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西风紧
就在这时,一骑冲到墙下,那军士十分灵巧,身体居然渐渐在马背上站了起来,眼看他要摔倒,人却纵身一跳,双手抓住了围墙的墙头。
不一会儿,大门便打开了,朱高煦带着亲兵鱼贯冲了进去。
他骑马跑进庄园,却见里面就像空了一样,没看见有人。这时北边忽然传来了一声女子的尖叫,朱高煦便取了弓箭,调头循声奔了过去。
绕过一座房子,他很快就看见北门后面,有好几个人在那里。几个汉子站在门口,其中一个正在往门缝里看,另外两个一起抓着一个女子。
那些人发现骑兵过来,纷纷转头张望。突然那女人用汉话喊道:“汉王救我!”
她刚喊了一声,立刻被旁边一个汉子捂住了嘴,另一个汉子的右肩一动,手伸向了腰间的刀柄!朱高煦立刻拉弓瞄准。
“砰!”地一声弦响,箭矢在二十步左右正种拔刀汉子的眉心!那汉子连哼也没吭一声就倒了。朱高煦直接弃了弓,拔出雁翎刀时,战马已冲至跟前,他顺手一刀就劈到了捂着女子的那人脑袋上。血随后飞溅,溅了那女子一脸。她惊恐地站在那里,呆若木鸡。
朱高煦等人径直从女子左右掠过,然后转弯迂回从门口横冲而过。一阵惨叫,大伙儿一人一刀,剩下的安南汉子便倒在了血泊之中,完全没有丝毫抵抗的余地。
朱高煦的战马冲刺无法马上停下,又向侧面冲了一段路,这才勒住坐骑。“吁吁!”他吆喝了两声,调转了马头。
女子也转身过来,抬头愣愣地看着朱高煦。
朱高煦打量了她两眼,见她穿着丝绸料子的长袍,有着安南人少见的洁白皮肤,一看就是个贵妇。而且可能就是王后!
这女子长得当真美貌,乍看和汉人没甚么区别,但面相却有异域风|情,额头平坦、眼窝有点深。她那花颜失色的表情,倒叫人直觉楚楚可怜,美|艳的脸上还溅了一道血迹,更有几分怪异的凄美无|辜之色。
朱高煦一边瞧她,一边把雁翎刀放回了刀鞘。她也在打量着朱高煦。
“你是安南国王后?”朱高煦问道。
女子轻轻点了一下头:“阁下便是大明朝汉王?”
朱高煦抱拳道:“正是本王。”
他听到回答,马上便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将缰绳随手一扔,向王后走了过去。王后的眼睛明亮有神,看着朱高煦,眼睛仿佛会说话一样、有千言万语,只是朱高煦没读懂。
完全没见过面的人,甚至朱高煦看到她也认不出来。可是在此时此刻,他却有种莫名的亲切熟悉感……或许,朱高煦追寻这个王后的时间有点长了,总是在思虑她的事,所以不曾相见、却胜似相识。.
大明春色 第三百二十章 虎嗅绸绢
陈氏余悸未了,怔怔地看着前面的明朝亲王。她的儿子就送到了汉王府,早就挂念着此人,也听说过他很多事。忽然见面,陈氏倒不觉得他是陌生人。
不过汉王却非她曾想象过的模样。面前这个年轻汉子披着一身重甲、穿着红色的斗篷,身材十分雄伟,皮肤呈铜色,与宗室贵族因养尊处优、酒|色过度的模样完全不一样。
朱高煦渐渐走过来时,陈氏闻到了一股男子特有的汗味,毕竟他方才经过了一番剧烈的战斗。
陈氏的目光从那些瞬息间就被杀戮的尸体血迹上拂过,又看了一眼朱高煦身后的斑斓坐骑。恍惚之中,她仿佛听到了丛林中老虎“嗷”地一声威怒的低吼,一股无形的巨大压力,让她的胸口忽然有一阵窒息,有短暂的一刻根本无法呼吸。
就在这时,朱高煦把头盔摘了下来抱在怀里,露出了一张面目端正、浓眉大眼的脸。他接着从怀里一摸,陈氏马上紧张地盯着他的手。
不料朱高煦竟然掏出了一张金线刺绣的白绸手绢,递了过来,指了一下他自己的脸道:“王后,擦擦血迹。”
陈氏瞪眼怔了一下,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她微微有点迟疑地小心接过了手绢,这才想起刚才脸上溅上了一些血。
“多谢殿下。”她用汉话言语了一声,接过手绢侧身回避,轻轻擦了一下脸。
陈氏心道:无论是谋朝篡|位的胡氏,还是一心想做安南国王的陈天平,亦或野心勃勃的黎利,这些人对她至少讲点礼数;眼前的杀人如麻如狼似虎的大明朝亲王,也挺客气的。落难时面对的最可怕之人,却恰恰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爪牙和奴隶!
这时朱高煦问道:“王后可否告知,豪强黎利可在此地?”
陈氏道:“汉王殿下方始攻打庄园,黎利就急急忙忙地跑了。”
“往哪个方向走?”朱高煦又问道。
陈氏抬头看了一眼,“应是东面。”
朱高煦听罢马上招手让旁边的一个武将过来,沉声道:“立刻调轻骑追击,不论死活,拿下黎利!”
“得令!”那武将应声后,立刻翻身爬上了战马。
陈氏的眼睛微微虚闭,瞳孔收缩了几分,暗忖:汉王竟然猜到了黎利的野心?!
之前陈氏不愿意跟黎利走,黎利很生气,杀死了陈兴旺,陈氏确实被吓得不轻。但她认定黎利既然有野心壮志,必然不会当众弑杀王后,坏了他的名声;陈氏才壮起胆子拒绝黎利,结果确实如她所料。
不过黎利是否有雄心,连伪朝左相国胡元澄也没看透。而眼前这个汉王,从未与黎利打过交道,刚到此地就识破了黎利!这让陈氏感到十分意外。
陈氏不禁又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汉王,见他的铜色皮肤因风吹日晒有点粗|糙,但那年轻的面目依然能叫人看出来年纪,这个亲王大概也就二十出头!他却有着与年龄不太相称的老谋深算。
陈氏又想起传言里,汉王与大明皇太子的争斗,她心里便断定:这个亲王经历的事儿恐怕也不少。
她与朱高煦彼此互不了解,可是一时间她却有种同类相聚的亲近感了,因为陈氏也见识了太多权|力争斗。
这时汉王说道:“王后受惊了,你先到屋子里定定神,让赵平带几个人护着你。我还有些事要处置,容后再徐。”
陈氏急忙问了一声:“陈正元(王子)还好么?”
“没有比汉王府更万无一失的地方,王后只管放心。”朱高煦走向他的战马,回头答了一声。
陈氏听罢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又指着手里的手绢柔声道:“弄脏了殿下的手帕,我洗净后还给殿下。”
朱高煦随口“嗯”了一声,人已矫健地一跃上马背,抱拳道:“告辞!”
陈氏依旧心无旁骛地注视着朱高煦的身影,那雄壮的身躯在如虎的战马上、十分灵活有力地起伏着,力量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中散发出来。她看着那身影,直到他消失在墙角。
“王后,您请。”一个高个年轻武将鞠躬做了个动作,一脸敬意。
陈氏回过神来,向这个名叫赵平的武将轻轻颔首,面有道谢之意。
赵平等几个明军将士牵着马随行,陈氏回到了她平日住的一处僻静小院。之前她就住在这里,因为要避人耳目,所以位置在庄园的角落里。
走进小院子时,里面一片狼藉,各种东西扔得到处都是,已然空无一人。黎利一走,庄园里的人不知什么时候把这里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抢得很急把整个院子都弄得一团糟。
赵平下令将士先进屋子里搜寻了一番,然后请陈氏入内。
天色已渐渐黯淡了。夜幕降临后,堂屋门口又进来了个白胖的圆脸后生,陈氏见他没有一根胡须,猜测是个宦官。等那后生一开口,声音尖细,便证实了陈氏的猜测。
宦官躬身道:“奴婢名叫曹福,乃汉王府上的人。您贵为王后,不能没人服侍、失了尊仪。奴婢手里正有两个安南女子,王后暂且让她们侍候着罢。”
陈氏道:“曹公公有心了。”
她的汉话口音与明人不同,但说得很娴熟。安南国很多书籍、特别是史书都是用文言写成,贵族若是不会汉语,简直和目不识丁差不多。陈氏出身就是宗室,当然读过很多书。
曹福拍了两下巴掌,便有两个细皮嫩肉尚有几分姿色的女子走了进来。这俩安南女子居然在汉王军中……陈氏一看,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叫人察觉的揶揄之意。
曹福又道:“这黎家庄园上,若有王后熟悉亲近的人,也可以找来服侍您。”
陈氏轻轻点头。
曹福抱拳拜道:“奴婢不打搅王后歇息了。”他说罢又对两个女子道,“好生侍候着。”
她们一起行礼,低着头道:“是。”
两个女子都不是寻常百姓家的人,挺识趣。她们很快就忙活起来,娇小的女子去收拾屋子了,高个的烧水做饭。
陈氏也渐渐安心了不少,至少眼前的窘迫暂时过去了。她心有余悸,又暗自一阵庆幸……只是悬着的一颗心,很难真正落地。
她坐在一张椅子上,拿手肘支撑着头,似在闭目养神,又仿佛疲惫地在打盹。但她没有睡着,心里非常清醒地想个不停……
陈家宗室大权旁落,王权衰微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权臣胡氏甚至直接取而代之……但随着多邦城的陷落,胡氏真能守住王位?
而黎利等地方豪强暗中招兵买马,韬光养晦,等待着时机。
明军号称百万,席卷了安南国大片地方,克日将开进东都!此时安南国土地上,最强大的一方、当然是明朝势力,他们很快就能掌控安南国的国运。
大明皇朝调动大军、靡费无算,只是为了帮安南国恢复正统么?他们会照诏书上所写、帮助陈氏恢复王权,还是径直吞并安南……
王后陈氏当然希望大明朝廷信守承诺,帮他们陈家。如此一来,身为前国王的嫡子、她的儿子陈正元就极可能回到安南国,风光地坐上他应得的位置!陈氏也能母凭子贵,成为锦衣玉食手握大权的太后!
大明朝廷有皇帝、文武大臣,他们各自又是甚么主张?
陈氏无法左右大明皇帝和朝臣的想法,但她凭自己的见闻经历思索,一个朝堂上,很难发生所有人都一种主张的事,总会有争执分歧。
这时朱高煦递上手帕的温柔动作,浮上了陈氏的心头。她将今天旁晚见面时朱高煦的话语神态,仔细想了一遍。渐渐地,一丝希冀悄然袭上了陈氏的心头。
陈氏睁开了眼睛,活动了一下有点发麻的腿,接着站起来在椅子旁边缓缓踱起了步子。过了一会儿,她又看着桌案上的一盏油灯发怔。
她心道:汉王虽在夺嫡之争中失败,被封到了云南;但是,他仍得大明皇帝信任,否则皇帝如何放心把那么多军队交给他统率?
正在这时,一个安南话声音道:“王后久等了,因庄园上很乱,奴婢现在才准备好晚膳,您要用膳了么?”
陈氏转过身来,点头道:“好。”
女子又用试探的口气道:“奴婢去烧水,待王后晚膳后,便侍候您沐浴更衣。”
陈氏又点了一下头。
陈氏吃了饭,夜色更深了,她洗漱做些琐事等着。心里寻思朱高煦会不会晚上到来,因为他旁晚离开时说过“容后再徐”……此人似乎有点好色,说不定会有甚么心思,借着晚上来叙话寻找机会。
自从前国王被弑之后,陈氏已经习惯各种人要垂涎染指她的美色。有身份的人一般是软磨强|逼、用些手段;那些小人更直接,陈氏在老挝时就差点被几个侍卫凌|辱了。
尽管国破家亡,陈氏也深知自己是王后,决不能轻易损了清誉,所以她一直绞尽脑汁在夹缝中自保。但当遇到强|权者或是真正值得之时,反抗不一定就能成功……
到了半夜,汉王居然还没来,陈氏的眼帘都快睁不开了。她不禁揣测,难道气血方刚的汉王竟是个正人君子?
大明春色 第三百二十一章 试探
多邦城外的明军大营,天还没亮就响起了阵阵号角声,张辅的前锋军早早拔营,开始向东进军。因为张辅昨晚就得到了禀报,朱高煦率骑兵去升龙了!
张辅原以为,朱高煦已经把攻占东都的大功让给他,却不料汉王的骑兵跑得比谁都快。升龙城现在兵力空虚、被攻破并非难事。张辅自然十分着急,接连两次传令,催促前锋加快行军。
汉王说话不算数?张辅仔细又看了一遍军令,发现信中的命令、只是叫张辅带兵进军升龙,却并没说只有张辅部能去升龙……
张辅一肚子火气,早知汉王狡诈,而今果然见识到了!
太阳升起后不久,前方有斥候武将来报:“汉王军骑兵大队,于昨日旁晚夺占了升龙西南面十余里地的一座庄子,驻军在彼处,按兵不动!末将打听到,那庄园乃清化豪强黎利之业。”
张辅顿觉事情怪异,汉王军忽然急匆匆地冲去升龙,若是为了抢攻,又为何按兵不动?
他忽然想起,昨天有个武将盘问过汉王的奸谍。这时想起来,张辅便拍马让到大路边,叫人把那武将喊过来问话。
不多时,大将蔡福拍马赶到了张辅跟前。张辅立刻问道:“听说昨天蔡将军麾下,有人捉住了汉王的奸谍盘问。那奸谍从东边来,去干甚么的?”
蔡福略微一想,便抱拳答道:“回大帅话,那两个奸谍确是汉王的人,其中一人乃汉王府护卫军户。他们受汉王派遣,潜入升龙、打探前安南国后之下落。得知国后被围在黎利的庄园,他们便赶着要回去禀报。彼时正有大帅中军的信使要去汉王军大营,末将遂派人护送奸谍一同西行。”
张辅一听,马上回过神来:原来汉王急急忙忙的样子、率骑兵赶去了升龙附近的庄园,却是为了找安南国王后!
他又想到:汉王若是为了抢攻,多邦城还有汉王的人马,为何没有随后跟去升龙?居然向西山大营调遣了……
张辅的脸立刻感觉到一阵发烫,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一种怪异的滋味涌上了他的心头。
身边有大将问道:“大帅,咱们是否还要急趋升龙城?”
张辅的脸更红,心思好像已经被别人看出来了!张辅只得一副若无其事的神情,正色道:“大军趁胜攻下升龙,不得殆误战机!”
……黎家庄园里,朱高煦站在门楼上,身上只穿了一身披甲和一件锁子背心,他这幅打头就没打算带兵出去。
朝阳挂在天边,空气湿润、露水未干,今天又是个大晴天。昨天旁晚明军冲进庄园时,天已渐晚,大伙儿没来得及打扫完狼藉的战场,今早人们正在收拾。
朱高煦一早在这座门楼上,发现了陈兴旺的尸体,这具尸体显然在这里躺了一整晚也无人理会。他不禁在尸体跟前站了好一阵子。
身在异域他乡,见一个熟人抛|尸在外,朱高煦一时间倒不禁有几分感概。
大伙儿来到这个地方,时时刻刻面临着语言不通的陌生人、危险的敌军,还有各种疾病的风险。有的是为了军功往上爬,有的是不敢抗命,有的因难以割|舍的情|欲和留恋,丢掉性命也在所不辞……
忽然之间,朱高煦自己反倒感觉有点迷茫。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一袭白裙。王后陈氏正在门楼下的一条石径上、站在那里远远地看着他。
朱高煦便抬起头,对身边的人道:“找个地方埋了。”
侍卫答道:“得令!”
这时朱高煦又见陈兴旺的衣服里有个东西,弯下腰一翻,原来是一枝有吊坠的竹笛,便顺手拿了起来。他很快走下了门楼,迎面向王后陈氏走去。
陈氏换上了干净的素色长袍,安南人的服饰与汉服极为相似,但似乎衣裙更窄一些。衣服裁剪得更贴身,于是她那娇|好的丰腴胸脯、婀娜修长的细腰,以及髋部的诱|人轮廓都一览无余。尽管陈氏曾生过孩儿,但那身段依旧如此修长美妙。
她的肌肤如玉、容貌艳美,稍稍一走路,腰身轻轻扭|动的姿态更是颇有风情。就连朱高煦见之,也很是动心,难怪那陈兴旺曾被眼前的王后迷了心窍。
这时朱高煦发现,陈氏神色异样、正在观察着他手里的笛子。
他打破了沉默,扬了一下手里的东西,淡然道:“陈兴旺的妻子乃昆明城的名旦,我与她认识。顺手便拿一件遗物带回去,也好给他妻子留个念想。”
陈氏轻声道:“汉王殿下真是有心。”
朱高煦又道:“那边有间客厅,咱们到屋子里谈谈。”
陈氏点头道:“殿下请。”
陈氏的身体稍稍落后于朱高煦,俩人默默走了没一会儿,她便开口道:“陈兴旺对我有恩,他昨日被黎利杀死时,也是想帮我。不过后来我回房之后,原以为汉王会来议事,便在院子里等着。我身边也没熟悉的人差遣,便没顾得上陈兴旺的尸首。”
她这是在为自己辩解么?朱高煦觉得有点多余,陈氏身为王后,本来就不太可能对一介草民有多在意。
之前她几年没理会陈兴旺,需要陈兴旺时、才主动攀谈结交。朱高煦听说这事儿时,早就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嗯……”朱高煦习惯性地发出一个声音,不想对此多言。接着他又随口道,“昨晚天黑了,我想着晚上多有不便,就没有去叨扰王后。”
陈氏听到这里,微微侧目,抬头看了朱高煦一眼。
朱高煦察觉她的目光,也转头一看,眼睛从她单薄的削肩往下一扫,只觉她的侧胸轮廓更高。这王后时不时就能让人心神动荡,但朱高煦对美色还稳得住神……他不愿意为了一时的冲动,轻举妄动,坏了大事。
朱高煦非常需要这个王后、以及她的儿子,对稳定安南国大局非常重要!
俩人刚刚见面,女子难免对刚认识的人有防备心。这时候朱高煦要是心急,很容易让女子产生不安全感,那是相当不明智的干法。一旦王后不信任他了,那他想扶持陈氏母子的算盘,岂不是得不偿失?
朱高煦非常小心地对待着这个看似处于任人宰割田地的王后,因为她有着比美色更重要的价值。
等俩人在客厅里的东边茶几两旁,分上下入座了,朱高煦才谨慎地表示出善意。他故作温和地微笑说道:“我与王后昨晚初次见面,却总有一种‘时似故人来’之感,说起话也像故人重逢,好像早就见过一般。”
王后的反应很平和,她微笑道:“原来汉王也有此感。”
她很是迎|合,毕竟她现在如同鱼肉、儿子还在朱高煦手里,无论愿意不愿意,应该都不敢得罪朱高煦的。或许,俩人只是在试探着对方真正的态度罢了。
“在此之前,我已听过王后很多事,正因如此,你我算不得不相识哩。”朱高煦笑道。他的神色毫无猥|亵调|戏之意,眼神却忍不住瞧了一下王后的腰部。身材好的女子,坐下来时最易让朱高煦失去克制力,她坐着的姿势,丰腴的髋部会呈现出皱|褶、非常美好,姿态也更显挺拔端庄。
陈氏刚才微笑着回应朱高煦,笑意未全收,明亮的眼睛仍带着些许笑意地看着朱高煦。那清亮的目光,倒让朱高煦顿时觉得有点尴尬,好像已被看穿了心思一般。
好在陈氏并未说破,她柔声问道:“汉王今早似有心事,您在忧心甚么?”
在大明朝以来,他确实心思很重,老是忍不住想得太多。刚才在门楼上呆那一阵,似乎被陈氏看出了心事重重的样子。
朱高煦沉吟片刻,便带着诚意道:“今年咱们有很多人来安南国,也死了不少,每次厮杀,便是尸横遍野。我忽然觉得,人其实很容易死……”
陈氏认真地听着,轻轻点头。
朱高煦微微皱眉道:“人一死了,那身外之物还有甚么用?既然如此,世人为何要贪得无厌、涸泽而渔?为了好处占尽,很多食|肉者完全不顾他人死活,可这样做又有多大的意思?”
陈氏想了一会儿,好言恭维道:“汉王定然不是那样的人。”
朱高煦道:“所以我在寻思,自己在安南国之事上的主张、应该没有什么错。有时候咱们不必只盯着自己的好处,为了别人让步一些,或许更有意义。
我想到伤兵营那些垂死绝望的士兵,就更加觉得,尽快结束安南战争、并避免更多的冲突,方是减少痛|苦的正确做法!”
陈氏马上问道:“那汉王的主张是甚么?”
朱高煦看着她正色道:“让陈氏宗室继任国王,名正言顺,众望所归。”
陈氏美艳的脸上,神色顷刻间变得非常生动,激动的红|晕、克制的笑意、欢喜的好感,还带着些许提心吊胆的疑虑,微妙地在她的眉目间急速变幻着。
她又小心而认真地问了一句:“汉王殿下,您的主张是真心的?”
朱高煦看着她的眼睛,轻轻点了一下头。
大明春色 第三百二十二章 喜爱之物
三日之后,安南国的东都升龙、便被张辅率军攻陷。
胡氏坐大之后,因其发家于清化,一度把安南国都城迁到了西都清化。但升龙(河内)位于富庶的大江平原中心,粮食充裕、人口稠密,仍是安南国最大最繁华的城池。
明军进入升龙,立刻大肆劫|掠。朱高煦也调麾下诸部开进升龙“驻扎”,他从未准许将士纵兵劫|掠,未也下令禁止。
这时张辅又传信过来,建议向朝廷报捷、献礼,朱高煦也未有异议。不过他心里非常清楚,献礼意味着更多的掠|夺。
朱高煦的主张并不赞成这种做法,但此时他若跳出来制止,便会挡很多人的财路,因此他始终没有反对。
果不出料,这二天王斌就派人到升龙郊外奏报:军中诸将、文官、宦官一起带着人对安南国王宫进行了洗|劫,并在城中到处收罗奇珍异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