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灭秦代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晓梦鱼

    “快调兵过来堵上缺口,别让巨鹿城的赵国人跑了。派出探马寻找敌军下落。”王离紧张命令道。在他想来项羽和张政的目标还是骚扰,现在还是围困住巨鹿城要紧。一旦发现敌军派出人马消灭。

    黄河渡口的章邯接到了甬道又被毁的报告,马上大怒。楚军太可恶了,前些日子就曾骚扰过甬道很多次,现在又故技重演。

    “派人加强甬道的守卫,楚军人马不会太多,发现后一定要咬住他们,别让他们逃脱。”章邯做好了部署。

    章邯在四处寻找楚军,楚军和张政却送上门来了。章邯为了保护好甬道将士兵分散在了很大一片区域。这给项羽和张政的进攻提供了多种选择。

    &n




第六十四章 尘埃落定
    陈馀和李左车加入战斗的时机掌握的刚刚好,正是秦军开始动摇,无力反抗之时,生力军的加入杀得秦军漫山遍野的四处逃窜。

    在四周营垒内坐壁上观的诸侯军这才发现战机,纷纷打开尘封的辕门,兴高采烈的冲也下来摘果子。

    “秦军要败了,我们得救了。”巨鹿城头上的赵王歇高兴的跳了起来。

    “开城门,跟我冲出去将秦军杀个片甲不留。”张耳比赵王歇要有用的多。援军已经将围城之敌打成这样,赵军再不有所表示那就太丢人了。

    项羽、张政的队伍加上诸侯军有十几万人马,秦军再也顶不住了,王离在巨鹿城外建立的营寨被席卷一空,二十万秦军死的死降的降,各**队大呼胜利,仿佛这一切都是他们浴血奋战得来的。

    章邯在被项羽和张政攻击后不断收缩防线,最后保住了大约二十万秦军,这些秦军却也被吓破了胆,收拢到黄河岸边,只求自保不敢出战。

    战事结束张政带着第一军与李左车汇和了,汉国将士齐声高呼:“汉王,汉王!”

    对汉军来说张政是真正的王者归来,张政带着第一军在秦营往来拼杀留给了汉国士兵太深的印象。军营之内张政摘下头盔向士兵们频频挥手致意,进入大帐之内张政才有功夫喘了口气,终于结束了,可累死我了。

    “汉王,我抓秦将王离算不算首功一件。”丁勇小跑着到了张政身边问道。

    “我记得那王离是我捅下来的。”张政板着脸说。

    “大王,您肯定看不上这点儿小功,王离真是我从地上捡来的。”丁勇继续耍赖,这功在他嘴里一会儿大一会儿小。

    “算你抓的,给你记首功。不过对外宣布王离死于乱军之中好了。”张政大笑着说道。这丁勇还算聪明,王离一落马就大叫王离死了,动摇了秦军的军心记首功也不为过。

    “大王,当初渡过漳水项羽破釜沉舟,楚军没了退路,我们真要跟他们一起死吗”丁勇问出了憋了很久的疑问,这不符合张政一向珍视士兵生命的风格。

    “你傻呀,楚国在南边当然回不去了,汉国在北边我们还渡什么河,李左车的大营就在眼前,我让你记住的集结地点你看了没看。”张政伸手敲着丁勇头上的铁盔说道。

    “嘿,嘿,我光想着跟秦军拼命了,从未想过战败后向哪里退。”丁勇不好意思的说道。

    “大王,项羽将军请您过去议事。”侍从进来报告。

    “走,咱们也去诸侯面前露个脸。”张政对手下将领说道。

    杀败了王离,项羽在巨鹿城外建起了大营。中军帐外站满了诸侯各国的将军。

    “汉王好。”不断的有将军向张政问好,声音中满是尊敬,甚至有点儿畏惧。

    “汉王,项羽将军命我在此迎候。”楚将英布早已等在帐外,见张政过来马上迎了上来。

    张政走进大帐,见帐内项羽居中而坐。范增和楚国的将领们陪在两旁,帐内一片欢声笑语。

    “汉王,来来快快请坐。”项羽见到张政马上起身相迎,将张政安排在自己身边的位置坐下。

    “让他们都进来。”项羽回到自己的座位大声下令,大帐内一下安静了下来。

    等候在帐外的诸侯国将军这才被允许进入帐中。

    进帐之后偷偷抬眼看了一下虎目圆睁的项羽,诸侯将军不由心中发虚两腿发软,有人扑通就跪在了地上,其他人被这氛围感染也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

    大帐之内诸侯各国的将军跪了一地。王离在这些人眼中就算一个猛人了,王离驻守在巨鹿城外,诸侯各国连出战都不敢,



第六十五章 变戏法
    “汉王要返回汉国”张政的决定让项羽很意外。

    “这次我带领汉国所有的部队来救赵国,每日里的消耗巨大,汉国国小无力支撑继续再战,汉国境外匈奴人虎视眈眈,每到开春的时候就会到汉国境内抢劫,我也要早做打算。现在巨鹿城的围解了,章邯怀恨在心如惊弓之鸟,有项将军在起义军必将大胜,我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大忙,所以近日就要返回汉国了。”张政十分诚恳的说道。

    “真遗憾不能同汉王一起驰骋疆场了,不过这样也好,汉王如能制造出更多的战车和利剑,对诛灭暴秦也是很大的帮助。等推翻秦国暴政平定天下定不会忘了汉王。”项羽觉得这样也不错,虽不能号令汉国的军队,张政能够在后边给大军生产武器也可以。天下平定之后汉国想置身事外也不可能。

    “项将军你我就此别过了。”张政起身拱手施礼告辞。

    出了项羽的大营张政回头观看,这次与项羽一别不知还能不能相见。以项羽的性格只能有呼来喝去的手下,不可能有合作的伙伴。现在项羽势头正盛还是离他远点儿为妙。

    张政回到营中竟然遇到了赵国将军陈馀。

    陈馀是来向张政和李左车道谢的。

    陈馀是过来感谢张政他们解了赵国之围,陈馀是赵国的将军感谢一下也很正常。

    最主要的是陈馀现在十分郁闷,张耳下过命令,让陈馀带四万兵解救被二十万秦军围困的巨鹿。陈馀知事不可为,按兵不动,让“刎颈之交”成了笑话。现在陈馀里外不是人,他虽参加了最后打败王离的战斗,赵王歇和张耳仍不待见陈馀,直到现在还没有让陈馀进巨鹿城。

    陈馀无事可做,觉得只有原先为赵国将领这次又一起拼杀的李左车没准能理解自己,同时陈馀也是为了改善一下汉国和赵国的关系。汉**队在这次战斗中的表现让陈馀感到了压力,汉王张政同项羽一起将秦军杀了个人仰马翻,这样的邻居还是不得罪为好。

    张政同陈馀一阵寒暄之后,双方分宾主落座、张政命人摆上酒肉招待陈馀。

    张政看着陈馀挂在腰间的将军印绶说道:“陈将军这印绶十分漂亮。许多人都喜爱,千万不要遗失了。”

    张政这不着边际的话说的陈馀直发愣,陈馀虽然知道张政不会胡讲乱说。可一时也不明白张政所指何事。只能口中应承着:“谢谢汉王关心,我会注意的。”

    “闲着没事,我给陈将军变个戏法如何。”张政的兴致很高。

    陈馀和在座的众人都不明白张政所说的戏法是什么,只能瞪大了眼睛看着张政。

    张政从身上拿出一个锦囊,然后拿起一只喝酒用的爵说道:“这只爵就送给陈将军。”

    张政说完把那只爵向锦囊中一装,让人拿到了陈馀的跟前。

    陈馀拿过锦囊更是蒙了,汉王没事送他一只爵干什么。

    “打开锦囊看看。”张政笑着说道。

    陈馀疑惑的打开锦囊,却发现锦囊内竟然是一块肉骨头。

    “这是怎么回事。”陈馀刚才明明看到张政将爵装了进去。

    “肉骨头是我事前就装进去的。那只爵没有往里放,被我藏在了手中。来,我教给你怎样做才能让人觉得你已将东西放入锦囊内。”张政说着还真走过去把刚才的手法教给陈馀。张政在前世抓了不少调包的贼,出于好奇张政没少练贼是怎么调包的。

    陈馀有点儿哭笑不得,这汉王真是大胜之后好兴致,做为一个大王竟玩起了这种小把戏。陈馀不好驳了张政的面子只好跟着张政学。

    看到陈馀学会了将东xc在手中,张政很是高兴,陈馀在离开时张政一定要将那个装着骨头的锦囊送给陈馀。陈馀谢过之后带着一块肉骨头离开了汉营。

    “大王竟然还会这种手法,能不能也教教我们”汉国的将领们过来拍张政的马屁。

    “教给你们有什么用”张政觉得这些将军有吃有喝的肯定不会沦落到去调包偷东西。

    &



第六十六章 批评与自我批评
    张耳望着离去的陈馀的背影有点儿发愣,回想起以前两人一起被秦国通缉,不得不改名换姓,受官府小吏的侮辱,还要隐忍。李良杀入邯郸城时二人同时向对方的府邸冲去,汇合后才逃出来。两人的交情被冠以“刎颈之交”的美名,难道这交情就到此为止了吗。

    “丞相,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旁边张耳的一个幕僚过来劝道。老天给你了你不要也会受到惩罚的。

    “这.....”张耳还是有点儿不忍。

    “陈馀在交还印绶时犹豫了一下,不要的东西非要弄个锦囊装上,说明陈馀并不想交出印绶,如果您一推辞他肯定会顺势拿回去,陈馀说不贪恋权势完全是假话。”那个幕僚分析的头头是道。

    “拿过来吧。”张耳发话,幕僚将锦囊拿到了张耳的桌案之上。

    此时陈馀并没有走多远,出了宫殿大门他就站在门口向内观望,当看到锦囊被张耳收了过去陈馀不由长叹一声:“汉王说的对,这印绶果然有很多人喜欢。”

    一咬牙陈馀离开了赵王的宫殿。

    陈馀神情落寞的返回了巨鹿城外的大营,这赵国他再也呆不下去了。

    赵王歇与丞相张耳无言对坐了很久,张耳还沉浸在失去朋友的痛苦中,赵王歇早已神游天外。

    “报靠丞相,城外陈馀的部队正在集结,有离开巨鹿的迹象。”赵国在城外的探马急匆匆的过来汇报。

    “怎么会这样。”张耳一下子清醒过来,陈馀这是要造反啊。

    “来人啊。”张耳一声大喊,宫殿内外的大小官员都坚起了耳朵。

    “带着印绶去制止陈馀军队的调动,没了印绶其他人不会跟着他跑。”张耳说完自桌案上拿起锦囊,从里边拿出一块肉骨头高高举在空中。

    包括赵王歇在内的所有人都愣了,这又不是去打狗,拿块骨头有什么用。

    “陈馀!无耻小人,竟然敢戏耍于我。”张耳狠命的将骨头扔在了地上。

    巨鹿城外陈馀的队伍已经拨营起寨,陈馀下达命令全军开往常山。将士们虽在疑惑刚打了胜仗为什么要离开,看陈馀将军印绶在手没有人敢提出质疑了。

    陈馀队伍的调动引起了项羽的注意,只是陈馀名义上还是赵国的将军,大家刚救了赵国不太好马上对赵国下手。不一会儿又听得风声陈馀和张耳有可能闹僵了,项羽乐见其成的放任陈馀离开了。

    陈馀离开不久,汉国的军队也开始动身,张政充分显示了穷人本色,将战场上得到的一切东西都打包带走了,汉国离开之后原先扎营的地方干干净净,让人觉得汉国部队的素质很高。

    巨鹿离汉国并不遥远,张政虽然拉着战场上得来的破烂也没有拖慢行程,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汉国之内举国欢腾,欢迎大王得胜归来。

    先前秦军虽然没有进攻汉国,给汉国的压力也是十分巨大的,二十万敌对的秦军驻扎在家门口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秦军在巨鹿一住就是半年,这半年中汉国人拼命的生产、拼命的储存物资,为的就是防备秦军有朝一日打过来。还好大王亲征拒敌于国门之外。大王张政在漳水河边破釜沉舟九战九捷的故事早在汉国已传遍了,如今汉王张政在汉国民众中更是神一样的存在。

    汉王早有规定迎来送往的仪式一切从简,即便是张政得胜归来,也只是元芳等留守人员在蓟城门口接了张政一下就算完事了。

    张政回到汉王宫中心情大好,终于可以洗上热水澡,睡上热炕头了。

    张政有时想自己与先辈相比还真有很大的差距,别的不说吃苦的精神方面来说就差的很远。也许是好日子过惯了,张政总忍不住想办法让自己过的舒服一些。

    不过张政也有一个优点,长期养成的习惯让他上班不会迟到,虽然张政现在是汉国最大的老板,他也要以身作则按时上班,保证其他人也不偷懒。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张政准时召开了朝会。

    汉王宫



第六十七章 汉国科学院
    墨卿见张政的心情很急切,初到汉国张政对他很热情,还专门带着墨卿参观了工匠新村。半路上张政就被拉走去处理政务了。后来张政干脆带兵出征了,墨卿这些日子只能在工匠新村转悠。

    墨卿在汉国虽然可以自由行动,但山谷中的工匠营却被告知没有大王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可以进入,工匠们对墨卿很客气,却不肯说出工匠营内的任何秘密,而市面上却有许多墨卿看来只有能工巧匠才能制造出来的稀罕物件,这让墨卿百爪挠心,无奈之下想要离开,可还有点儿舍不得。

    “墨先生一向可好。”张政热情的同墨卿打招呼。

    “汉王您终于得胜归来了,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进入工匠营看一下汉国工匠是怎样炼铁的。”墨卿开门见山直接向张政提出了要求。

    “不可以。”张政倒也干脆,直接拒绝了墨卿的要求。

    “这是为什么”墨卿一愣,这和他印象中好说话的汉王有点儿不一样。

    “炼铁的秘密关系到国家的存亡,百姓的安危。汉国有保密法不允许将这些技术传给外人。”张政说的很严肃。

    “这个我懂,现在诸侯各国戮力抗秦,各国如掌握了汉国的炼铁之法,很快就能武装起百万强兵,推翻暴秦指日可待。我是不会将这秘密泄露给秦国的。”墨卿觉得现在秦军才是唯一的敌人。

    “墨先生想过灭秦之后的事情吗”

    “汉王不能为自己独霸天下而影响到灭秦大计。”墨卿的话说的很不客气。

    “其他的诸侯王得了天下,天下百姓还要过以前的日子,比在暴秦统治下也强不了多少。我是要独霸天下,但这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建立一个公平的国家,农夫、工匠不被当作贱民的国家。墨卿先生到汉国已经有些时日了,想来也看过汉国的官府是怎样对待百姓的,汉国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汉国的工匠过的是什么日子。虽然大家还是很穷,却能够付出劳动得到应得的报酬。汉国的百姓不会受到无故的欺压,不会被无限制的盘剥。”张政的人生经历使他对把人分成高低贵贱很不适应。即使到了秦朝张政也在努力消减原先贵族阶层的特权。

    墨卿在来找张政前已经思考了很多。他对诸侯各国的王都没有太深的感情,本来觉得项梁作为名将之后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可项梁却战死了。墨卿在汉国与工匠接触多了,感觉到汉王是对工匠最好的一个王。张政所实行的很多政策同墨家所追求的人人平等的思想是相吻合的,如果投在张政之下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说道:“我要是加入汉国是不是就能接触到这些秘密。”
1...1617181920...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