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春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西风紧
郭薇等一行人走过去,忽然便没人吭声了,大伙儿都看着姚姬手里抱着的小黄猫。姚姬怀里的猫儿,比咬死了鹦鹉的那只更小,显然不是同一只。
郭薇从姚姬面前走过,不禁转头打量了她一眼。哪怕郭薇是女子,也感觉到姚姬浑身都散发着诱人的气息,从那泛着光泽的玉白肌肤、到那身体的轮廓,都如此婀娜动人,郭薇忍不住看了一眼她的胸脯,更是觉得非常高,她真有种对比地摸一下自己的冲动。
姚姬执礼,发现郭薇在看她时,便抬起头迎着郭薇的目光。那目光明亮而有穿透力,虽然姚姬的屈膝行礼,但她的眼睛根本没有逆来顺受的意思。
……
而这时,朱高煦正在京师最大的青楼、富乐院的楼上,上来就点了盐水鸭。
他们一到这里,就陆续有女子过来与杜千蕊说话。得到朱高煦的允许,杜千蕊干脆出雅间去,找原来那些熟人说话去了。
今天这位置、窗外是一条街,正是京师繁华的地段,外面熙熙攘攘、真乃车马如龙。
忽然下面一阵骚动。朱高煦等着盐水鸭和杜千蕊,正无事可做,便饶有兴致地看下面的光景。
那边有一道没旗幡和牌匾的门,几个样子凶狠的汉子正架着一个后生,几个汉子骂骂咧咧的,径直把人丢在了街道上,隐约有各种女性亲属的词儿飘过来,引起了行人的一阵围观。
朱高煦看那趴在街上的后生,大概才十多岁,个子比较矮,不过脸皮倒生得白净……那厮肯定不是因为吃霸王餐被架出来的。若对面那道门里是食铺,肯定有旗幡招牌,因为食铺不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朱高煦马上就明白那地方是干嘛的了,他很熟悉的营生:赌坊。
原来地上那老哥也是同道中人,但看起来不算很稳。
后生爬了起来,对着赌坊门口骂了几句,还“呸”唾了一口气,仔细拍打着身上的尘土,然后向富乐院门口走来了。一般这种人都是输光了的,居然还要来富乐院?朱高煦更好奇他要做什么。
那后生刚走到富乐院大门口,忽然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娘跪倒在他面前,一下子保住了后生的腿。朱高煦往上探了一下头才能看清他们。
小娘哭诉道:“小哥买了奴家罢!”
后生愣道:“你这幅尊荣,我为啥要买你?再说我像是能买奴婢的人么?”
小娘一边抹泪一边道:“富乐院那么贵,小哥能来,肯定买得起!奴家不想被卖去窑子,小哥买了奴家罢。”
那后生听到小娘要被卖到窑子,愣了一下,说道:“你在这里等着我,别走。”
“小哥干吗去?”小娘道。
“等着!”后生不耐烦地丢下一句话,转身又回到那赌坊门口去了。
那厮鬼鬼祟祟地往赌坊里看了几眼,便溜了进去。没一会儿,他竟然抱着一尊陶瓷神像出来了……神像手里拿着一把偃月刀模型,肯定是关羽!
但凡带点混江湖意思的地方,都喜欢供奉关公神像,但多半不值钱的。若是值钱,那厮怎会容易偷到?
后生把衣服脱下来包住了神像,沿着大街走了一段路,不一会儿一辆崭新的马车驶过来了。那厮便往那马车上轻轻一靠,人便摔倒在地,“哎哟!”后生痛叫了一声。
马车很快停了下来,车里走出来一个穿着长袍方巾的年轻公子,马夫也赶紧下来了,护在年轻公子的身边。公子走过来,伸手去扶地上的人,好言问道:“摔着没有?”
“没事没事!人又不是瓷片做的,哪能那么容易摔着哩。”后生挣扎着爬了起来。
那公子听罢长吁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后生忽然跪倒在地上,双手去捧衣服里的东西,忽然“哇”地仰头大哭起来,大声嚷嚷道:“我家传了十几代的关公,就这么没了!我回去怎么向爹娘交代啊……我家的传家宝……”
马夫上来拾起一块陶瓷片瞧了一番,道:“屁的传家宝!”
“算了,算了!”公子从怀里掏出几张大明宝钞递过去,“我知道你啥意思,拿着!万勿得寸进尺,我若是不怕麻烦,找了官铺的人来,你讹不到钱还要被关几日,信不信?”
后生拿了钱,转身就跑。
碰瓷!朱高煦看到这里,顿时会心一笑,原来大明朝就有的把戏了。
不一会儿,那后生便找到了头发蓬乱的小娘,把钱塞到她手里道:“我姐就是被卖到了窑子里,你拿着钱,当我做一件好事!”
那小娘顿时千恩万谢。
朱高煦看到这里,不禁发出“呵呵”一声笑。
后生把钱都给了别人,又走进富乐院来了。朱高煦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不禁起身走出了雅间,站在栏杆后面,目光继续寻找那后生的身影。
不一会儿就发现了他,他正被两个汉子夹着往外走,一面还在嚷嚷:“我姐就在富乐院!我没骗你们,找到我姐,必定把欠的钱给你们!”
鸨儿骂道:“问你叫啥名字,你也不知道,只说姓杜,我看你就是混吃混喝的流民,别再来了!”
朱高煦听罢转头看了一眼王贵,王贵便马上上前两步,附耳过来。朱高煦在他耳边说了两句话。
王贵向朱高煦一弯腰,便转身下楼去了。不一会儿,王贵便在大门口拦住了他们,从怀里摸了宝钞出来给旁边的汉子。大堂里很吵、说了什么话听不清楚。
后生被放开后,顺着王贵指的方向,抬头看了一眼朱高煦这边。接着后生上楼来了,王贵则匆匆走出富乐院大门。
那后生过来见着朱高煦,便抱拳道:“出门在外总有窘迫之事,多谢公子仗义相助!”
“我跟你说,赌桌上只讲究一个字,稳。”朱高煦笑道。
后生愣了愣,也露出笑容道:“原来公子也是同道中人。”
朱高煦道:“我退出江湖、不沾赌已多年,那玩意没有包赢的法子,不赌为赢。”
“有道理。”后生若有所思道,接着又道,“敢问义士高姓大名?”
朱高煦道:“免高姓洪。兄弟进来喝三五瓶?”
“那怎么好意思……”后生挠了一下后脑勺。
朱高煦“哈哈”大笑:“听说富乐院大厨做的盐水鸭不错哩,一会儿兄弟可别后悔!”
果然那后生便跟进来了。朱高煦在上位坐下,后生客气两句,也跟着坐在了桌子边。朱高煦不动声色地欠了欠身,给那后生倒了一杯茶。
“多谢。”后生随口说了一句,接着又道,“洪公子刚才说的话,我想了想,真是很有道理。”
“哈哈。”朱高煦笑道,“这是第一层境界,最高的境界还是那句话,不赌为赢。兄弟迟早得悟。”他收住笑容,又微微叹道,“不过确实是说得容易,做起难。”
就在这时,忽然杜千蕊的声音道:“弟郎?”
后生转头看去,马上站了起来,“姐!哈哈,我早就告诉他们了,姐在富乐院的,怎么几个月了都没见着你?”
“我早就不在富乐院了。”杜千蕊说罢,一脸诧异地看着朱高煦,“为何弟郎会和王爷坐一起?”
朱高煦不答,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杜二郎脸上,观察着他震惊、喜悦的微妙神色在眼睛里变幻。朱高煦一直很相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无论表情语气多么夸张,眼神很难伪装,何况是一个比杜千蕊还小的后生。
“不赌为赢,并不是那么容易。”朱高煦答非所问道,“戒得了赌桌上的赌,又怎能戒得了人生的赌?”
杜二郎反应很快,马上就跪伏在地,“小人叩见王爷……敢问您是哪个王爷?”
“高阳郡王。”杜千蕊轻声提醒道。
“原来是高阳郡王,久闻大名久闻大名!”杜二郎忙恍然大悟的样子,但眼神里分明是一片茫然。
朱高煦看了一眼雅间门口,说道:“起来罢,见了郡王一般是不用跪的。一会儿盐水鸭要上来了。”
杜二郎爬起来,刚才那一副老江湖般的随意已不见了,他变得十分紧张。无论他多早就在市井间晃荡,毕竟只是在地方上的小县城和市集,肯定没见过甚么大场面大人物的。
“在这里,我只是洪公子。”朱高煦道,“都坐下罢。”
杜二郎哭丧着一张脸,看着刚才坐过的凳子无所适从,他又转头看杜千蕊。杜千蕊轻声道,“王爷叫你坐的,你就坐。”
于是杜二郎便坐下来,屁|股只是轻轻挨着板凳。
朱高煦看了一眼杜千蕊,“千蕊这个名儿,是在富乐院才取的艺名?”
杜千蕊点头道:“是。公子如何得知?”
朱高煦道:“你弟郎到富乐院来,却不知道你的名字。”
……
……
(书友兄弟姐妹们,抱歉啊,国庆这几天我只能日更一章了。其实我自己对法定假日是免疫的,不过身边人好不容易有个长假,我想抽点时间陪陪身边人。望书友们稍加谅解。)





大明春色 第一百八十一章 话剧
盐水鸭、骨架萝卜汤陆续上桌,盐水鸭看起来是白肉,并无特别之处,但吃起来却不错。肉味儿里带着桂花之味,再蘸上炒黄豆粉、葱蒜等调制的蘸水,一口咬下去正是满口回香。
也许朱高煦那享受食物的模样,看起来不像是一个享尽富贵的王爷。但他仍然在热闹的楼阁上、在眼花缭乱的京师市井中,感受着这最纯粹直接的片刻欢愉与满足。
人在世上会承受太多责任、苦楚、无奈,最有意思的过程,不就是这样、时不时地得到些许的满足么?
饭饱酒足之后,朱高煦等三人走出了富乐院,到马车上等待了一会儿,王贵便回来了。
朱高煦挑开车帘,让王贵附耳过来,悄悄地耳语了一通。朱高煦转头看了一眼杜家二郎,目光又从他的亲姐杜千蕊脸上扫过,径直说道:“去玉器铺。”
“是。”王贵抱拳应声罢,走到前面去赶车。
一行人先到玉器铺里,朱高煦又吩咐王贵去办两件事,剩下的三人在铺子上闲聊等着。朱高煦暂时没有把杜二郎带回王府的意思。
等王贵重新回到玉器铺时,朱高煦看着杜二郎,问道:“你可愿意追随于我?”
杜二郎毫不犹豫道:“谢王爷赏小的个差事。”
“甚好。”朱高煦点头道,“现在就让你去办件事,若是机灵办得好,我再给你一个大有前途的差事。”
“多谢王爷!”杜二郎喜道。
朱高煦转头看了王贵一眼,下巴轻轻一扬。王贵便出去了。
不多一会儿,一个长得还算白净的少|妇跟着王贵走进来,正是那个在山东济南城家破人亡、被朱高煦顺手带回府的陈氏。
书房里一共五个人了,朱高煦回顾左右,说道:“咱们今日排练两场‘话剧’,便是唱戏的一种。”
杜二郎欲言又止,等朱高煦转头看他,他便道:“小的不会唱戏啊!”
朱高煦微笑着摇头道:“碰瓷也是在唱戏,像那样唱就够了。正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他拿出几张纸出来,递给杜千蕊,又道:“戏有两场,台词我都写下来了,演戏的时候不用照背,说的话差不多是那个意思便可。
戏子有两人,杜二郎和陈氏。你俩演夫妇,陈氏比杜二郎年纪大,这倒不稀奇,俗话不是说女大三抱金砖么?”
朱高煦见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自己、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便饶有兴致地继续说道,“咱们排练……就是练习是在这间书房,登场则在京师各大茶楼、客栈酒楼。一天上下午各演四场,分别到京师城内四个方向人多的地方演,演完就赶紧走人。下面我开始教你们。”
于是朱高煦就详细地教了杜二郎和陈氏,说了许久,直到他们听懂为止。朱高煦甚至觉得自己有做导演的天分,描述动作台词时,还能告诉他们应该是什么感觉、什么情绪。
“好,现在试试。”朱高煦一合掌道,“记住我叮嘱你们的词,叫啥?”
杜二郎娴熟地答道:“仁圣天子!”
“action!”朱高煦下令道。
杜二郎和陈氏面面相觑,对视了一眼。杜二郎机智地提醒陈氏:“开始啦!”
他便在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假装在吃干果零食。
陈氏在附近佝偻着背走动起来,来到王贵旁边,一口浓浓的山东口音道:“贵人给个铜板罢,俺三天没吃饭了。”
“去去!”王贵煞有其事地挥手道。
陈氏又来到杜千蕊跟前,重复刚才的话。杜千蕊拿出一枚铜钱,好像陈氏很脏一样,从很高的地方丢到地上,陈氏急忙跪伏在地抓住那枚铜钱,接着千恩万谢。
杜二郎听到了陈氏的声音,面带疑惑诧异地转头看过来,猛地起身,大喊道:“二娘!”
“夫君!”陈氏瞪着杜二郎喊道。
俩人一起跑到中间,两双手拉到一起,杜二郎道:“二娘不在山东娘家,怎会在京师?”
陈氏马上哭诉道:“家乡兵祸欠收,年初家里没有颗粒粮食,俺跟着乡民逃荒去城里了,俺差点饿死!要不是‘仁圣天子’拨军粮赈济饥民,俺怕是见不到夫君啦!”
“仁圣天子?二娘说的是当今圣上吗?”杜二郎道。
陈氏摇头道:“仁圣天子是在北平的世子,夫君不知道名头?仁圣天子连军粮也拿出来分给饥民了,俺山东子民谁不知道他的名头呀!”
杜二郎一脸紧张地拽住陈氏道:“二娘可不敢乱说!世子就是世子,怎能乱叫天子?”
陈氏道:“那只是个名头,世子是圣上嫡长子,迟早做天子哩,又不是俺叫出来的名头。有仁圣天子,山东百姓就有福了。”
“咔!”朱高煦招手道,“稍停。还行,词儿说得不错,不过有些地方痕迹太重,要用感情。还有眼神不够。陈氏,你想想那种活不下去了、忽然被人救的心情。对了,山东、在山东咱们第一次见面时。”
于是朱高煦又叫他们再演一遍,并下令今天剩下的时间要反复排练熟悉。接着继续演第二场。
王贵提着茶壶,装作是茶博士。这时陈氏过去问道:“你们还缺人手吗?俺们从山东来的,不要工钱,给口饭吃就行!”
“不缺!人够了。”王贵道。
陈氏和杜二郎“扑通”跪倒在地,陈氏道:“求贵人发发善心,俺们只求口饭吃,不要工钱!”
朱高煦背着手走到了书房中间,说道:“别打搅了客官们,啥事?”
陈氏立刻用山东口音道:“俺们想帮忙干活,求口饭吃。俺们从山东来的、不是坏人,本来是老实种地的,乡里遭兵祸才来京师,只求口饭吃活下去。”
“对哩,俺们在乡里快饿死了,这才逃荒出来。”杜二郎道。
陈氏道:“若非‘仁圣天子’派人发军粮赈灾,俺们早饿死啦!”
杜二郎沉声道:“天子脚下,别提山东百姓叫的名号,当今世子还不是天子哩。”
“迟早的事,只要仁圣天子在,山东百姓就有福啦。”陈氏道。
朱高煦道:“来路不明的人,又没个熟人引荐,咱们不敢用,你们去别的地方问问。”
陈氏和杜二郎依旧说些感谢的话,爬起来转身走人。
演完了一场,杜千蕊端茶水上来了,大伙儿歇口气。杜千蕊轻声问道:“王爷,二郎他们口出讳言,会不会被官府抓住?”
朱高煦道:“所以要机灵,到了一个地方先看看情况再演,演完就赶紧走。官府的人和锦衣卫就算瞧见了,这种事很复杂、会先禀报上峰,那时你们早就跑了。
我会在附近的马车上瞧着。实在运气不好,你们万一被逮住,我会出面亮出印信干涉此事。放心罢。”
朱高煦又提醒道:“两场‘话剧’,似戏非戏,实地出演时,茶楼善人、茶博士、掌柜的反应可能都不一样,你们要根据情况,随机应变,把戏演完。只要抖出‘仁圣天子’的来历、开军粮赈济灾民的善举,就算成了!”
交代完诸事,朱高煦便叫杜千蕊和两个“演员”留下,他和王贵乘马车先回府,并说好明天一早坐马车来、接他们去表演。
王贵只顾赶车,什么多余的话都没有问。
朱高煦在车厢里闭目眼神,仍在寻思着那事儿。此事的关键是在山东!
“靖难之役”北军最难打的地方就是山东,死伤无数毫无进展,直到京师城破了,济南城还在铁铉手里;而且之前很长时间里、盛庸铁铉军一直在侧翼威胁北军……因此今上及以下将士,无不痛恨那个地方,少不得几番烧杀劫|掠;今年初朱高煦随军驻扎济南城,亲眼所见军中纵容将士劫掠,陈氏就是这么来的。
世子若在别的地方收买人心,问题不大,但在山东就微妙了。父皇会忍不住想到去比较。
这场戏最容易混淆视听的地方,还是朱高煦从高贤宁那里得知的一件事、确确实实发生过的事。
但一切仍有失败的可能……有些时候什么都不做,反而是最稳妥的法子。朱高煦想到自己说的“不赌为赢”,然而只明白道理有什么用?
……次日一早,朱高煦和王贵坐马车出门,又来到了玉器铺。
他询问了几句练习的情况,便接了杜二郎、陈氏一起出门了,先到聚宝门附近选中了一家客栈酒肆。
车赶到附近的巷子,打扮好了的两个人从马车上下来了。
朱高煦不忘提醒道:“若有人问起来,陈氏就说自己姓李,杜二郎得说自己姓张,你有江西那边的口音。”
二人应答之后,便出巷子去了。
等了没多久,二人回来了,径直进马车,回禀是演得不错、很多人在围观。于是朱高煦立刻叫王贵赶车离开,来到远离此地的太平门外,依样画瓢叫他们去一家茶楼表演。
如此反复多次,直到下午,情况都还不错,并未被锦衣卫的人当场捉住。




大明春色 第一百八十二章 真的没笑
世子府里,给世子妃梳头的丫鬟一直都是萝儿。
萝儿模样儿普普通通,却是心灵手巧、做事细心讲究,还很能察言观色,深得张氏之心。世子妃张氏一天没有萝儿侍候,就会觉得浑身都不舒坦。
今天下午,萝儿给世子妃梳头打扮,更是额外小心。此时张氏的脸色特别难看,就好像那乌云密布的天空,还没打雷下雨,但人们都得提前防着淋雨。
大概是因为世子上午在宫里、被他的父皇狠狠训斥了一顿的事儿,接着世子府上的教授等官吏也被抓到诏狱去了。世子灰头土脸回来,又与张氏关起门争执了好一阵。
萝儿的手又轻又稳,抚平张氏的乌黑头发,然后拿起一枚金簪精准地轻轻送到头发里。就在这时,忽然张氏伸手就拔了下来,一下扔在地上,骂道:“你没长心么?”
“奴婢知错了,奴婢知错了。”萝儿急忙跪倒在地,伸手捡起金簪,忙拿出手帕擦拭。但她真的不知道究竟哪里错了……
张氏看了铜镜里一眼,又指着铜镜里的丫鬟道:“你还笑?是不是看见萝儿被骂你很高兴?”
侍立在后面的丫鬟浑身一抖,脸色马上纸白、惊道:“奴婢没笑,奴婢真的没笑啊!”
萝儿马上回头道:“你还敢顶嘴?世子妃娘娘说你笑了,你就笑了,世子妃娘娘会错吗?掌嘴!”
那丫鬟无力地跪倒在地,浑身直哆嗦,见萝儿凶巴巴地看着她,丫鬟只得犹犹豫豫地伸出手,“啪”地扇了自己一巴掌,接着又“啪、啪、啪……”地自己打起来,不敢再说一句话。
萝儿从铜镜里悄悄看了一眼张氏的脸,便不动声色地从地上爬起来,继续给张氏梳妆打扮。在“啪啪”的声音中,只消往铜镜里看一眼,就能看见的那个丫鬟脸已经肿了。
过了一阵子,张氏梳妆罢,脸色稍晴,转头道:“停了。去把世孙带过来。”
萝儿立刻说道:“娘娘仁厚宽容,还不快谢恩!”
那丫鬟只得伏下磕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萝儿立刻出门去了,不一会儿,身穿黄色小袍服的朱瞻基就被牵着手进屋来了。张氏看了一眼门口,萝儿立刻招呼所有奴婢退出。
张氏便在房间里“叽里咕噜”地和世孙说了良久的悄悄话。
不多时,朱高炽进门,见张氏打扮得整整齐齐,便道:“下午你还要出门?”
“妾身要进宫里一趟。”张氏道。
“今日父皇大发雷霆,你还去触那眉头?”朱高炽皱眉道。
张氏道:“世子爷是被冤枉的,有人在背后使坏!‘仁圣天子’,好歹毒的用心!”
朱高炽铁青着脸,一副憋着闷气的样子道:“俺当然知道,但在父皇面前没法解释,唯有认错……只因流言不是空穴来风,其中有坐实了的事。
今年初父皇登基,昭告天下,于是山东地面除济南城之外、各地纷纷投降。郭资前往受降,竟擅自调拨军粮赈灾!郭资一直在北平辅佐俺、被视作俺的人,因此没法说清楚,最后便都算到了俺的头上!可这事儿俺真的一无所知、直到最近才闻得,别说去指使郭资了。”
朱高炽又皱眉道:“谁的消息那么灵通?”
“还用猜么?除了你那好二弟,谁会使坏?”张氏冷冷道,“那家人没一个省油的灯,刚过门的郭氏看似洁白无瑕,小小年纪、却也是一肚子心眼!咱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朱高炽一言不发,脸色相当难看。
……等张氏带着世孙进皇宫时,皇帝朱棣还在东暖阁看奏章。
隔扇外面传来脆生生的声音:“皇爷爷,皇爷爷……”
1...6667686970...4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