调其中的精壮男子为兵丁,组成了目前对抗鞑子的主力--关宁军中的基层士兵,军官依旧是辽西将门子弟担任。
第二条路线就是投奔毛文龙,天启元年,毛文龙受辽东巡抚王化贞之命,率二百人进攻皮岛,拿下皮岛后又带兵攻入镇江,擒获后金游击佟养真(又名佟养正,努尔哈赤妻弟,康熙姥爷)及其子佟丰年、其侄佟松年等,随派陈忠等袭双山,擒斩后金游击缪一真等。
随后宽甸、汤站、险山等城
第104章 激动的难民
众多辽民之中。幸运一些的,可以给大户人家当佣人或者家丁,或者是给地主当佃户,然后可以勉强篝火下去,不用担心被饿死了。
或者原本就比较有钱的人,被盘剥一番之后,还有余钱可以购买少量田产,养家糊口,这样的有钱人毕竟是少数,山东一直都是人口稠密地区,土地从来都不便宜,一亩地起码十两银子,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
以上两种情况的人数,相比于三十四万的辽民总数,微不足道,更多的人过着有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里的日子。
所以很多人只能靠打打短工为生,免不了有些人会铤而走险,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这就导致辽民与山东本地人的关系更差了,经常是摩擦不断,而且本地官员自然不会偏袒外地人,他们的处境更加凄惨。
虽然历任登莱巡抚都有过安置难民的举措,而且招募其中的青壮,编入军队加以训练,是还是杯水车薪,即使他们加入军队,还要遭受山东本地军队的排挤,顶多也就是饿不死罢了,社会地位这种东西,只存在幻想之中。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死掉之后,皇太极在权利斗争之中获胜,继承了努尔哈赤的产业,但是他看到了后金的诸多弊病,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
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对待汉民的态度,不再像努尔哈赤一样,野蛮的奴役和屠杀了,而是采取了新的措施。
他规定:汉人壮丁,分屯别居;汉族降人,编为民户;攻陷城池,不杀降民;善待逃人,放宽惩治,从而继续逃亡到关内或者东江以及山东的辽东汉民,逐渐减少。
对于这种情况,还有一些比较胆大的,已经逃到了山东的辽东汉民,忍受不了山东的恶劣生存环境,以及本地人和官府的欺压,又回到了他们的家乡辽东。
然后,他们发现,在皇太极的新政之下,他们不仅没有性命之忧,甚至过的比在山东逃难的日子还好,虽然没有了尊严,但是不用忍饥挨饿,随时都可能被饿死了,只要能安稳的活下去,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也就没想着再回来了。
难民居然宁愿在敌国生活,也不愿意回来,如果只是个别人的人逃回辽东,不再回来,还能说他们天生贱骨头,愿意给别人当奴才,但是绝大部分返回辽东的汉民都是这种情况,可见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后来登莱的地方官员发现了这种情况,便开始严查这些事情,尤其是在海上派了大量的巡逻船,这种事情总算是被遏制了下来,然而辽东汉民的生存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他们依旧过着凄惨的生活。
虽然现在的登莱巡抚是孙元化,算得上是一个好官,上任之后一直试图安置这些辽民,但他毕竟只是一个人,分身乏术,登莱境内的一切事物都要他来管理。
而且他是崇祯三年接任的登莱巡抚,恰好是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之后,东江内乱不断的时候,他还要负责处理东江的部分事情,根本无法亲力亲为,安置这些辽民。
只能吩咐下面的各级官员,让他们来负责安置,然后下拨了一批银子用于安置,下面的官员们虽然口头答应的挺快,但是转身就把安置难民的银子,一大半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
第105章 防备夜袭
“我愿意从军,为将军大人做事”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虽说将军会管饭,但是管多管少是一个问题,如果选择从军的话,粮食的分量肯定会足很多。
而且还有饷银,银子对任何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更何况他们这些忍饥挨饿的难民。
至于战死沙场什么的,他们根本不在乎,被饿死冻死的人,他们见过很多了,很多都发生在他们身边,很可能头天晚上还一起露宿,第二天早上醒来,身体就变得和地面一样冰凉了。
他们对于死亡已经麻木了,眼前有这么好一个机会,让他们能摆脱随时被饿死的威胁,只要不是笨人,都会抓住这个机会,何况从军又不一定会战死,情况不对,继续跑路也不是不行。
从军之后,战死沙场的几率,不一定比饿死的街头的几率高,而且还能吃饱饭,没有饿过肚子的人,永远体会不到能吃饱,对于经常挨饿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他们都不是懒惰之人,只不过是背井离乡的弱势群体,想要给别人干活别人都不要,虽说眼前的将军能给他们饭吃,但是如果将军粮食不充足了,肯定会优先照顾手下的人,成为他的手下,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啊。
“我也愿意,只要给饭吃,干什么都行”
“我也愿意”
“我也要从军”
...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从军,之前他们也想从军,可是官府招兵要求很高,而且招收的人数不多,他们之中只有少数幸运儿能进入军中,不再为一日三餐发愁。
据说登州的人稍微好一些,登莱巡抚孙大人在登州大量招兵,有一万多人能吃上朝廷的粮,他们很是羡慕,但他们运气不好,当初选择的目的地是莱州,想投军偏偏人家都不收。
孔有德没想到,想从军的人数会这么多,原本以为,五千人中,能有个一千多人就不错了,但是眼前的难民中,有接近一半的人都有这个想法,都想进入军中吃军粮。
这五千人的年龄和性别组成,并不像普通百姓一样,各个年龄阶层的都有,而是青年男性居多,因为恶劣的生存条件,导致老弱病残都被淘汰掉了。
年轻的女子可以给别人当丫鬟,或者干脆一狠心,自己卖进青楼,亦或是被自己丈夫或者父母卖进青楼,不会这么颠沛流离。
这么多人,孔有德不可能照单全收,这样的难民,肯定不止这三千人,接下来肯定会越来越多,如果想从军的都收下来,短时间提高不了多少战斗力,反而会形成巨大的负担。
所以他只给了熊文斌一千个名额,让他负责招募,等招募完毕,这一千人不可能全部归他指挥,其中六百人分散补充给步营,炮兵营,火铳营等六个营,其余的四百人才是他的,这四百人暂时不设编制。
不过百总的职位,孔有德打算从自己的亲兵中指派,基层的小军官也由这些百总安排,他要掌握对这支新编军队的控制权,熊文斌给他的第一个感觉很好,但这代表不了他的忠诚度。
“想要从军的,都到这边来,不要拥挤,一个一个来,大家都有机会。”
随后,在孔有德的示意下,熊文斌开始了他的招兵工作,毕竟做过千总的人,做起这些工
第106章 白莲教来人
等这一系列防御工事做好之后,士兵们才开始忙活着搭建营帐,挖排便坑之类的任务,对于这些他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做起来速度非常快,天空彻底黑掉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工作,开始做饭了。
等孔有德这边忙活的差不多的时候,熊文斌那边的招募工作也接近尾声了,他被去职的时候,还是有十多个忠心的亲兵,跟随他一起的,十几个人一起干活,再加上孔有德派了一些人手帮忙,效率还算是不错。
尤其是那四个即将要当百总的亲兵,对这事更是上心,这以后都是他们手下的兵,当然要格外慎重的挑选,可供挑选的兵员很充足,他们都拉上一些好友帮忙筛选,尽管筛选的很仔细,但做事的人多,完成的速度也很快。
孔有德这边刚忙活完,李九成就过来了,他的人马驻扎在山坳内侧,扎营工作很快就完成了,他也想从这些难民中,挑出一部分人手,补充实力,不过还是需要跟孔有德说一声的。
“永诗老弟,你看着还有这么多难民,你的人也挑选的差不多了,还有那么多人想从军,要不这样吧,剩下的这些想从军的难民,老哥我接收了,也算是帮你减轻一些负担,你看如何”
孔有德暗骂一声老狐狸,明明想要扩充势力,说得真好听,不过他也没有反对,毕竟最好的一批兵源,已经被他弄到手了,剩下的这些人,各方面都会差一些,给他也无妨。
“那就多谢九成大哥了,大哥你帮我解决这些难民问题,兄弟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介意呢”
李九成要的就是这句话,乐呵呵的拱手道“老弟你为人敞亮,大哥佩服,我这就去挑选人手了,你忙你的吧。”
“大哥你去吧,我去处理其他的事情了。”孔有德说罢便离开了,他现在是越来越想弄死李九成,但是眼前不是最佳的时机,只能等拿下登州城再说了。
那个时候局势稳定下来,能承受的动乱,不像现在,一次内讧,目前取得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回到营帐不久,就有亲兵来报“禀报将军,大营外面来了一伙人,一共五个,自称是白莲教的人,说有要事与将军商议,如何处置,还请将军定夺。”
听到这个消息,孔有德有一丝诧异,不是因为来的是白莲教的人,而是白莲教居然现在才来,按照他之前的预估,白莲教应该在商河或者新城的时候,就应该来找他了,结果现在才来。
“搜查一下他们,看有没有携带兵器的之类的东西,如果没有就带进来吧。”
“属下领命”亲兵说完便出去了。
亲兵出去之后,孔有德就开始思考,接下来如何利用白莲教的问题了,以及如何与他们相处。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源于佛教的净土宗,东晋的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南宋绍兴年间,昆山僧人茅子元,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说起来白莲教算是佛教的一个分支。
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规定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它号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
第107章 白莲圣母
一句话让孔有德惊醒过来,为了掩饰自己刚才的举动,扫视了几人一遍,喝问道“本将军就是孔有德,你们几个都是白莲教的人不怕我把你们抓起来送给朝廷吗”
白莲教的几个人也不露怯,他们既然干来到这里,注定不是胆小之辈,站在女子旁边的一人说道“孔将军,我等就是白莲教的信使,在下是护法王杰,这位是我们总坛的护教圣女徐诗茗,至于将军说的将我们抓起来送给朝廷,只是说笑罢了,我等和将军可是一路人。”
孔有德听了也是一愣,这女子居然是白莲教的圣女,那她老妈岂不就是白莲圣母咯,难不成白莲圣母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抛开这些奇怪的想法,孔有德还是不跟他们废话,直接点名问题“本将军素来没有和你们这些教门中人交集,你们这次前来,有何图谋”
为首的徐诗茗也没有废话,直奔这次任务的主题“我等这次前来,是代表白莲教,希望能与孔将军结盟,共举大事。”
孔有德早就猜到了,他们来只可能是为了结盟,天启二年,他们在兖州和东昌两府,聚集了几十万教民,依旧被朝廷无情镇压下去了,崇祯二年,他们又在莱阳起事,结果还没翻起什么浪花,就被山东总兵张可大一巴掌拍死了。
现在自己这支军队,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到现在为止,未尝一败,他们自然会想到结盟,共同对抗朝廷。
孔有德其实并不介意与他们结盟,因为目前实力还不是很强,能把白莲教拉拢过来当帮手,总比让他们添乱的好。
至于白莲教的危害,他也不怕,等自己发展起来,直接一脚踹开他们就是,然后断了他们的根基,他们要么选择彻底臣服,要么选择另寻出路。
孔有德不先提出来,是为了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一来就是他们想结盟,然后可以以此为要挟,获得更多的好处。
“哦结盟这个本将军可以考虑考虑,不知道你们打算如何结盟”孔有德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仿佛这事对他来说,只是一件小事,不值一提。
徐诗茗一看有戏,赶忙抛出了他们的条件“只要将军可以与我白莲教结盟,我白莲教二百万教民,可以与将军一起,攻城略地,然后打下整个山东,到那个时候,我白莲教只要兖州府和济南府,其余四府皆归将军所有。”
孔有德看徐诗茗的眼神,就像是看傻子一样,这白莲圣女到底是天真呢,还是真的蠢,居然会有这么异想天开的想法,他孔有德也只不过想拿下登莱二府,白莲教居然想要整个山东。
“徐诗茗,如果我没猜错,天启二年你们白莲教起事的总头领--徐鸿儒,应该是你的长辈吧,难道他的失败,还没让你们醒悟过来不成”孔有德毫不客气的说出了这件事,免得她继续做白日梦。
果然,这件事情是徐诗茗心头抹不去的痛,她整个人顿时萎靡了下来,不过她还是强作镇定“没错,那的确是家父,那次举事失败,是因为家父没有准备好,王好贤又没有配合,仓促起事才失败的,这次我白莲教可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不会再重蹈覆辙。”
看来没有猜错,怪不得她能以一介女流之辈,在白莲教内部取得话语权,原来是徐鸿儒的女儿啊,这就说的过去了,不过显然她还没有清醒,还在用‘没有准备好’这个理
都108章 结盟
很快,黄桂中拿来了一沓厚厚的材料,在孔有德的示意下,递给了徐诗茗。
徐诗茗也是识字之人,拿到这一沓材料之后,快速的翻动起来。
然而她越翻越绝望,孔有德真的没有骗他,这些都是朝廷的公文,塘报,不可能作假的。
没想到朝廷击败她父亲,真的只用了不到两万人马,而且损失还不大。
那么之前的那些计划,完全就是白日做梦了,她不禁开始思考,难到她们白莲教举事,真的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吗
当她看向抬起头来,发现孔有德正在笑眯眯的看着她,不禁又打起精神了。
看到孔有德一副很得意,而且信心满满得样子,肯定有着周全的计划,因为他对朝廷的实力很了解,不会出现这样可笑的计划。
那么,只要只要与他结盟,按照他的计划实施,未必没有成功的希望啊。
虽然这样一来,他们白莲教所获得的利益会少一些,但总比什么都没有来得强。
“看来孔将军说的是真的,看孔将军信心满满得样子,肯定早就有了自己的计划,不放说出来听听”
孔有德也挑明了“你们白莲教,不是打仗的料,经过天启二年朝廷的打击,虽然恢复了不少实力,但肯定没有那时候强,就算再次起兵对抗朝廷,也不过是重蹈覆辙罢了,所以作战的事情,不需要你们来插手。
不过,你们白莲教的教众遍布山东,而且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倒是可以为我军打探消息,提供情报,攻城的时候当内应,待本将军拿下登莱二府,可以为你们提供一些助力,帮助你们夺取青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