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曲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紫糖米糕
郑氏喊完“阿琢”,起先还微有迟疑担心玉琢不喜,然而玉琢只是就了她的手直起身子,很是寻常地应承了她,没有丝毫不悦。
郑氏于是不由高兴了。
郑氏服侍了他到净房洗漱,亲自从丫头子手里拿来一应用具,帮着玉琢清口洁面,全不假手于人。玉琢与她多年夫妻,两人配合默契,较之平时丫头子服侍的洗漱动作反而还要快些。
“不过是小丫头做的活,你倒是抢过来做了。”玉琢酒醒以来便回复平日模样,不苟言笑地站在那儿,面无表情,然而眉间却是有一丝微不可查的柔和。
郑氏被“轻斥”了也不羞恼,她和玉琢已是中年夫妻,朝夕相处许多年,自以为对于丈夫的脾气已是能摸到一些脉门。她已是看得出玉琢心情尚好,说话做事自然也亲密大胆些儿。
夫妻俩从净房里出来,恰是晨间请安的时候,儿女陆续到达,按着齿序分列拜见父母。拜见过了,玉琢训诫几句,才是有仆役端来新鲜的粥菜摆上桌案,一家子仍是依着固定位置坐了,方才起筷开饭。
饭桌丰盛,又不至于奢侈浪费,是正好由桌上六人足够吃用的,一丝半点也不会剩下。玉氏世家树大根深而不忘本,之于勤俭节约一道是很有传承注重的。世家不比皇家,需要彰显富贵威慑,动辄菜式上百。所谓世家,是以姓氏为傲,在意细节处教养的。就拿吃饭用膳来说,菜式虽然并不多,但样样精致,花足了工夫,又很是留意养生之道。
桌上无人说话,只有杯碗相碰之声,直至用毕了饭菜,儿女们自行散去,郑氏独将玉沁留了下来说话,玉琢则是去了前院不知做什么去了。
玉沁年长,又沉稳聪慧,自幼便能够帮着郑氏料理决断一些庶务。她日渐长大,郑氏只有对她更为倚重,更别说已是到她能够成婚嫁人的年纪,郑氏也是有意识地将她多带在身边,教她处置内外琐事。她跟着郑氏一道,亦自觉学到许多。
因而玉沁自然并未将郑氏叫她单独留下放在心上,只以为母亲是与她说些闲话。于是她跟着郑氏到了内室,等着仆役端来茶水、被郑氏挥退出去,母女俩开门见山地说起了婚嫁之事叫玉沁有些措手不及。
郑氏试探着玉沁委婉说了:“…宋氏的四公子虽只是嫡次子,但他少年有成,是许多闺中娘子钦慕心仪的对象…”
玉沁正端了茶杯送到嘴边的手停顿了一下,几息之后斟酌了措辞应答了:“…宋四郎君年少有为,可惜他重文轻武,手不能提,非良配矣。”
郑氏无奈失笑道:“…不过是找个男人过日子,又不是成日动手打架,你要他武艺超群做什么”
第86章 寿宴(2)
玉府里马上要办宴,这几日郑氏可谓是忙得脚不沾地,还能抽出空档来专门与玉沁说道亲事,玉沁感念在心。
郑氏拉了玉沁参详到时寿宴布置还有何处不妥,玉沁言之有物,为郑氏提供了好些有用处的建议。郑氏按着女儿说的改动了,果真是画龙点睛,不由欣慰女儿长大,越发能干。
玉沁跟着郑氏在府邸里各处转悠了将近一日,帮着母亲料理了许多琐事,到了傍晚时好不容易能够坐下来歇上一会,这才明白妇人持家的不易。往日她坐享其成,只当庶务不过是翻看几个账目的小事,不成想一桩一桩的琐事压下来这般磨人。
郑氏看她累瘫不由好笑:“…看到你现在模样,我倒是想起来当年我自个儿备嫁那会儿你外祖母也是这般磨炼我的了。”
玉沁抬起眼来看着母亲精神抖擞地在那儿一边吩咐仆役准备晚膳,一边收拾账簿,还能抽空来与她说话,竟是半滴汗也没得流,心中不禁暗叹母女俩道行还是差了许多。
郑氏弄完了手头的事儿,玉琢也恰好从外边回了府里,正好得了饭菜,便是一家人再坐到一处来用了晚膳。用毕了饭菜,玉沁回去了她院子里,烧了热水舒展了筋骨,躺到床上才算真正舒服了。
……
用过晚膳,将几个儿女送走,玉琢照例是要去书房的。郑氏眼疾手快,立马出了声道:“…老爷连着几日躲在书房里饮酒,对身子总归是不好的,今晚可得留心些了。”她说得轻声,就像平日絮叨。
玉琢脚步不过微顿便直直往前,留下一句“知道了”便走了开去。也不知是否是郑氏这一句念叨起了作用,她回了房里不过翻看了几页闲书,外边便有丫头子欢喜地跑了进屋提前一步禀报道:“…夫人,老爷回来了!”
丫头子跑得急,说话还带了一点儿微喘,说完话便站在那儿等着郑氏吩咐。郑氏惊喜了将她挥退,自个儿却是站起来身子,随意拎了披风套了薄裳便走了出去。她走到房门口时,玉琢正好便一脚踩了进来。
“怎么出来了”玉琢一边越过郑氏往里走去,一边如是说道。
郑氏笑:“…听小丫头说老爷回房来,我想着迎上一迎。”说着,她亦步亦趋地跟在玉琢身后进了里屋,将还未上身的披风又重新搁到了一边儿去。
她已清洗过,玉琢却还未曾沐浴,于是她便张罗着热水。一时正房里便有仆役进出,不多时便烧起了暖汤。玉琢自进了净房,郑氏则是在外等待,并不进去跟着服侍。
等到玉琢再从净房里出来已是近两刻钟以后,他身子半湿披着一件中衣,青丝半潮,也不烘干了,便直直走了过来。任是郑氏与他做了近二十年的夫妻,每每看到丈夫的美人出浴图,仍是忍不住地脸红心跳。
郑氏暗骂自己都多少岁数了,还跟个少不经事的小娘子似的见着好看的男子就发痴,于是装作镇定站了起来,接过了丈夫的头发,帮着玉琢以布巾擦拭残留水滴。
两人坐在榻上举案齐眉,四周服侍的都有眼色,便各自低眉顺目沿着墙根退了出去,留了一室安静给两位主人。
房内无声,郑氏嫌着清闷便不由找了话茬子开口问道:“…一大早的便瞧你出门子去了,怎的到了这时才回来呢”
第87章 寿宴(3)
明华也是一时走得急,被姚黄扶了起来,反而冷静了些。王长史见她有些紧张,环顾四周,宽慰笑道:“不过是我家上不得台面的亲戚不敢入得府门拜见,倒是还要殿下屈尊移驾,我实在愧对。”
王长史这话是解释给一旁路过的仆役听的,虽然府里的仆役大都心向着明华,但也不防有个别吃里扒外的爱嚼舌根,总要防范在先的好。明华一听说玉琢来了,心里期待慌张,一时举止失状,不免叫人会起了疑心的。
王长史把话一说,周遭或是路过、或是正在做活的那些仆妇大都恍然大悟,各自善意笑了笑给明华见礼。明华稍作颔首便绕过她们走了过去。
明华于是领了人自后门而出,由王长史带路到了公主府邸后门一处隐蔽的高墙,玉琢正在那儿静待。
玉琢依旧通身白衣,穿得还是明华缝制给他的一件,明华却顾不得看他衣裳,见他站在那儿,赶忙趁着四下无人快走几步过去,到他跟前站定了,露出一个欢喜雀跃的笑容来。
明华脸上笑得灿烂,玉琢见了,也心悦,不由抬起了骨节分明的青葱长手在明华额头上佯装用力地敲打了一记,轻吐二字:“调皮!”
明华忙作小女儿状:“…阿爹。”
明华一声“阿爹”叫玉琢嘴角弧度更高,玉琢虽只“嗯”了一声,但任是谁也看得出他此时心情正好。
明华压低了声音又接着道:“…怎么突然就来了”因着两人身份有鬼,平日避忌见面,是以玉琢几乎从来不到明华这儿来。有时偶而见面,也尽量注意彼此称呼。像是这一日这般将“阿爹”直呼出来,是甚少的。明华呼唤完了,便不敢再叫,便开门见山问了玉琢是为何事而来。
玉琢笑,仙风道骨:“…怎么,为泽来得,我就来不得”为泽正是玉汇的表字。
“自然不是了!”明华不似玉沁几个怕他,见他突然板了脸也不慌,自是知道他并未生气。
玉琢也不逗她——他方才来晚一步,知道玉汇正在里边,是以只设法将王长史弄了出来,交代王长史等到玉汇离开了将明华引来。玉汇在府里待得久了些,他耽搁了些时候,于是这时不便多待,便长话短说:“…过几日家中饮宴,你必来。”
明华瞪大了眼睛,还不待说些什么,玉琢又说了句“小心些便不妨事”便走了开去,丝毫不允明华违逆。
如此,明华自还回府,然而经由玉琢父子轮番相劝,她却已是改了主意,决定赴宴,于是当即便叫来仆役送了帖子去玉府交给郑氏。郑氏接了帖子,反倒是惊奇了一番。这时给玉琢摆弄头发,自然是要提起这一桩的——
……
“…明华殿下下午派了人来府里递了消息,说是到时也要来府里凑个热闹的了,”郑氏自顾自说着,玉琢随意应了一句,任由她在他边上絮叨啰嗦:“…明华殿下往常一向是不喜与人来往的,可依我瞧着,殿下自打年前底时不知如何的便越发开朗了起来,话也多了,也愿意与人交往了。前日我在城西道上偶然遇了她,她还主动与我打招呼来着。”虽说如今也还是清冷些,但总归会说会笑了。
玉琢听了,心里略有不悦:“是这般。”然而郑氏瞧不见他的脸,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情绪变化。
&nb
第88章 寿宴(4)
旁人兴许并不容易发觉他一瞬情绪,然而郑氏这个在他身侧睡了多年的枕边人还是颇为了解他的。自然也就捕捉到了玉琢闪过的微不可查的高兴。
郑氏随了玉琢目光而去,只见明华公主府的车驾将要驶到近前,几个衣饰光鲜的丫头先从车上依次跳下,然后自有跟车的小丫头另外搬来脚踏。明华这才把头探出车帘,就着丫头子的手缓慢地下了来站定。
郑氏眼尖,一眼看到明华所用的脚踏采用的木材珍稀难得。都说明华公主府不甚富裕,然而出门子会客时还是懂得经营门面的,端看一个紫檀木踏便略知一二了。
她想着这些,明华已然整备好了仪容领着姚黄几人正与几户同时抵达的人家一道与主家见礼,明华等着其他客人先行进去了,方才坠在尾巴上走上前与玉琢夫妇说话。
明华画了一个略显浮夸的柳叶妆,虽说不算难看,但确是将脸上轮廓改变许多。郑氏刚才几乎一时没得认出明华。
郑氏偷眼去看玉琢,玉琢正与明华含笑交谈,两人说上几句客套话,那边又有客人过来,他们不便说得太多,明华便转了身子跟着仆役往大门去了。
明华走出去几步,忍不住回过头来,恰巧与同样朝她看去的郑氏四目相对,目光撞到了一处——郑氏原本不过下意识转过去看她,不料两人心有灵犀。
郑氏礼貌微笑,明华却是尴尬地点头颔首——她本是紧张难安,想着看一眼玉琢宽心,不料被郑氏抓了个正着。
明华于是随着仆役缓步而入,踏过门槛,绕过影壁,玉府内的场景才逐一展现在了明华跟前…
……
明华自从得知自己身世以来,是从未踏足过玉氏府邸的。
从前她是年幼怕事,到长大些以后又有意避嫌,玉氏偶有举办宴饮的时候,邀请她,她是一概不登门赴会的。
玉琢知她心思,便也不大勉强于她。然而今次明华却是算第一回跨过大门的门槛看见府邸里边的景致。
仆役机灵,见明华走得慢,便也有意放缓了步子,顺了明华的目光看去,逐一为明华介绍起了玉氏府邸雕梁画栋的名称来历来。
玉氏宅邸算是循规蹈矩的门房建筑,是玉氏先人按照阴阳五行卜卦测算出吉凶,命名工巧匠花费钱财无数修建而成。真正是富而不彰,贵而不显,一草一木皆有故事底蕴。
明华走在其间,正努力平复初进自家的紧张不适。仆役小子能言善道,不觉将明华注意力吸引了过去,等到一行主仆走至将近宴会场地的一处地方。小子嘻笑:“…殿下,可瞧见那边儿了,往那里头进去,便是主家的老爷夫人、各位郎君娘子的休憩院落了。”
小子三言两语,将院落图景简略描绘而来,说得生动形象,叫人宛如身临其境。明华听得入神,不由想入非非——若是她没有生在帝王家,只作一个寻常的玉氏小娘子生长在府中,也不知她的“院落”会在这门墙之内的哪一个方位了。
小子自然不知她心思,见着已将明华带到了地方,便道了句:“…殿下请从这儿入内,主家在里边设了座案,各家夫人也都且在那儿谈话饮茶呢。殿下可自去,稍后宴席正式开始还有人来引各位贵客入席
第89章 寿宴(5)
明华闻声看去,只见是玉沁款步而来。
也不怪玉沁有此言语,她们三个站着的一处,不过两步子路便有椅凳瓜果,几人光顾着相互挤兑,竟无一人坐下的。
玉沁是人未到声先至,福成和仙瑶也转了头看她,她说完第一句,见三人无人应答,自顾自又往下说了:“…福成殿下不宜久站,且还是坐着说话得好。”
玉沁意有所指,福成很是满意玉沁如此上道,朝着明华嗤笑:“…二姐姐也听到了,我伤势初愈,可是不好站着的,咱们到边儿上坐下慢说”
福成小人得志,明华见了不禁眉头一皱,偏偏玉沁犹嫌不足,仍在一旁邀请:“…明华殿下刚来,定是口干舌燥的,寒舍准备了几样寡淡茶水可供解渴之用,殿下要不要坐下来品尝一二”
她说得真诚,明华自不好再推脱,只得由了玉沁挽了手,与福成、仙瑶一道在不过贴身之距处的座位上坐了。福成力压一筹,成功将明华扣下“说话”,玉沁居功至伟,以致于福成一时看玉沁很是顺眼。
几人就座,自有丫头子随时更换新茶。玉沁是主家,帮着郑氏在宾客中周旋应酬,她年纪不大,然而也算长袖善舞,诸位女眷对她评价颇高。此时只见她陪了三位金枝玉叶在场中坐下,亲自接待。
玉沁积极主动,游走在几位公主之中牵引话题,不着痕迹地将福成的注意引了开去——她自然看见刚才几人在场中气氛不大对头,作为主家自然是要出面处置的。
皇室之中几位公主之间那点儿龌龊不和,玉沁也是早有耳闻的。她出现得及时,帮衬了福成一把——倒不是她有意对福成这位中宫嫡女如何讨好,只是平日尚可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一日玉氏主场举办宴会,玉沁却是义不容辞,不能置之不理的。否则几位公主若是争闹起来,她们固然丢了脸面,玉氏同样也要被打脸的。
说起来,玉沁还与福成年岁相当,也算是自小有些交集往来。然而福成一向看不惯玉沁自诩清高,玉沁也不喜福成嚣张跋扈。
但玉沁过来时无意听到福成与明华正在争执座位去留,却偏忍不住不愿明华称心如意,下意识就开了口站到了福成一边。否则以玉沁的口才,就算为明华说上几句好话放了她自在去,回转头来岂不是照样能把福成这个二世祖哄得服服帖帖
玉沁鄙夷福成,然而更怨明华屡屡在她心念之人跟前抢她风头:先是父亲,后是曲锦枝——明华公主凭得什么呢不受父宠、母家衰微,自身又才学不修,不过是长了一张尚可一看的漂亮脸蛋罢了。
想着这些,玉沁自己无知无觉伸手摸了摸脸颊。她正与福成和仙瑶说话,然而目光却有意无意就往一旁静坐不语的明华身上看去。
明华坐在一旁,一声不吭。她素来如此,也无人觉得如何奇怪。她半是留心座位上几人对话,一半是不着痕迹四下观望寻找孙映和唐韵宜,希望她们过来搭救她一把,叫她不必在这儿饱受烦扰荼毒。
然而孙映正被一干人围在中间不得脱身,至于唐韵宜连个影儿也看不见,不知跑去了哪儿。
明华在找唐韵宜,唐韵宜其
第90章 寿宴(6)
唐韵宜道行不低、脸皮又厚,面不改色道了句:“…路上遇到两尾鱼儿在水里头闹腾得欢快,看得入了神,便忘了路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