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灭秦代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晓梦鱼

    “那是什么东西金银珠玉在




第七十二章 不打了
    张政望着辽阔的海滩波涛起伏的大海,心中对未来充满满希望,这海水都是钱啊。

    海边的晒盐场还没有大规模的建设张政已经在想将盐卖给谁。

    诸侯各国对运入国境的货物进行管制,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王室和贵族手中,要进行大宗交易避不开各诸侯国的王。张政想到的第一个买主是赵王歇。赵国离汉国很近,而且赵国也足够大,有购买能力。

    元芳在仔细询问了盐场官员晒盐所需人力以及盐田的产量后,已经在计算满足汉国百姓的需求后能有多少盐可以外卖,可换回多少粮食,用这些粮食能不能完成张政拯救二十万秦军的计划。

    “大王,如果我们加大投入,全力生产的话,用半年的时间生产出来的盐全都换成粮食,真有可能多养活二十万人。”元芳兴奋的对张政说道,如果有二十万青壮劳力的加入汉国真要变成强国了,汉王要争霸天下就有了可能。

    “加大投入没问题,时间也没问题,章邯不会轻易投降的,他怎么也能坚持半年时间,现在主要问题是怎么将生产出来的盐换成粮食。”加大投入张政说了算,章邯想投降也不是那么容易。

    “我这就派人到各国去联系卖盐的事情。”元芳有点儿迫不及待了。

    “卖盐的事不用太急,先派人调查一下各国食盐的行情,然后再跟各诸侯国谈生意。”涉及到做生意张政要比元芳经验丰富的多。

    汉国使臣带着礼物来访,赵国国王歇隆重的接见了汉国的使臣。

    赵王歇觉得汉王张政真是个好人,当初汉王将他救出了邯郸城,然后又和项羽一起解了巨鹿之围,之后张政带着人干净利落的撤回汉国了,没要任何回报,不象项羽自取得巨鹿之战胜利后将诸侯各国和国王当成自己的手下,每日里呼来喝去,把自己当成了太上皇。

    欢迎礼仪结束,汉国使者说道。“汉王说了赵汉两国作为邻国应相互帮助互通有无。”

    “具体事务还请贵使与张丞相商议。”赵王歇明白自己的定位。

    “汉王想两国如何互通有无”巨鹿之战后陈馀被气走,张耳在赵国更是大权独揽。

    “汉王希望两国不限制货物在两国间的流通,能为民众互相交换商品提供方便,两国也可开展贸易。”

    “此事还需与我王商议后决定。”张耳没有立即答应。他虽然看不出此事对赵国有什么害处,却认为张政主动找上门来定然有什么企图。

    “多谢大王的招待。”汉国使臣向赵王歇施礼后退下了,他并不着急,耐心的等待张耳的最后决定。

    思考了两天后张耳没想出张政能怎么坑赵国,同意了两国进行贸易的建议。汉国如今很多东西都是赵国很需要的。

    张耳不得不承认北方的邻国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

    赵国先有李良的叛乱然后又被王离攻打,实力下降了很多,如今赵国和汉国已经实力相当。

    而且汉国出了很多新东西是赵国急需的,汉国的战车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汉国出产的铁制农具十分好用。据说汉国人还制造出了铁制的刀剑,如果这些东西能够卖到赵国的话,赵国的国力将会大幅提升。

    得到赵王歇和张耳承诺的使者返回了赵国,汉国的商人带着各种物资来到了赵国,见有利可图,赵国的商人也行动了起来,两国商人之间商品交易量大增。

    汉国的使者不仅到了赵国,他们与诸侯各国都取得了联系。就连项羽的军营也有人去商谈。

    对于商人的到来项羽并不反对,楚军北上离开了自己的根据地,项羽乐得有一个就近获得物资的渠道,楚军开始搜罗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与汉国进行交易。在大战的紧张时刻由于汉国使者的出现,各国之间的贸易竟然繁荣了起来。

    &



第七十三章 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章邯面对彪悍的项羽吓破了胆再也不敢出战,为今之计只有向咸阳求援,请求秦二世速派援兵。

    援兵没有盼到秦二世派来的使者却一拨接一拨,使者的言辞都一样:“为什么王离全军覆没,你章邯却什么事没有,你带着二十万大军为什么不对项羽发动进攻。”

    章邯有苦说不出,自己哪是没被攻击,派出去守卫甬道的士兵被消灭了好几万,只是由于自己收缩的快才保住二十万秦国士兵,当初五十万人都没打过项羽,现在剩下二十万残兵更不是项羽的对手。

    章邯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秦二世的话语中已经透露出怀疑他的二心的意思。

    章邯呆不住了,被君王怀疑了不管胜负都得死。强烈的求生欲让章邯不得不想办法自救。

    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走上层关系,章邯派出了秦军长史司马欣回咸阳,叮嘱他务必见秦二世一面将事情说清楚,最好能派些援军来。

    司马欣日夜兼程跑到了咸阳,到咸阳之后司马欣发现连续几日的苦都白吃了,他着急秦二世不急。司马欣在咸阳皇宫门口等了好几天,连宫门都没进去。

    章邯当初带三十万刑徒出征时没有司马欣,司马欣是后来从咸阳下派到章邯的队伍中增援的,他本身就是咸阳的官员,在咸阳人脉还是有的。司马欣觉得自己见不到秦二世这事有点儿不正常,刚发生事关国家生死的巨鹿大战,他专程回来汇报却没人理,于是动用自己的人脉打探消息。

    一打听可把司马欣吓坏了。

    如今秦国朝廷内外全都被赵高把持,秦二世根本就不管朝政了。

    王离全军覆没这事秦二世不知道,甚至连咸阳中的其他官员和百姓也不知道。这时司马欣跑来报告这个消息,等于把天捅个大窟窿。赵高解决不了王离被打败这个问题,决定解决掉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这几天正找机会干掉司马欣呢。

    弄清真相的司马欣亡魂皆冒,风一样跑向了章邯的大营,跑的时候司马欣还长了个心眼没有直接往回跑,而是绕着跑,这一绕路还真甩掉了赵高派出来追杀的人。

    “将军,这大秦恐怕是要亡了。”司马欣狼狈不堪的回到大营向章邯汇报道。

    章邯没等到援军却等来了失魂落魄的司马欣,“咸阳发生了什么事”章邯感觉事情不太妙。

    司马欣惊魂未定的说道:“丞相李斯死了,朝中许多忠诚的大臣也死了,昏庸的秦二世不理朝政,赵高独揽朝中大权,先前那些催促我们作战的使者全都是赵高派来,分明是让我们去死。即便是我们能战胜项羽,赵高也会嫉妒,到时我们无功反而会被治罪,我们现在无路可走,接下来我们怎么办啊”

    “李丞相死了,他是怎么死的”不管李斯人品怎样,这个人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朝中有李斯坐镇章邯会安心很多,秦军的补给就不会有问题,章邯对李斯很是尊敬。

    司马欣好不容易平复下心神,将在咸阳打听来的消息告诉了章邯。

    章邯在前线同起义军打的热火朝天,咸阳城中的斗争更加激烈。

    在章邯与义军作战的时候,赵高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在咸阳城中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

    赵高同李斯一起篡改诏书逼死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胡亥当了皇帝。李斯成了丞相,赵高对于李斯比自己地位高很不爽,一直想办法坑害李斯,赵高向秦二世举报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秦二世查也不查,听信了赵高的话将李斯投入了监狱。李斯在狱中受尽了酷刑,不得不认罪承认了谋反的事。这件事其实很荒谬,李斯被告谋反时他儿子李由已经在同起义军的战斗中战死了。

    即便是认罪承认谋反也救不了李



第七十四章 不准投降
    正当章邯和司马欣不知今后的路怎么走之时他们收到了汉王张政的信。

    对于汉王张政章邯印象还是很深刻的,当初在巨鹿那么多诸侯都龟缩不前,只有张政带领了几千人跟项羽一起过来拼命,还杀死了王离,汉国的军队也跟着对秦军发动进攻的,把章邯杀的心惊胆颤。

    “这个汉王和我们有交往吗”司马欣现在盼着对面的反贼和自己都有交情才好。

    “在巨鹿打了一下,以前没有碰到过。”章邯想还交往呢,反贼没被我打过已经不错了。

    “他不会也和陈馀一样写信来劝降的吧。”司马欣觉得现在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他和章邯的窘境。

    “确实是一封劝降信,写的跟陈馀意思差不多。”章邯回答。

    “那也没什么用处,汉国虽然比陈馀的势力大些,可还是惹不起项羽,如果我们投降汉国项羽迁怒于张政,连汉国没准都给灭了。”司马欣叹了口气说道。

    现在除了向实力最强的项羽无法投降,其他人又救不了他们,而这个项羽又同他们有深仇大恨。

    “汉王在信中夹了另外一个人的信。”章邯有些神秘的说道。

    “这是谁的信”司马欣接过章邯递过来的信有些疑惑的问。

    “王离。”章邯说出的名字把司马欣吓了一跳,今天章邯收到的信有点儿多,连死人都给章邯来信了。

    “信上说王离并没有死而是被汉王俘虏了,现在在汉国,这件事其他人都不知道。”章邯解释道。

    “这事可信吗,信真是王离写的”司马欣不敢确定了。

    “信是真的,我认得王离的字和印迹。”章邯确定了信的真实性。

    司马欣不再说什么,而是认真的看起了王离的信。

    章邯一边思考一边等司马欣将信看完,这一天给章邯震撼的消息太多,他需要消化一会儿。

    “王离这厮竟然说我们投降项羽没好下场,他在汉国过的好好的,却反过来诅咒我们。”司马欣看完信气愤的说道。

    章邯倒很沉稳,给司马欣解释道:“王离说的也有道理。现在秦军的后勤补给全部来自关中地区,如果我们反叛,朝廷的补给就断了,而项羽现在虽然势大,身后能够提供粮草的地方并不多。我们投奔过去吃饭真的会成问题。以六国和项羽同秦国的仇恨,秦军真有被杀的可能,你可不要忘了当年白起就是在这赵国的地盘上坑杀了四十万赵军。”

    “这个不怕,我们还有二十万大军,项羽毕竟要有所忌惮,我们先和项羽谈好条件,实在不行我们和项羽一起杀回秦地。抢来的粮食也够我们吃的了。”司马欣下定了决心,这次要给秦国来个狠的,不但要背叛,还要和项羽合兵一处灭了秦国。

    “汉国的张政好象更仁厚一些,他抓了王离并没有杀,先前我派人打探过,张政曾收留过许多战争中的难民。”章邯有点儿犹豫。

    “仁厚有什么用。项羽一怒张政自身难保,连累我们都要一起陪葬。如今之计只有投降实力最强的项羽才能保住性命。”司马欣权衡利弊之后说道。

    “好,你马上秘密安排使者联系项羽,我们愿意投降,不过项羽要保证我们和士兵的安全。”章邯下定了决心。

    “不准投降!”项羽见到了章邯派来的使者,听闻章邯要投降不由大怒:“章邯杀了我叔父项羽,乃是不共戴天之仇,休想投降,我项羽定要报了这仇。”

    章邯的使者被项羽打了出去,项羽还不解恨,立即调兵遣将对章邯发动了进攻,秦军此时士气全无,无心恋战,被楚军杀的大败。

    要不是范增及时进言,项羽就要将这场大战打成两军的决战了。

    项羽传令收兵,秦楚两军脱离了战斗,章邯有苦说不出,要投降项羽竟然不允许,不准投降也就算了,还带兵来打,章邯清点人马,又损失了几万秦军。

    &



第七十五章 大汉谐和医院
    近期都是楚国打的顺风仗,每次楚军都会最终胜利,秦军败退之后,战场上总会散落下大量的秦军重伤员,楚军高兴时会给这些伤员补上一剑,送他们归西,不高兴时就将他们扔在那里慢慢等死。

    天寒地冻的季节,受了重伤留在野外基本上就是死人了。秦军逃命要紧,没有人敢再冒险进入战场,是不会派人来收敛他们的了。

    秦军的哀号声在战场上飘荡,声音越来越弱,最后只剩下喉咙里出气带来的喘息声。

    “这有一个活的,抬回去。”一队人马进入了战场。

    一些头脑还清醒的秦军伤兵看着来人心中暗骂:“妈的,你们来晚了,想捡战场上的剩落是不可能了。楚军也是穷鬼,不但将秦军的武器装备都捡走了,连秦军的甲胄衣服都扒的差不多了。”

    “你抬我干什么”秦军伤员不能装死了,他们发现这群人更穷,连战场上的死尸都要,正在把他搬上担架抬走。

    “别叫,我们是大汉谐和医院的战场医者,现在抬你们下去治伤。不想死就好好的呆着。”抬担架的医者一点儿也不客气,将一把短剑架在伤者的脖子上说道。

    “汉国有那么好心。”汉国是秦国的敌人,伤者一时转不过弯来。

    “我们汉王宅心仁厚,珍惜每一个生命,如果你还想回秦国见亲人就好好配合我们。”医者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脸上装出很凶残的样子,嘴上却忍不住劝慰道。

    秦军的伤兵不再挣扎了,不管汉军安的什么心,被弄走怎么也会比留在这战场上等死好。

    秦军伤兵被抬回了汉军的营地。他首先看到的是一排白色的帐篷,汉国的旗帜正插在那里,迎风飘扬,一个素色麻衣上满是鲜血蒙着脸面的人走了过来,他逐个的翻看着秦军伤兵的伤口,飞快的下达着命令。

    “这个已经死了,抬到那边去,这个抬过去把腿锯了。那几个送去开刀。”蒙面大声指挥着。

    这是在救人还是在杀人,伤兵们生怕被说成死人。

    “啊!啊!”连声的惨叫从旁边的帐篷传来。秦军伤兵想,他们是不是要被汉军杀了吃肉,这是他们能想到的自己最后一点儿利用价值。

    还好汉军对吃人肉没什么兴趣,真的忙着为秦军伤兵治伤。

    “别动,看这边。”汉军医者对着秦军伤员举起了一根棍子,秦军伤兵一愣,汉军医者对着他脑袋就是一棍子。

    秦军伤员被打昏了过去,推进了做手术的帐篷。帐篷里大汉谐和医院的院长马去疾举着寒光闪闪的手术刀一边做手术一边讲解着:“做外科手术首要一点就是要防止感染,要仔细做好清创消毒,将伤口的污物清理掉再用酒精冲洗。这酒精是大王从大量的粮食中好不容易提炼出来的,一定要省着用。做好外科手术的关键是对人体的构造了然于胸,知道伤员伤了什么组织,做手术时尽量避开重要组织。这就要求我们多做手术,更快的办法就是多做解剖练习,现在到了战场上机会难得,你们几个抓紧时间把那些秦军的尸体仔细研究一遍,不要害怕,那些尸体是在教你们救人的知识,实际上也可以算你们的先生,对他们最好的尊敬就是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旁边几个年青的医者连连称是。马去疾说的没错,这真是从人身上学东西。

    张政作为穿越者当然知道医疗队对于军队的重要性,所以自他当上汉王的那一天就到处搜罗医者,将他们派到军队中组成医疗队。

    秦朝技术高超的医者实在是太少,大多数医者也就是比常


1...1819202122...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