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西风紧
进门便看见了一副大棺木摆在中间,往前面挂着白帘子、放着灵牌等物。朱高煦十分紧张,刚走两步,便见一个人影走过来,他浑身都绷紧了。
不一会儿,他看清来人正是庆元。庆元走过来,看了朱高煦一眼,低声道:“东西用得不多,早已散了,灵堂上的人都在昏睡。”
朱高煦听罢,把湿布巾从口鼻上拿开,他早已顾不得害怕,此时不敢耽误分毫,立刻从包袱里掏出一把铁橇,用布巾垫住以免弄出声音,便上前撬已经钉死的棺木。他手臂上的肌肉股起,均匀地用着力,那棺木慢慢地撬开了!
他先将包袱里缠着布的铁锤递给庆元,便小心翼翼地打开棺木。里面躺着一个穿不知多少层厚寿衣的人,脸遮着,身上盖着被子。
朱高煦瞪圆双目,双手合十,对着里面默念:打搅了你,实属无奈。我心怀敬意,只想稍借一个地方,万勿怪罪!
他便伸手将里面的人掀到一边侧躺,又掀起垫在棺木底部的褥子隔在中间,他便跨了进去,躺下时闻到一股草木灰和难闻的气味。
朱高煦点点头,便眼睁睁地看着棺木缓缓合上,庆元小声的声音道:“愿公子走运。”光线便渐渐地消失了,完完全全的黑暗笼罩其间。
照规矩,棺木上面有一个插着卷纸或竹管的小孔,此乃孝道行为;这礼数倒给朱高煦行了方便,至少不担心被闷死在里面了。
棺木响起了几声沉闷的敲击声。没过一会儿,周围便恢复了死寂和黑暗。朱高煦躺在里面,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鼻子能闻到难受的气味。
他在黑漆漆的地方瞪着眼睛,不敢有丝毫动弹,躺在那里忽然有种死去了的感觉,心中说不出的恐慌。他又心道:我十几岁的年轻汉子阳气重,若有未知之物,千万别来找我。
但此时最怕的,反而不是死人,却是忽然被活人打开了棺木。
大明春色 第一百一十一章 没有忘记
重见亮光的一刻,朱高煦感觉自己突然从漫长的地狱、回到了人世,或许地府就是如此,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他先看到了王斌那张黑糙的圆脸、瞪着凶光的眼睛,便长长地呼吸了一口气,赶紧从棺材里爬了出来。
“王爷!王爷……”周围的几个人欣喜地围着他。
朱高煦一言不发,心情十分复杂。到大明朝以来,这回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他不知该庆幸、惊喜,还是后怕。
他回顾左右,见周围有好几个人已被迷倒在地,神志不清口不能言。这里似乎是一座客栈,送葬的人已经出城了。
朱高煦二话不说,先出去了一趟。等他回来时,王斌等人正在钉棺木。杜千蕊转过头,默默地看着他。
“现在咱们在什么位置?”朱高煦问道。
郑和道:“估摸着还没出应天府,在京师南边。”
朱高煦点点头,心道:客栈里许多人被迷香迷倒,等会儿恐怕会发现棺材的蹊跷,但大伙儿已经出城,天下之大、再查就不容易了。
很快几个人便溜出客栈,几匹马正拴在外面。朱高煦抬头看天、见天色昏暗,不用问也感觉是旁晚而非早上。他决定连夜离开应天府。
一行人日夜兼程向西走,沿陆路先进入池州府地面。此时离大江南岸已是不远。
朱高煦一直没忘记、答应那小尼姑的事。
前几天在京师,他自身难保,现在好不容易逃出城来,依然存在危险……很快他们的行踪就会暴露,若慎重起见,此时应尽快渡江,并马不停蹄离开朝廷控制的地盘。
但他的耳边又似乎响起姚姬的声音:莫忘肌肤之亲,莫失今言。
那越嚼越甜的馒头滋味,余香仿佛还留在口中。她身体的柔软温热,朱高煦也没有忘记。
……不到一个时辰,众人骑马到了大江南岸,远远地已能望见宽阔的水面。郑和道:“钟公子,咱们可沿江走,见到渡船便先过大江。”
朱高煦点应允。
过了一会儿,他让坐骑稍微慢下来,等身后的韦达和王斌靠得近了,便开口道:“京师还有个人没出来。”
话音刚落,朱高煦便感觉身后的杜千蕊将他搂紧了几分,上半身都压到了朱高煦背上,好像生怕他又走掉似的。但她确实担心错了,朱高煦肯定不会自己再返回去送死!
“谁?”王斌先开口问道,“庆元和尚也要离京?”
朱高煦摇头道:“那小尼名叫姚姬,之前就是她救了我一命。我答应过,要带她一块儿走。”
王斌道:“王爷别管她了,俺们好不容易才离开那龙潭虎穴!”
朱高煦勒住坐骑,转头过来,看向韦达。
韦达与朱高煦对望一眼,沉吟片刻开口道:“末将在京师无人认识,也会说官话,便让末将跑一趟回京罢!”
朱高煦立刻回应道:“你定要当心,若被人查问,便说家在鸡笼山,名叫钟斌。那小尼住鸡鸣寺,也可能在那条香烛街的铺面里。”
“末将遵命!”韦达抱拳应答,又干脆利索地道,“那便就此别过。”
朱高煦抱拳回礼,目送他调转马头。
一旁的郑和没吭声,但朱高煦明白,他是给自己面子……确实很冒险,万一韦达被逮住拷问,谁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供出此行目的,影响大局。
但朱高煦从棺材里爬出来,已不管什么是冒险了。当初在京师差点被官差堵在香烛街,燕王的“大局”也没能救他的命,救他的反而是一个小尼姑。
……
朱高煦等一行人坐渡船,将人和马一起渡过大江,然后骑马兼程北上。他们绕行返回北平,一路上还算比较顺利。
离开北平的时候,北方的天气还很冷,现在却已是草木繁茂,稍微厚实的衣裳也穿不住了。整个北平城的人和物,在朱高煦眼里似乎又变得陌生起来。
进城之后,郑和去燕王府,朱高煦等人径直回郡王府。
刚过照壁,便见韦达站在院子里!韦达居然先回来了,他倒是跑得很快。
朱高煦把缰绳递给迎上来的奴仆,转头对杜千蕊道:“杜姑娘先去歇会儿。”
“是,王爷。”杜千蕊微微屈膝,她也是满脸疲惫了。她从韦达身边走过时,看了他一眼,又回顾左右瞧了一番。
朱高煦迎面走过去,开口道:“韦将军回来就好……带的人呢?”
韦达抱拳立在那里,“末将办事不力,请王爷降罪!”
朱高煦听罢心里一阵失望,却没表现出来,只说道:“进屋再说。”
二人前后进一间倒罩房,韦达站在屋子当中,弯腰道:“末将回京后,便谎称是姚姬的家乡故知,去鸡鸣寺找过她。但寺庙的尼姑告诉末将,姚姬被关起来了!据尼姑所言,寺庙里有人向主持告状,告姚姬不守戒律、与男子私见。于是主持便下令严惩姚姬,将她幽禁起来,不得与任何人见面。
末将又问,何时能放出来?尼姑说没那么容易,也无定数。末将不敢在京师胡为,又无计可施,只好先回来禀报。”
朱高煦沉默了好一会儿,开口道:“我知道了。此事不怪韦将军,你何时到北平的?”
韦达道:“回王爷话,上午才到。”
“回去歇着罢。此番咱们九死一生,我定会在父王跟前为尔等请功。”朱高煦道。
“最险的是王爷。末将等见王爷回来,便安心了。”韦达抱拳道,“末将告退。”
朱高煦点头,目送韦达出门。他自己却在倒罩房里坐了许久,心里忽然有点失落伤感……那天去灵堂之前,下午还见到了姚姬在鸡鸣寺的院子里。早知如此,当时就该派人去找她,让她与郑和、王斌等人一起出城!
他好一阵子都在寻思,自己为何没那么做?主要原因并非是觉得危险,而是他无法确定躲棺材里能不能成功,当时注意力都在那事儿上,根本没顾得上管姚姬的事。
就在这时,王贵走进门口,他一脸喜色道:“奴婢听说王爷回来了,赶紧来瞧,您真的回来了!”
朱高煦不想再提这一行的荒诞惊险,故作淡定地沉声问道:“我走了几个月,交给你的事儿,办得可好?”
王贵回头看了一眼,走上前来,俯首低声道:“奴婢一直很小心,没出什么差错。她也很沉得住气,既没试图逃跑,也没有喊叫。只不过……最近她染了风寒,奴婢已抓了几副药送下去。”
“严重么?”朱高煦问道。
王贵皱眉道:“奴婢不敢确定,更不敢找郎中给她瞧。”
朱高煦立刻站了起来,走出房门,便往穿堂过去,王贵赶紧跟了上来。路上遇到了王大娘,几个月不见,朱高煦随口与她寒暄了几句。
王大娘正待要走,朱高煦又叫住她:“今后杜姑娘住在内厅,让她就近服侍我起居,你们无事不得随意进来。”
“王爷把杜姑娘找回来,就没咱们什么事儿了哩……”王大娘笑道。
“别觉得王爷平素待你们和气,就没了规矩!”王贵冷冷道。
王大娘收住笑容,道,“奴婢嘴上说两句,又不是不遵王爷的话。”
朱高煦语重心长地对王贵道,“我知道,王大娘做事儿有分寸的,别计较她那张嘴。”
王大娘听罢,顿时一脸欣慰。
朱高煦和王贵一前一后进了内厅,他见还有丫鬟在打扫檐台和院子,便先进了自己卧房,在房间里来回踱起步来。
王贵弯腰小声道:“王爷是否想去看地窖里那人?奴婢把内厅的人都叫出去。”
朱高煦点头道:“我刚才说的规矩,你也与府上的奴婢们说好。”
“是。”王贵弯腰道,又从怀里掏出一串钥匙,便转身走了出去。
朱高煦在房里踱几步,往窗户里瞧了一番,见那些丫鬟陆续都走了,他遂出了卧房,径直往后园而去。
他开了内厅到后园子的门房铜锁,走进园子里。又在那边的杂物房里找到一副梯子,开了地窖入口那间房屋的门,走了进去。
搬开地窖洞口的铁栏,朱高煦便把梯子搭好,往里面爬。
在梯子上回头一看,他见徐妙锦在床上坐起来了。她拿手掩住嘴轻轻咳嗽了两声,眼睛瞧着朱高煦。待他下了梯子,徐妙锦便说道:“高阳王,你总算回来了!我几个月没见到你,也不知你要关我到什么时候。”
“我对不起你……”朱高煦一脸歉意,“病要紧么?”
徐妙锦有气无力道:“在这地方呆久了不见天日,身子弱,就是染了点风寒,静养几日就该好了。”
朱高煦走到床前,把被子往上拉了一下,徐妙锦的脸色顿时一红。
他见旁边的炉子里是冷的,便从桌案上拿起打火石、草纸等物,在那里敲燃生火。他一面忙活一面头也不回地道,“王贵给小姨娘熬药了么?”
没听见徐妙锦回答,朱高煦便转过头,见她正在看着自己,目光一触,她又看向别处,“这里有柴禾炉子,也有水,我自己能熬药。”
大明春色 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帝就了不起
橙黄色的火焰在砂锅下面燃烧起来,朱高煦慢慢地往炉子里加柴禾。
“高阳王去办的事,还顺利么?”徐妙锦的声音道。
朱高煦一边观察柴禾燃烧,一边答道:“不甚顺利,几次差点丢了性命,最后靠侥幸脱身……不过我走之前给王贵说了,我若是回不来,便放了小姨娘。”
他说罢微微侧目,观察徐妙锦的反应,但没看出什么蹊跷。徐妙锦身体虚弱,脸色有点苍白,慵懒靠在枕头上的样子,就仿佛刚刚睡醒的娇|娘。她的神情仿佛有些许庆幸,庆幸朱高煦平安无事、还是庆幸她有后路?
徐妙锦也注意到了朱高煦的目光,她的眼神微微闪烁,又将被子往上拉了一下,遮掩住胸口,不好意思地说道:“高阳王忽然进来,我衣衫不整,实在不太像话。你稍稍回避,我要穿衣起来。”
徐妙锦身上穿了衣服的,白色里衬是长袖。她便是起来穿衣服,朱高煦也看不见什么……大明朝的女子就是讲究。
他便道:“小姨娘生病了,不用折腾,躺着罢。我熬好了药就出去。”
徐妙锦又问道:“高阳王既然回来了,便不打算放我?”
她抛出了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朱高煦沉默良久,也答不上来。
如果放了她,让她回到徐王妃的身边,万一她打探出了朝廷里投降的那些人的名单,然后透露回去……那么燕王“直趋应天”的战略就面临极大的风险,若是不幸战败,朱高煦跟着倒霉,能有好下场?
何况去京师这一趟,朱高煦九死一生,如果最后什么用都没有,确是叫人十分不甘。
但如果不放她,不知“靖难之役”还要持续多久,难道要把她关在这地窖里、到战争结束?
朱高煦一时间无法回答这个高深的问题,沉思许久,抬起头来说道:“我又想起了以前的一个蹊跷之处……”
“甚么?”徐妙锦那美艳的眼睛睁开了几分。
朱高煦道:“便是你意欲跳井的事。彼时续空和尚被抓,极可能将小姨娘供出来。你的做法,为何不是趁早逃回京师,却是想着自尽?按理小姨娘并非无路可走,令尊景清乃朝廷大臣,似乎还是建文帝心腹。”
“我有苦衷。”徐妙锦冷冷道。
朱高煦这回却没有适可而止,却咄咄相逼:“什么苦衷?”
又是一阵气氛尴尬的沉默,朱高煦没有继续追问,却也不再开口说话。
良久之后,徐妙锦才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轻声道,“我说过,洪武时家父获罪,他从诏狱里被今上救出来。家父欲报圣恩,才安排我到燕王府为奸谍。但我冒如此大险,并非没有一点回报……”
朱高煦点头。
徐妙锦继续道:“今上承诺的回报,便是等事成之后,封我为皇妃。”
朱高煦的心里忽然就腾起一股羞愤之气!他一时间自己也不清楚为啥情绪那么强烈、自己羞愤个什么。
过了一会儿才渐渐明白,大抵是没想到、徐妙锦竟然会倒贴给别人……得她立功争取,别的男人才愿意接受?
这时徐妙锦的声音又道:“本来家父的意思,让我凭美色引|诱燕王,以便能窥探到更多军机;但我没有那么做。既然命运已经注定,我终究是要被送给皇帝为妃的,那我先委身于燕王,算是甚么样的人?”
朱高煦的脸都涨|红了,他简直是感觉恼羞成怒!
他一向对徐妙锦以礼相待,十分珍重,不敢轻易亵|渎她……但她居然身在敌境,也不忘为那建文帝保全完璧之身?他娘|的,建文帝究竟为她做过什么,付出过什么?!
朱高煦冷笑道:“我为小姨娘,连父王都背叛,还是比不上皇妃的名分来得实在。”
徐妙锦的目光在他脸上打量着,颦眉道:“高阳王为何这么说?这又不是我愿意的,早就被家父安排好了,难道我要主动去事二夫?”
朱高煦的情绪一起来,无法瞬间消退,只好闭嘴不吭声,免得说出更多不合时宜的气话。
他算啥?徐妙锦又没答应过什么、承诺过什么。
但徐妙锦似乎已经感觉到了朱高煦的气恼,忙又说道:“我也不稀罕甚么皇妃,但家父稀罕,有什么办法?他知道我不情愿,便苦苦相逼,要我必须完成此事。我若一有风吹草动就回去,必定没有好下场……
家父说过很多好处,但我从来没觉得多好……或许那些从小吃不饱穿不暖,吃过很多苦头的人会在乎,我却觉得那点荣华富贵没多大意思,何况还要出卖自己?”
朱高煦还是不说话,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虽然很气,但建文帝能给的,他又给不了,光说大话有啥用?
徐妙锦看了他一眼,“唉”地叹了一气,柔声道:“你别往心里去,这些都不是我自己的意思。家父和今上把甚么都安排好了,从来就没问过我想不想要……我若真的能作主,绝不愿意到北平来做奸谍,更不想当皇妃!那些得到的,不是我想要的;失去的,却是我不想丢的。”
她温柔讨好的声音,让朱高煦无法发作,他闷闷不乐地说道:“皇帝就了不起?照样可以拉下马!”
这时徐妙锦忽然“噗嗤”一声笑出来,那杏眼也变得弯弯的,如同清幽的月光。她急忙伸手掩住嘴唇,脸也憋红了。
朱高煦一脸纳闷,不明白她笑什么。或许觉得自己的话太幼稚?好像真的有点,这副年轻的身体让他感觉很有活力激情,但他有觉得自己也没乱说话:建文帝不能被拉下马?
徐妙锦的笑,让他暗自深吸一口气,好尽力让自己淡定一点。
就在这时,王贵在上面的洞口道:“王爷,王爷!燕王府派人来了,传的徐王妃的话,叫王爷即刻前往王府。”
“我知道了。”朱高煦转头道,“一会儿我便上去。”
他看了一眼炉子上砂锅,盖子里光有水响、不见白汽,离沸腾还有一会儿,要熬好药更需要时间。他便道:“只好让小姨娘自个看着火。”
“嗯。”徐妙锦点头,也不叫朱高煦回避了,挣扎着就要爬起来。她可能躺久了,忽然起来,脸上一阵纸白,颦眉一脸难受的样子。
大明春色 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以恼怒
染上风寒后这两天,池月饭也吃不下,几乎都躺在床上,感觉身子没劲、整个人都懒懒的。躺得久了,刚才猛地坐起来,忽然便一阵头晕,感觉地窖里的东西都在旋转,雾蒙蒙一片。
“你没事吧?”高阳王的声音道,他的身影靠近了几分。
池月忙脱口道:“不要紧。”
她忍着头晕的感觉,坐到床边,伸脚去找鞋,脚在床边晃了几下、愣是没碰到鞋子。她只好静坐片刻,等那一阵头晕过去。
就在这时,池月忽然感觉自己的脚踝被轻轻抓住了。她心里一紧张,身上便颤了一下。她低头一看,高阳王竟然蹲下来,正在给自己穿鞋!
她感觉顿时脸上发烫,堂堂郡王、竟然服侍自己穿鞋,一时间她非常紧张,全身都绷紧了,僵硬得动弹不能。
以前高阳王还算持重,哪怕绑了她,也尽量避免肌肤接触,所作所为比较克制,但现在他竟然主动抓住她的脚踝……或许,因为刚才池月说、终究要回去变成建文的皇妃,让朱高煦受了点刺激。他愤怒之下,才不再心怀敬重之心,而变得如此大胆!
她要做皇妃,他那么愤怒干甚么?池月稍作寻思,脸上更烫,立刻强行转移自己的想法,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了。
她觉得自己身上更软弱无力,竟然没有挣扎,也没把脚缩回来,任由朱高煦细致地为她穿鞋。她也不清楚自己为何不动弹。
看着高阳王细心的动作、感受到他轻轻的力度,池月有种被怜惜的感觉,所以下意识才不愿意挣扎吧……
池月又见自己玉白的脚十分修长优雅,小腿肌肤紧致而有弹性,脚趾如剥葱一般,连自己都觉得漂亮。她的内心深处,似乎很想让高阳王看到她美好的地方。
想到这里,她臊得想钻进被窝里把脸捂起来,心中暗暗地唾骂自己不要脸!此时她看见自己的脚趾甲上涂抹的红颜色尚未完全褪去,更是有种被窥探了私密之事的羞意……自己一向是个清心寡欲的清修之人,抹那东西作甚?
况且女子的双足、小腿,哪里是男子随便能看的,更别说触碰、还给她穿鞋子?根深蒂固的念头闪过脑海:这是不对的。
池月的胸口剧烈起伏,心跳的声音大如擂鼓,只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天理不容的错事。然而究竟哪里错了,她晕乎乎的竟然没想起来。
她终于无法心安理得地任由高阳王这么下去了,便忽然缩了一下脚,将双足从高阳王轻轻握住的手掌里挣脱开。
“高阳王怎能如此?你对我这样轻薄,连一点尊重之心也没有了么?”池月涨|红了一张脸,却故作正色道。
朱高煦的脸色果然十分尴尬,那副模样、不知为何十分滑稽,池月差一点就没忍住笑出来,憋得心里一阵窒息。
她又轻声道:“高阳王忘记了我的身份?”
“什么身份?”朱高煦道,“你还真把自己当我小姨娘哩,令尊是景清,你算甚么姨娘?若是我母妃知道你的奸谍身份,你还能姓徐?”
她不得不承认,高阳王说的十分有道理。就算名分上的小姨娘,也是靠不住的,那点名分不过是建立在欺骗徐王妃之上!
朱高煦沉声道:“你姓景!”
她的脚踝挣脱了高阳王的手掌,心绪也稍稍平息了,心思倒清醒了几分。她说道:“男女授受不亲!你怕我泄露军机、将我关在这地窖之中,此事即便情有可原,但碰我的脚踝,与军机有何关系?”
朱高煦答不上,叹了一口气。二人便沉默下来。
池月看了他一眼,又觉得于心不忍,声音也温柔了几分,“王妃叫你去哩,别耽搁太久了。去罢。”
朱高煦默默地站起来,揭开砂锅的盖子。池月侧目一看,药汤已经沸了,便又听得朱高煦叮嘱道:“别忘了看着火。”
“嗯。”她微微点头。
目送朱高煦从梯子爬上去,池月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她弯下腰,伸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脚踝和小腿,紧张的余韵依旧没能消退。
周围很快恢复了沉静,在这寂静中,人总是忍不住多想。再度琢磨着高阳王的愤怒、他的举止,究其缘故……她心里有点担心、有点害怕,却又忍不住有些许期待。就仿佛明知那是一杯毒酒,却泛着艳丽的红光,她不禁好奇,想知道它的滋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