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灭秦代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晓梦鱼

    按说张政为汉王,项梁名义上是张楚国的上柱国,论身份张政比项梁还要高一些,可现在反秦以楚国为主,特别是项梁现在带领着六万人马,两个人的地位一下子就拉平了。

    项梁和张政客气了一阵子,找机会起身将接张政的使臣叫到了一边。

    “打探清楚了吗,张政的实力如何”项梁问道。

    “在张政的驻地应该有两三万人马,看样子多是收拢来的陈胜旧部,战斗力没多强,不过跟随张政而来的那支千人左右的护卫队绝对是以一当十的精锐之师。那些人可能是张政从燕地带来的。”使臣倒是个行家,只到张政那里走了一遭,得了不少情报。

    项梁摆摆手示意使臣退下,他觉得这事有点儿难办,刚才项梁也看到了张政的护卫队,如果汉国的军队都如此强悍的话,那将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现在树立一个这么强大的敌人很不合算。

    项梁返回宴席之中,不经意的向张政问道:“不知汉王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我本意是前来为陈王解围,没想到还是来晚了。再留在此地已没有什么意义,过几天我就准备返回汉国了。”张政说的是真话,救下陈胜拖住秦国的计划没有实现,天下一片大乱,张政还真怕秦国将自己的老窝给端了。

    “如今天下群雄并起共诛暴秦,陈王一死,起义军失去了统一领导,变成了一盘散沙,很容易被秦军各个击破,最好有人站出来统领各路义军,汉王对此有什么看法”项梁试探着张政有没有当起义军领袖的想法。

    “您说的很对,我看最好由您来当起义军的盟主。”张政也不兜圈子,直接送了个顺水人情,满足项梁当盟主的要求。这个盟主是要被章邯按在地上摩擦的。反正项梁也活不太久,让他高兴高兴也好。

    “汉王客气了。”项梁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觉得这张政年岁不大倒也识时务。

    “反抗暴秦这种大事肯定要由有能力的人领导,您是最佳人选。”张政顺手拍着项梁的马屁。

    宴席上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张政和项梁喝酒吃肉亲热非常。

    宾主尽欢而散,由于要等其他起义军首领的到来,张政就在薛县住了下来。

    张政表示不会争起义军盟主之位,而且将返回燕地,项梁并不十分相信。项梁还想摸清张政的底细,弄明白张政来参会的真实目的。

    现在项梁也不急,只要张政不横插一杆子,任由项梁将各路义军整合在一起,项梁也就知足了,毕竟实力才是硬道理。

    薛县远离大战场,形势比较稳定,张政在薛县驻扎了下来,安心的等待其他与会人员的到达,他主要是想看看这次来会盟的那些历史名人。

    张政在观察别人,别人也在观察着张政,此时张政的名气已经不小了,从跟随陈胜起义到在燕地称王,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张政就完成了从农夫到王的转变。这次更是诛杀了害死陈胜的罪魁庄贾,张政在起义军中已是赫赫有名。

    这一天天气不错,张政临时找了一块宽敞的地方观看丁勇带着士兵训练,现如今是特别时期,部队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日常的训练一定要坚持。

    “汉王真是好兴致。”张政闻声望去,一小队人马已走到跟前。

    走在前面的是一名身材高大的青年将领,边走边向张政施礼打着招呼。

    张政看这些人好像是项梁的人马,也起身还礼,在人家的地盘汉王两个字并不怎么管用。

    “不知是哪一位将军。”知道自己是汉王还如此随便的过来说话,料想也不是普通人。

    “我是项羽,闻知张将军有万夫不挡之勇,想与汉王比试一番,汉王可否应允。”来人自报姓名。

    听说来的是项羽,张政不由仔细打量一遍。史书上记载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看样子项羽身高应当有一米九左右,体形匀称,身材健硕。给人的感觉就如同后世




第三十四章 我们是朋友
    张政和项羽的弓箭比赛很贴近实战,进行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功夫张政和项羽全都射出了十支弩箭。

    收好自己的弩,张政命人将靶子抬了过来。

    围观的人群忍不住向前走了几步。

    从刚才两人的射速上看张政与项羽不分伯仲,决定胜负的就要看谁靶心上的弩箭多了。

    一个项羽的随从走到项羽的靶子前,一支支将弩箭拔下来,一边拔一边大声数着:“一,二,三........十。全中。”

    人群中发出一阵欢呼。

    张政的士兵一点儿也不着急,等人们欢呼结束才走过去,一支支拔张政靶子上的弩箭,同样大声数着数。

    “十只全中。”最后士兵将弩箭攥在手中,高举过头顶宣布着。

    人群中一阵欢呼,却没有刚才热烈。

    “汉王真乃英雄也,今日得见三生有幸。”项羽见两人打成平手,他拿手的弓弩并没在张政面前占到上风,哈哈大笑着向张政表示了友好。

    其实项羽在士兵拔箭时发现张政箭靶上的箭插的比自己的还要深,难道说张政的力气比自己还要大,项羽感到张政有点儿深藏不露,在没弄明白状况前项羽决定不再出手。

    “早就听闻将军大名,一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张政也发出爽朗的笑声。

    两个人亲热的如同许久不见的老朋友。

    两人互相吹捧已毕,项羽准备离开,张政却叫住了项羽。

    “将军请留步,有道宝剑赠英雄,我命人精心打造了一把宝剑,现在正好送给项将军。”张政转头对身后的士兵命令:“拿我的佩剑来。”

    张政的佩剑送了过来。这把剑外表朴实无华,除了比通常的剑长一点儿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张政把剑从剑鞘中拔出来,闪闪的寒光直夺人的二目。

    项羽一下子来了兴趣,从剑的造型和色泽上看项羽就觉得这不是凡品。

    秦朝的青铜剑由于材料的原因很难造的很长,所以各国兵器都以短剑为主,只有秦**中才能见到一些制作精良的长剑,制作长剑的技艺被牢牢掌控在秦军手中。

    张政拿出的这把剑看质地肯定不是青铜,不知是真的神兵利器还是样子货。

    “将军可以用这把剑劈砍其他武器看看,不要怕损坏。一把剑如果在格斗中损坏那不要也罢。”张政将宝剑递给了项羽。

    项羽也不客气,拿着宝剑转身,他的一个随从默契的举起了自己手中的青铜剑。

    剑光一闪,项羽手中的剑砍在了铜剑之上。

    金铁交鸣声传来,人们循声望去,那把铜剑已被砍成了两截。项羽收回宝剑仔细观瞧,手中的宝剑完好无损。

    “多谢汉王馈赠,我们今后是朋友了。”项羽发出了真诚的笑声,他觉得张政能将如此神兵利器相送肯定没有恶意。

    “对,我们是朋友。”张政脸上的笑容无比的灿烂。这次他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能同项羽这种第一猛人成为朋友张政很是荣幸。

    送走了项羽张政回到屋内。跟在后边的丁勇满脸的不高兴。

    “汉王,那项羽对咱们一点儿也不客气,在弓弩比赛同他不分胜负,就不应该送他宝剑。那宝剑咱们刚打造出来一共也没有几把。”丁勇在张政身边如同一个碎嘴老太婆一样唠叨着。

    “这项羽是真正的盖世英雄,和他做朋友是我们的光荣。不知他最后时刻会不



第三十五章 开车了
    这是张政第一次见到刘邦,此时刘邦已经四十七岁,但不是一个油油腻腻的中年大叔,刘邦跟项羽一样也是一个身高八尺的大个子,高高隆起的大鼻子,一脸大胡子。

    刘邦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光看那装扮就很奇特,戴着一顶刘邦自己设计的二尺高的鹊尾冠,脑袋后边就像插了一块方方正正的木头橛子一样。脚上穿着翘尖履,前面的尖头有一尺多长。

    张政也算见多识广的人,对刘邦的打扮也只能说句:非主流。

    刘邦出现在这里并不奇怪。

    陈胜大泽乡起义后,刘邦也拉起了队伍,一开始刘邦混的并不顺,打来打去胜的少败的多。

    最后刘邦带了五百人来找项梁,项梁很大方,借了五千人马给刘邦。

    这下刘邦发达了,同项羽一起带兵四处讨伐,取得大胜,连秦国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都被刘邦打死了。

    刘邦和项羽协同作战配合默契,现在是刘邦和项羽关系最好的时期。传说两人结拜成兄弟。

    “能在这里见到沛公真是高兴啊。”张政起身迎向刘邦,刘邦占领沛县后宣布的起义,所以被人称为沛公。

    “不敢有劳汉王相迎。”刘邦的态度很谦卑,远远的就向张政施礼。

    “沛公请坐。”张政安排刘邦坐下后上下打量着刘邦。

    刘邦为许多油腻的中年大叔树立了励志的榜样。刘邦人到中年娶了年青漂亮的吕雉,在四十七岁的时候起兵造反,最终拥有天下,这同张政前世当了一辈子咸鱼,熬到退休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刘邦被张政看的有点儿不自在,为了缓解气氛说道:“听闻汉王在此,冒昧前来拜访还请汉王见谅。”

    “沛公不必客气,本王此来就是为了见识一下天下英雄,沛公如不来,我也会专门去拜访的。”张政来薛县,有很大原因是想见一见刘邦。

    刘邦听后暗自高兴,汉王将他放在了天下英雄的行列。“汉王谬赞了。汉王与我有着抗击暴秦的共同目标,今后还请汉王多多帮助。”

    刘邦是有雄心之人,别看他外表放荡不羁,心中却有大的志向。因此即便起义后屡屡失败手下只剩下五百人刘邦也只是向项梁借兵,而没有投靠项梁,始终保持着队伍的独立性。刘邦得知张政到了薛县早就想结交一番,在今后的战场上好多一个强援。

    得知张政同项羽比赛弓弩打了个平手,刘邦更觉得这个汉王不简单。

    一起在战场上拼杀过,项羽的勇武刘邦深有体会,能同项羽打个平手的人实在是不简单。强者什么时候都有市场,所以刘邦马上就过来拜访张政了。

    “我们反秦之人本应互相帮助,沛公的话说到我心坎中了。”张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刘邦能主动来找他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

    接下来两人进入闲谈之中。

    刘邦本来就是过来混个脸熟,没想过从张政这里得到什么好处。

    短暂的接触刘邦还是感觉张政这个人不错,没有读书人的酸腐,也没有贵族的那种架子,并且还比纯粹的农夫懂的多。这很对刘邦的胃口。

    张政对刘邦多少也有了些了解,别的不说在与人交往方面就是刘邦的强项。同刘邦谈起话来让人很舒服。

    两人说的兴起,张政对刘邦道:“相逢即是有缘,我这里有一件礼物送给沛公,还请收下。”

    “多谢汉王。”刘邦没问是什么礼物就表示收下了。

    刘邦经常与各地豪强交往接受礼物是常有的事。不过刘邦也觉得这位汉王有意思,喜欢到处送人礼物,他已经听说了汉王送了项羽一柄宝剑的事。

    “这件礼物还要请沛公的兄弟夏侯婴来鉴赏一下。”张政见刘邦的态度想别礼物送了人家不当回事,好东西还是要送给识货的人。

    “你要送给我一辆车”刘邦惊异的问道,他是吃惊于张政对他了解的如此透彻。夏侯婴是刘邦从小的朋友,两人感情很深。夏侯婴最大的爱好就是车,夏侯婴平常不爱说话,可一说起车,却可以说上几天几夜。

    “没错,我要送沛公一辆战车,助沛公上阵杀敌。”

    “那我却之不



第三十六章 张良
    “痛快!真是痛快!”夏侯婴驾着战车在田野里奔驰,让人们担心他要将战车跑散了才会停下,还好夏侯婴珍惜马匹,跑了一大圈转了回来。

    “不就是一辆车,至于这样吗,象是什么都没有见过的乡巴佬,这样很丢人好吗。”刘邦板着脸,心中不断埋怨自家兄弟。

    “多谢汉王将这样的好车送给我家大哥。”夏侯英跳下战车,再次向张政道谢。

    “只有沛公这样的英雄才配的上此车。”张政很高兴被高手认可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夏侯英转头看到了满脸严肃站在一边的自家大哥,急忙过去将刘邦拉到一旁小声的嘀咕着。

    不一会儿刘邦脸色由阴转晴,露出了笑容。

    夏侯婴告诉了刘邦这辆车不但车体坚固,而且行驶起来十分轻快。能够极大的提高车兵的战斗力,实为战场上的利器。

    “汉王手下的能工巧匠真厉害,制造出如此好车,我刘邦在这里谢过汉王赠车。”这次刘邦是出于真心的感谢了,能让夏侯婴看的上的战车肯定不简单。

    “沛公不必客气,能为诛灭暴秦添一把力,也是我应该做的。”张政感觉同刘邦相识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我那夏侯兄弟有些疑问又不敢直接向汉王询问,所以让我来问一问,如果涉及到秘密汉王可不必回答。”刘邦有点儿谦意的说道。夏侯英非让他问,他不得不开口。

    “什么事沛公但讲无妨。”张政知道夏侯婴要问的事肯定与车有关。

    “夏侯婴看到汉王所造之车车轮处与其他车不同,行驶起来车轮无比顺滑,而且车轴的材料也不是木料,不知是何材料所造。”刘邦将夏侯婴的疑问都讲了出来。

    “这车的车轮我安装了轴承,就是两块铁瓦之间加上了铁制的流珠,然后再注放油脂,才使得车子行驶起来更轻快。”张政让人拿来了一个备用的轴承给刘邦和夏侯婴观看。

    夏侯婴拿着轴承爱不释手,刘邦小声的问道:“你可以制作出来吗”

    “不能,这滚珠如何放入这凹槽中又不散落,以及如此精良的铁料我们都做不出来。”夏侯婴不但爱者,还亲手造车,他的工艺水平是很高的,他说不行是肯定不行,刘邦手下的工匠也都不行。

    “我们这辆车的车轴是由千锤百炼的钢铁制成的,为打造这样一根能够承受巨大重量,颠簸不断的车轴不知要打多少锤。”张政继续介绍着车轴。

    “我们能不能用财物同汉王换一些这样的战车。”刘邦虽然喜欢财物,可也知道如今什么最重要,不好意思再向张政要战车,只能用财物来换,好在前一阵子攻破秦国的城池积攒了不少财物。

    “那没问题,至于用多少东西交换让下边的人去谈好了,我保证交给沛公的都是一样的好战车。另外我有个想法,为了方便我们双方沟通,我们汉国派出使臣跟随在沛公营中,沛公如有什么要求可通过他们直接转给我。沛公也可以向蓟城派去常驻的使臣,随时同我保持联络。”张政见送出去一辆战车这生意就打开了局面,紧跟着想办法巩固双方的关系。
1...89101112...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