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春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西风紧
“哼!”姚姬转身就走。要不是那宦官出言不逊,姚姬也不会如此。
黄狗顿时骂道:“哪来的野丫头,在这王府上,除了王爷殿下,谁敢在王妃娘娘面前无礼?简直要反了!”
姚姬根本不理他,径直走回房里,生了一会儿闷气。寻思早就应该找机会出门一趟的,一直没法子,正好这是个机会。
她想到这里,马上就收拾了几件衣裳和日常用度之物,打了个包袱,戴上帷帽便走出房间。到了内门楼,一个宦官问她去哪。她便道:“王妃撵我的小黄猫,干脆把我也撵了罢!”
姚姬出得高阳郡王府,过秦淮河,径直往太平门那个方向走。靠近鸡笼山香烛街时,她却越走越慢,有点丧魂落魄的样子。
她心里纠缠,纠缠不清的不是被王妃欺负那件事,却是因为高阳王!
……姚姬的远房叔公,是姚广孝。
她很小的时候,父亲便获罪逃走不知去向、母亲上吊了;然后姚广孝把她和哥哥姚芳悄悄救走,自此他们兄妹分离,各在一处。
叔公(姚广孝)把她托付给了养父母,定期给钱。养父母不敢明着欺负姚姬,却给尽了白眼。姚姬并不恨他们,又不是亲生的;她一直以为亲人才会用心待她。
但等她见到哥哥姚芳后,姚芳已经变成了姚广孝手下的奸谍,一门心思就想荣华富贵。哥哥先是当小和尚隐藏身份,外号姚和尚;在京师别的奸谍帮助下,姚和尚又混进了羽林卫做军士。
这世上,没有一个人用心待她……姚姬失望之余,想起自己还有个父亲。父亲离开的时候她还小,印象有点模糊,隐隐记得父亲穿过盔甲,十分威风,也很疼爱她!
后来姚广孝也要求姚姬当奸谍,条件是答应她找到亲生父亲。姚姬既没有选择、也为了早日找到生父,被安排选到了宫中做宫女。
因她小小年纪就长得十分貌美,得到的命令就是引|诱建文帝,混到建文帝的身边。
不料遇到了特别善妒的马皇后,姚姬没完成命令不说,还吃尽了苦头!被人送到鸡鸣寺当了尼姑,完全看不到重回宫廷的希望。
她做奸谍的任务、至此完全失败,继续下去已经没有必要。她带话给姚广孝,叫姚广孝把她从鸡鸣寺捞出来,看在亲戚的份上带她找生父。
但并没有那么容易,姚姬很快有了新的任务:目标是高阳郡王。内容相同,凭借美色诱惑高阳王,混到他的身边,等待新的命令。
不过这时姚姬已经很怀疑,叔公究竟会不会带她找生父?还是仅仅想利用她?
……但彼时姚姬没有选择,她无依无靠,唯一的哥哥也是姚广孝的人,还忠心得很。而且姚广孝势力越来越大,姚姬根本没办法摆脱他的控制!
于是在姚广孝的周密部署之下,高阳王悄悄来到京师办事、落脚的地方故意被安排在鸡鸣寺附近,以便给姚姬机会。
接着姚姬按照命令,一有机会便抱小黄猫到寺庙旁边的一座宅子里喂鱼吃。小黄猫吃惯了,总觉得那里有鱼,被放走就会去那里、寻找鱼吃。
所以在姚姬出门找小黄猫时,朱高煦能在那宅子里正好找到小黄猫。一切都是设计好了的!
果然这一次相当成功!
朱高煦第一面就被她吸引了,彼时的眼神,姚姬现在还记得。朱高煦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虽然极力地掩饰、他觉得自己很镇定从容,但那目光早已出卖了他。
同时,姚姬要用自己被欺负的悲催处境,博取朱高煦的同情。她被那些该死尼姑们欺负,确实是真的;但她老是往寺庙西门跑,那就是刻意为之了,以便朱高煦能在楼阁上看到她多么可怜。
……姚广孝的这一系列部署,都按部就班地发生了。然而世事总会出现意外,后续的部署却没能如期进行,因为突然出现了更好的机会!
高阳王办事的过程中出现纰漏、暴露了身份,狼狈逃窜;正在他逃到香烛街时,姚姬恰好看见救了他。
这件事是一举两得,既保住了高阳王不被抓获,又让“混到高阳王身边”的任务几乎铁定要成功了!
因为姚广孝是燕王的人。
此时朱高煦若是被建文逮住,燕王便要损失一员非常厉害的大将和儿子;更将极大地破坏姚广孝的大略……不仅会让姚广孝所谓“临江一决,直趋京师”的谋略失败,还可能通过高阳王牵连出一大批姚广孝的奸谍,让燕王府在京师的耳目被一网打尽!
而且当时是意外,姚广孝没准备好、也不敢轻易对燕王的儿子不利。
……事情进行到那时,还算比较顺利,几次有惊无险,目的总算都达到了。不料还有意外在等着姚姬!
靖难军已经攻破京师了,一切都看见了曙光。不料那马皇后居然死也要拉姚姬陪葬,简直是太嫉恨姚姬了。
当时可没人去帮姚姬,燕王府那边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姚姬只能在鸡鸣寺等死!可是这个时候,反而是她要对付的高阳王、只有高阳王想着她,第一个奔到了鸡鸣寺救她。
姚姬眼睁睁地看着那圈要她命的绳子,愣是被高阳王从鬼门关拽了回来!
至少在那一刻,姚姬相信,这世上除了她生父,只有高阳王曾经用心对过她。
高阳王不仅仅是她要引诱出卖的人,他还让姚姬燃起了某种希望。她忍不住大胆地思索一种可能:高阳王能帮她摆脱姚广孝的控制?
可是,这一切又谈何容易。





大明春色 第一百七十八章 心高气傲
天空雾沉沉的,一团团黑云在缓缓地涌动。虽然没有阳光,却非常闷热。
鸡鸣寺开在香烛街的铺面,仍旧在做生意。姚姬透过帷帽前面的纱巾,看了一会儿那熟悉的铺面,又踱步走向巷子。
在巷口,她站在一个特定的地方,恍惚之中仿佛看见一个高壮的后生、抱着一只猫站在那里,他的目光炙热、好像有形的东西轻轻抚到她的脸上。姚姬伸出手触碰时,那人已消失不见。
她似乎有几个地方可去,却又似乎不知去哪。这种感觉,便如她徘徊的心绪。
……姚姬不愿再为姚广孝卖力,因为那些大事成与不成与她无关、她更不在意;继续下去,就算能成全了所谓的大事,对她又有什么意思?
她想摆脱控制,却又不想出卖姚广孝。就算儿时过得不好,但若没有姚广孝出手相救、并出钱抚养,姚姬觉得自己会更惨。她并非没有念着恩。
……姚姬也不想出卖朱高煦,在某一瞬间,她甚至觉得朱高煦比姚广孝更可靠。但姚姬明白,她做得再好也不能和郭氏相提并论;而且当有一天、她的真实身份被朱高煦知道了,又该如何自处?
这时姚姬走进了巷子,走进里面那座宅邸。
上了楼阁,便能看见鸡鸣寺的西门。
在阁楼上徘徊,她有时候好像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在寺庙西门做着琐事;有时候她又好像变成了朱高煦,正长时间地看着鸡鸣寺西门那个小尼。
午后,院子里进来了一个年轻后生,正是姚姬的哥哥姚芳、人称姚和尚。
几个月没见过面了,姚和尚进来什么也没问,只是皱眉道:“二妹要与我碰头,怎会到这里来?那高阳王知道这个地方!”
姚姬不理他的抱怨,只是看了他一眼。她哥哥五官端正,长了一双大眼,表情十分严肃,那脸上的神情与他的年纪有点不相称。
屋子里的桌子上全是灰,姚和尚提了一下茶壶,便又放下了。
“我去给你烧水。”姚姬道。
姚和尚摆手道:“算了!没有开水就别折腾啦。我问你,那高阳王最近有甚动静?”
“成亲。”
姚和尚听罢眉头一皱,年纪轻轻眉间就有两道竖纹,“当年咱们家遭灭顶之灾,要不是叔公出手相救,你我兄妹能有今天?做人要知恩,叔公不是咱们的父母、却像父母一样把咱们养大了。连这点是非都不明白,如何为人?”
不料姚姬冷冷的,根本没有谦逊受教的样子。
一口一个叔公,难道远房叔公、比亲妹妹还要重要?可惜看起来真是这样,叔公能给哥哥官位俸禄、权势地位,妹妹能给他甚么?
姚姬不迎合,但她倒没觉得哥哥说错了。确实得了人家的恩,能当没发生过?
“高阳王还不信任我。”姚姬总算说话了,“除了府上发生的事,我几乎一无所知。”
姚和尚听罢沉声骂道:“那厮实在无耻,先把妹妹睡了,却还那样对你!”他愤愤了一会儿,又问,“高阳王偷偷出去过?”
姚姬沉默了片刻,她确实知道有一次朱高煦连续两天不在王府、而且拿杜千蕊做掩护,鬼鬼祟祟肯定去做甚么见不得人的事了。
“没有。”姚姬忽然说出两个字,连她自己也有点诧异,“他白天常出门,但从没有带过我。”
姚和尚一脸失望,又道:“我得再提醒你,万勿怀上了孩儿。不然叔公也无法信你,到那时候很难办……”
姚姬默默地听着。
“奸谍用女子极不可靠,可又只有美貌女子、才容易靠近这些帝皇王侯。古人也得用西施、貂蝉这等美人。”姚和尚说着,忽然一拍脑门道,“妹妹少一个范蠡!”
姚姬顿时冷笑道:“哥哥可以责骂我心高气傲,但千万别逼我。”
“何意?”姚和尚问道。
姚姬道:“春秋有百国、大明只有一国,就算大明有个范蠡,能和皇子相比?何况我已委身于他。”
姚和尚想了想便不再说了,他站了起来道:“妹妹定要想办法、尽力得到高阳王信任。此地不可久留,我先走了。”
“要不……”姚姬忽然开口道。
她哥哥在门口转过头来看着她,姚姬道:“要不哥哥和叔公说说,我不想做奸谍了。只要叔公答应,我便发毒誓:叔公以前的事儿,我死也不会说出去。”
姚和尚冷笑了一声,用手指着脑门,“妹妹再想想。”
……姚姬在宅邸里发了一阵呆,便出门向鸡鸣寺走去。
刚进寺庙,众尼马上就紧张得往里面跑,不一会儿主持带着一群老尼迎了出来。主持看着姚姬,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姚姬,你也曾是佛门中人,我佛慈悲,不要戾气太重。”
姚姬道:“我想在庙里住两天。”
“可以,可以!”主持竟然对她弯腰。
于是姚姬便径直往众尼院走,主持亲自陪同,吩咐身边的人道:“姚姬以前的房间住了谁?让她马上腾出来。”
“是,主持。”有人应道。
主持走上来,对姚姬道:“佛家无心权势,不问世俗之事。但本寺位于京师内城,天子脚下,怎能违抗皇家之意?”
姚姬道:“破城那日,我说了些狠话。但过了那么久,我不想太计较了。”
或许因为此时此刻她感到有点累,才说了这句话。如果真要报复所有对她不好的人,那就太多了。
“都是马皇后的意思,并非贫尼等本意。”一个尼姑道,她打过姚姬、还让姚姬刷马桶,这时急忙开口道。
姚姬看了她一眼,什么话也没说。
主持又道:“阿弥陀佛!”
姚姬进了众尼院,刚到她住过的小屋里,便听见外面“哗哗……”地一阵大响。瓢泼般的暴雨终于下来了,雨水横飞飞溅,连屋子里靠门的地方、也很快全是水。
她望着门外的雨幕,诸大殿、古塔都变得朦朦胧胧了。嘈杂的雨声,反而让人觉得安宁,或许是大雨将这小屋掩盖住了,就有种被遗忘之感。
刹那之间,姚姬忽然想,要是这样逃离尘世、青灯古佛也似乎不错哩。但这想法只是火花一闪,因为她很明白,世俗之外的寺庙、只是另一个江湖。
便如现在,她能住在这里、难道只是因为她当过尼|姑么?




大明春色 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
夏天的雨总是那么快,突如其来叫人无法防备。
直到次日、大雨仍未停息。这是朱高煦第二次来到鸡鸣寺,他刚进寺庙,就听到两个人在议论怎么收拾初到的尼姑,于是朱高煦恼怒地揪住那俩尼姑来到了众尼院。
“贫尼不敢诳言,所言者确非姚姬……”一个尼姑正在辩解。
就在这时,一道房门开了,姚姬站在门口,她手里拿着一把油纸伞,站在那里,明亮的眼睛久久地看着仿若落汤鸡的朱高煦。
朱高煦站在大雨中,直起腰,也与她隔着雨幕相望,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来。姚姬的大眼睛里仿佛充斥着百感交集的神色,俄而又“嗤”地一声笑了一声,赶紧拿手轻轻遮住朱唇。
她把伞轻轻放在门口,便一步步向大雨里走了出来,头上浅浅的秀发马上就被雨淋湿了,衣裳也很快湿透贴在了丰腴的身子上。
等姚姬走到面前,朱高煦便看到雨水正顺着她玉白光洁的脖颈,往领口丰腴的肌肤上流淌。
她的情绪似乎很复杂,举止却轻柔从容,明明是走到大雨中和朱高煦一起淋雨,却没有丝毫冲动之感,而先把伞规规矩矩靠在了墙边才过来。
“我一知道那事,就在四处找你,昨天来过这寺庙一趟。”朱高煦道,“我找了很多地方未得,寻思之下,又来了一趟鸡鸣寺,果然找到了。”
姚姬抬起头看着他的脸,终于开口道:“我知道王妃没什么错,若非那宦官在一边狐假虎威,我也不会生气。”
朱高煦点头道:“王妃尚小,你别太怪她。她要是先给你说一声,就更妥当了,毕竟是你养的猫。”
姚姬听到这里,不禁露出惊讶之色,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朱高煦的脸。
过得一会儿,她才轻声问道,“那可是郡王妃,王爷真觉得我有那么重?”
“这世道身份有高低贵贱之分,还摆在明面,但人的自尊不该有此区别。”朱高煦沉吟道,“跟我回去罢?”
“嗯。”姚姬轻轻点头。
于是朱高煦在众目睽睽之下,拦腰抱起湿淋淋的姚姬,大步向寺庙外走去。他又道:“一会儿我去买一只猫、一只鹦鹉,这事儿就算了,何如?”
姚姬又点头。
……朱高煦回到王府,换了一身干衣服,便叫王贵赶一辆毡车,亲自出门买鸟和猫。
他到了花鸟街,先选了一只小黄猫,又找鹦鹉。总算找到一家有鹦鹉的铺面,却只有一只鹦鹉。毛色肯定没法和大将宋晟从西域带回来的那只比较。
店家道:“这鹦鹉笨了点,不会学人话,胜在便宜,只要宝钞五贯。”
朱高煦一边听,一边逗那鹦鹉:“笨鸟,笨鸟……”
他一时也没找到别的鹦鹉,听店家说完,便摸出五贯宝钞,买了装笼子。
不料刚要提走,忽然从笼子里传来一阵叫声:“笨鸟,笨鸟!”
朱高煦顿时转头与店家面面相觑,店家道:“客官只念叨一个词儿,它再笨也能学会了。”
离开花鸟街,朱高煦却叫王贵赶着毡车径直去鸡笼山、未急着回府。
他很在意姚姬,却并不太信任她!
朱高煦先到鸡鸣寺,找到一个老尼,问姚姬何时来的鸡鸣寺。老尼如实回答,姚姬是昨天下午、快旁晚时来的。
一连问了两个人,答案相同。朱高煦此时就不得不琢磨一个细节:姚姬是昨天上午离家出走的,快旁晚才到鸡鸣寺,中间这么长时间,她去哪了?
他打着伞离开鸡鸣寺,下山路过香烛街时,朱高煦又叫王贵赶车去香烛街。他先问了那家寺庙开的铺面,姚姬并未来过。
接着朱高煦想了一会儿,又去他去年在京师住过的宅邸,庆元和尚安排的地方。
院门锁着,敲了几下门无人应答,于是朱高煦叫王贵在车上等着,自己翻墙进去。里面的大门锁着,朱高煦没有钥匙,也不会开锁。他便绕到灶房那道小门,轻轻推了一下,又用猛力一掌推在门闩的位置,“咔嚓”一声里面的木楔断了。
朱高煦走进灶房,轻轻捡起地上的短木,又在柴禾堆上拾起一块木头,拿起柴刀随便削成木楔,重新插在门闩上。
他慢慢地走进里面,低头看地面,刚到饭厅,他就发现了地上的脚印。这宅邸平素是没人住的,到处都是积尘,地上只要有人走过便会沾掉灰尘。
朱高煦借着窗户上透进来的光,蹲下身仔细观察了一番。留下脚印的时间不太长,可能就在最近几天,而且不是一个人的脚印。
朱高煦伸出手,在一个小脚印上掐了一下,又放到自己的脚掌便对比。他仔细观察了一番,觉得这是个女子的鞋印。大明朝士绅地主家的女子会缠脚,但不会让骨骼畸形,看起来很正常;而且家里需要女子劳动的,就不会缠脚。所以朱高煦要观察一番,才能辨别究竟是小孩的还是女子的鞋印。
而另一个脚印大小,明显是男子留下的。
他左右看了一番,又踮着脚尖走到饭桌旁边,看了一眼条凳上被擦过灰尘的迹象,然后见到上面放着一个茶壶。
朱高煦凑近瞧了一眼,便发现茶壶被人动过,因为壶底那一圈没灰尘的地方、与茶壶现在的位置没完全对上。
他掏出一块白丝巾,轻轻放在茶壶上,伸手拿了起来,对着窗户又仔细观察了一番手柄、茶壶盖子,然后重新放下。
朱高煦在宅邸四处看了许久,但没发现有什么东西留下,遂从灶房重新退出房子。他将那木楔放好位置,在外面拍一掌抖动门板,如此反复多次,运气好就有一次让里面的木楔抖到门闩里。
他重新翻墙出去,一声不吭地上毡车,带着猫和鸟回府去了。
……如果在这几天之内,进过那宅邸的女子是姚姬,这事儿就复杂了。因为宅邸是庆元和尚的地方;庆元和尚是燕王府奸谍;燕王府奸谍大多都是姚广孝、袁珙等人掌控。
朱高煦时不时便琢磨着这事,两天后,他仍没问姚姬。如果确有此事,他希望姚姬能主动和自己谈谈,给彼此都再留一点余地。
雨停了,今天正值旬日沐假,朱高煦和杜千蕊遂乘马车出门,王贵赶车。
车在一条街边靠下来。朱高煦对杜千蕊道:“高贤宁风流,常流连在烟花柳巷。千蕊便装作是醉仙楼的姑娘,上门找高贤宁。等亲眼见着高贤宁,你再给他这个帖子。”
朱高煦便给了杜千蕊一张东西,又描述了一番高贤宁的大致长相。
杜千蕊答应了,下车向附近的府邸走去……
朱高煦在毡车里等了许久,果然杜千蕊带着高贤宁上马车来了。
“高阳王幸会。”高贤宁拱手道。
朱高煦点点头,拍了一下车厢木板,道:“玉器街。”
一行人到了朱高煦之前购置的那处店铺。王贵打开甬道的门,赶车从楼下的甬道径直到院子里。朱高煦下了马车,带着高贤宁依旧来到那间书房入座。
“齐部堂的亲笔书信,本来早就送回来了。但我一直不好去找高编修,今日才给你。”朱高煦递过一封已经开封了的书信。
高贤宁双手接过去,看了朱高煦一眼,“失礼了。”便抽出信纸当场观摩。
不一会儿杜千蕊端茶上来,放上来一枝点燃的蜡烛。
大白天的,玉器铺子没开门,采光不太好,书房里光线有点幽暗,但还不至于点蜡烛。高贤宁看了一眼蜡烛,便将信伸过去,径直点燃了。朱高煦立刻把一只砚台递了过去,高贤宁见状将烧着的信纸放到砚台里。
二人进来后、话不多,但朱高煦发现和高贤宁在琐事上倒很有默契,虽然彼此还不太熟悉,结交起来却很省心。
这时朱高煦又掏出了半块玉,递过去,“这铺子的大门那边,窗户边有道缝,高编修要找我就投这半块玉。我要找高编修,就送另外半块,能合拢的。”
高贤宁听罢愣了愣,片刻后便抱拳道:“下官明白了。”
于是二人便说起了最近官场上的事儿,许多事朱高煦已经知道,遂着重问山东布政使司那边的事。高贤宁是山东人,又是生员,可以随意进出多个衙门、随便在各地游历,对当地很多事都比较了解的。
很快朱高煦便捕捉到了有用的消息……
不多时杜千蕊进屋来了,款款作万福道,“王爷是否要在此地招待好友?因灶房没有菜,妾身想请王公公出门买点菜肴回来,王爷想吃什么呢?”
高贤宁忙摆手道:“不敢叨扰高阳王,下官对食不在意,回家吃午饭罢。”
朱高煦笑道:“那高编修可别后悔,杜姑娘的手艺相当了得。”
高贤宁也陪笑道:“还望下次有口福。”
朱高煦不勉强,便送高贤宁下楼,来到院子。又吩咐王贵把他送回府去。
“杜姑娘上次做的盐水鸭不错啊。”朱高煦目送马车出甬道,转头便微笑道。
杜千蕊柔声道:“那是我第一次做,做的不够好,多谢王爷夸赞。妾身做的盐水鸭,确实还比不上富乐院的厨子。”
“杜姑娘这么一说,我还真想去试试,比较一下滋味。”朱高煦道。
杜千蕊抬起头看了朱高煦一眼,眼神有点异样……富乐院什么地方?跑去却是为了吃,或许只有朱高煦才干得出来这种事。




大明春色 第一百八十章 说容易做难
雨后天晴的郡王府廊芜上,郭薇在前呼后拥中走来,身边的宦官黄狗弯着腰、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娘娘慢点,脚下不平。”
就在这时,姚姬便抱着一只猫迎面走来了。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姚姬,郭薇也有点紧张起来。
不过,还离得很远时姚姬就主动让到了一旁,等郭薇靠近,她双手抱于腹前,默默地执礼。
1...6566676869...4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