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西风紧
瞿能部本来就是强弩之末,强行突破燕王卫队过来,此时又忽然被生力强军侧击,已然溃不成军。
……朱高煦骑马冲锋之后,樱枪毫不例外地丢了,手里握住了双手长柄马|刀,冲入敌阵便奋战劈砍。
多次亲历骑战之后,朱高煦完全找到了这副身体的强大潜力,紧张之余,竟感受到了些许杀戮的快|感!
他瞪着虎目全神贯注,一边巧妙地保持着颠簸的平衡,一边凭借超越常人的力量和反应速度,冲杀无所不破!
迎面一骑官军先提刀砍来,然而加速度不足;朱高煦后发马|刀,“哐当”一声,反手一刀,却先劈到了那人的右肩甲上。火花一闪,震耳欲聋的猛力撞击下,那敌骑的刀立刻飞了,连座下的马也是“嘶”地一声鸣叫,骑士仰面摔了下去。
前面另一骑冲来,还没等朱高煦迎战,忽然侧面就飞来一枝箭矢,射穿来那骑兵的锁项,直透脖子。那人惨叫一声,樱枪飞了,人也歪倒下马。
朱高煦率着一股插红色三角旗的精骑,左冲右突,周围的骑射藩骑、近战护卫看旗帜远近配合,官军大多都在乱跑,战场上异常惨烈。
就在这时,朱高煦看见前边一小股官军人马正在左冲右突,重围之下,竟还杀得藩骑到处乱跑!当前一骑身上全是箭矢,不知中了多少箭,犹自在冲杀。
朱高煦抬头一看,一面被箭矢射得全是洞|眼的旗帜、仍然在迎风飘荡,上面写着一个“瞿”字。
瞿能?!
朱高煦见过此人,在北平以一千余人、强破彰义门,当真了得!眼下“奉天靖难”的大旗就在不远,这厮又直冲燕王……好像每一战他都能击中关键要害!
朱高煦心道:此人的才能绝对不可小窥,至少能吊打自己麾下所有武将!
就在这时,瞿能那一股马兵向朱高煦这边冲来了。朱高煦总算看清楚了他的脸,虽然一脸血污,但隐约就是在北平城下对望的人。
“弟兄们,马革裹尸乃吾等归宿,今日如愿了!”瞿能扯着沙哑的嗓子大喊。
这时一群燕军骑兵从前侧扑了上去,顷刻之后,刀兵急促的撞击声传来,陆续有骑兵落马。朱高煦勒住战马,伸手在眼睛上擦了一把血水,瞪眼看时,见瞿能怒目摄人,正奋力一剑劈杀一骑,他背上的红色斗篷跟着身体一挥,被风吹得在半空展开。
一只刺绣的一品狮子、仿佛随着斗篷腾空而起!威怒的双目直视朱高煦!
“吼……”朱高煦似乎出现了幻听,竟然在耳边听到了一声狮子的怒吼。
怒火冲破恐惧,力量让一切敌人战栗!朱高煦顿时动容,内心深处一个声音道:我需要的,就是这种猛狮!
“别杀他!”朱高煦一声暴吼。
他拍马冲了上去,身边传来亲兵们紧张的声音:“王爷当心!”
瞿能此时已是身披多处箭伤,几近力竭。朱高煦仍不敢轻视,他集中精神小心迎战,不过手里的马刀是反拿的,刀背对着前面、就像一柄钩。
“铛……兹……”朱高煦接了一招,一招中间又暗藏劈、扫、刺三招,这瞿能的基本功非常扎实,招数用出来也灵活多变。
朱高煦迂回小圈,马上又与瞿能接战。
“啊!”忽然侧面一个汉子提剑猛冲上来,朱高煦微微侧目,原来是瞿能的儿子瞿良材,在涿州见过的。
瞿良材一副送死的架势,显然早就放弃了。但朱高煦不想杀他,瞅得来势,先拿刀挡了一下,差点没把那厮的剑打飞。朱高煦顺势拿刀身在瞿良材脸上一拍,“啪”地一声,那厮双手捂住鼻子摔落下马。
此时朱高煦已冲近瞿能,又与瞿能接了一招,刀背砍中了瞿能的肩甲。掠马而过,朱高煦回头用刀指着地上的瞿良材,大喊道:“谁杀他,我和谁急!逮住!”
瞿能听罢,瞪眼看了朱高煦一眼。等朱高煦再度冲近时,瞿能竟丢了剑,挺胸迎着朱高煦的刀尖。
“操!作甚?”朱高煦急忙往旁边一挥,刀尖从瞿能的腋下刺过。
等朱高煦回头时,瞿能道:“士可杀不可辱,本将沦落至斯,竟让高阳王用刀背!?”
这时周围的亲兵一拥而上,将瞿能扑下马去,四五个人一起按住。
朱高煦回头道:“陈大锤,你负责看好瞿能父子!”
他说罢拍马向东北边冲杀,那边喊声震天响,还有大股官军骑兵正在来回冲杀。
前面一股北军铁骑迂回奔来,满脸胡须的张玉看到了朱高煦的旗,向这边一望,喊道,“平安在北边!高阳王从此处冲杀,俺迂回到前面去。”
“好!”朱高煦大喊回应。
他慢跑了一阵,等左右两翼的藩骑陆续跟上来,然后回头道:“传令鸡儿将军,照先前的部署,看红旗分左右掠射掩护!”
“得令!”
“斥!”朱高煦一踢马腹,稍稍加快了速度。往北冲了一阵,果见官军马队、燕军骑兵正在相互冲杀,战场上马群奔跑的轰鸣声大如洪流,交错的马队在旋转奔腾,又像洪流卷起的漩涡。尘土弥漫中,箭矢的黑影横飞,官军的明甲在阳光下时不时闪得人眼睛发花。
朱高煦看了一眼手里的马刀,刀刃已经卷了,便径直扔掉,转头道:“枪!”
他接过樱枪,高高举起大喊道:“兄弟们,杀!”
“杀!杀……”众军一齐大喊,跟着朱高煦拍马向战场中猛冲过去。大地上又有好几列尘土一齐腾空,仿佛就像一群钻地蛇,齐头再向前飞奔。
朱高煦部突然杀入战场,正遇到向北横走的一股官军骑兵,此时根本来不及调整方向了。很快,厮杀、惨叫骤然激烈。不多时官军一大股马队被拦腰斩为三截,顿时战场上更加混乱,一队队铁骑从各方向冲杀运动,仿佛无数条巨蛇乱缠成了一团。
“铖”地一声,朱高煦的樱枪对准一个骑兵的脖子斜刺,铁枪头凭借速度击破了那头盔下面的锁项,耳边传来一声怪异的惨叫,那人双手挥舞,人已从马背上歪倒。
亲兵们在朱高煦左右和身后,见他勇猛无敌,众人皆齐心抱团,铁骑势不可挡。
大明春色 第七十二章 天公助俺
朱高煦带着几股铁骑横扫战场,这时便见前方刀枪林立,中间一个粗壮异常的汉子,不是平安是谁?
今天的战场位于燕军后营,官军完全没有援兵的迹象;但此时燕军的张玉正在迂回包抄。朱高煦想到这里,心里便踏实了不少,拍马直冲平安。
不料平安竟然还笑得出来?只听得那厮在前边笑骂道:“高阳王逃命快,怕我追不上哟!”
“若你被围,有种也别跑!”朱高煦回敬道。
两军马不停蹄,马蹄轰鸣声,距离越来越近。朱高煦和平安十分有默契,都找着对方的方向冲去。
“唰!”朱高煦在疾奔的马上,左手把雁翎刀拔了出来。左手提刀,右手单手抬着长枪冲去。相距数步时,朱高煦右脚踢了马一脚。座下的战马一边向前猛贯,一边正向左转弯。
电光火石间,朱高煦瞅准了距离,右手微微扭动,一枪带着劲风对着平安刺去。“铛”地一声,长枪打在了铁盾上。平安防过一招,挥起重斧便要反击,不料朱高煦已经骑着马从左翼跑走了,那斧头根本够不着。
左翼一敌骑的长枪已刺到,朱高煦左手抬起雁翎刀击偏那长枪的方向,手腕一转,将刀锋往上,反手就是一挥,金属磨出尖锐的刺响,接着“啊”地一声惨叫,那骑兵的下巴被雁翎刀划伤了,血染黄尘。
周围马蹄凌乱,双方的骑兵交错拼杀起来。朱高煦拉动缰绳,让战马转了个小圈,调头过来。
“高阳王在调戏你哥么?”平安叫了一声。
这厮废话真多!
“叮叮当当……”平安举起圆盾,挡住了空中抛射下来的箭矢。但官军其它骑兵大多拿的长枪,中箭者无算。侧面的藩骑正在陆续冲过,骑射如雨横飞。
这时朱高煦已趁机策马冲了过去,左手将雁翎刀放到嘴边、张嘴将刀背咬住,左手也抬起来、稳住了长枪木柄,双手用力“嗖”地一下快速刺出。平安挥斧欲打,但朱高煦早已微收去势,平安的斧头“呼”地一声扫在了空气中。两骑瞬间冲近,朱高煦第二次飞速直刺面门。
“哐”平安拿盾牌又挡住了,长枪一滑,几乎贴着平安的脸刺过去。这厮的斧头很重,挥出去收得慢,但反应也快,盾用得很娴熟。
两骑又交错远离了几步。
平安回头大骂了一声,他娘|的终于笑不出来了!
朱高煦已找准了法门,论力气他虽然大,但大不过平安……就平安那粗膀子的肌肉恐怕不是白长的!但那厮用斧头,注定没有朱高煦灵活。
“呼哧!”朱高煦听到了身后平安重重的呼吸声,那厮之前便力战许久,体力肯定有点透支了。
于是朱高煦调头又冲,不料平安没调头,竟径直开跑了!
“平安小子,逃命很快,怕我追不上哟!”朱高煦在后面大喊一声。
平安回头将斧头猛地掷了过来。朱高煦“嘿”地喊了一声,马上用长枪和雁翎刀交叉一挡,然后向左边扫去,身体却向右偏。“叮哐”一声,总算躲过去了。
远处传来一声吆喝,“他娘|的,骑兵不跑还叫骑兵吗?”
再看平安时,那厮一眨眼竟跑出了十几步,比谁跑得都快。
“杀!”朱高煦大喊一声,带着骑兵掩杀过去,东边张玉部的人马也隐隐在望了。平安率骑兵往东南方向逃跑,后军被追杀击毙无算。
不过平安部居然没被合围,也是本事。官军这股骑兵鏖战多时,连破燕军后营几处,但援军一直没有,平安跑得很果断……若是朱高煦面临这样的处境,要援军没有、敌兵倒越来越多,他肯定早跑了。
就在这时,张玉的喊声传来:“高阳王勿追,俺们去护卫燕王!”
朱高煦便踢马转向,绕道向白沟河方向。侧面和后面的青旗、绿旗也在转向了,根本不需要朱高煦下令。
众人望着旗杆很高的靖难大旗,纷纷向燕王聚拢。
朱高煦拍马上前,在马上抱拳道:“儿臣昨日便听得炮响,实在忧心父王安危,便擅做主张前来增援,请父王恕罪!”
“好!好!”燕王瞪眼道,“俺儿来得及时。” 燕王看了他一眼,顾不得多言,又回顾左右道:“前军艰苦,俺们收拢骑兵,前去侧击官军大阵!”
张玉忙道:“王爷坐镇中军,末将愿往!”
燕王摇头道:“俺听前军奏报,将士被官军阵仗吓着了,俺亲自上前,激励将士!此战关系存亡,俺等必竭尽全力!”
“得令!”
朱高煦遂率军跟着大旗,一起向东南方向运动。
就在这时,忽然一阵大风从后侧吹来,将朱高煦的斗篷吹得飘到了空中。他转头看时,眼睛都几乎睁不开,被马蹄踏起的沙尘迎面扑来,简直满脸都是飞沙走石。
远处燕王的声音道:“天公助俺,风吹敌阵,诸将士勉力!”
人马汹汹中,陆续传来一阵阵呐喊,此起彼伏,声势在大风中呼啸。
朱高煦跑了好一会儿,眯着眼睛努力眺望时,眼前尘土弥漫,砂石、杂物在空中乱飞,周围只见人马旗帜晃动,难以辨别战场上的情况。只听得“轰轰轰……”的炮声此起彼伏。
这时,白沟河那边大火冲天,烟雾夹杂着黑灰腾空乱窜,乱七八糟的碎屑向官军大营那边席卷而去。
稍远的地方,连旗帜都看不见。此时风声呼啸,朱高煦对敌兵具体在哪里也不清楚,这战场没法指挥!只能靠各将领机智应变罢?
朱高煦一边跑,一边抬头找天上的太阳。尘雾稍散,黑云中隐隐有金光,他便喊道:“传令,诸将看太阳,往东南之间走,各部自行作战!”
一众人跑了半天,总算隐约看到了战场。许多人推着板车往前冲,上面堆放着茅草、枯木、帐篷等一切可燃的东西,还有火药的白烟。
燃料还是太少,但那烧着的茅草烟灰、硝烟被大风吹到南边,若是官军面对这边,恐怕眼睛别想睁开了。
朱高煦看那些推板车的方向,又往前冲了一阵,终于看到了奔跑的官军将士。没人对着北面,他们全都背对着这边,正在溃逃,兵器、军旗、盔甲丢得到处都是。
大明春色 第七十三章 无耻小人
旷野上烟雾弥漫,滚滚的尘土砂石夹杂着草木灰、硝烟、杂物,仿佛浑浊的洪水席卷而来!那成群狂奔的步兵便如河岸的堤坝,正在轰然崩塌!
战场已经失去了控制,天地之间好似山崩地裂……就在这时,“咔嚓”一声响,李景隆抬头看,高高的帅旗被风吹折了!
“为甚?为甚!”李景隆鬓发凌乱,张开双臂在狂风中嘶声裂肺地大喊。
身边的将士纷纷劝说,这次真的该跑了!
李景隆面目扭曲,脸色苍白,恼羞地大吼:“燕逆被我前后夹击,已经败了!为甚,谁刮的风?”他几乎哭出来,伸手抓住一个将领,拼命摇着那汉子:“这回不怪我,真的不怪我,燕逆本来已被击败!”
那汉子却冷冷道:“李公若早早给瞿都督增调援军,还用等着刮风?”
李景隆听罢愣了一下,定睛一看,原来面前的人是盛庸。李景隆顿时神情复杂道:“盛庸!你不是一直在我身边说,曹国公英明、曹国公用兵如神?”
盛庸道:“李公两度丧师,您以为还有第三次机会?李公,您彻底完了!末将何必再说那些违心的话?”
“你……”李景隆指着盛庸,脸色通红,“你这无耻小人!”
盛庸一脸冷意:“非也,我这是审时度势。”
“你别太小人得志,看我怎么给你算秋后账!”李景隆骂道。
他怒不可遏,这时身边的人忙拽住他,说道:“李公,前方全部崩了,赶紧走罢!”
中军诸将士很快便裹挟着李景隆,纷纷调转马头奔走。旗帜、战车、火炮……以及各种辎重全部丢弃,官军大片崩溃。
无数的人马沿着白沟河,在尘土飞扬的原野上涌动,仿佛遭受大自然灾害后成群迁徙的兽群。
平原上再度上演了恢弘壮阔、却混乱异常的场面。不知有多少人马在这片土地上奔跑,被杀。惨叫的人在风声、马蹄轰鸣声中连一朵浪花也激不起,生命顷刻消失在巨浪之中,变成一具具狼藉的尸体。
天空一片阴霾,尘雾笼罩天地,许多官军人马不辫方向,被裹挟到了白沟河的河湾,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不知多少人被挤进了河水里。
身披盔甲的官军将士在河水里扑腾,将河水也搅得浑浊不堪,一眼望去,河面就仿佛正在起网的水面、密集的鱼在奋力挣扎,河水也似乎沸腾了。
……官军大量步骑不分昼夜,乱哄哄地向南逃命,一路上死伤不计其数,到处都是尸体。李景隆先到达德州,收拢了一部分人马,但听到燕师旋即追到,马上又带着剩下的人继续往南跑。
数日之后,山东布政使司派人到大济河上接应官军,搭了浮桥,官军残部这才直接溃退到山东境内,奔入济南城。
……
“高阳王,燕王令诸部向大济河聚拢!”传达军令的将士大喊,又下马出示印信。
朱高煦回应道:“遵父王军令!”
这时天色渐晚,朱高煦也不赶路,便下令诸军择地扎营。吃过晚饭后,他立刻来到了看押瞿能父子的帐篷。
朱高煦亲自挑开瞿能的衣衫,观察伤口,松了一口气道:“天气渐暖,瞿将军的伤口尚未恶化,应该没什么大碍了。这种皮外伤虽不会伤筋动骨,却最怕化脓。”
“高阳王……”瞿能疑惑地看着他。
朱高煦微笑道:“我去年从京师逃跑,在涿州被令公子阻击,幸得令公子高抬贵手,才有今日。”
“哦?”瞿能转头看瞿良材。
瞿良材立刻摇头道:“彼时儿子真的尽了力!燕王世子、高阳王、三王子毕竟都是宗室,朝廷又没下杀令,儿子哪敢伤他们性命?弓箭刀枪不敢用,只消不伤性命的法子,绳网、棍棒啥都用了!奈何儿子技不如人,数十人围攻仍打不过,只好认输……”
朱高煦按住瞿良材的手腕,盯着他的脸正色道:“瞿公子确实手下留了情面,只是怕在朝廷那边不好交差,是这样么?”
瞿良材一脸茫然,又转头看瞿能。
朱高煦又道:“等到了燕王跟前,你们得这么说、说实话!”
瞿能沉吟片刻,看了一眼朱高煦,“高阳王的意思,我明白了。”
“那就好。”朱高煦点点头。姜还是老的辣啊!
瞿能道:“你我虽各为其主,但高阳王以诚待之,郡王给我脸、我不能不接着。只是……恐怕没用的!白沟河一战,诱燕王中伏,又与平安绕道夹击燕师,都是我的主意,差点还伤了燕王性命,燕王绝不会放过我。”
“与其受辱死,不如死个痛快。何况我不降燕王,家眷尚能保全。”瞿能又皱眉道,“高阳王好意,瞿某心领了。”
朱高煦听得一脸恍然大悟:“我就觉得、李景隆没那么神,原来都是瞿将军的谋划!佩服,佩服!”
他站起来,在仄逼的帐篷里弯着背来回踱步,心道:这瞿能真的是大将之才。这种人可遇不可求,不仅要天生资质、更需要在一定位置上历练,根本不是在郡王府随便挑挑拣拣就能找到的!
朱高煦眼睛透亮,低声道:“瞿将军放心,我便是豁出脑袋,也一定保你!”
“为何?”瞿能问道。
朱高煦想了想,说道:“雄狮也总会死,但不应该死在这种阴沟里,我看不过眼。大明皇朝,有更大的地方需要瞿将军这样的人。”
他看瞿能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块价值连城的宝贝。
瞿能一语顿塞,无言以对。
朱高煦又小声叮嘱道:“你们别管太多,问你也不必吭声,只要千万别骂燕王,我自有计较。”
朱高煦说罢走出帐篷,看着站在外面的陈大锤,说道:“好肉好饭待他们。”
“是,王爷。”陈大锤抱拳道。
朱高煦向前走了两步,又停下来,转身看着陈大锤:“咱们去年刚到永平卫时,那晚你说的话挺有道理。”
陈大锤忙道:“末将不知说了什么。”
朱高煦抬起手,欲言又止,接着又把手放下了,什么也没说。
他在帐篷旁边来回慢慢走着,抬头看时,军营里的火堆陆续点燃了,天上的星星也渐渐布满了天幕。在无数个这样的晚上,朱高煦想过很多事儿,直到最近得到了瞿能,他的思考才渐渐有了点眉目……
他的处境,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更不会因一件事两件事就能起到什么作用,事情远比他曾经想象的复杂!去年他就认为,至少应该早早地积攒实力。
然而,实力是什么?
是人,朱高煦需要一批有分量的人。
燕王府内部的人,可以争取,但远远不够,那些人以后封侯拜相,就算有所倾向、更有保留;而且从燕王手里挖墙脚,还会极大地引起燕王的警觉。
但现在,朱高煦终于发现了另一种人……建文的人!
……如果将天下的荣华富贵比作一块蛋糕,那么一旦建文朝廷失败、蛋糕就会吐出来。燕王系的人吃肥了,没有太多理由玩命。只有丧失了蛋糕的人,才有充分的斗争需求,急需一个新的利|益代表!
当然,建文那边会有很多人因失败而绝望,抱住旧的破船一起玩完。但是必定也有一些人不甘心,旧船抱不住了,谁来做他们的庇护者?
朱高煦挺起了胸膛,想起孟子的话:舍我其谁!
如果大家都有共同的诉求,为什么不能抱团取暖?
朱高煦是燕王的儿子、所以是自己人,建文朝那些人就是敌人?如果局限于这种想法,那就太可笑了!
形势不同,敌我便完全不同!现在燕王府所有人都算是自己人,敌人是建文君臣……可一旦燕王这边的外部敌人不在了,自己人之间马上就是心腹大患、杀父大仇。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能没有仇?
夜里的风已经凉了,朱高煦却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
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万一被燕王发觉,自己马上就要受到“居心叵测”的猜忌。
然而他一想到:如果给瞿能这样的人几千兵马、就极有可能玩死十万大军……朱高煦心中对胜利的欲|望、便怎么也克制不住!
赌徒,前世他被安上这个帽子不是自愿的,只是迫于无奈、无法收手。但前世他赌的都是一些必输的局;这一世玩大的,他觉得并不一定输。
赌徒的另一种心理又被激发出来了:侥幸心。朱高煦不禁思考:纵是燕王聪明绝顶,他真的能理解朱高煦的奇葩思维吗?
燕王能想到么?
不管怎样,朱高煦现在只想着建文朝廷手里的报废资源……不然打下江山,最后都是嫡长子一家子的,老子等着被“功高震主”清|算?
若非担心把燕王系的蛋糕玩砸了、大家都干瞪眼,朱高煦根本不愿意如此卖力。历|史上的高阳王信了燕王的话、觉得世上有鬼,才会兴高采烈地提着脑袋帮别人作嫁衣吧?
大明春色 第七十四章 典簿章炎
“奉天靖难”的大旗在风中张牙舞爪地飘扬,大路上的骑兵声势浩大,缓缓通过临邑县地界,向济南府进发。
就在这时,几个汉子在路边大喊:“燕王英明神武,草民等愿效犬马之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