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曲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紫糖米糕
曲锦枝其实无心之言,却不防叫唐韵宜闹得当场涨红了一张脸——明华公主府穷得响叮当也不是什么不可对人言的隐秘事儿,曲锦枝的话,意思简直不用太明显。
曲锦枝原本不过一句玩笑话,唐韵宜自己做贼心虚,心头老血直往上涌,飞快以眼恨恨刨了一眼曲锦枝那张臭嘴,然后立即惊慌地转头去看明华。
她沉不住气,漏了馅,明华心大,不曾留意。曲锦枝这个风月老手一看唐韵宜那个反应就直觉摸出来不大对头,福至心灵地自觉抓到了点儿什么。
曲锦枝双眼微闪,猜到什么,但不点破。时人风流,大户人家龙阳、磨镜的也不是没有。
他不小心说错了话,自觉地拿了酒杯侧身去,自斟自饮,只当自己不在这儿。
&n
第76章 花朝(6)
明华这才记起他其实也是世家精心教养出来的,纵然飞扬跋扈惯了,骨子里却还是天生就印刻了底蕴传承的。
她不察觉则已,一经察觉,则开始有意无意留心他周身举动,更甚于不知不觉、不动声色将他上下细观了一遍。他脚步轻盈,竟有如是在陪着心仪的小娘子闲庭信步似的。
想及此,明华心头不住一紧,脸颊微热。
明华正好听到他说前阵子养伤如何如何,便下意识闻声扭了头去看他。他亦正好看了过来。两人四目相对,不过一瞬,曲锦枝便先胆怯移了开去,嘻笑遮掩着,心虚地说了下去,仿佛不知明华正凝神审视他。
两人走过会客厅,一路直直来到府邸大门口,自有人将牵绑在拴马桩上的马匹解了拉过来。
曲锦枝抚了抚马身,一边道:“…殿下便送到这儿吧,赶快些进去洗漱了歇下。你白日在外颠簸了一日,想必已是累了的。”
明华莞尔:“也不差送你这一时半刻的,无妨。”
曲锦枝抬脚借着马镫一个飞身上了马稳稳坐定,又将装了糕点的小篮子小心以布巾放妥了,才道:“殿下说得是,也不差这一会儿。如此,我便走了,殿下可以进去了!”说着,他也不犹豫,一个用力拉拽,马匹得了主人命令,撒开四蹄跑了开,不一会果真就没了影子。明华见状便回转了,主仆一行自回了牡丹院烧水洗沐。
曲锦枝不曾回头,拽了缰绳拉开了全速疾奔,自远行坊而出,走上城中主干大道,便往曲府去了——他一日生辰,忙得马不停蹄,刚在府里招待了几个好友,就被京府急急来人叫了去,之后又是与明华有约。四处忙活直到了入夜,竟也没能到母亲跟前尽一尽孝心。孩儿降生之日无不是为母者生死玄关,他想快些见到孙绪。
……
曲锦枝离去,明华自然叫人烧了热汤香水,褪了里外衣裳由几个丫头帮着清洗干净,换了春日寝衣,然后坐到桌案之前,想着翻看几页书籍再去休息。
姚黄几个自是陪伴在侧,帮着明华伺候笔墨,抑或是掌灯摇扇。
玉汇送来的地理图志很有意思,一匣子的书册,明华看得极快,不觉已阅遍了十之七八,眼下正看到一本讲述帝京风俗的传记。著书者笔力深重,观察入微,将许多本土生长的帝京百姓也未必知晓的山土水纹也详细罗列了出来。
其中自然也写到了法严寺。明华恰巧看到著书之人写到法严寺东西双塔的来历,正待翻页,门房外边突然传报了消息,说是景昌侯府来人登门,道是为白日无礼冲撞公主车驾致以歉意。
传报的仆役站在门口等待明华指令,明华停了正要翻页的动作,微楞一息才蓦然想起门房所说所为何事,于是详细问了来人情况。
仆役得了令将来人引入,面见明华。那人一进来便摆足谦逊姿态,低头垂首,代主家致意。明华倒是有几分印象,记得这是个得韦应晖亲近重用的。只听得那人道:“…主家不便夜里亲自登门,怕有闲言闲语。不得已便由我这儿代替,送上一些薄礼聊表寸心,还请殿下笑纳。至于不知礼数的那几个,我家主子已将他们遣送出京去,绝不叫殿下看着碍眼。”
来的这个丫头子很会说话,字里行间刚柔并济。既将主家意思表达到了,也不过分卑躬屈膝,堕了主家威名。
&n
第77章 家宴(1)
锦荣知道韦应晖弄来的孤本是前朝一位不在朝的名士半生养花的成果心得。名士大都自种自吃,这一位著书之人闲来无事养育花草,又以花草入得汤锅之中制成各式美食,在九州大地还是小有名气的。他写成的一本花卉食谱,早已逐渐失传,锦荣也一直有叫人留意搜罗,可惜不得心愿。
难得听说韦应晖弄来一册,好不容易耐着性子等到花朝当日,结果却只等来另送他人的消息,锦荣自然是要不高兴的了。
韦应晖倒是不好多做解释,否则叫锦荣知道他打一开始就只是为了别家女子在寻书,怕是会更不痛快。更遑论若这个“别家女子”还是自家姐妹,岂不是打脸面
于是韦应晖打定主意不说,只鬼使神差搂了她,被窝里一躺,叫她无心思去记挂书籍之事了。
饶是韦应晖一番软语温存哄骗,锦荣再见到明华,也是不愿有什么好脸色的。
二月十四,崇元帝临时起意,以共赏御花园为名,诏谕皇子皇女进宫饮用家宴。锦荣携驸马韦应晖驱车前往皇宫,先是去了永乐宫看望德妃。德妃留了夫妻俩坐着吃了几杯茶水,他们便告辞出来。
锦荣是德妃所生,德妃在后宫算是有些地位,自然没有宫人敢于肆意小瞧了锦荣。唯独可惜锦荣将父母双方容貌不甚完满的地方全继承到了自己身上,五官自然不大好看了些。
锦荣容貌不佳,又思慕丈夫俊美,不免患得患失,偏还放不下她平日高傲的公主架子。夫妻俩前一夜刚为着菜谱的事儿小有置气,这会儿两人相敬如宾地走在宫道上,竟是谁也不多开口说话。
锦荣见此心中更是气闷,面上又要作出若无其事状,步履优雅地率先走在前面——从永乐宫走出去,便是太液湖。
太液湖临近御花园,是从皇宫西面几处宫殿过去御花园的必经之路。他们一行正沿着湖边慢走,恰逢岔路一侧抄近道走来几人。正是由宫人陪伴,也才刚从皇宫西门而入的明华。
明华身着松绿华裳,头戴几个恰到好处的玉饰点缀,红妆轻点梅花额,清丽又妩媚。分明容貌未变,然而锦荣与她有些时日未见,总觉得她身上好像多了些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明华自然也看见了锦荣夫妇,于是两边人两下一凑,合成一流,相互见礼,便一同往御花园来仪亭而去了。
来仪亭是这一日家宴举办之所,名曰为亭,实则是个占地颇大的露天场地,长宽八丈,常被用作赏赐小宴。
明华上前去与锦荣走到一处并肩,然而她与锦荣并不亲厚,见过礼了便只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她们自个儿不觉得如何,倒是把引路的小太监闹得有些尴尬。
明华在这儿凑巧撞见锦荣夫妇,自然顺便为前夜收到贵重礼物致谢。韦应晖彬彬有礼:“…本便是我家的人不知礼数冲撞了殿下,原就该赔礼的,哪有“道谢”一说殿下实在太客气了。”
明华亦腼腆而友善地回以一笑:“…话虽如此,你家府上那几个亲戚实则也并无大过,好生教养规矩便是了。他们特意进京一趟,还不曾怎么游逛,倒是因些许小事而匆忙返家,未免遗憾。再者
第78章 家宴(2)
仙瑶自然与明华、锦荣走成一排,有她在,便有个拉话茬的人,她一上来便起了话头,明华和锦荣时不时应答两句,气氛便欢快些,叫引路的宫人也都松了口气。
三人走在前面,韦应晖和邵玮则尾随其后,自成一排。
邵玮二十有三,与仙瑶育有一子一女,徐州彭城邵氏宗脉后继有人,邵玮意气风发。
公主们自然有公主们的话题,同为驸马,邵玮自是与韦应晖攀谈。他俩也算有些往来交情,韦应晖一边应付与他说话,一边不时偷看前面三人。
邵玮说话风趣,也会来事儿,不一会便拉着韦应晖说到了一处。韦应晖话语不多,邵玮便主动牵引话题。韦应晖暗道,不怪乎邵玮能与仙瑶公主成了夫妻,这对夫妻都惯会拉长道短,在人堆里总很能吃得开,由此可见月老的姻缘谱也不尽然都是不准的。
邵玮热心应酬,人缘不错,只是韦应晖却不大喜欢邵玮——他直觉觉着邵玮眼睛里总有些陈杂的东西,不干不净。
他们边走边说着,绕过太液湖,便进了御花园。
春日之时,百花齐放,千木苏荣,御花园中青翠葱茏与亭台楼阁交相掩映,一砖一石皆以南北园林风格交融,精心裁剪修建而成,自东北向西南与太液湖比邻相望。明华等人从太液湖走出,自园子西处而进,开门便是天启帝时留下的一块由帝王亲笔书写雕刻的“气象天成”四个大字的竖形木牌悬挂于入口一处。木牌四个大字下另书写了蝇头小字。
相传崇元帝年岁尚小时,便经常由当时已经登极称帝的天启帝抱在怀里从御花园的西门处进入。进出的次数多了,天启帝发了兴致,便御笔书写了文赋,按着字迹花费了许多工夫精雕细琢出这么一块木牌子,叫人悬挂起来。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牌子已随着岁月更迭显得有些破旧,然而其上描写的祖孙同乐的故事里的那个“孙子”,也已经与他的祖父一般,身披龙袍,俯瞰天下景致了。
崇元帝年近不惑,膝下儿女众多,最为年长的太子姜宥也已初为人父,此时正站在来仪亭中,与四皇子姜宓并肩而立,低声交谈。若是不知情的人见了他二人面上的笑容,大概是会由衷地赞叹一句兄友弟恭的。
两人皮笑肉不笑,暗流汹涌。他们站在高台,将远处由远及近的一行人看得清楚。姜宓露齿一笑:“…原来是几位姐妹一道同来。”
姜宥不置可否地答道:“正是。”
他们站在显眼的地方,不止他们看得见明华等人,明华等人稍一抬头,便也看到他们。
明华正跟在仙瑶右侧,几人向着建于矮坡之上的来仪亭而去。随着仙瑶一声低喊,一行人全看到上边站着的两位皇子。
仙瑶笑道:“…许久不来这儿,竟还以为是迷了路。现下看见他们两个倒是不用担心了,就是这儿,错不了了。”
仙瑶自然是玩笑话,有引路太监跟着,如何会叫人找不见地方
仙瑶略走在前,明华无意搭理,还是锦荣答了句,几人由引路的引着,踩着道儿上到亭子中。
来仪亭登高望远,算是御花园里地段较高的地方,风景独好。明华一脚踏进,顿时扑面而来一阵清风送爽,将附近栽种的花木香气全卷了过来。据说来仪亭建造时采纳了奇特风水学说,选了“风眼”而建,风一起,便能将四处花香送进亭子,故而来仪亭又唤作“沁芳亭”。
 
第79章 酒令(1)
无奈皇位太过诱人,即使明知是烫手山芋,但凡有些机会的,也都忍不住要伸手一试了。
姜宣时不时附耳低声与姜宪说着什么,并未留意明华。他俩一母同胞,又都容貌肖母,坐在一处,若非熟识的,当真有些不好辨认哪个是兄,哪个是弟。
明华并未将过多注意放到他们身上,她收回目光,埋头吃用摆在跟前的饭菜。
她低了头,于是才觉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锦荣亦在看她。
锦荣不屑偷摸,被明华发现了,也不躲避。恰好是云和拽了她袖口将她拉了过去,她才挪开了注视。
明华自然一脸莫名其妙,不知锦荣唱得哪出。她不明就里,坐在对面的韦应晖却是知道的。
韦应晖神色微闪,不过将视线在妻子和明华上边停留一瞬,便若无其事地举起酒盏和邵玮碰杯。
邵玮眼观六路,其实已然发觉席间多人全将注意时不时投放到明华这一位平日里并不受关注的公主身上。心里微疑,然而面上不显分毫,与韦应晖对饮毕了,又回转了身子去照看楚王姜宏。
姜宏是五位皇子之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却已位极亲王。他年少,自然还无甚作为。然而他的封号却极有意思。崇元帝不知如何作想,竟给了他一个“楚”字作封号,与称臣纳贡的熊氏楚国国号相同。
明华记得当年赐下封号时,宗亲大臣们拟定建议的封号,大有诸如“魏”、“齐”等春秋战国时的强国名称,寓意也颇好。然而是崇元帝力排众议将姜宏的封号定下为“楚”。
而那时,若是明华所记不错,正是楚国不大安分的时候。朝臣皆猜测,帝君此举,大有对楚国方面的警告羞辱之意。
明华朝着姜宏看去。
姜宏少年不知愁,直觉却敏锐,几乎是一下子便感觉到有人在看他。他下意识抬眼回看过去,才知道正盯着他瞧的是平日与他不怎么有往来的二皇姐明华。
明华偷看人被抓了个正着,自然尴尬,于是只好朝着他微微一笑,装作回头吩咐布菜的样子,将两人互动岔了开去。
姜宏自然不会过于深想。
自有仆役得了示意,走到相应位置为明华夹来一道千层鱼糕。千层鱼糕取近海活鱼八百里急送,确保鲜活送到御厨砧板之上,又处之以复杂工序制成千层糕品。是难得吃到的珍品佳肴。
鱼肉入口即化,明华被香而不腥的鱼糕吸引得一时将脑中的前世故事丢了一边,专心享用起来。
仙瑶见状,凑过身子来笑道:“…这宫里的御厨掌勺就是不一般,居然能够想得出这么一道别出心裁的菜式,真该叫我府上的‘乡下厨子’来睁大眼睛瞧瞧,什么叫‘贵贱’有差别了。由此也可见,同是厨子,眼界也是大有不同的。”
明华一脸好笑,仙瑶这是又想说什么
她斜睨仙瑶一眼,不紧不慢咽下了口中的鱼肉,难得耐心答了:“…既然如此,大姐姐可要趁着进宫一趟多吃些了,省得待会儿出了宫,‘吃不到’。”
明华自觉与唐韵宜待得多了,近墨者黑,嘴仗功夫算是见长,一张开嘴来,骂人不带脏字,总算也能把人给噎死一回了。
仙瑶抱起砖头砸自己的脚——她本想着宴席无聊,惯性地挤兑挤兑明华钓个小虾米消遣消遣,不成想钓出来的一头大闸蟹咬得她措手不
第80章 酒令(2)
自有仆从得了令去装模作样取了令牌来,再换上几坛子芳香小酒,众人摆开阵势,正经玩闹了起来。
太子位尊,充当发令官自然无人能有异议,余下的便是按着次序挨个儿饮酒作诗。姜宥摇扇沉思不过一息,看了看外间芳草萋萋,当下便有了主意,缓缓吐出一句:“…时值阳春良辰美景,咱们便以咏春为题如何”
提议中规中矩,又很应景。众人原本就是取乐打发闲暇,自然都同意。于是姜宥率先作出一首寻常小诗来,权当抛砖引玉了。
姜宥之下,自是秦王,再往后是晋王,依次类推,除去并不参与的云和,酒令经由男子席位传至队尾,再从女子席位的队尾回转一圈,将酒令送回发令官处。因而轮到明华时已是倒数的几个了。
仙瑶笑得肆意欢脱,若非她无意带了讥嘲看了明华一眼,明华还真当她是兴致高昂,热衷于酒令作诗了。
明华暗道,她虽不敢说已不是吴下阿蒙,但也不至于连民间嬉戏的游戏都玩不来,仙瑶未免太小看人了。
仙瑶兴许是君子报仇十年未晚,但明华自认还不至于会在这儿再丢上一回脸。她也花了工夫恶补诗词,就算没有门客暗中作弊帮忙,几首小词又有何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