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灭秦代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晓梦鱼

    “此法甚好。”刘邦思索了一下,觉得互派使臣并没什么危害,只要派人看紧了,使臣应不能刺探到什么大的机密。就当场答应了下来。

    “不虚此行,认识了沛公这样的英雄薛县没有白来,我回去就命工匠抓紧制造,保证沛公战车的供应。”

    “汉王想见天下英雄,我正好可以给您介绍一位。”刘邦还记得张政说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见识一下天下英雄。

    &nb




第三十七章 煮酒论英雄
    张良将张政和刘邦迎入屋内,落座之后三人互相施礼介绍,客气了一番。

    张良与刘邦本来相熟,张政对二人又仰慕已久,三人越谈越开心。张良命人摆上了酒肉三人边喝边谈。

    酒过三巡三人话题更加深入。

    张良才智超人,在闲谈之中很自然的将话题引到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现在天下起义反秦的不下十几处,起兵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急需有人统领,整合各方势力,才不会被秦军各个击破,汉王认为这么多起义者谁才是当今真正的英雄谁能成为起义军的统领。”

    “当今天下能称英雄的,只有沛公和我。”张良的话让张政一下子想到了煮酒论英雄,顺口就将曹操的词说了出来。

    说完这话张政看着刘邦,想看刘邦有什么反应。

    刘邦倒比他的后世子孙沉稳的多,并没有吓的掉了筷子。实际上现在刘邦也不怕谁说他是英雄。

    张良觉得张政这个人脸皮真厚,说刘邦是英雄张良还认可,张政年纪轻轻离称为英雄还远的很,是不是有点儿喝多了。

    停顿了一下刘邦谦虚的说道:“首义的陈王,名将之后的项梁都比我要强的多。”

    张政并不认同刘邦的看法:“张楚的陈王最先举起反秦的义旗,有机会成为大英雄,可惜陈王早逝。说实话陈王也不是十分完美的人,论才能陈王应在中人之上,不过并没有大志,虽然说过‘苟富贵,无相忘’,也只是想摆脱贫穷的处境,希望别人对他有所帮助,他对别人也有所帮助,后来陈王连这一点都没能坚持,杀了去找他寻求帮助的人。’”

    刘邦和张良知道张政是最早跟着陈胜起义之人,现在张政能直指陈胜的缺点二人觉得十分难得。

    张政又接着说道:“项梁乃楚国贵族名将之后,在楚地有一定的号召力,可要平定天下光靠这一点还是不行的。另外从项梁起义有许多不智行为,比如在起义之初,会稽郡守殷通本已有了反秦之心,项梁却杀了他,更别说后来为了排除异己杀了秦嘉、景驹。由此可以看出来项梁是个奸诈之人。”

    张政的一番话将张良和刘邦都给说蒙了,一来这是项梁的地盘,现在项梁在起义军中势力最大,张政竟敢直指项梁的缺点。

    张政继续说道:“只有沛公征战时不光使用刀兵,还劝降过许多秦军将领,行事之中尽显仁慈和智慧。这才是真的英雄。”

    张政所说的话张良和刘邦曾经一起讨论过,张良发表了相同的看法,并被记入了史书。两个人的私密谈话被另外一个人说出来的时候,张良只有感叹英雄所见略同了。

    张良听张政有和他差不多的想法,觉得二人的关系近了很多,于是真心的问道:“汉王觉得什么样的人会取得天下。”

    “秦失之于暴,天下苦秦久矣,在天下皆暴的情况下百姓需要一位仁德之君。”张政恶趣味的将张良对刘邦说的话都背了出来。

    张良和刘邦一听张政的话怎么这顺耳呢,句句都同他们想的一样。三人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听闻张先生早有恢复韩国的打算,如有什么需求尽可告诉我。”张政同刘邦已建立了联系自然不会放弃张良。

    “如此我这里先行谢过了。”张良很是感激,张政怎么也算是一地的王,能对张良这种几百人的小头目说这种话也很是难得。

    谈话的气氛越来越融洽,三个人俨然成了朋友。

    “汉王,项梁将军请您过去议事。”丁勇进来禀报打断了三人的谈话。

    同时张良、刘邦也都接到了项梁议事的通知。

    项梁已经不愿再等下去了,项梁想在薛县会盟,争夺起义军盟主的位子,来的起义军首领真正有点儿实力的只有张政一人,张政对会盟又不太上心,一门心思要回燕地的样子。看样子也不会再有更大势力前来了,项梁只能巩固好当前的局面。

    张政、刘邦、张良来到议事之处,见其他人已经在那里等候,三人坐下来静静观察着情况。

    项梁见人都到齐,带头发了言,他先分析了一下现在起义军的形势,总结起来就是现在起义陷入低谷,大家要低调行事,回避章邯的锋芒。

    最后项梁总结道:“虽然起义遇到了困难,但秦军并非不可战胜的,不久前项



第三十八章 楚怀王
    乱世之中许多事都很诡异,楚国已经灭亡十几年了,楚国王室也被秦人一锅端了,范增竟然还能找到楚王的后人。

    这位楚王后人名心芈姓,熊氏,是范增在盱眙县找到的。这个地方后世很有名,因为那里出产小龙虾。被范曾找到时熊心正在盱眙县的山谷中放羊,据范曾讲熊心放羊时显示出来一股帝王之气。

    熊心正式出场了,范曾给他进行了精心的装扮,一个十几岁的青年,身着楚国贵族的衣冠,一举一动显示出恢弘的气度。

    看着熊心的出场秀张政有点儿想笑,心想:“莫非熊心放羊时也这样驱赶羊群”

    不过张政不得不佩服这个年青人,在青草如荫的山坡上放着羊,一群人跳出来,不抢东西不抢人还说你是王了,然后被带到这满是刀兵的大营中,却一点儿也不慌张,看来熊心以后折腾出点儿事来一点儿也不奇怪。

    项梁当场宣布立熊心为楚王,王号怀王。

    这是楚国历史上第二个楚怀王,因为楚国历史上已有过一位怀王,就是被张仪骗的找不到北,最后死在秦国的那位,也就是熊心的祖父,他死后谥号怀王,现在熊心起怀王的王号是为了怀念先祖。

    熊心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对起义形势表现了极度的乐观。

    怀王熊心露了个面又被送回了盱眙,主事之人还是项梁。

    拥立了楚怀王,项梁开始安排官职,他毫不客气的给自己弄了个武信君的称号,专任楚国武事,将军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然后项梁又重新给楚国将领安排了职位,一番操作后项梁的亲信得到了实权,陈婴等非项梁嫡系则只得到了空头官职。

    在这里看热闹的张政已经自立为王,不属于楚国体系,在一旁不出来搅乱就行了。仪式的最后项梁没忘了对汉王张政的到会表示感谢,也是对张政整个过程中一言未发的回报。

    项梁的目的达到了,各路人马相继散去。

    张政也要回汉国的,日行千里前张政专门向项梁辞行,项梁表达了不舍之情,约定今后有事互相帮助,张政才与项梁依依惜别。

    在离开前张政按照先前与刘邦的约定派出使臣跟随刘邦的队伍,以便方便联系。刘邦也派人同张政一起前往蓟城,张政这才走上了返回汉国的路。

    张政刚走不久项羽被叫到了项梁的房间,

    项梁面露杀机说道:“你去带人在半路将张政消灭掉可有把握”

    “杀掉张政没问题,可是很难保证不走露风声,我观察过张政所带领的八百骑兵十分精悍,完全有能力为张政逃跑拖延时间,而且张政收服的陈胜旧将吕臣带领了数万军队就在薛县不远处,看来张政早有防备,即使是我们杀死了张政,他的手下也能将消息传出去。”项羽对军事有天生的敏感性,对于周围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关注。

    “张政此贼倒很狡猾。”项梁有些遗憾。

    “此人武功不错,为人倒也豪爽,应该有点儿小聪明。”项羽对张政的感觉还不错。

    “张政会不会成为我们今后的对手”项梁很不满侄子的不争气,看人一点也不从长远考虑。

    “张政的将来没准对我们还有所帮助,张政到了陈郡,只为给陈胜报仇,收拢了一点儿陈胜旧部,其他什么也没有做只想返回汉国,没有一点儿争霸的想法。他送侄儿宝剑,送刘邦战车,这样的国之利器轻易送人,说明他没有一点儿野心,四处讨好,应该是想偏安一隅,我们可以暂时将他当作盟友,等以后再收编他。”项羽觉得张政不足为虑。

    项羽边说边将宝剑呈给项梁,项梁接过了宝剑,眼前不由一亮,真是一把好剑。

    “这把剑我试过既锋利又坚韧,上阵拼杀时可以给我许多助力。张政是个可交之人。”项羽得意的说道。

    “此剑张政从何处得来”武将对好的兵器都有着天然的迷恋。

    “据张政说这是他手下的工匠打造的。”项羽从项梁手中拿回剑,随手舞动了两下说道。

    “汉国工匠打造的。”项梁口中念叨着,转头对门外说道:“将墨卿先生请来。”

     



第三十九章 热炕头
    张政带队一路向北,这一天终于接近了蓟城,李左车、元芳等人早就在寒风中等候迎接。

    现在是秦二世元年的十二月,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张政带兵由南向北行军,自然感到了北方冬天的威力。

    “都回去吧,这城门口太冷了。”张政急匆匆下了命令。迎接的人冷,张政带领的士兵也很疲乏,张政不想在虚礼上浪费时间。

    寒冷的北风把元芳等人精心准备的欢迎仪式搅黄了,众人只好偃旗息鼓返回城内。

    张政进到生着炭火的房间才舒了一口气,冬天呆在室内才是北方生活的正确方式。

    “恭喜大王得胜归来。”张政毕竟是大王,元芳、李左车等人应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汉国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张政走了很长时间,他对汉国的情况自然是很关心。

    “汉国这段时间很稳定,虽然进入了冬季百姓全都有房居住,有粮食吃,没有饥荒发生,社会稳定。”

    “各处的队伍全在坚持训练。”

    元芳、李左车向张政汇报道。

    “这次我从陈郡带回来了两万多人马,你们要尽快安置一下。”张政想到了吕臣的队伍。

    “两万多人的吃住没有问题,只是这些人多由楚地而来,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需要一点儿时间。这期间要防止被冻伤。”李左车向张政说道。

    蓟城之中先前已经有了一批从楚地来的起义者,他们早已在北方的寒风中冻的瑟瑟发抖,李左车可以想象这些后来者的样子。

    “多给他们准备一些衣服,减少户外训练的时间。取暖的问题我马上想办法。”张政很是无奈,现在棉花还没有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毛皮也不是每个人都用的起的。木炭算是侈奢品,普通家庭舍不得用,所以一到冬天大家只能在那里硬抗寒风。

    张政治下的军民有十几万人,想要一下子解决他们冬季的取暖问题可不简单,张政说想办法他手下的臣子也没当回事,大王有这种心就好了。

    “让工匠营铸造一千口铁锅,我急着用。”秦人做饭的技能主要是煮、烤、炖,还没有出现后世那样的铁锅。

    张政拿来木板画了一个大铁锅的形状,并向元芳解释了这个锅的作用,让元芳找工匠去做,只有这样的锅才能发挥炒菜的技术。

    大王想改善一下生活弄点儿好吃的元芳自不会反对,马上要派人去准备。

    “大王,我认为此事不妥。”这时李左车谏言了。

    张政看着李左车听他怎么说。

    “如果大王需要造一两口这种锅就行了,现在铁还比较稀少,军中还有大量武器要打造。”李左车说道。

    “这锅可以用生铁铸造,不使用制造武器的铁料。另外这一千口铁锅主要是给军队用的。我们将要增加采矿人手,新建炼铁高炉,铁的总产量会大幅增加。你不用担心铁料不够。”张政即便是去了陈郡,也时刻关注着工匠营的消息,现在工匠营中的炼铁高炉能稳定出铁了,证明张政的技术可行,所以张政下一步要扩大钢铁的生产规模。

    既然张政这样说了李左车就不再说什么了,臣子对君主进言主要是让君主明白状况,最后怎么决定那是君主自己的事。

    汉国的大臣们将这些日子汉国的内政事务向张政一五一十做了汇报。

    张政很是满意,他离开的日子汉国政府机构运行良好。

    张政不喜欢事必躬亲,他更愿意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让每个人各尽其职。

    张政将需要他决定的事情做了布置,元芳等起身告辞离去了。

    “来人啊,找一些泥瓦匠来,本王要装修房屋。”张政也不休息,立即找来工匠对自己的住处进行改造,大冬天里张政却要大兴土木。

    两天之后张政住宅改造工程就竣工了。张政立即派人将凌云姑娘叫了过来。

    凌云姑娘心中奇怪,她由带领姑娘



第四十章 工匠新村
    “墨家巨子,还真是个大人物。”张政自言自语道。

    张政知道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了许多了不得的学说,其中尤其以墨、儒、道、法四家对后世影响最深。

    张政对各家都不排斥。可站在他汉王的位置上却不喜欢墨家的人出现在自己的地盘之内。

    墨家子弟天生喜欢反抗强权,追求人人平等,也就是墨家所讲的兼爱,不管谁当了统治者都是墨家反抗的对象。他们经常介入弱小反抗强权的斗争之中。这也是墨家越混越惨的主要原因。

    墨家喜欢反抗对张政来说也算不了什么,最让张政不能接受的是墨家有着很严密的组织性。

    墨家有最高领导,还有下设分支机构。墨家鼓励弟子到各国做官,获得的俸禄却要拿出一部分上交给组织。说白了墨家更象是有组织的黑社会。

    “有请!”不喜欢归不喜欢,张政对墨家的人还是要尊重的。

    张政亲自出门将墨卿迎了进来。

    “得知您举起抗秦义旗,我特意跑来看看墨家子弟有什么地方可以为汉王效力的。”墨卿见到张政直接说明来意。

    墨卿边说边观察着张政,他们墨家就喜欢跟老大对着干,谁反对老大,我就是谁的朋友,当你成为老大之后,我再反对你。

    “多谢墨先生的好意,今后如有什么需要,我会向墨先生提出的。”张正嘴上说着好,却将合作的机会推到了以后。

    张政很有自知之明,起义军那么多,你墨家的首领偏偏跑来帮我,我有那么好运吗

    “我带来一些弟子都是打造武器的高手,汉王肯定用的着,我可以让他们留在汉国协助汉王。”墨卿感觉到了张政的冷淡,只好放出弟子这个诱饵。如今正是乱世,打造武器的人才十分抢手。
1...91011121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