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春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西风紧
“这么快?还没人说怎么处置那事儿,就查上了?”朱高煦有点意外。
王贵一脸不知所措的惊惧。
朱高煦皱眉沉吟片刻,道:“我在富乐院见的人,你还记得?”
王贵忙鸡啄米地点头:“名叫王贞亮,他的父亲乃驸马爷王宁、母亲乃怀庆公主!”
朱高煦“嗯”了一声,小声道:“王贞亮是我表兄,幼时的玩伴。旧时情谊还在,你们先去找他,让他权宜安顿。”
王贵顿时一脸感激:“王爷为了奴婢,如此大费周章,叫奴婢……”
朱高煦制止他道:“不必说那些,你鞍前马后在我身边,又没做错什么,我岂能坐视不顾?”他顿了顿,又冷笑道,“那事儿有点意外,但既然干了,就要干到底!我岂是轻易服软认输之人?”
朱高煦说罢伸出手来,王贵立刻跑到桌案上,选了一枝用过的毛笔,在舌尖上舔几下,双手搁到朱高煦手里,然后又摆下纸。朱高煦三下五除二写了两行字,下笔处竟是十分讲究的行草,全不似武夫所写。
“快走!”朱高煦催促道。
王贵急忙小心收了信纸,深深一鞠躬,“奴婢告辞。”
朱高煦随后也出了书房,在廊道上又遇见了三弟高燧。高燧急冲冲地喊道:“二哥如厕要那么久?宫里来人传旨了,二哥快来!”
朱高煦转头望了一眼王贵离开的方向,脸色不太好,一言不发与高燧去往前院。
及至院子里,一群人已然摆开了排场。大门洞开,有一队披甲执锐的甲兵,站在门厅那边,几个太监站在院子里,有些不耐烦地侧目等着朱高煦了。
待朱高煦等过来,中间的太监便仰首走上前,尖声道:“圣上口谕,高阳郡王接旨!”
朱高煦等四人与太监换了位置,让太监站在北面,然后几个人一起行跪礼。太监这才说道:“优伶杜氏挑拨离间,奴婢王贵有怂|恿之罪,即刻着有司拿执下狱!责高煦,令毋再犯……钦此!”
“臣等接旨,谢恩!”世子等一起叩拜道。
大伙儿有板有眼地做完,场面立刻就变了,太监弯着腰带着笑脸道:“魏国公也在哩。”徐辉祖道:“俺也是刚听说外甥干的荒唐事,气不打一处来,过来责问他!”
这景象,就好像刚刚一本正经演完了一场戏、到了幕后就开始寒暄闲聊了一般。
太监看着朱高煦道:“高阳郡王,皇爷要拿的那两个人哩?”
朱高煦道:“不知跑哪去了,长兄见着了么?”
世子一脸愕然,“王贵一向是服侍二弟的奴婢,为兄如何知道?”
朱高煦沉住气,转头对太监道:“公公要不要搜查府上?”
太监沉吟片刻,摆手道:“那倒不必了,有司自会捉拿要犯。不过,若是那二人回府,得烦劳诸位禀报官府。”
就在这时,世子忽然跪伏在地,声音凝噎,泣不成声。
“……”朱高煦顿时一愣。
太监和朱高煦等忙一起上前扶住,太监道:“世子别怕,皇爷并没有要伤高阳郡王性命之意,便是拿不到罪犯,也不至于此。”
世子这才艰难地顺势爬起来,一脸忧愁道,“请公公回禀圣上,俺二弟懊悔不已,绝无窝藏钦犯之心,俺们兄弟三人皆感怀圣上宽容仁厚。”
太监立刻点头,答应道:“好的,好的。世子做兄长不易……哟!耽误时候了,奴婢不敢久留,还得回禀,留步留步。”
“送公公出门。”世子十分客气地拜道。
徐辉祖道:“天已不早,俺也走了,高煦好自为之。”说罢用一种十分复杂的眼神,直视朱高煦脸上。
“有大舅今日教诲,二弟一定不敢再松懈。”世子立刻帮着应答。
……这时,王贵带着杜千蕊已找到了王贞亮府上,递上朱高煦封好的书信。
但他们并没有见到王贞亮。一个奴仆很快赶车出来,急匆匆地带他们离开了府邸。
及近上元门,望得见幕府山了,他们在一个叫孝子巷的地方停下来。旧石板铺就的小街,两边主要是卖香烛纸钱、纸人灵房之类的铺子,隔一段路就有几个装满水的大瓦缸,以备救火之用。
其间有个不起眼的院子,是作为存放棉纱的仓库,王贵等二人就被送到了在这里。院子里就一对老夫妇守着仓库。
没过多久,朱高煦的“好友”王贞亮独自来了。
正待在房里的王贵和杜千蕊忙站了起来,正要执礼,王贞亮便伸手往下做了个手势:“俗礼免了。”
王贵仍弯着腰道:“拜见王佥事,奴婢家王爷没事罢?”
这边杜千蕊听到称呼,心里顿时有些诧异……她见过这个人,在富乐院两次与“洪公子”朱高煦见面,自称“王公子”。现在又见到,才知这王公子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公子,而是个官。她忍不住进一步猜测,朱高煦与王公子在富乐院见面,恐怕不单单是喝酒听曲作乐。
“高阳郡王无妨。”王贞亮道,“不过你们俩,恐怕得躲上好一阵了。圣上震怒,金口玉言要拿你们问罪。”
王贵脸色苍白道:“奴婢竟闯了如此大祸……”
“高阳郡王心中有数的,这种事儿,很容易牵连身边的人。”王公子淡然道,“幸好高阳郡王有先见之明,又念你忠心,提前作了安排。”
王贵听到这里,竟然泣不成声。
王贞亮看了他一眼,也不多说,言语依旧平静,“这阵子风头紧,你们就别出门。等些时日,瞧高阳郡王的意思,再作安排。”他顿了顿又道,“对了,送饭的老头姓李。”
王贵跪伏在地:“多谢王佥事搭救之恩!”
杜千蕊见状,也赶紧拜谢。
“起来罢,我不过受人所托。”王贞亮说罢,转身打开房门便走,没什么多余的话说。
二人送至房门口,目送他离开。
这时杜千蕊问王贵,“王公子是什么人?”
王贵犹豫稍许,便坦言道:“驸马爷的儿子。”王贵回顾四周,又道,“宫里赏赐皇亲国戚,免不了有丝绸棉纱,穿是穿不完的。咱家猜,他家在卖那些东西,圣眷大不如前了。”
杜千蕊不断点头。
王贵看了她一眼又道:“咱家与杜姑娘说句好心话,以后的生路只能靠王爷。你既无出身、又无靠山,出了这样的事儿,人不找你出气?别人一根小指头也碾死你!”
杜千蕊忙道:“多谢公公好言。”她神色阴晴不定,微妙变幻,又喃喃道:“若非王爷安排,我们恐怕再无天日。”
“杜姑娘明白就好。”王贵道。
……
徐辉祖和传旨的老太监一起离开了世子府。待礼送到大门口的人回去关上府门,徐辉祖回头瞧了一眼,马上问老太监:“吴公,这圣旨里的法子,是谁出的主意?”
太监想了想,俯首过来,小声道:“太常寺卿黄大人。”
徐辉祖跺了一脚,眉头的竖纹更深,用很重地语气叹道:“唉!”
太监见状,忙问道:“魏国公有甚不同的高见?”
徐辉祖不答,径直说道:“俺想觐见,当面与圣上说,吴公回宫回禀传旨的事儿,可否顺便通报一声?”
太监马上答道:“当然可以!魏国公想见圣上,咱家哪能不通报哩!”
徐辉祖遂与太监内侍一道,畅行无阻一路进了午门,在奉天门外就止步了,等着太监先进去通报。太监道:“圣上御门听政,现在应该还在里边。魏国公候在这里,等着消息。”
“有劳吴公。”徐辉祖站在这里,连说话的语气也比之前客气不少,声音低了几分。
在山水秀丽、四处可见亭台楼阁的南京城里,御道两侧却连一棵树也没有,只有空旷的大道和宏伟的殿宇,一派萧杀宏大的景象。饶是徐辉祖长得非常高大,站在托显皇权的宫城下,也显得十分渺小。
等了许久,便听见一声声重复的话从里面传出来,“宣,魏国公徐辉祖觐见!”“宣,魏国公徐辉祖觐见……”
明明有几万人的宫城,却充满了空寂的回音。
徐辉祖双手扶正帽子,拉扯了一下衣襟,阔步向御门走去。
他到了奉天门,既不敢左顾右盼,也不能抬头打量御案后的皇帝,先在门外行叩拜之礼。隐隐只看见里面两侧坐着几个文官,在案牍之后;上位的皇帝一身黄|色的衣服。
里面传出了皇帝朱允炆的声音:“免礼,进来说话。”
或因朱允炆太年轻,音色不够厚重、细了一点,而且语速也较快……与萧杀宏大的皇城比起来,总感觉不甚搭调。不过徐辉祖也不敢马虎,小心持重地走了进去。
朱允炆的声音又道:“高阳郡王生事,朕听说魏国公对处罚有异议?”
徐辉祖弯着身体,眼睛是盯着地砖的,这时壮起胆轻轻侧首,瞅清楚坐在御门内办公的文官是谁,一看是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
他心下有点犹豫,但凭自己、想单独向皇帝密奏,似乎不太可能……又不能不回答皇帝的问话,当下便开口道:“回圣上,臣以为拿杜氏、王贵治罪,并无作用。何不趁此事,将燕王诸王子幽禁府中?”
“哦?”朱允炆发出一个声音。
徐辉祖硬着头皮道:“高阳郡王少年之时,便狡诈凶悍,太祖不喜。而今在京,骄悍之气仍不收敛,若再让他在京师随意游晃,指不定再惹出事来。
这次违法在先,只消禁足以示惩戒,合情合理。既能防其再犯,又能将燕王诸王子皆置于掌握之中,使其不能想方设法勾通内外……”
“有几分道理。”朱允炆沉吟道。
就在这时,不知黄子澄做了什么小动作,徐辉祖在余光里察觉到,皇帝似乎转头看了一眼殿侧。
稍作停顿,朱允炆的口气一变:“不过,朕已然下旨,不可儿戏。况高炽、高煦、高燧来京,是为皇祖爷爷祭日,朕为何要找由头幽禁他们?”
徐辉祖听罢一愣,不过很快就明白了……
朝廷削藩,迟早是要对付燕王的……这事儿虽说早已传得满城风雨,但朝廷并未公开承认;与燕王的书信来往,也保持着和睦。事情一旦摆上台面说,应该如何拿燕王诸子来对付燕王,便说不通了。
而且朝廷中枢各派大臣,大多对他徐辉祖还有所猜忌、保留,徐辉祖也是知道的,所以不会挑明了说。
徐辉祖解得圣上意思,只得拜道:“臣愚钝,但凭一己之见,只望圣上圣裁。”
朱允炆的声音道:“知道了,朕先慎思,魏国公勿虑。”
徐辉祖听罢,叩拜道:“臣谢恩,告退。”
他行了礼数,出得御门,一时间不禁生出几分感叹。圣上连平常处理政事,也让黄、齐陪侍身边,可见圣眷极重。难怪主张“推恩法”的王公大臣们,对黄、齐一党“削藩派”深恶痛绝了。





大明春色 第七章 插翅难飞
徐辉祖走后,兵部尚书齐泰道:“魏国公之计实乃釜底抽薪,十分狠辣。只要将燕王诸王子幽禁,限制于方寸之地、内外断绝,他们纵是费尽心机,也是无计可施、插翅难飞!
如此,圣上便尽握先机,一切皆在股掌之间。
以前碍于没有说法,不能轻易就幽禁王子。今高阳郡王犯人命在先,其罪可大,以此为由,真是水到渠成,欲睡送枕。”
齐泰言罢,又吸了一口气,微微有点纳闷的模样,“不过魏国公与燕王乃姻亲,却出此狠策,倒让臣十分意外。”
就在这时,黄子澄不动声色道:“魏国公会不会使的苦肉计,借此试探?”
齐泰疑惑地看着他:“此话怎讲?”
黄子澄侃侃而谈:“当今局面,燕王定已有些猜忌,却不能确信。此时若依魏国公之策,动了燕王王子,岂不是打草惊蛇,坐实了朝廷对付燕王的意图?魏国公之妹,是燕王结发妻啊……”
皇帝朱允炆听到这里,顿时点头发话,“有几分道理,不可不察。”
齐泰立刻又道:“臣有异议。魏国公乃徐家长子,袭爵光耀门楣,全仗圣上之恩。此时若他不顾家族兴旺,与朝廷背道而驰,何苦来哉?”
上位的朱允炆听罢沉吟不已。
齐泰立刻看出了一些苗头。他心道,圣上纳谏如流,很能听从别人的建议;他与黄子澄都是力主削藩的大臣,虽然说话都管用,但相较之下黄子澄更得信任。
当初齐泰和黄子澄都力主削藩,具体方略上,齐泰主张擒贼先擒王,突然拿实力最大的燕王开刀;而黄子澄则主张先剪羽翼,争取舆情,从实力稍小功劳不多的周、齐、湘、代等诸王开始。最后圣上还是采纳了黄子澄的主张。
而齐泰对黄子澄这个人的看法,是此人私心稍多,善权术、重党羽。
想罢,齐泰便改变口风,说道:“圣上金口玉言,下旨缉拿杜、王二人,既不可轻变。臣进言,再责高阳郡王违法,令其禁足,闭门思过。”
黄子澄马上也道:“臣附议。”
朱允炆稍作思量,便点头道:“便依尔等所请。”
……当天黄昏时分,世子府上却突然喧闹了起来,其间夹杂着甲兵的脚步声,那整齐有节奏的声音,让气氛更增紧张。
朱高煦和高燧扶着走路不稳的世子,来到院门口,目视许多兵丁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一片忙乱。世子喊道:“干甚么?”
一个身穿华服的锦衣卫武将走过来,行了拜礼,抱拳道:“高阳郡王将朝廷命官当街打死,朝中弹劾者众。圣上下旨,高阳郡王等自今日起,闭门思过,不得出府邸,不得擅自与外人来往。”
高燧恼怒地嚷嚷道:“咱们贵为宗室,不是囚犯!”
锦衣卫武将道:“王子勿怪,末将也只是奉命行事。您若有话说,上书是可以的,由末将等送进宫里去。”
“哼!”世子从鼻子里发出一个重音,以示不满,转过身便要走。
朱高煦胸口发闷,不过他没有吭声……如今这状况,锦衣卫奉的圣命,任你喊破喉咙都没人理会!
三人闷闷不乐地回到内宅,世子看了朱高煦一眼:“这下好了!”
高燧忙问:“二哥昨天还成竹在胸,是否已经想好法子了?”
朱高煦无奈道:“锦衣卫、官兵拿着圣旨,围得水泄不通,咱们蹲在这弹丸之地,眼下能有什么法子?”
“这……”高燧的脸色十分难看,充满了埋怨。
世子这时抬起手臂道:“算了,事儿已经到了这一步,俺们兄弟不能相互内讧,更当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圣上要幽禁俺们,总能找到理由,也不能过分怨在二弟身上。”
“总得有点法子才行。”高燧神情焦虑。
世子道:“稍安勿躁,很多事儿本就如此,谁比谁聪明,谁又能机关算尽?世事难料,人还不是常常走一步算一步?”
他沉吟片刻,又道,“二弟昨日说的话,仍有几分道理。若非朝里有人想拿咱们兄弟当人质,要挟父王,怎会半日之内来两道圣旨?
这些事儿,俺们能想明白,外边的人能想不明白?你们两个别急,等等看。”
等待最是苦闷。苦闷的日子到了,一等就是半个多月,仍看不到任何尽头。世子府简直密不透风,大伙儿与世隔绝了一般。
……
一天旁晚,黄子澄下值回到家里。夫人进屋来,亲手侍候他换下官服官帽,言语间用随意的口气提到:“那两个钦犯,衙门抓到没有?”
黄子澄顿时有点不悦。
夫人忙道:“老家的人来问,我才只好烦问夫君。”
黄子澄语重心长地说道:“妇人之见,只想着有人抵命,动手的人又不是他们!”
夫人小心道:“高阳郡王贵为宗室,这不是不能让他抵命么?”
黄子澄道:“朱高煦现在输得一败涂地,比死两个小卒惨多了!许家的人不必再扭住不放,一条人命,至燕王诸子于禁锢之中,还要怎样?”
夫人只得点头附和,不敢顶撞。
黄子澄踢掉脚上的靴子,想着想着露出了些许自得的神色,“不久前,燕王为了救三个儿子回去,在府邸装病。不过咱们在北平也有细作,将燕王装病之事密奏回京,总算让圣上识破了燕王的诡计。”
夫人忙道:“幸好识破了,不然圣上还真不好拒绝。父病子孝,要儿子到床前尽孝,本就没甚不对。”
“那当然。”黄子澄笑道,“那天燕使邓庸来朝,大概也是这么说的。不过没什么用,高阳郡王等人仍然关在世子府,大批人手看着,那叫一个插翅难飞!”
黄子澄今晚心情大抵不错,话也多了几分,“这些藩王宗室,平素肆意违法、为非作歹。像高阳郡王此等人,与废为庶民的周、齐、湘、代王相比,好得了多少?老夫等着瞧,看他还能有什么花招!”




大明春色 第八章 试探与猜忌
迷迷糊糊中,“刘刚”看到了哭骂的母亲,只觉头皮发|麻、脑子一片空白,似乎他不该呆在这世上任何一块地方上。
沉迷赌|博,迟早会面临如此境地。多次“坦白”认错、痛改前非,信用肯定彻底破产,连亲妈也不信他了。
他猛然惊醒!
瞪着眼睛坐了好一会儿。看到古色古香的雕窗,听到旁边有人道“二哥怎会在这里睡着”,他方才渐渐回过神,想起自己已经是朱高煦,身在明朝。
而刚才说话的人是三弟高燧。高燧的目光在朱高煦的脸上打量,“二哥做梦了?”
哪怕在梦里,朱高煦的内心也不想害了身边人,也想对亲人好,得到认同,只是没钱又走错了路。
朱高煦的胸口“扑通扑通”直跳,心情一片混乱……他不禁有些许暗叹:或许男人的原罪,是贫困且无能为力,往往还包藏欲|望。
而今在大明朝,他拥有的东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保住既得一切!这种愿望也愈发强烈起来。
高燧的声音又道:“大哥病了!”
朱高煦深吸一口气,从竹榻上站起来,转头看向高燧,“大哥的身子一向不好。”
高燧皱眉道,“可这回不轻巧,像是急症,又吐又喊疼,身上长了很多芝麻大的红疙瘩!得找郎中来瞧。”
“我先去看看大哥。”朱高煦道,“你去门口,叫看守的锦衣卫去找郎中。”
高燧点点头。
“三弟。”朱高煦又叫住他,“告诉锦衣卫校尉,先告知四舅(徐增寿)。我听说四舅喜与江湖异人来往,指不定能有法子。”
“我这便去。”
朱高煦也随后走出房门,顿时一阵热浪扑面而来。记得刚住进这里时,还飘着春季常见的细碎阴雨。仿若眨眼之间,天气已经这么热了。
沿着倒罩房向西走一段路,才能看见内宅的门厅。朱高煦午间在外面睡,所以刚刚高燧才问他,怎么在这里睡着了。
一排悬山顶房子的砖墙吸附了灰黑的积垢,空气中有一股陈腐和烟熏的气味。自从燕王分封到北平后,这座偌大的宅邸大多时候没人住,只有三俩奴仆看着。
朱高煦走到门厅前,回头看了一眼。外墙墙角的芭蕉树下,空无一物,曾经那里开着的白色小花,已经不见了。
……世子生病,虽然叫锦衣卫先告诉徐增寿,但最先来的是徐辉祖。徐辉祖和一个姓瞿的同伴,跟着太常寺的御医来探视病情。
御医细看症状,切了脉,只是无法询问世子本人,世子已经昏昏沉沉,口齿不太清楚了。这个御医只确定世子生病是“真的”。
当天下午,立刻又来了十几个御医!世子的病情真实、且严重,马上就让朝廷分外重视。
十几名大明朝医术最精湛的御医,竟无法确诊世子的病状!有人认为是暑热,导致浑身发热、红疹、呕吐等症状,可是脉象缓慢就无法解释了。
也有人认为是中毒,只是无法判断究竟中的什么毒……而且说到中毒时,御医们都心事重重的表情,大多沉默不言。
在世子的卧房外,徐辉祖叫住一个丫鬟,她刚端着铜盆从里面走出来。徐辉祖问道:“平素世子进食,都是身边的奴婢端过来?”
丫鬟埋着头,支支吾吾道,“奴婢不甚清楚,大多时候是。”
徐辉祖马上又问,“世子行动不便,他们兄弟又和睦,除了大多时候,三王子……高阳郡王也会服侍世子进食?”
或是因为提到兄弟和睦,丫鬟立刻点头道:“会的。”
徐辉祖又问:“世子有呕吐之状,秽|物在何处?”
“奴婢们早就收拾倒掉了。”
“哦……”徐辉祖挥手,“你告诉服侍世子的人,世子若再呕吐,东西别丢了,御医们或许有用。”
“是。”奴婢忙屈膝道,“奴婢告退。”
徐辉祖旁边的同伴没吭声,只是站在一旁默默地听他询问。徐辉祖招呼道,“俺们去厨房瞧瞧。”
这个姓瞿的同伴名叫瞿能,是个能干的武将,袭任了四川都指挥使一职,在四川立下不少功劳,不久前才回京述职,他和徐辉祖很早就认识了。瞿能这种无关朝政的武将,与徐辉祖的关系反而更好。
二人一路走到位于外院的厨房,徐辉祖四处看了一番,脸上便露出失望的神色。现在不是做饭的时候,厨房里没人,锅碗瓢盆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徐辉祖转过身,看着厨房外的一条阳沟,从围墙下方通往府邸外面,阳沟里也被水冲洗过了。
就在这时,忽见朱高煦独自向这边走来,与徐辉祖目光交汇,便听得朱高煦开口道:“人道君子远庖厨,舅舅地位尊荣,何以到灶房来?”
12345...4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