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春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西风紧
老夫人像枯树一样的手在颤抖,不断数着手里的佛珠,嘴里念念有词,却听不清是什么词儿。
“谁?!”沐晟忽然沉声喝了一声。
这时他的长女沐蓁从香案后面走出来了,埋着头道:“女儿想来陪祖母……”
沐晟见是她,微微松了一口气。
“爹,耿浩表哥真的出卖了我们家?”沐蓁小声问道。
沐晟的神情变得很严厉,说道:“胡濙的密报还能有假?”
“胡濙会不会和汉王勾结一气,冤枉了表哥?”沐蓁小心翼翼地说道。
沐晟皱眉道:“胡濙勾结汉王很有可能,想一起坑害沐家,但胡濙绝不会冤枉耿浩,那是欺君大罪!你今后别惦记着那耿浩了。此一时彼一时,以前的婚约,如今已是不可能的事。”
老夫人开口道:“蓁儿是懂事儿的丫头,你别担心她。”
沐蓁一脸苍白,只屈膝行了一礼,“祖母、爹爹,我先走了,一会儿再来陪祖母。”
沐晟点了点头。
……
“捷报!捷报……越州大捷!”街巷里传来官差的大喊,每喊一声,便“哐”地一下敲一下锣。
那锣声很响,沈徐氏在书房里也听见了。本来府邸内非常宁静,忽然被打搅,她笔下的一个字写得有点歪,顿时微微颦眉。
这时一个中年妇人走到了门口,双手抱在前面、弯腰站在那里。沈徐氏转头看了一眼,见是她的近侍。那是个中年妇人,额头饱满、颧骨有点高,脸上的皮肤上有点痘痕,不过身材很苗条。
沈徐氏叹了一口气,朝妇人微微点头。
妇人走进来轻声道:“官府的差役在敲锣,嚷嚷着说汉王在越州大捷。”
“这么快?”沈徐氏顿时面露惊讶之色。
妇人道:“是呀。要不,奴婢派人去都司打听打听?”
沈徐氏没回答,她忽然有点走神,一下子想到了前个月许下的赌注,与朱高煦打的赌……沈徐氏的脸立刻红了,忽然间连在汉王府书房里发生的事、那些琐碎片段也猛然冒出了脑海。
她下意识地轻轻咬着下唇,桌案下的双腿不禁并拢,手上的力气似乎也小了,便将手里的毛笔放在了砚台上。
片刻后,沈徐氏才意识到中年妇人站在旁边,她赶紧深吸了一口气,点头道:“好。”
妇人用好奇的目光悄悄看了沈徐氏一眼,鞠躬告退。
沈徐氏被看得很不自在,便拉下脸道:“对了,你别什么人找我、都答应下来,你得找个借口推掉!像昨晚那个什么赵公子,那么晚了来作甚?”
妇人忙弯腰道:“奴婢知错了……不过赵公子的父亲是云南布政使司右参议,奴婢便没敢擅自谢绝。”
“右参议又怎样?天都黑了,他啥意思?”沈徐氏冷笑了一下,轻轻抬起窄袖一挥。
“是。”妇人应了一声,轻轻退出了书房。
那个云南布政使司右参议刚上任没几个月,赵公子必定是听到了传言、才晚上跑到沈府来。
沈徐氏犹自叹了一口气,这种事并不少,曾经还有莫名其妙的无名之辈登门……她遇到这样的事,每次心里都很厌恶;有时候她甚至觉得,自己早就清心寡欲了。
此时她心里却一团乱,看了一眼纸上那个歪了字,便重新提起毛笔,在纸上胡乱画了几笔。
沈徐氏犹自摇摇头,又心道:许下了的承诺,又不敢得罪他,现在还有得选么?
这回和上次不一样。上次她是被迫的,就算愤怒也无计可施;这回却要主动投怀送抱?她想到自己是沈家寡妇的身份,一种隐隐的羞辱感顿时笼罩在她的心头。
不过,幸好朱高煦是可以叫她仰望的人。受迫于一个厉害的人,总是要好受得多。
……一晚上沈徐氏都没怎么睡好,次日一早她刚起床,便问了近侍关于越州的消息。不知怎地,她忽然脱口问道:“汉王何时能回云南府?”
妇人却摇头道:“奴婢未听说此事的消息。”
沈徐氏便用随意的口气道:“你再找人问问。”
妇人拜道:“是。”
沈徐氏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里的脸,忽然有一种微妙的感觉、无法欺骗自己……她好像很期待朱高煦回城,心情甚至有点浮躁而急迫。
(本章完)





大明春色 第二百四十一章 吐丝成茧
/p> 昆明城外人山人海,无数百姓都被披坚执锐的军士挡在了大道两旁,人群里欢呼之声不绝于耳。城头上“噼里啪啦”爆响,竟然还放着鞭炮。
各色官袍的文武官员站在城门外,等着迎接汉王的车驾。
朱高煦坐在马车里没下来,此时已听到了外面各种歌功颂德的声音,甚么如雷霆万钧之势威服夷人、武功垂青史云云,不一而足。
但他坐在马车里,并没有出来见大伙儿。
汉王仪仗数百人,在上万护卫军前呼后拥下一路径直去了王府。朱高煦下令护卫指挥使王斌、韦达、刘瑛各自解散军队,然后他便乘坐马车从端礼门进王府去了。
朱高煦在承运殿前面下了马车,回顾左右,看了一眼刚刚翻身下马的马鹏,又对前来迎接的宦官王贵道:“王贵,你带马将军先去承运殿书房,随后到前宫来见我。”
王贵拜道:“奴婢遵命。”
朱高煦说罢,上了旁边一辆黄盖辇车,便往后宫那边去了。
行至承运门口,他见到了身着玄色翟衣的郭薇,正带着一群女子和宦官、等在那里迎接。
“妾身恭贺王爷一举平定越州之乱,恭迎王爷得胜回府。”郭薇款款执礼道。
众人一齐屈膝道:“恭贺王爷!”
朱高煦从车上走下来,上前扶起郭薇,“免礼。这阵子让薇儿担忧啦。”
郭薇仰起头看着朱高煦,柔声道:“王爷好厉害,许多天前,我就听到人们在夸王爷了。”
朱高煦想起自己在越州干了不少不光彩的事,不禁苦笑了一下。
但他又想了想,自己也没办法,若是要纠缠于黑白对错,这事儿恐怕几年都查不清楚!朱高煦心里很明白:如此不拖泥带水地解决越州问题,才能在云南布政使司迅速建立威望。
一行人渐渐走到了前宫,朱高煦便屏退左右,单独与郭薇说了一阵话。在郭薇的服侍下,他又换下了身上的武服,穿上一件寻常的紫色圆领袍。 没过多久,王贵到寝宫门口来了。他躬身进来,向朱高煦和郭薇行了拜礼,说道:“王爷,奴婢已照您的吩咐,把人带到了前殿书房。”
“好。”朱高煦点点头,对郭薇道,“我为了点公事,现在要带姚姬出门一趟。我心里最在意的人还是薇儿,一回来最想见的人也是你,薇儿可别多心啊?”
郭薇目光低垂,似乎有点酸楚,嘴上却道:“妾身不敢多心。王爷能这么说、有这般心意,妾身已很欣慰。只有王爷才会说这些话……”
朱高煦轻轻握着郭薇的纤手。片刻后他便转头道:“王贵,你叫陈大锤、赵平、马鹏三人护卫,先备好马车,然后请姚姬随我出门。”
王贵道:“遵命。”
……王府内外、整个昆明城,此时比寻常更热闹,官府对胜利的刻意宣扬,增加了府城的喜庆气氛。
反倒是朱高煦没有狂喜的表现,他和郭薇呆在宁静的宫殿里,一边和郭薇说着话,一边想着什么。平定了越州之后,此事似乎并不能告一段落。
郭薇年纪小,却好像很能察觉别人的喜怒,这时她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爷出征前看起来很开怀,为何胜了反而心事重重呢?”
朱高煦看了她一眼,心里怕郭薇会不小心泄露机密。他沉吟片刻便道:“一件事就像一个茧,看起来很简单,但一只蚕用了很多细丝才编织了它……”
郭薇偏着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儿,轻轻摇头道:“我觉得王爷有时候说话好难懂。”
朱高煦叹了一口气道:“我怕薇儿说漏嘴。”
郭薇顿时撅起了小嘴,却没有辩解。
就在这时,王贵前来回禀了。朱高煦向郭薇告辞后,与王贵一起走出寝宫,径直往承运门而去。
一行车马共有六个人,王贵在前面赶车,朱高煦和姚姬二人坐在车厢里。姚姬的脸微微泛红,目光时不时地从朱高煦脸上拂过。
朱高煦挑开车帘,正看着外面骑马的中年汉子马鹏;但姚姬并没有注意他。 “哐”地一声,马车的两个轮子从一道门槛压了过去,马车径直驶进了一道门,然后慢慢停下来了。
朱高煦先从车上下来,然后亲手扶姚姬下马车,还专门拿一只手挡在她的头上面。旁边的马鹏正瞪眼看着,他做过锦衣卫百户、显然懂亲王的礼仪,所以应该对朱高煦的举止很好奇;片刻后他又观察着姚姬。
姚姬只皱眉看了马鹏一眼,便没在意了。
王贵道:“前几日奴婢得到赵百户传的话,挑了个地方买下来,就是这座楼了。不久前此处是一座酒楼,奴婢已经遣散了里边的人。外面有一栋二层的阁楼,刚才咱们径直到后面的院子里了。”
朱高煦回顾左右,果然觉得偌大的院子显得空荡荡的。
他回头说道:“陈大锤、赵平,你们去前面的阁楼。”
两个武将抱拳道:“末将等得令!”
朱高煦又看向王贵道:“你到那边门外,先候着。”
王贵也弯腰道:“是。”
“二位请。”朱高煦看了马鹏和姚姬一眼,朝着西边的厢房走去。
就在这时,姚姬才诧异地开始打量着马鹏,因为这事有点奇怪了……马鹏一个武将,怎会跟着过来?
三人刚进厢房,马鹏便有点迫不及待地开口道:“你是姚姬?”
“啊?”姚姬顿时捂住了嘴|儿,满是惊讶的大眼睛瞪圆了。
朱高煦淡然地开口道:“我说过要帮忙找到你的父亲。他就在你面前。”
姚姬此时已愣在原地,整个人似乎都僵了。她竟倒退了两步,忽然身子一软,人便蹲了下去。朱高煦忙伸手扶住,见她已满脸是眼泪,正顺着脸颊往下淌。此时她才终于发出了一阵阵抽泣声。
马鹏也伸出了手,怔怔地看着姚姬。
姚姬捂着嘴,神情复杂地盯着马鹏,她忍住哭声,用力地点了一下头,颤声道:“您真的是我爹吗?”
(本章完)




大明春色 第二百四十二章 无实力的愤怒
朱高煦看着姚姬红红的眼眶,心下猜测:虽然她还不能确定面前这个汉子的身份,但应该有些相信了。
他便开口道:“当年姚逢吉离家时,姚姬还小;但你有个哥哥,应该认得你爹。你的哥哥现在云南吗?”
姚姬闻声转头过来。朱高煦看着她的眼睛,正色点了一下头。
她稍作犹豫,轻声道:“我哥哥也在云南。”
朱高煦听罢,马上就暗自松了一口气……他平素很在乎比格,看来是有用的;现在姚姬便能相信他这个人了,相信他不会干出那种太卑鄙的事。比如随便找个人假装姚逢吉,骗她供认出她哥是谁。
“那你现在去把你哥找过来,以便确认姚逢吉的身份,何如?”朱高煦随即好言问道。
这时姚姬已稍稍冷静下来,看着朱高煦道:“王爷是怎么认出我爹的?”
朱高煦比划了个手势,淡然道:“系带子的手法。”
姚姬愣了一下,转头又看马鹏。马鹏道:“姚芳和你,这些年还好么?”
姚姬不答,沉默片刻后她便道:“我去一趟报恩寺街,先把我哥找来。”
朱高煦马上回应道:“我叫王贵送你去。”
姚姬离开酒楼后,马鹏显得十分沉默。他把手指插|进鬓发里,用力地揉搓着脑袋,埋着头坐在一根木条凳上一言不发。
朱高煦也没说什么话,他一边揣测着父女俩的心情,一边盘算着这件事的干系。
等了很久,姚姬兄妹终于回来了。
一个浓眉大眼的后生站在厢房门口,目光停留在马鹏的身上,瞪眼道:“爹?!”
马鹏从条凳上站了起来,打量着后生:“你就是姚芳?”
厢房里摆着一张方木桌、四根条凳,本来这里就是酒楼。朱高煦坐在最里面的条凳上,他没出声,只是仔细地观察着他们的反应……或因小孩长大后变化比较大,所以马鹏不太能确认两个子女的长相;而姚芳却认得马鹏。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姚姬道:“哥,他真是我们的父亲?”
姚芳依旧瞪着马鹏,他站在门口、头也不回地点了点头,一时间没能说出话来。
姚姬颤声问道:“爹,您当初为何要抛弃我们?!”
“唉!”马鹏再次叹了一口气。
朱高煦终于开口说话了:“这边有凳子,过来坐下说。那么多年的事了,一两句话可能说不清楚。”
……姚家三口人坐到一起,相互把往事说了一遍,多年以前的真相已渐渐清晰起来。朱高煦一直在旁听着。
道衍出家前是姚逢吉的同族长辈,算是叔父;本来大家都是姚家人,并无多少恩怨。
但后来身为锦衣卫百户的姚逢吉,发现了道衍的密事。道衍为了不被告发,遂先发制人,设了圈套诬陷姚逢吉勾结海贼。
当年的姚逢吉完全不是道衍对手,在那场阴谋中一败涂地,获大罪后,被迫抛妻弃子逃走;他的妻子因此上吊自尽。
道衍终究也姓姚,对自家人多少有点情面,便对两个不知事的孩儿手下留了情、并托人抚养了他们。后来道衍借抚养之恩,得到了兄妹俩的忠心,干脆利用他们为之卖命。
道衍以为姚逢吉的事已经过去了,“靖难之役”后进京,他又把当年姚逢吉的定罪卷宗撕掉,便以为真相将永远尘封在过去,再也不为人知……
“我要进京杀了姚广孝,为冤死的亲娘报仇!”姚芳眼睛血红,咬着牙的声音充满了恨意。
朱高煦立刻劝道:“姚百户勿急。”
姚芳一拳打在方桌上,含着泪、忽然仰头笑了一声,冷笑道:“我竟给杀母仇人当狗,被骗了那么多年!不手刃仇人,我还是人吗?!”
朱高煦观察着他的反应,又道:“道衍现在是我父皇最心腹的谋臣,姚百户能不能刺杀成功,还不好说;就算突然袭击成了,你也别想跑。”
“一命抵一命!”姚芳站了起来。
“马鹏”的声音道:“你们兄妹命苦,让为父去办这件事。”
朱高煦忽然“砰”地一掌拍在放桌上,三人都侧目看着他。朱高煦沉声道:“遇事如此莽撞,乃大丈夫所为吗?当年你们家就是没斗过姚广孝,下场如何?”
姚家父子的情绪总算稍稍缓解,一起沉默了下来。
“世间之公道,不在黑白对错、而在强弱成败。”朱高煦呼出一口气、语气也温和了一些,他沉声道,“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姚姬的声音道:“父兄稍安勿躁,请听听汉王殿下的话。我在王爷身边时间不短了,相信王爷的见识本事。”
朱高煦回顾左右二人,说道:“姚广孝快七十岁了,无家室无儿女,就算杀了他又怎样?你们该是罪人还是罪人,他该名垂青史还会流芳百世。这样做有多大意思?”
姚芳红着眼睛看着朱高煦道:“殿下以为,我该怎么做?”
朱高煦道:“只有仇恨无法让你成事。何况年近古稀的仇人,他最在意的不是性命;道衍就算被刺|杀了,他仍然没有败!只有摧毁他最珍惜在意的东西,彻底让他尝到失败的滋味,才足够报复你们家这么多年的冤屈血仇。姚百户觉得何如?”
姚芳默默地点了点头。
“很好。”朱高煦道,“姚百户在道衍手下做奸谍,理应明白,道衍要对付我;不然,他就不会派你这个心腹奸谍到云南来盯着我了。只要你们能投到我门下,就会对姚广孝有非常大的威胁,迟早有机会报仇!”
他神色一凛,坚定地说道:“我是皇帝嫡子,钱粮、权力、兵马应有尽有,实力雄厚。只有我朱高煦,才有能力为你们报仇;只有我,才能给你们前程!”
朱高煦渐渐恢复了镇定,不动声色地继续说道:“何况姚姬是我身边亲近的人,将来我会给她名分。尔等追随我麾下,再有一些功劳,以后能被亏待吗?”
父子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刚被朱高煦授命、暂领越州卫指挥使的马鹏,望着姚芳微微点了点头。俩人便陆续站了起来,一齐单膝跪地,抱拳道:“若汉王殿下不弃,末将父子愿效犬马之劳!”
朱高煦的嘴角不禁露出一丝隐隐的微笑,上前亲手扶起他们:“好说,好说。”
就在这时朱高煦留意到,姚姬正默默地坐在一边,她面无表情,一脸茫然冷清。
姚芳站了起来,抱拳道:“王爷,末将有两份见面礼,还望王爷笑纳。”
“哦?”朱高煦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姚芳道:“一份是一个人,他替平安往汉王府体仁门送过信,末将这就去砍了脑袋奉上……”
朱高煦听罢先是恍然,接着有点惊讶地竖起大拇指:“这样的人也能被你找到,佩服佩服。”
姚芳接着道:“另一份是汉王府的奸谍名单。”
朱高煦迫不及待地问道:“都有谁?”
姚芳道:“长史李默,护卫总旗陈刚,军馀枚青。”
朱高煦一时没忍住,“哈”地笑了一声,说道:“道衍已经快尝到失败的滋味了。”
……
朱高煦回到王府,又单独见了姚逢吉一面,授命他在越州东山找个地方藏个人(平安);因为朱高煦觉得平安留在昆明城太危险,非长久之道。
姚逢吉答应下来,说他的地盘上有家猎物在密林里,刚搬走了;可以叫藏身的人装作是猎户,平素也不用与人往来。
回到后宫,朱高煦又去见了姚姬一面。
她有些落寞地坐在窗前,也不来行礼,只是在那里发呆。
朱高煦自己找了一条凳子,坐在窗前。他循着她的目光看出去,那边只有一颗不起眼的桃树,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
姚姬的声音道:“总算找到了父亲,可不知怎么了,而今和我以前想的不太一样……不过我很感激王爷,多谢了。”
朱高煦默默地听着。
过了一会儿,她又喃喃道:“原以为找到了父亲,一切都会改变;我会有一个用心待我的亲人,什么都会替我着想……可父兄似乎对我并不上心啊。”
朱高煦这时才道:“你也不能太怪罪他们。亲情不止是血缘关系,你从小就没和家人在一块儿,忽然见面难免生疏。”
姚姬终于把目光从那刻莫名的桃树上挪开了,转头看着朱高煦道:“王爷,您费了那么多力才找到我爹。我现在却说这些失落的话,实在对不住您。”
“没有。你不必这么想。”朱高煦摇了一下头,“说实话,我找姚逢吉有自己的考虑;而且你那么想找到令尊,我也很想帮你找到、想看你高兴。”
“王爷……”姚姬忽然瞪大了眼睛,目光在朱高煦脸上徘徊。
朱高煦沉吟道:“咱们往往会对什么事都期待太高。姚姬何不换一种想法?如今你已有了一个做武将的父亲,至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身份不明了。这总归是一件好事。”
姚姬听罢,眼睛里渐渐露出了一些难解的笑意,她却没说什么话。




大明春色 第二百四十三章 若有所思
朱高煦打量着姚姬脸上的笑意,接着便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他好像在想她这个笑容的意思。
在姚姬眼里,朱高煦就是这样的人,总是一种思索着甚么的样子。他很少开口直接问别人,通常都会先想一会儿,或者根本不说出来。
这时姚姬想径直告诉他、自己为什么笑。她的朱唇微张,却发现很难说清楚,便轻轻叹了一口气作罢了。
姚姬从小就发现,人们都是这么想的:我在你身上能得到什么好处,我帮了你,你会不会感恩、会不会还这份人情?
或许因为那些遭遇,她才对这样的心思十分敏感。
于是当她听到朱高煦说的话时,她不知怎么就笑了出来……朱高煦说的是:这样你能高兴、这样对你总归是件好事。
姚姬终于开口道:“王爷的心意,我领了。”
“嗯……”朱高煦应了一声,依旧是那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姚姬苦笑了一下,喃喃道:“今天忽然与父亲重逢,我以为他会问我一些事,就像养父母对我好不好、王爷对我好不好,这些年受了些什么委屈诸如此类的……谁知道他什么也没问。”
朱高煦道:“你们一下子说的事太多了,把十几年的事都说了一遍。这样,姚逢吉去越州赴任之前,我叫王贵再安排你们父女见一次面。”
他顿了顿又道,“不要在汉王府见面,王府里人多眼杂,我暂时还不想让别人知道你们的关系。”
姚姬听罢轻轻点了点头。
这时朱高煦双手在膝盖上一按,人便站了起来,说道:“那我先走了。”
姚姬也跟着起身,柔声道:“妾身送王爷。”
“留步,姚姬不必客气。”朱高煦大步走出了房门。他走得不急,但腿长走得也很快。
……城楼上的鼓声远远地传来,酉时到了。不过朱高煦回到宫里时,太阳才刚刚下山,天边的云层上还挂着晚霞。
他走进寝宫的门槛,伸手把半蹲在面前的郭薇扶了起来。他只看了一眼,便又忍不住上下打量着她,总觉得郭薇今天有点奇怪。
1...9091929394...4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