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曲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紫糖米糕
王长史一走,姚黄几人自然进来,见了明华正拿了那一叠画像,不由要问事情缘由。
明华亲信她们,便不隐瞒,挑着要紧的一五一十简明地说了:“…阿爹将挑来的这些人选通过太后的手,绕了一圈送去到了父皇的跟前,怕是父皇只以为这些都是太后的意思……”太后干预明华婚事,催促崇元帝择选驸马。
明华没说出口的是,太后不喜欢她,若非为了皇家颜面——:一个十九岁的公主还未嫁出去,委实太丢脸。
否则是不会岔手她的事儿的。前些年给她的封号是如此,这回的一叠画像也是如此,玉琢借了太后的手将他挑选出来给她的夫婿人选送到崇元帝跟前,崇元帝确是不会起半点疑心。
只是玉琢没有料到的是,崇元帝竟是直接将选人之事扔给了明华本人了。
说时,明华已经翻看了三、四个,画像之上除了描绘帝京之中未婚青年才俊的五官外貌,自然还在空白处简要标注了各人背景情况,皆是家族颇有实力的人。
她自认没有心仪之人,只要能够嫁得出去,选谁,好像都是差不离的。
正想着,待她看完手上一页接着往下翻,顿时被画像上的人惊得楞了一下。
是曲锦枝。
几个丫头在她面前,并不能够看清她手中画像画的是谁,只犹自在讨论府邸里兴许要多一位等候已久的主子了。
还是姚黄细心,留意到明华面色似有微红,但又不知缘故,再细看她目视方向,便猜测她或者是看见符合心意的俊俏郎君了。
左右崇元帝也没有给她时限,倒是不急于在这些画像之中挑选出一个人来做她的丈夫,于是明华在缓慢看过一圈后,便将一叠画像重新收拾整齐,亲自搁到了柜子里,就连几个大丫头也不给看一眼的。
几个大丫头虽然心痒难耐,但都知道她是害羞,故而并不点破,只赵粉一个绷不住脸漏了馅笑了出来。
明华问她笑的什么她又答不出来,偏她刚想说话揶揄主子又被姚黄等人眼疾手快、连拖带拽地拉下去了。
……
崇元帝给了明华一叠画像叫她挑选夫君的事儿不知怎的不胫而走,明华刚在府里看了两日的书,外边便有了很是确切的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自然有明华府里的人打听了回来告诉主子。
明华不以为意——她和崇元帝虽说是关起门来说话,但却不是独处,更未曾刻意掩饰宫室之内发生的事,不说一字一句皆可听闻,但大致是为何事,但凡有心打听,总能知道一点儿。
只是通常而言,打听皇帝私事,秘而不宣也就罢了,偏偏此人得了消息还迫不及待地宣扬出来,不是嚣张至极便是愚蠢至极,这等同于在告诉崇元帝,皇帝身边有那人安插的眼线。
按照王长史的说法,乾清宫里怕是要有奴才被连累遭殃了。
可惜明华并不知道哪个奴才遭了殃——她也不甚关心,倒是四月初三一大清早的听说崇元帝往福成府里赐了两个管教规矩的嬷嬷,明华起初还不知何故,然后经由王长史三两句话点拨,才反应过来崇元帝赐下教养嬷嬷是个什么意思。
明华不由好笑。
想来也是,除了福成和仙瑶这两个她从小到大的死对头,又有谁这
第135章 银月冰衣(1)
明华看了一阵子的书,直看得双眼发了酸涩,才搁下了,熄了灯睡下。
次日四月十一,唐韵宜睡了一宿,又闲来无事跑了来,彼时明华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她进来正好看见明华美人慵懒着坐在梳妆台前由贴身丫头伺候着梳头,便自告奋勇接过了梳子给明华侍弄发髻。
“…给殿下弄一个百合髻可好”唐韵宜挽了有如绸缎顺滑的一头青丝便不舍得放下。
明华自然随她,于是唐韵宜便手上翻动,动作利落地梳理出来一个稍作变化的百合髻,然后便牵了明华的手,走到东梢间里,叫丫头子摆了饭菜,吃用早膳。
唐韵宜自然是用过了早膳过来,但她见了桌上吃食不免嘴馋,便也讨要了一碗红豆薏米粥,陪着明华坐到了饭桌上。
前一夜明华刚翻了出来、崇元帝给她的那些画像被忘了收起来,此时正好搁在一旁,唐韵宜眼神犀利,无意扫了一眼便看出来是什么,笑了笑,与明华揶揄道:“…那些便是陛下给殿下你选来的驸马人选吧”
明华顺着她手指,扭头一看,又回转来应答了:“…正是。”
唐韵宜便缠着要帮着明华参详。
明华闹不过她,只得答应了她,于是两人吃完了桌子上的东西,便坐到了一边儿,拿起了已经被拿捏得纸面微皱的男子画像看了起来。
“…你也是没出嫁的大姑娘,说是帮我掌眼,实则也是给自个儿挑选夫婿吧”明华打趣道。
唐韵宜翻看着那些青年才俊,像是没听见明华说话似的,悠悠抽出其中一张,指了与明华冷冷道:“…就是这一位这两日刚刚大喜吧,殿下还留着他的画像做什么,等着给他做妾么”
她少有在明华跟前露出严厉之色,说出的话也不甚好听,明华微楞了楞,知道她是生气了,忙好声好气地哄她:“…那你便帮我将他撕了”
唐韵宜一脸冰霜地挤兑完了明华,又立马儿回复了平日嬉笑,果真畅快地将那一位公子的画像撕了个稀巴烂,再揉成一团,精准地扔进了屋子里的火盆子里,一下子便化成了灰烬了。
明华看了一眼火盆子里犹有一片未烧尽的纸片,转过头来去看唐韵宜。
唐韵宜正拿了一叠纸张接着往下看,压根儿也没曾留意明华目光。
她又翻过几页,看到一个熟悉的人的肖像,一时两眼促狭。一旁明华正留意她动静,自然看到她一瞬变化。
只见她下一刻将一个画像抽了出来递给明华,笑道:“…殿下你瞧瞧,这一位怎么样。”
明华一眼就看到唐韵宜伸手拿来的正是曲锦枝的画像,一下子便红了脸:“…你瞎闹什么呢。”
哪知唐韵宜一本正经:“…我已经将近翻到了底,看了一圈,可没有哪个比咱们的三公子更好的驸马人选了。”
”…哪儿好了他,成天不着调的欺负人”明华自个儿说这话也颇觉心虚,连忙双手捧了茶水小口微抿,又趁势低了头,掩盖去了面上的羞赧。
唐韵宜分辨道:“…你且看他,别的不说,至少在咱们跟前三天两头露脸,起码知道根底。”
明华想着也是——玉琢为她准备的这些人,虽说都是条件不错的,但在外名声再好的人,也说不准内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
第136章 银月冰衣(2)
明华所说不错,熊祎刚回到楚京,屁股都没坐热,便叫来大臣张罗礼品送往大周帝京,一返一来的,算着时间,这会儿抵达,也是常理。
她只叹因着将熊祎这个天大的麻烦送走,便将这个前世害死了她的男人抛之脑后,竟是忘了前世也是这么一个时候,熊祎派人送礼来,还极其高调地给未婚妻子“明华”送了一箱子的七彩琉璃珠。
王长史与明华说话的这会儿工夫,那个奉命携带重礼来京的楚国使臣便恰好与代父主政的姜宥一同坐在皇宫之中的一处亭子里。
明华道:“…可打听到都带了哪些礼品”
明华这个问题,问得其实有一些古怪。
但王长史自然不会多想,他刚还在说旁的话,不防明华突然岔了一嘴,于是便顺着明华问的话,应答道:“…这个倒是问不出来的。”使臣带来的礼品理所当然都是装在了箱笼里,直接带进宫里去的,外人如何能够轻易打听。
明华却只意味不明地道:“…且麻烦你帮着留心消息,得了消息的便立即来与我说。”
王长史感受到明华对此事的重视,当即应承了,见明华并无他事,也就退了下去,自是着人时刻关注了明华交代的事情。
于是到了次日早间便很快有了消息。
宫里派出许多内侍,领齐了人给各家皇子、公主赏赐楚地礼品,明华公主府因着地处偏远,皇宫里的人还没能走到,倒是王长史派出去留意消息的仆役小子飞毛腿似的先一步跑了回来,回报道:“…楚国主送了福成殿下一箱子的七彩琉璃珠!”
明华闻言,抿紧了唇,也不知该如何形容心中复杂。
还不待她坐在院子里愣神思虑,外间便又有仆役跑进来说道是宫里的人来分发楚地送来的礼物了。
明华自然便仓促起身,赶忙跟着进来禀报的仆役一道,去了外边。
来送礼的内侍公公也是明华认识的,明华亲自作陪,在前院待客厅子里请那内侍吃了府里最好的茶水,那内侍却也只是轻抿一口便料定明华拿不出什么好东西而将茶杯放下了。
明华看见了,却也只是习以为常地将那人送了出去,一声不吭,并没与那公公说,那是东南茶地生产出来的全大周最好的茶叶,就是崇元帝宫中也只有一盒。
玉琢特地弄来两盒给她,她只后悔不该拿出来给这不识货的人凭白糟蹋了。
内侍放下熊祎送来的礼品便领了人走了回宫,并不多留。明华送了他,返身回来,看见摆了在会客厅中的一个箱笼,看也不耐烦看一眼,便与姚黄吩咐:“…收进库房里,待这阵子过去,交给王长史,叫他拿去卖了换银两。”
姚黄听了,不疑有他,按着明华吩咐,将东西拿下去了。魏紫等三人却是跟着明华回了牡丹院。
明华只当熊祎送的不过是什么寻常的物件,回了牡丹院便取了新从外边搜罗来的一本奇书翻看,看到兴起之处,还不觉微微一笑。
她刚看了几页,就见那边姚黄小碎步着进了来,犹豫了一下便附耳到明华边上:“…主子,那楚国主送的东西,有古怪,你且跟着来看一眼”
明华听了,不由疑惑:“…哪儿古怪”然而说归说,却还是按着姚黄的话,跟着她去到了府里专门用于收放贵重物件的库房。
见四下无外人,姚黄方才大了嗓音道:“…主子,楚国主送咱们的是一箱子的布料。”
“
第137章 蓝花楹(1)
魏紫几人也惊疑不定地朝着明华看去。
里边这件东西,显然并不是能够随意流通到市面上去不着痕迹兑换银两的寻常物件。
“…还能如何”明华思虑半晌,终是道:“…暂且将它单独收放起来,晚一些我亲自来处理它!”
姚黄自然想问这是何物,但看明华神色也知道不应该多嘴,便依照吩咐,将银月冰衣取了出来,用普通布料包裹了掩人耳目,带去了牡丹院正房中的一处暗格小心翼翼存放了起来。
四个大丫头都是心腹,嘴巴牢靠,明华并不担心她们泄露银月冰衣的事情,便待四下无人时,将这物件的来历简单地说了。
姚黄等人果然是被微微惊吓到。
“…主子,”姚黄作代表,出了声问道:“…此物既然如此珍贵,他楚国国主怎么会偷摸着给咱们送来”四个丫头都并不怀疑明华如何会知道银月冰衣,只当她是闲杂书籍日渐看多,兴许是哪儿恰巧有所记载也说不定。
只是关于熊祎送重礼的动机,四人全都想到了一个可能。
赵粉试探着接在姚黄之后说了句:“…那楚国主会不会是对主子你……”留了半截话没有出口,然而在场之人都知道未尽之语是什么。
“…或许是你想的那样吧。”明华冷笑:“…这些王孙子弟心里在想些什么,谁又能知道!”
明华话语之中大有不将她自个儿归类为皇族的意思,四个丫头知道内情,自然不言语,所幸没有旁人在,就是说得再放肆一些,也是无妨的了。
明华几乎将对熊祎的不喜摆在脸上,丝毫不加以掩饰,几个丫头在旁自是看得清楚。
她们不禁感到奇怪——明华一向脾性甚好,轻易不与人为恶,何以一提到熊祎这个不过几面之缘的人竟会屡屡露出堪称狰狞的神色
然而心里想归想,却是不会去问,随着明华一声令下,屋里各人还各归各位,各司其职。
明华则是平复了心绪,将看过的书籍取来接着翻阅,但却总不经意分了神去思索熊祎的事儿。
原本随着熊祎离开大周京城足有两月,他的名字已经在帝京之中逐渐消了身影,然而此次一番动静,又叫他在市井坊间出了一回大名。
楚国重臣携带礼品与周国帝京的人示好,送来的礼物之中,不仅有皇家之人收获颇丰,几个声名显赫的世家权贵也是被致以敬意送上厚礼。一时这个边陲之地的属国国王又成了贵妇们谈天说地时的一个话题人物。
“…毕竟他长相俊美,各家夫人喜爱于他也是理所当然的,”明华正应了唐韵宜邀约,坐在宁国公府唐韵宜的小院子里,一手举着茶杯,小口轻抿,放下茶杯,道:“…你也知道长辈们对待他那样的小后生最是没辙的了。”
唐韵宜难得听她说这些可谓有些刁钻刻薄的话语,不由心奇,闻言也跟明华似的,饮用一口茶水才应答:“…殿下的话说的不错,确是一张老少皆宜的俊俏脸蛋。”
明华不喜熊祎,自然爱听别人讥讽他,两人臭味相投,丝毫不因为在别人背后说人是非而觉得羞耻。
再加上前脚方才中途岔入的唐韵宛,三人小聚,一边儿说话,一边儿吃些瓜果零嘴,很是得趣。
只是唐韵宜巴不得能够和明华独处,自然要趁着明华不注意,偷眼去瞪
第138章 蓝花楹(2)
故而,她要带唐韵宛一道,梁氏是会答应的:“…阿宛,你还没曾去过殿下府邸上看过吧”
唐韵宛果然如唐韵宜所料,听了唐韵宜这话当即便双眼如星,满面笑意地应了,又转头去与明华撒娇:“…殿下,我可以去的吧”
明华自是笑着应“好”,道:“…倒不如说就是你阿姐不提,我也是打算问一问你的,还正忐忑着宁国公夫人会不会答应放你出去。”明华自然也知道宁国公夫人将唐韵宛留在府里备嫁的事儿。
明华很快便知道宁国公夫人是一定会答应的了,晚间时候,明华在宁国公府府上用过晚膳,由梁氏亲自作陪,一路走出,梁氏便顺势与明华就此事议论:“…只要殿下别嫌弃她姐妹俩,我倒是无甚意见,虽说把阿宛关着收收性子,但叫她有个去处、有人陪着说说话,也是好的。”明华公主府是出了名的清净。
如此这事儿便算是定下了。
梁氏跟明华在前面说话,唐家姐妹便随后跟着,前边两人说的话自然一字不落地进了她们的耳朵里,唐韵宛听见母亲答应,高兴得趋前一步,挽了梁氏的手,道:“…那便立马儿约个日子”
梁氏无奈又宠溺地瞪了小女儿一眼,刚要说话,却是明华先行一步开了口:“…说来也是巧的,四月十八我府上便有一场小宴,来的皆是相熟的人家,阿宜、阿宛都可以来的。”
梁氏微惊——明华殿下竟也会办宴饮聚会思虑片刻便也应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