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曲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紫糖米糕
于是她并不甚将之放在心上,侧了头去看秦王姜宣端了酒杯一饮而尽,摇头片刻,接在姜宥后头作出一首春景诗词来。
姜宣作出诗文一般,姜宪也只是较之其兄稍好一些——他们无意与姜宥、姜宓争抢风头,随意赋诗一首也只是充人头应个景而已。
酒令往下移到姜宓头上才是重头戏。
姜宓接过酒令,举起酒杯一饮,不用腹稿便随意念出几行句子,博得在场一片叫好之声。明华听得他念: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遣词用句浅显易懂,以春咏人,诉说对心上姑娘的思念,明华由衷叹道,确是好诗。
姜宓与闵氏的小娘子定下婚事是众人皆知的。大婚将至,少年郎君借景诉说急切相思,无可厚非。席间众人善意称许,姜宓谦逊低头,就连作为发令官的太子也不得不暗自在心里就事论事,夸赞诗文虽然简单明了却不乏精美了。
姜宓摆足一副对闵燕清的喜爱模样,不出所料使得席间女眷对他立时便有几分好感。他略微满意扫视一圈,只见对面女眷无不对他微露笑意。
只除了明华一个。
明华呆愣兀自出神,姜宓看得眉梢轻微一皱,不过倒也是知道这个皇姐一向古里古怪,便也不以为意了。
随着姜宥一声允可,酒令自还往后传去,姜宓自跟着众人向着下一个作诗的看去。
这时正轮到邵玮,邵玮于是接了酒令,将酒令贴到身前。
他满意地看着众人目光聚集过来,岔科打诨一番,逗笑一圈子的人,才摇头晃脑掉起了书袋,故作苦思一阵将诗词念出来。
明华虽也下意识随了众人目光一道去看他,但却心思不在他那儿。她正在脑中分了神倒映另一个“她”在约摸近两年之后,看到的一幕——大周朝新登基的皇帝“姜宓”对外肃清“姜宥”余党之余,
第81章 百里(1)
锦荣作出好诗,过关自然毫无悬念。她朝着众人矜持一笑,挽起袖帘素手将酒令往上一递,伸了手拿给明华。明华侧头轻轻接过,却全然不曾有仙瑶预想之中的失措无助。
明华将酒令放到掌中,不紧不慢拿稳了,方才悠悠然开口道:“…三妹妹一首七言律诗精妙绝伦,无可超越。只是红花还当绿叶配,我便厚颜来做这绿叶,还望发令官看在往日兄妹情分上,私下放我一马了。”她莞尔一笑,看向姜宥,学着说这场面话时还有些不适紧张。
姜宥闻言一愣,当即有反应:“…贿赂发令官也不是不成,回头可必要往我宫中送几坛子好酒才是!”太子和明华一唱一和,把在场之人全都逗得忍不住一笑。
姜宥和孙映常见明华,不觉如何。其他人却是在心里微讶明华这一日数度表现不同以往了。
想归想,却都朝着明华看了过去。只见明华也同锦荣一般,从游戏开始时便私心底在准备着。这时轮了到她,倒也不慌不忙,款款吟诵出来一首五言绝句将场面应付了过去。
她作出一首诗作颇有模仿前人旧作的嫌疑,然而众人也都知道明华原本就不擅诗词,能作出一首工整的来,已是不错。更何况她作诗之前已经有言在先说要充当绿叶,是不会有人与她计较的。
姜宥这个做发令官的道了一句“可”,便算是放过明华。明华微松了一口气,当即将酒令接着往上递去,交到仙瑶手里。仙瑶不见明华丢丑,心中自然不快。
递出去酒令牌子,明华便自顾自端了茶水小口饮啄起来,全然不感兴趣仙瑶能作出怎样的诗作来。仙瑶接了木牌,随意念了几句搪塞了,又再将酒令依次传了出去。剩着还未作诗的只得几位亲王妃,酒令经过秦、晋两位王妃之手很快便送到了太子妃孙映手中。
孙映接过酒令,小口一饮。她微微一笑,檀口微开正要念出诗句,那边姜宓突然岔了一句进来:“…大嫂子这算是压轴的,可必要作出佳作来,否则咱们做弟弟妹妹的可是不依的!太子皇兄你说是不是”太子是发令官,一首开场的小诗自然是随意而作,算不得数。酒令转了一圈到了孙映手上,姜宓说出这话来,便算是对太子府明摆的挑衅了。
不用姜宥回应,孙映便接过姜宓的话答道:“…四弟的话过于言重了,不过是自家人饭后娱乐博取一笑耳,哪里当得压不压轴的了不过我虽只是个读了几本书识得几个字的,要作出一首叫四弟看得过眼的小诗来,倒也不难。”
叔嫂言辞之间一来一往,明软实刚。方才还轻松愉快的席间氛围一下子变得稍有些剑拔弩张。只一个云和年幼不知事,犹在指着宫人为她续茶。
姜宓闻言轻轻一笑:“如此,我便拭目以待嫂子作诗。”他坐那儿眉目温润,恭谦有礼,仿佛真的就是一个敬重长嫂的弟弟似的。
说毕他也不再说话,安静下来。这时所有人才再次往孙映处看去。
孙映原本已有腹稿,被姜宓一激,自然又在心里将诗文再雕琢一番。她嗓喉清越,明华一向思慕她的嗓音,这时只听得她将众人瞩目的压轴诗文缓缓念了出来: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东畔问宫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湖何处边
第82章 百里(2)
明华自是去了熙和宫中拜访淑妃孙红,孙红久居宫中,平日无聊,能有人进宫陪她说些话儿,她自然无有不高兴的。她拉着明华就在宫室里榻上坐下。两人家长里短,也不觉得繁琐无趣。
明华自是要问她近些日子都在忙活什么,孙红好笑地拍了拍明华的双臂,一副慈爱长辈模样:“…还能忙什么这满宫上下的女人,不是忙着儿女,便是费尽心机争夺那一位的注意了。”说着,孙红努了努下巴暗指了指乾清宫的方向。
明华自然心照不宣地抿唇笑了笑。
她不待回答,孙红已径直揉捏了明华的身子上看下看,抱怨道:“…又瘦了。”
“…每日里也是按着食谱用心养着的,不知怎么的,就是胖不起来。”明华故意拿自己打趣。
孙红嗔她:“就会说好听的。看来我该与你父皇说一声,叫他派几个厉害的嬷嬷到你府上监督你吃饭用膳了。”
……
她们不知不觉将话题引到了崇元帝的身上,正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的崇元帝恰好也正在想着明华。
原本他临时起意叫了一群儿女进宫吃用午膳,子孙绕膝陪伴,使他颇为愉快。然而他放眼看去,满室儿女,除了幺子幺女年纪尚幼,其他的个个成双成对,唯独只有一个明华就连相约婚配的郎君都没有。
崇元帝似是才后知后觉意识到,一个年已十九的皇家公主嫁不出去,对于他而言,是一桩丢颜面的事儿。
崇元帝叫来贴身服侍的宫人碎嘴商议公主婚事,宫人当面安抚劝慰,转头就将此事传出了宫去。快马飞奔,消息经由专人,不用多久便送进了玉琢的耳朵里。
崇元帝自然不知身边信用的宫人仆役被玉琢收买。他被那宫人一番劝慰,倒也暂时宽了心。又因着朝政琐事众多,他稍一忙活,便将明华的事儿丢了开去。
帝王繁忙,在御书房中一待就是一个下午。待处理完堆积如山的奏折,天边日暮西斜,竟已不知不觉到了将近晚膳的时候。崇元帝通身疲乏,恰逢百里汐颜求见,便叫人将她宣进殿来,为他揉捏酸痛。
百里汐颜成为崇元帝妃嫔已有两月,圣宠不衰,风头正劲,地位日趋稳固。她时常伴驾,崇元帝也几乎每晚都要到她宫中休寝,六宫粉黛无不引以为忌惮。
这时她款款而入,伸手为崇元帝揉捏。崇元帝被她按压得很是舒服,一边与她耳鬓厮磨,一边与内侍吩咐准备晚膳。
百里汐颜来得正是时候,自然被皇帝再次留着陪用晚膳。她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将手下至尊无上的男子服侍得高兴了,也不忘趁机提点儿小要求。
她娇声软语、柔媚入骨,丝毫不掩饰谄媚。然而崇元帝就喜欢她拼命讨好他的模样。他每每看着她那张与某个已逝的人相似至极的脸,心内总能有那么一种心愿得偿的满足之感。
百里汐颜偶而提一些诸如索要贡品器物之类的小小要求,崇元帝也都乐得满足她。但百里汐颜已经知道,唯独有一桩可谓是崇元帝逆鳞,她是绝不敢再提的。
她初时进入大周皇宫,两眼摸黑,不明情况,遭人挑拨几句便不自量力去与崇元帝索要承乾宫的主殿。崇元帝与她翻过脸后,她便渐渐学得聪明了,也
第83章 留宫(1)
崇元帝叫明华来坐,明华便依着走了过去在西首处坐了。如此人齐了,便算是开膳。崇元帝吩咐宫人布菜,百里汐颜亦依言端起饭碗吃嚼。
因着等待,桌上餐食有些微凉,崇元帝倒是不以为意,反而百里汐颜微有不满。
帝君用膳,饭菜自然丰盛,荤素菜式满档足有百来个碟子分落桌子各处。明华犹是心有惴惴跟着拿了筷匙不知帝心如何,扒弄起碗里米饭来。
传旨的宫人去到熙和宫时,孙红也是正要摆饭的,谁料命令都传下去给厨灶了,忽然就来了人,将明华半道截了胡叫去了御书房。
明华当时肚腹不适,正在净房使用恭桶,崇元帝的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那时就来了。
于是她只得匆匆收拾干净了,火急火燎地赶了过去,只是可惜了孙红吩咐厨下为她准备饭菜的一番心意。
此时明华坐在崇元帝身侧,肚腹仍然不大舒爽,一时却又不好宣召御医免得扰了帝君兴致,竟不知是否吃用了什么相克的食物才连累自己如此。只好忍耐了难受,一边猜度崇元帝怎么突然想起了她。
明华自幼在崇元帝膝下长大,不说崇元帝对她如何庇护,但崇元帝对她无论如何是有养恩,至少也未有在吃穿用度上克扣了她。
但两人终究并无多少父女感情,明华对于这位君父,始终是敬畏疏远的。崇元帝不喜欢她,不闻不问,她也乐得自在。总好过眼下莫名其妙被单独招了来在这儿伴君如伴虎,味同嚼蜡了。
没了一众兄嫂格挡在中,明华便与崇元帝左右相邻而坐,其间威压委实叫明华叫苦不迭。更别提对面还坐了个压根不熟识的百里汐颜杵在那儿败她胃口了。
明华往口中喂进饭菜,小口慢嚼。米饭香糯,飘香满室。然而御书房黄帐帷幔,自有一股威严肃穆,远不及熙和宫欢声笑语、言笑晏晏,明华自然提不起胃口,更遑论她还难受着。
崇元帝坐在上首,将手下一左一右两个妙龄女子吞咽咀嚼看在眼里,眼中兴味不明,嘴角微弯。他一时去看明华,一时又去看百里汐颜,心里生出一股难以言状的满足之感,然后终将目光停留到了百里汐颜的身上。
百里汐颜容貌肖似阮敏,崇元帝自然不止一次去想象,若是阮敏还生存在世,到人老珠黄时,会是一个如何模样然而斯人已逝,崇元帝注定也只能是空想臆测。
这会儿,百里汐颜这个与阮敏长得极像的女子,与阮敏留下的女儿一道,正乖顺听话地陪着他用膳——崇元帝心情大好,不觉看着明华那张与他没有分毫相似的脸亦觉得顺眼了许多。
明华自然不知道身侧帝王心思,她一边用饭,一边飞快在脑中思索当下一幕的意义。她不敢擅自抬头,只等崇元帝有问话时,才出声答上一两句。
“…阿芫近日都在做些什么”崇元帝打破席间寂静,瞟了明华一眼,如是问到。
明华闻言,因着不防突然被点名而稍有受惊,当即便整理了言辞言简意赅答了:“…府中读书写字,闲时务农。”
答案中规中矩,无甚可挑剔,与宫人报来的消息大体吻合。崇元帝听了回答,不置可否,半晌忖度才又接着道了:“…都读得什么
第84章 留宫(2)
她试着加入话题,无奈她并不了解楚国风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支支吾吾半天也只是说到楚国山多水多,便再讲不到其他了。
她犹想多说,崇元帝却要赶人。他和明华正好就要说到几处机密要塞,百里汐颜坐着那儿有些不大合适了——有些事儿,并非一个妃嫔能够轻易知晓的。
百里汐颜不得已,只好恋恋不舍地站起身来,临走前不悦地看了明华一眼,才跟着引路宫人徐徐地走了出去。明华自然留意到她目光,却只能当是不曾看到。
明华暗自评价:百里汐颜轻浮浅薄,以色侍人,实在不太像是一国王宫圈养出来的“公主”。甚至就连人际往来应酬基本的喜怒不形于色也不屑去做。越国人如何会选了这般一个人来做被进献给崇元帝的美人就算是她,也都比她做得要好。
然而她心里想归想,却是不会在崇元帝跟前露出端倪。这时崇元帝送走了百里汐颜,静了下来才总算想起自己还未用膳,这才留意饭菜已凉。于是便叫来宫人,迅速更换了鲜热上锅的——依旧是百来道小菜,却仅供崇元帝和明华两人独享。由此可见皇家生活之奢靡。
明华陪着崇元帝将余下半碗饭吃了,两人遂移驾乾清宫寝殿,将饭间未尽之语说了。直待到将近二更,明华才迟迟从帝王寝居之中出来,面现疲色。
赶日不如撞日,明华无意之间得了机会将《楚国图志》推荐到了崇元帝跟前,余下自有崇元帝召人添置《楚国图志》到皇宫内苑的书库。至于她手头那本,还是要归还给玉汇的。
她沿着宫道而出,撞见早就守候在暗处的熙和宫宫婢,得知孙红一直留心她久而未出,派人来乾清宫探她消息,她便心里一暖。于是嘱托了丫头给孙红回报,她自个儿却是直直往宫门处而去了。
明华肚腹不适,一出了宫门便直上了马车赶路。守候一日的几个丫头见主子脸色不好,都很担心。明华便宽慰她们:“…白日里在宫中不知吃了什么东西,打从傍晚起便有些不大自在,于是用了熙和宫中的净室才好些。再之后恰逢父皇召见,陪着父皇在御书房的宫室里用了晚膳,又去了乾清宫说了好些子的话,这才耽搁到现在。”
她一说她身子不适,姚黄几个霎时顾不上她被崇元帝叫去伴驾的事儿,一叠声地问她身子。
魏紫便道“…主子也真是的,不大舒爽便该叫御医顺道给瞧一瞧,哪有拖着不管反而往府里去,留着给府里的先生看的”
几个丫头于是闹了别扭,明华自知理亏,连声哄逗几个丫头。几个丫头也都知道明华实则是不愿叫她们几个在外多等这才急急出来,自然不会与明华真的置气,不一会便各自转好。姚黄拿了车子里的小炉子烧起来几杯水,递了给明华将就着暖一暖肚子了。
车夫自然也隐约听见了车厢里边动静。他知道明华不适,不用吩咐便加快了驱车速度。又兼之此时时候已晚,路上行人渐少,公主车驾从皇宫里出来,转街过巷的飞奔,不用多久,便停靠在了明华公主府的大门前。
明华不过是吃坏了肚子,四个大丫头个个紧张得不行,看着她回了府里又因着陪崇元帝吃用晚膳时吃了些东西不好克化再去了一趟净房,狠狠把她说了一通。
可是说归说,姚黄仍是亲自去了厨灶上看
第85章 寿宴(1)
玉琢不知何时昏昏沉沉睡了过去,一夜好梦睡到次日被郑氏悠悠唤醒,他舒坦地轻呼出一口气,神清气爽。郑氏见他醒,语意婉转:“…阿琢醒了”
这一声“阿琢”使得玉琢楞楞,不由想起许多年以前另外一人也是这般软了声调轻唤,当时年少,不觉却物是人非。郑氏亦好多年不曾这般喊着——初成亲时,郑氏新婚亲密也是叫过的,然而他表现数次不喜之后郑氏便杵杵地不敢呼唤夫妻亲昵的称谓。这一早也是郑氏一时情动,忍不住就喊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