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春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西风紧
朱高煦拉住杜千蕊的手,弯腰钻进篷里,这时杜千蕊才发现,李掌柜居然被五花大绑坐在边上!外面的光线仍旧黯淡,刚才杜千蕊的头脑浑浑噩噩的,一直没看到他。
难怪高阳王能找到这里,原来是绑了李掌柜带路,李掌柜来过大院坝,当然是找得到路的……高阳王方才还故弄玄虚,说甚么只有找不到的心、没有找不到的路。不过高阳王也确实有心,知道去查当铺,不然怎能找到李掌柜?
“呜呜呜……”李掌柜瞪眼看着杜千蕊,挣扎了两下。朱高煦没理会李掌柜,带完了路,谁也不再理他。
这时朱高煦从怀里摸出一枚玉镯子来。杜千蕊看了一眼,正是她爹当给李掌柜的镯子。
朱高煦默默地拉起杜千蕊的手,不管她的脸如何红,便将玉镯子往她左手上戴,幸好杜千蕊回家后没做什么重活,手背的肌肤还很滑,朱高煦轻轻捏住她的拇指底部,便将镯子戴了进去。
接着朱高煦又摸出了金项链,一样亲手给她戴到脖子上,还把身体凑过来,以便将项链两头的细小金钩合拢。杜千蕊顿时闻到他胸前的淡淡气味,微微有点汗味儿,并不香,她却不知道为何非常好闻。
“呜呜呜!”李掌柜的又发出两声,却不知要说甚。
就在这时,两个壮实的汉子弯着腰钻了进来,在李掌柜旁边坐下。其中一个皮肤较白的精壮汉子抱拳道:“钟公子,属下等有错,不慎说错了话。眼下这胖商人,只能除掉灭口了。”
“呜呜!”李掌柜眼睛瞪圆,红着眼睛拼命挣扎起来,但旁边的圆脸黑糙大汉伸出一手按住他,他便动弹不得了。
杜千蕊也是一惊,但她没吭声,不愿意随意在人们面前多嘴。
这为富不仁的商贾和县里一些官吏,常欺压百姓,而这些宗室贵胄和武夫,比他们更狠,一条人命或许根本不算什么。或许这只是一物降一物。
朱高煦看向李掌柜道:“你罪不至死……”
不料他马上又道,“可惜你够倒霉。对不住了,我的这位兄弟说得很有道理。”
坐在对面的圆脸黑汉竟然笑了起来,“俺们谁的手上没个百八十条亡魂,杀个把人算啥,俺看这脑满肠肥的掌柜,也不是啥好鸟!”
白脸精壮汉子不动声色道:“一会儿找个没人的地方靠岸,把这厮埋了。”
黑脸大汉收住笑容,低声骂道:“俺一看到你这身肉就气不打一处来!就像那个谁废人……”
“王斌!”朱高煦开口了。
白脸精壮汉子道:“钟公子,请把这事儿交给我与王斌去办,让咱们将功补过,我定然办妥了。这荒郊野岭的,就算地方官府发现了尸首,保准他们没一两个月连尸首是谁也查不出来!更别想查到咱们,多半以为江湖劫匪谋财害命罢了。”
朱高煦点头道:“如此甚好,韦兄弟办事要比王斌细致一点。”
黑脸大汉王斌伸手摸了一下脑袋,道:“公子莫要以貌取人。”
朱高煦和白脸汉子顿时笑起来。
“呜呜呜……”李掌柜无语,主要是有话也说不出来,只能瞪眼瞧他们谈笑着商量怎么弄|死他。他想挣扎,却被一双黑糙粗|壮的手按着,偌大的身躯愣是无法反抗半分。
不过李掌柜的声音还是吸引了汉子们的注意,白脸“韦兄弟”语重心长地道:“掌柜兄弟,你死了也别怪咱们。这世道弱肉强食,你弄那么多不义之财,迟早要有这一劫,咱们不过好心送你上路。”
这世道弱肉强食……杜千蕊记得,李掌柜也说过这样的话。
细微之处的巧合,不知是在印证这一句话,还是一种讽刺。





大明春色 第一百章 山清水秀
湛蓝的天空上挂着明媚的春日,空气清新,河水清澈。一处河岸半岛的山林翠绿一片,时有鸟雀掠过水面飞进树林,天地间一派祥和。
三个人抬着一口箱子爬上山坡,韦达道:“就这里了。”他们遂将箱子放到树下,将木板揭开,里面的胖汉立刻“呜呜呜……”出声,接着又“呼哧呼哧”地急促喘着气,仿佛他躺在箱子里被抬上来、也累着了似的。
“郑公先看着人,我和王斌到那边挖坑,一会儿换着歇。”韦达又道。
郑和点头道:“便依韦兄安排。”
于是两个人便扛着?头到了几棵树后面,开始掘土。
“韦兄,俺有件事儿一直想找时机与你说,今天才提起。”王斌低声开口道,说罢回头看了一眼郑和那边。
韦达埋头挖土,道:“咱们有啥话,直说便是了。”
王斌沉声道:“你家闺女有过婚约的事儿,是郡王府教授侯海告诉王爷的。”
“他娘|的!”韦达顿时将?头重重地挥了下去,抬起头来。
王斌也跟着骂道:“那厮确是蠢材,关他鸟事!俺瞧他就是眼红,见不得别人好,便从中作梗,挑拨离间!”
韦达用袖子抹了一把额头,皱眉道:“王爷的婚事,非王爷说了算。上回王妃召见我家媳妇,没提有过婚约那茬,还很对不住咱们的模样,估计王爷没和王妃说。”
“那倒是。”王斌点头道,“俺瞧王爷也不是那种人,令千金又不是嫁过人的,王爷不会在意的。”
韦达道:“不过侯海这事儿,老子记住了!”
“俺瞧他也不是啥好鸟!”王斌附和道。
韦达又道:“现在很多事王爷说了不算,联姻这样的事,燕王和王妃都有考虑。他们若真想和韦家联姻,我还有个次女,才八岁!次女可没任何婚约,养两年照样可以嫁给王爷。”
王斌笑道:“看来俺也要叫媳妇多生两个女子。”
韦达看了一眼王斌那张粗糙的黑脸、黑脸上眼睛瞪得凶巴巴的,摇头不语。
俩人遂默默地干起活来,挖了许久,也没叫郑和来换。他们都是身强力壮的武将,挖个土坑并不在话下。
良久之后,韦达便道:“差不多了!正儿八经的金井也就这么深罢了。”
于是他们走回去,招呼郑和一起,连人带箱子一起抬到土坑边上。被五花大绑的掌柜拼命地扭过头,望着旁边的金井,挣扎得更凶,却始终没说出一句话来……韦达等人也不想听他说什么。
“唰!”韦达拔出一把短刀来。掌柜瞪圆了眼睛,然后又闭上了,身上抖起来。
然而韦达并不是要杀他,而是割他身上的衣裳,招呼王斌等一起上来扒,将掌柜扒光,将衣服全部扔进金井。然后从箱子里拿出一罐油来,浇了些在衣裳上。韦达又捡起火折子拔开,“呼呼”吹了几下,将金井里的衣服点燃。
“毁掉他身上的东西,若官府发现了尸首,查身份更加不容易。就算等官府慢慢查出真相,咱们早就办完差事回北平了,叫他们来北平王府上抓老子们!”韦达道。
王斌眼疾手快,上去把掌柜手上的大金戒指使劲拔了。三人遂将赤身的掌柜抬进金井,韦达提起罐子,把剩下的油倒了掌柜的一头脸。
那掌柜的眼睛发红,眼中全是恐惧,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
河岸乌篷船里,朱高煦挑开草帘看了一眼外面,转头问道:“当初在北平,杜姑娘为何走得那么急?”
杜千蕊叹了一气,低头道:“有人查到了我的身世,当初欺瞒了王爷……其实我家并未遭受许大使的欺凌,那些事都是别人告诉我的,是别人的事。”
朱高煦点点头,没有说话打断她。他很淡定,这事儿他早就知道了,当初侯海去京师一趟回来,已然查了个八九不离十。
杜千蕊继续道:“那人以此要挟我,要我说出王爷在京师和路上的所作所为,还提到了君影草。”
“你一定没说。”朱高煦插了一句话。君影草的事被人知道,主要因为“恰巧”燕王府有人误食中毒、症状和世子一模一样!
其中内情,为何恰巧在那段时间有人误食,现在朱高煦也没弄清楚。
但他弄清楚了,君影草事发和杜千蕊无关,因为杜千蕊看到的几个细节都还无人知晓。
杜千蕊摇头道:“当然没有,我以身世欺骗王爷,惹了天大的祸事,已是成天惶惶不安;哪里还愿意出卖王爷?我也寻思,若出卖王爷一次,今后就一定会被那些人要挟控制,变成他们对付王爷的棋子!”
“杜姑娘聪慧。”朱高煦点头赞道,“这就是个局,只要跨出去一步,就会步步受制!”
杜千蕊道:“因为那人提出要求,叫我今后把王爷的事都悄悄告诉他……我自然没答应,断然拒绝了。后来王爷说‘心意还是心机’,又对我不理不睬,我以为那人已经告诉了王爷我的身世之事。”
她颤声道:“那人威|胁过我,要先将我的身世告诉王爷,等王爷不管我了,再把我绑去官府!京师许大使之事,我与王公公都脱不了干系,正被发榜缉拿,只要到了官府,我还有好下场么?彼时我忧惧不已,思前想后,只有先逃离北平。又不敢回京师教坊司,只好回家了。”
朱高煦立刻问道:“威胁杜姑娘那人,长什么模样,你还记得么?”
杜千蕊点点头,说是很圆一张脸,又描述了一番方士的气质,相貌、身材等等。
“袁珙?!”朱高煦听罢,径直说出一个名字。要确定是不是袁珙也很简单,回北平之后,寻机让杜千蕊瞧一眼就行了!
那袁珙原本只是个跑江湖的相士,因姚广孝举荐才到燕王府变成了心腹谋士,成天往世子府跑,不是世子的人鬼才信!
朱高煦压抑住愤怒,接着又一脸冷意。
姚广孝和世子也够狠,彼时燕王正准备起兵,随时面临朝廷剿杀的危险,他们倒早早地想在朱高煦身边安插奸谍了!
朱高煦看了一眼满脸畏惧的杜千蕊,脸上的冷意渐渐变暖,好言道:“杜姑娘为了维护我,宁肯亡命逃跑,也不肯出卖我;我当初却猜忌你、冤枉你……这份情意,我记住了。”




大明春色 第百零一章 春天
乌篷船静静地停靠在河边,清凉的河水时不时打在船舷上,发动“叮咚”的响声,周围偶尔传来几声禽鸟的鸣叫。
“哟!”甲板上王斌吆喝了一声,朱高煦转头看时,见鱼竿上挂着一只鲫鱼被提出了水面。
船上的泥炉子里柴禾烧得正旺,锅里冒着白汽。王斌抓起鲫鱼,在船舷上敲了两下,便掏出小刀开始破鱼腹。
穿着旧衣裙提着竹篮的杜千蕊也来到了船边,朱高煦向她伸出手掌,杜千蕊目光游离,仍然将小手放在了朱高煦的手掌里。朱高煦便将她拽了上来。
“啥树叶,没毒哩?”王斌转头看了一眼竹篮。
杜千蕊声音清脆,说道:“这嫩叶叫春天,可以食用,王兄弟放心罢。”
她的精神看起来很好,做事麻利,动作轻快而活泼。
朱高煦道:“我知道可以用它煎蛋,不过放到鱼汤里煮的、倒没吃过。”
“公子好见识,春天嫩叶就是煎蛋的,气味大。烹饪讲究一物配一物,可是船上东西不齐呀!河鱼没有作料腥味儿大,放点春天或许有点儿用。”杜千蕊柔声道。
她说罢遂忙着调制鱼汤。
朱高煦回顾左右道:“沿信河往北走,就能到饶州府城。等遇见了市镇,咱们得设法购置坐骑或马车,走陆路驿道。划船实在太慢了。”
郑和与韦达都点头称是。这两天郑和似乎有话要说,多次欲言又止,此时他终于开口问道:“钟公子,这位杜姑娘可靠么?”
朱高煦立刻点头。船上的几个人全都住了嘴,顿时就没人再吭声。
朱高煦又转头看向杜千蕊,“杜姑娘知道的,燕王府和朝廷正在打仗。咱们在江南很凶险,我给你留一笔钱财,安排个地方让你待一阵子。咱们回来了,就去接杜姑娘;万一回不来,杜姑娘只好另寻出路。”
不料杜千蕊马上使劲摇头道,“若没有王……钟公子,我剩下的只有了无生趣的苦日子,苟活于世还有甚么意思?既然钟公子不顾凶险,我帮不上甚么忙,能做的只有与公子同生死。”
她说得心平气和,美丽的大眼睛里却只有果决。
朱高煦一般不信别人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话,但不知为何,此时听到杜千蕊的言语、竟毫不怀疑。或许她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
“也好。”朱高煦也不说那些没用的话了,当即点头道,“杜姑娘便跟着咱们一块儿走,正好咱俩扮作夫妇。我姓钟,应天府人士;杜姑娘叫杜氏,江西饶州府人。”
他转头看向郑和等人,“你们都是钟家的家丁和长工,王斌叫王有财,郑公公叫郑忠,韦达叫韦德。都记住了?”
几个人纷纷点头应答。
过得一会儿,等鱼汤煮好,王斌便从包袱里拿出干粮馍馍,大伙就着鱼汤吃午饭。
……一行人走水路到达饶州。府城比余干县更繁华,城外照样有很多附城而居的百姓,有街道和市集。未免节外生枝,他们没进城门,在城外找不到可以当坐骑的马匹,便购置了两辆马车,衣物、干粮等物。
眼下大江以南比较太平,一行人在饶州府没遇到盘问,十分顺利便赶着马车上了驿道。
但次日在州府边界处,便被一队人马拦下来了。朱高煦挑开草帘子,见骑马的人穿着绿袍,身后带着一队甲兵,顿时判断这些人是巡检。
朱高煦看了一眼,心里顿时便镇定下来。因为这种地方上的巡检,主要是查私盐。
“干甚么的?”绿袍官儿问道。
朱高煦先从马车上走下来了,抱拳道:“回大人的话,草民乃应天府人士,到江西访亲,见岳丈岳母。”
那小官听见朱高煦称他大人,一脸十分受用的样子,上下打量了朱高煦一番。朱高煦穿着质地上等的棉布青袍,腰间挂着玉佩,打扮就是家境殷实的人……小官吏一般不会防有钱人,在他们眼里,作奸犯科的坏人都是些走投无路的流民。
“有路引?”巡检问道。
朱高煦立刻拿出了一份伪造的应天府官府路引,双手递了上去。巡检从信封里抽出来瞧了一番,又递还了过来。
这应天府路引虽是伪造,但完全可以以假乱真,这么瞧根本无法甄别……唯一能查出伪造的法子,是到应天府官府去核对。
朱高煦有恃无恐,当即又问道:“贱内在车上,是否要草民叫她下来,让军爷们检查马车?”
那巡检看了他一眼,“罢了!尔等在道路上多加小心。”
朱高煦道谢,重新走进马车,拍了一下车厢木板,前面的王斌便“啪”地在空中甩出一声鞭声,马车继续往前走。
此地到京师已不到一千里,一行人坐车走驿道果然快,每日赶路,又过六七天时间就到应天府地面了。
……他们在江东门外,先找了家客栈落脚。
朱高煦声称与杜千蕊是夫妇,便与她住同一间屋。方安顿好,他便叫郑和等人到房里议事。
几个人进来时,先把房门闩上了。朱高煦正站在后窗旁边,从这里正好看见巍峨的江东门城楼,只要进了城门就是京城……此时局势紧张,他心里多少有点担忧。
朱高煦转过身来,将窗户也关上,便开口沉声道:“以我在京师的经历,进出城门从未被查过,守门官军一般只查可疑之人。照理咱们此番进京是不会有差错的,但此时北边在交战,京师便会防范奸谍。咱们不可大意,必得事先准备周全……‘郑忠’?”
王斌等人都侧目望向郑和。郑和便低声道:“接应咱们的人是玄奘寺的和尚,法号庆元。庆元在离玄奘寺不远的鸡笼山有一处宅子,地契写的主人叫钟斌,其实世间并无此人,庆元只是声称宅子主人在浙江布政使司那边做买卖。
若被人盘问,咱们就说住在鸡笼山。伪造的应天府路引便不能拿出来了,在京师容易被识破,而钟斌此人的姓名住址经得起查。”
朱高煦点头道:“如此一来,咱们的身份便稍微经得起推敲了。今日不进城,先在客栈沐浴更衣,免得风尘仆仆的模样被人怀疑。”
接应的人是个和尚,朱高煦猜测有可能是姚广孝的人。但此事事关重大,朱高煦和姚广孝在对付朝廷的事儿上,是没有矛盾的……加上驸马王宁已被朝廷密探查出奸谍罪状,现在诏狱之中,朱高煦不敢找王宁的儿子王贞亮了;需要人接应只能找燕王安排的奸谍庆元和尚。
商议罢,郑和等三人便告辞回房。
朱高煦为谨慎起见,尽量少在外面露面,晚饭也只叫郑和买了提进客栈房间吃。郑和几乎从未来过京师,在此地无人认识,却又在燕王府学得一口官话,他活动起来更加稳妥。
黄昏时分,又有客栈的奴仆提热水敲门,供上房客官沐浴更衣。
朱高煦站在外面的窗户边,先是从窗缝观察江东门城楼,没多久便有点心慌意乱了……这房间里有个暖阁,用隔扇挡着。本来在暖阁外面什么也看不见,但里面点了盏灯就不一样了,杜千蕊的影子映在了那层布上。她在里面拿着瓢浇水的动作也看得清清楚楚。
一路上二人假扮夫妇,赶路一身汗水灰尘,何况朱高煦心里挂念着事儿、又很累,于是他并没有对杜千蕊怎样。此时他却忍不住不断往那隔扇上瞅。
良久之后,杜千蕊穿好了衣裳,从隔扇出来时,见朱高煦脸红,她便微微有点诧异,正待开口时,顺着朱高煦的目光、回头看了一眼。
杜千蕊的脸马上也变得绯红,眼睛也不敢看朱高煦了。
“我什么都没看到……”朱高煦脱口道,马上意识到是欲盖弥彰,便故作淡然道,“只看到影子而已。”
他的口气平静,自以为情绪控制得当,然而这十几岁血气方刚的身体没法掌控。杜千蕊又悄悄看了他一眼,她的脸上更红,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过了好一会儿,杜千蕊才口齿不清地颤声道:“客栈的人说了,只打一次水,我叫钟公子先沐浴,公子却怎么也不肯……”
朱高煦听得那温柔又紧张的声音,脑子里浮现出刚才隔扇上的影子,脑子一阵晕乎乎的。但这客栈的隔墙比较薄,两边的房间分别住着王斌、韦达、郑和三人,恐怕稍微大一点的声音就会被人听见。何况不远处就是京师城门,处境已是容不得半点疏忽,朱高煦意识到时机不恰当,终于克制住了冲动。
他深吸一口气,小声道:“杜姑娘用过的水没关系,挺好……那个,出门在外不必太在意细枝末节。”
“公子……”杜千蕊咬着朱唇抬头看了他一眼,“妾身服侍你沐浴更衣罢。”
朱高煦伸手摸了一下太阳穴上方鼓起的血管,忽然觉得鼻子微微有点痒,便伸手摸了一下,拿下来一看,手指上沾着血,他顿时脱口道:“我曹!”
“要紧么?”杜千蕊脸色微变,忙拿了一块手帕上前来给朱高煦擦。他闻到手帕上有淡淡的好闻的清香,忙道:“你理我稍微远点,让我冷静冷静,很快就好。”




大明春色 第一百零二章 清规戒律
鲜红的朝阳刚刚在江东门城楼上冒头,城门口的车马人群已排起了长龙。天刚亮时人就不少,多是贩夫走卒,太阳出来后各色人等更杂了。
朱高煦和杜千蕊坐在马车里,王斌赶车,韦达与郑和各自牵着马,一行人排了近半个时辰才到城门。城门口列了两排甲兵,正在挨个盘问搜查,难怪堵了那么多人。
一行人毫无例外地被拦住,门口的武将道:“车里的人都下来!”
朱高煦依言先从马车里弯腰走出来,又转身扶杜千蕊下车。立刻有士卒用缨枪挑开了帘子,探头到车里瞧几眼。
武将问道:“到京师作甚?”
朱高煦道:“我住在上元县,昨天才出城。”
他一开口便是官话,武将转头见马车旁边的士卒点头,立刻挥手道:“赶紧走,后面人多。”
朱高煦和杜千蕊便上了马车,安然无恙地入了江东门。过了一会儿,他不禁挑起车帘一角,回头望了一眼京师城楼。
……他们进了外城,并未去内城门,却绕道至内城北面的太平门附近,到了玄奘寺。
朱高煦在马车上等着,没等多久,郑和便带着一个和尚过来了。朱高煦瞅了和尚一眼,顿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着那和尚慢慢走到马车旁边,朱高煦才忽然想起来:建文元年春天,世子在京师府邸中毒,跟着四舅徐增寿来探望世子的和尚,就是此人!
“请庆元大师上车说话。”朱高煦马上认定此人身份不假。
庆元掀开草帘,看到了杜千蕊,顿时念道:“阿弥陀佛!”稍微犹豫片刻,还是上来了。朱高煦便拍了一巴掌车厢,马车立刻便走。
和尚目不斜视,目光避开车上的女子,对朱高煦说道:“咱们是见过的,钟施主可记得?”
朱高煦点头道:“我四舅也是家父的人,在南下以前,我却不知道。”
庆元也点点头,然后从怀里摸出一把钥匙递过来,朱高煦接了,默默地揣进怀里。
过得一会儿,庆元又道:“施主在鸡笼山南边大路上,等着贫僧,稍后见面……”他掀开车帘望了一眼,“先停车,贫僧与施主分头进太平门。”
朱高煦便拍了两下车厢,王斌“吁吁”地发出声音,马车缓缓停了下来,庆元立刻出去了。
朱高煦等一行人继续往前走,进太平门时连盘问也没遇到。内城门管得反而没外城严,与平常差不多,官军只瞧那些形状怪异之人。
在鸡笼山脚下等了一阵子,果然接到了庆元和尚。
朱高煦从没来过这边,倒是有以前高阳王的记忆,稍微有点印象。他首先想到的是山上有个尼姑庵,那尼姑庵叫鸡鸣寺,里面有药师塔,在京师很有名。
1...3637383940...4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