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金枝曲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紫糖米糕

    明华闹够了,又将那边玩累了凑到父母跟前来的小侄儿抱到膝盖腿上坐了:“…到姑母这儿来,姑母抱你。”

    才刚六岁的姜宥长子也很是喜爱明华这个漂亮“姑母”,被明华一哄,便很是听话地在她膝盖腿上一动不动着休息了,明华一边儿搂抱着他,一边儿拿了吃食喂他,时辰过得也快。她便顺道在东宫用了晚膳,坐到将近酉正才从东宫里边出来,回了她自个儿府上。

    回了自家府邸,才想起来忘了问一句曲锦枝伤势如何,不免懊恼,便叫了赵粉:“…明日你便带些府里的菜蔬跑一趟东阳侯府,问一问曲家三郎伤势,看看是否严重。”明华也是知道赵粉私底下爱玩爱闹,比其他三个都和曲锦枝更相熟些,由她代表,最合适不过。

    谁知赵粉闻言嘻嘻笑:“…还当是什么事儿呢,原来是为这个,若是这一桩,我已替主子你问过了,曲家三郎与人‘打群架’,受了点儿皮外伤,不过就是伤处多了些看着吓人,其实不大妨事,能跑能跳的呢。”赵粉如数家珍,将午间曲锦枝告诉她的一堆有的没的,转了个兜儿全倒给了明华知道。

    明华听了却是不由疑惑赵粉是不是偷懒不想跑一趟故意诓她:“…你又知道了谁与你说的你今个儿一整日都与我就近待着,那些曲娘子的丫头哪能告诉你这么许多”居然就连曲锦枝前一日晚上几时换的膏药都知道!

    赵粉在那儿腼腆又心虚地笑,正措辞怎么应答,一边魏紫正好路过,当场揭




第121章 马迹(3)
    明华沉浸到梦乡之中,不觉又恍惚回到前世情景,她只身一个,走在空无一人的大内皇宫宫道上,所过之处,一个宫人都没有。

    她不知周遭是个怎么回事,只下意识地寻摸着路径不断往前,绕过一个又一个梁柱门墙,来到一间空荡草地,不期地瞧见眼前总算有了两个人。

    那是一对正拥抱在一处的男女,耳鬓厮磨,说些花前月下的悄悄话,明华都已然走到一丈之内,他们却仍然未有“察觉”。

    明华不禁奇怪——他们面容模糊,通身被迷雾笼罩,于是明华便忍不住伸出手去拨开迷雾,却一个踉跄着穿越过他们,根本不能与他们触碰。

    他们视明华如无物,旁若无人着做些亲密之举,站立一旁的明华就那般看着。

    过了一会儿,迷雾不用明华拨弄,便自行散开,明华于是看清眼前正黏腻一起的,是承乾宫偏殿之中居住的百里汐颜以及……燕王姜宓。

    梦中的明华却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意料之感,平静无波地就接受了眼前所见。“姜宓”和“百里汐颜”年岁相当,又是男才女貌,相互看对了眼,私底下有了首尾,也并非什么不可思议之事。

    只是他们兴许是忘记了他们之间是有人伦辈分的阻隔——明华从梦境之中醒来,还是夜半,满室寂静暗沉之中,只有外边软榻之上绿玉清浅的吐纳呼吸。

    她悄然窸窣着坐起了上半身,犹自还在回忆才刚做过的梦来。

    一刻钟过去,漆黑床幔之下,明华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容来,笑的是姜宓。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明华睡去之前犹疑不定的一些事儿,倒是到了梦境之中被无意地打通了关节,明华只凭直觉,就强烈地认定,姜宓必定是和百里汐颜有奸情的。

    若是百里汐颜仅仅因着远嫁他乡,寻个靠山投了魏后,那至多不过是后宫党争,崇元帝就算知道了也不会与她计较。然而若是做儿子的手长得伸进了自家老爹的后院,那就是另一码事了——崇元帝可不会喜欢戴绿帽子。

    既然崇元帝不会喜欢——明华捏着手脚掀开床幔下了榻,悄无声息地走去倒了茶水,一边儿小口抿嘴,一边儿想到:这件事情便可以作为一个把柄送去给姜宥,任他在适当的时候用上一用了。

    明华不懂政治权谋,也很是清楚一个做儿子的趁着他父亲卧病在床时与父亲后院小妾私下通连,是何等不孝。寻常百姓家尚且不可容忍,别说还是帝王之家。

    更何况,以明华看来,姜宓哪儿就是对百里汐颜生出什么情愫来了,百里汐颜是怎样的人物,她不了解,姜宓却是算和明华打小一块儿长大的,他的为人处事,明华多少还是知道三分的。那两人,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

    明华饮用了茶水解了渴,又重新到床榻上躺了好,再闭起眼睛来,却是一觉无梦直直睡到了天亮的时候了。

    直到被绿玉叫了起来,服侍着穿戴整齐,又用过早膳,明华思虑一二,还是当即套齐了车马,又去了太子府一趟。

    明华到时,姜宥进了宫里上朝还未出来,明华便陪着孙映说些闲话,到外间传来太子回来的消息,明华便笑着与孙映道:“…那我便过去了。”姜宥一回来便去了书房,这时东宫幕僚还未来,正



第122章 马迹(4)
    就算是私下无人,只要是没曾捅破窗户纸的东西,也要把话给顺得圆了,这便是上流贵族与生俱来的本能,就算是明华一个往日向来不问世事的,也不例外。

    明华虽是把花说得语焉不详,然而有些话中深意,说话之人与听话之人心照不宣便足够了。

    果然,姜宥立即便意会到明华话里的意思,笑得意义不明:“…阿芫说得不错,同为兄弟姐妹,四弟若是行差踏错,我做兄长的自是责无旁贷,眼下依你所说,虽然四弟只是同玥妃娘娘话语投机,却也不能不顾及宫闱礼仪,你便只管将此事‘交予我’,改日我自当‘规劝’于他。”

    两人三言两语便将一桩宫闱秘事一笔带过,正还说些闲话,外边却是恰好有仆役试探着搅扰着道:“…太子殿下,先生们已经到了。”是太子府的门客幕僚过来与姜宥商议事务了。

    明华达到目的,自然便不再久留,趁着此时起身与姜宥告辞。姜宥过来亲将她送出去门口,虚揽住她为她开了门,正好与外头整齐站列的门客们打了个照面。

    底下诸位男子原本正低伏着头颅,眼见书房正门打开,一袭迤逦裙裳进来他们视线,不由以为是太子妃在里面,待抬起头见是明华,方才急急见礼。

    姜宥不拘一格降人才,包括明华推荐给他的张貌等三人,这些男子之中有许多是出身寒庶的有才有志之士,他们不少衣着寒碜,却风骨秀逸,挺立在明华跟前,虽是微微折腰以示礼貌,却是脊梁骨不弯。

    他们还有琐事商议,明华便绕过他们走了开去,并未留意这群门客之中,有其中一个仅仅穿戴了粗糙布衣的青年年少气盛不懂掩饰喜怒神色,在她过去时,古怪地转头看了她一眼。

    姜宥注意到,状似无意地扫视了那个青年一眼,出声道了句:“…诸位先生请随我来。”于是众人皆拱手称喏,随着姜宥进了书房,那青年自然也坠在队尾,跟着跨过门槛。

    ……

    明华从太子府书房里出来并不立即回府,她来得不早不晚,正好在太子府上用上一顿午膳才回,因而便仍往孙映那边过去,却是走到了半道上,才后知后觉发现姜宥对她称呼由“二妹妹”变成了直呼名讳。

    只是太子也时有呼唤仙瑶等人名讳,因而一时改变倒是并不突兀,明华并未多想,只当是太子待她亲密一些。

    她过去孙映那边时,孙映正叫人在府里采摘鲜花做糕点吃食,见她来,忙招呼她一道,明华便陪着她满院子跑,又在东宫与太子夫妇一道用了午膳,方才出来。

    明华回去府中,特意叫了王长史帮着多留心朝堂动静,却是一连数日都未曾听说太子将姜宓和百里汐颜的事抖搂出来。她只以为姜宥另有打算,便也只好静观其变。

    其实明华想得倒是不错,姜宥确可算是另有打算,明华与他说过姜宓私通百里汐颜之事,他便当即进了一趟宫中与淑妃一番商议,随之孙红便将宫中人手派了出去查探虚实,几日下来,果真探到一些眉目,只是姜宓谨慎小心,并未在百里汐颜那儿留下任何



第123章 凡心(1)
    明华自然不知这些,她送走王长史,又看了一阵子书,天上的雨水下得便越发得大了。

    雨滴渐渐连成了线,沿着牡丹院的屋檐婉转而下,流淌了一地,本就湿哒湿哒的地板四处都是水色流光,隐隐约约将天上的乌云都照映了出来。

    明华走到窗户边上,将姚黄刚刚关合起来的窗子撑了开去,喃喃自语道:“…又是到了雨水多起来的时节了。”

    “可不是么,帝京这块地界上,最不缺的便是雨水,每到了春夏之交,总要没完没了地下雨。”魏紫捧着一臂弯的衣服进来,正好听见明华这话,便应了一句,又去了衣柜边旁,将刚从外头收拾回来的干爽衣裳叠放整齐了搁置好。

    明华一时不说话了,她双手支扶了窗台,微扬起头往灰蒙蒙的上空看去,雨水飘洒,时而被疾风吹带过来,正好滴溅在了明华的脸上,冰凉湿润。

    “…姚黄,帮我收拾收拾,趁着这两日无事,咱们明个儿到法严寺去小住几日。”许久没曾上去山上吃一吃那儿的斋饭了。

    姚黄立即“诶”的应下了,一句话也不多问,只有赵粉嘴巴快,下意识说了句:“…这般天气,主子出门去做什么,那山路也不好走。”

    明华笑道:“…正是因着山路不好走,才没有人挑着这个时候上山,清净。”

    赵粉恍然大悟,便也跟着姚黄过去一道收拾行囊,明华则是叫了绿玉来,要她去给王长史传信,告知行程。这时屋里还有别的丫头,明华不好说得太过明白,但绿玉说予王长史,王长史自然知道通知玉琢。玉琢若是得闲,两人正好可以借机见一面了。

    明华说做便做,姚黄当日收拾了足够几日换洗之用的衣裳用物,到了次日三月二十四,便套齐车马从府里浩浩荡荡出了去。

    正如赵粉说的,白间出了城,外边的雨时大时小,车子轱辘着,偶而亦会陷进去泥土里,好在车夫是个经验老到的,熟门熟路带着车驾尽往那好走些的地方走,一路径直上了山道,往法严寺奔驰而去。

    无奈半道上雨势忽的变大,叫外边几个穿了蓑衣却还是抵挡不住湿透了衣物边角的男人好是遭了一通罪,然而并无一人面现抱怨,只尽职尽责送了明华抵达了寺院门口。

    明华下得车子,廖江文等人自然被散去厢房歇息,寺里厨灶上听闻明华冒雨前来,已在熬煮足够他们主仆吃用的滚烫姜汤用来驱寒。

    明华所料不错,这般的天气,法严寺里竟一个香客都没有。

    小和尚引了明华仍旧往平日使用的厢房过去,明华跟在他身后,过去厢房,几个丫头帮着将带来的物件安置了,又先是服侍着明华稍作清洁,再有厨灶上的小沙弥端了寺院师傅送来的姜汁汤水,一饮而尽。

    喝了火辣汤水,主仆一行当即驱逐了寒意,明华便顺道与那小沙弥问候方丈住持,小沙弥自然道一切都好,明华便再问藏经阁的相空师傅,小沙弥又应答道:“…他自是待在藏经阁里边不出来的,殿下这会子去,他大概又在煮茶吃菜了。”小沙弥话语中颇有不敬,明华见了心里好笑——相空那般的享乐之人确是不大像个出家的。

    他们在这边腹诽相空,相空也在那边与一个风姿秀逸的中年男子在谈明华,他提起茶壶给眼前之人倒了一杯酒水,道:“…施主尝一尝我这自酿的梨花酿,可是爽



第124章 凡心(2)
    零零散散的过路行人无不是匆匆忙忙,少有在摊子边上逗留。

    玉琢掀开车窗帘子一角,偷窥而去,见到一处摊位售卖米糕,也不知是不是明华说过的那一家,便叫停了车子,命仆役跑了过去购买。

    仆役得了命令过去,正与摊主比划着,一边一声马蹄嘶鸣将他吓了一跳,是一匹马儿在旁停下,马上一个身穿蓑衣的年轻男子一个跳跃便落了地,喷溅出些地上湿洼里的雨水,溅了那玉府小子一裤腿。

    玉府小子正与摊主说话,故而一时不防备,乍然来这么一下,便只以为是哪个路人不慎,不悦地微皱了眉头,下意识侧了脑袋看去,却在看清来人一瞬,立即训练有素地将不快收敛于无形。

    来人恰好是下了衙、照例过来明华这边看一眼的曲锦枝。

    他刚到,王长史便得了消息,特地跑了出来告诉他:明华去了城外,不在府中。叫他不必下着雨的还在那儿白跑。他领了王长史好意,也不多待,又想着肚腹饥饿,正好走过来弄些米糕来吃,一时没曾留意脚下,将人给惹恼了也不知道。

    小子知礼,率先与曲锦枝打了招呼,曲锦枝自然要问他是哪个,他便如实说了,又指了指停靠另外一头的马车。曲锦枝便顺着他手指,往一边看去,正好与玉琢四目相对。

    曲锦枝不由咧了嘴笑了:没逮到媳妇,逮到岳丈也是不错的。

    这么想着,又很有眼色地看见那小子买了几块米糕,于是知道是玉琢要吃用的,便抓紧机会讨好,当下就拦住了小子付钱,抢先道:“…你家主子这些就有我付账了,你只管去。”

    小子还要分辨几句,曲锦枝却不管他,只管推了他往车子那边过去。小子无奈,只好捧了颇有些烫手、新鲜出炉的米糕,快跑着回到了玉琢车驾边上,将曲锦枝的意思说了,听候主子发话。

    玉琢自然也看见曲锦枝推攮仆役的动作,这时他神色不明,抬起头来去看曲锦枝,只见他看他看过去,便及时低头颔首做拱手状,执着个子侄礼站在那儿,一脸恭谦。

    他于是神秘一笑,心安理得地伸出了手去,从仆役手中将热乎乎的米糕接了过来,一边儿拿稳了,一边儿还在暗自想到:既然这臭小子在这儿买它,那么便证明阿漱所说的摊子便是这一个了。

    曲锦枝见玉琢接了过去,又朝着他致意,便知道是玉琢承了他的一番小礼,乍然在心底松了一口气,又看玉琢微微低伏了头与那买糕点的小子吩咐什么,便也留神在原地,等着小子听过了话原路小跑着回到了他的跟前。

    “…三公子,我家主子,请你到那边饭庄一叙,敢问三公子可否愿意”

    曲锦枝自然愿意,且还求之不得。

    他点头如蒜,当即也不看是几两银子便扔了给店家,将账给结了,拎着自个儿那足足半个包袱那么多的米糕,又牵了马匹一路过去,随着玉琢走到了近旁一家饭庄门口,待玉琢也从车子上边下来,他连忙跟上,两人一前一后进去了饭庄。

    因着下雨,行人稀少,饭庄之中也是不过麻雀三两只,玉琢便也不要包厢,随意指了一处窗边座位,道:“…咱们便坐到那儿去如何”

    曲锦枝自然道“好”。



第125章 薄氏(1)
    曲锦枝年少纨绔,在帝京之中遛鸟逗狗玩女人,虽说近两年显是收敛了不少,也去了京府营地之中担任了差使,但他前科不少,玉琢免不了要对他仔细考量。

    两人一边儿饮酒,一边儿说话,玉琢观他言行,心里有数,见他知道多饮伤身的道理,心里暗自对他又添上一分满意。

    玉琢自然不知道年前东宫大门前赵粉对曲锦枝说的那一番话,不过倒是断定曲锦枝从前两年时陆续变化、懂得上进,多半是因着明华的缘故。

    这时恰好听他正谈论从军心得,也是每每话语言之有物,玉琢不禁起了兴致,顺着他说的话发问考较他:“…既然以你所说,兵府之中升迁积弊甚多,又有何高见”

    曲锦枝谦逊半拱手,答道:“…小侄才疏学浅,倒不敢说是高见,不过初生牛犊纸上谈兵罢了。侄儿以为,军中升迁,一味讲究家世,且欠缺考核。”接着便分了条目剖析开来。

    玉琢暗暗在心下评价:青年常愤世,他看事虽激进,但也很有见地了。

    如此便与他坐着吃酒又待了将近半个时辰,玉琢才悠悠起了身子,两人相互告辞,曲锦枝自然先将玉琢送了走,才牵来自个儿那匹马儿急急往东阳侯府回去。

    ……

    玉琢车驾不疾不徐接着往玉氏府邸走去,临到了府邸大门处,一个守候在那儿的小丫头当即见状往里飞奔,一瞧便知道是郑氏派来等他归府消息的。
1...282930313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