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金枝曲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紫糖米糕

    唐韵宜不得已和明华分开,自去和梁氏、唐韵宛汇合,明华却是借口三急,与玉沁借用了府邸净房,实则是寻一处无人地方打开黄裳丫头给她的纸团,瞟一眼里边写的什么。

    净房之中寂静无人,明华看见皱成一团的纸上书写了工整的一行字,是玉琢的笔迹,大意是叫她寻一个借口拖延着不要离府,晚些时候好留待府中与府里的人一道共进晚膳。

    明华得了玉琢指示,自然照办,她恰好便在净房之中“使用”恭桶,于是就顺势在里边待足了小半个时辰,直至将太阳熬到落了山,见着净房外边天色微暗,算着时辰方才从里边出来。

    玉琢自然使人留心她动静,得知她躲去了净房,不由好笑,吩咐复命的黄裳丫头道:“…你家大娘子‘吃坏’了肚子,命人去备一些易克化的吃食来,晚上就吃粥了。”

    黄裳丫头亦笑,自然知道玉琢口中的“大”娘子指的不是玉沁而是正在茅房里头“蹲坑”的明华了。

    所谓演戏要全套,明华牺牲形象,在主人家的净房里待了那么许久,作为女主人的郑氏如何能不知道,自然要有所表示,于是待明华从里边出来,不用玉琢开口,郑氏便出声挽留了明华在府上将晚膳一并用了再回去,而玉琢叫人提前准备的小粥自然也就派上了用场,明华自然满口应下在玉府留饭。

    明华留饭,有人欢喜有人愁,玉琢父子自然是高兴的,郑氏等人也无所谓多一副碗筷,只有玉沁不见得欢迎,但她不会傻得直直将内心所想摆在脸上,只在入得饭厅时稍显惊讶了一下,之后便回复如常,叫人看不出端倪。

    因为饭桌上多了一人,座位分布自然有所变动,于是由玉沁让出位子,使得明华坐在了她平日的位置上,其他几个玉家的兄弟姐妹则紧随了玉沁,依次顺位将自己的座位往下移动。

    明华看着饭桌上这个因她贸然加入而改动的座位,五味陈杂,感叹若非是阴差阳错生在了皇家,她本应当就是这般坐在这儿,与这儿的这几人每日里共聚天伦的,而非是以客人的身份坐着了。

    外间一日宴席的狼藉早就有郑氏派人去收拾了,宾客们全都散去归家,只得明华一个设法多留,被玉琢夫妇顺势留下一道用膳,众人提了碗筷,一如平日用膳那般,仿佛饭桌上并没曾多出一个“不相干”之人。

    不过几日之前花朝踏春之时,明华和玉家人已有过接触,这时坐在一个饭桌上用膳,玉家众人全无不适,竟荒谬得有一种本该如此的错觉。

    明华倒是不知道玉家众人这般想她,她与玉家人一道将晚膳用尽了,又闲说了一会儿话,本该离去




第106章 采芙楼(2)
    玉琢点了点头,当是同意郑氏说法:“…为泽妻子人选还需你多费心,他才十四岁,不必着急相看人家,然而不论选了哪家,尚明华殿下都是决计不成的。”他这话算是一锤定音,郑氏听过,也只当丈夫与她一般,嫌弃明华年纪太大了。

    玉琢自然不是郑氏那般以为,但他不便多做解释,心里却是在盘算着是该给儿子敲一敲警钟了。

    两人说完了话,玉琢自是往外走去,郑氏只以为他照例去书房,也没多问,哪知他出了门子不是去往书房,却是转了道去了玉汇的小院。

    他走到半道上,正好便撞见明华从那边出来。

    这儿服侍的全是心腹,玉琢便也不多避讳:“…怎的这般快就出来了”

    “…阿汇只是又有好书荐予我,”明华笑着应了,似是想到有趣的事:“只是前些时候借去的那些我都没能来得及看完,他这便又把书架子都搬了去给我。”

    玉琢听她这么说来,心中一凛,联系郑氏那一番话,立时便有了决断,却是面上不显,只淡笑着转开了话题:“…今个儿,你去了采芙楼看过了”

    明华闻言,立时便有些激动:“…是呢,托了魏九娘子的福气。”

    玉琢却是道:“…谁托了谁的福气还不一定,你自个儿的地方,你是主,她是客,你倒是说说是谁托了谁的福气”

    果然是这样——虽然心里对于采芙楼的主人是哪个已经有所猜测,但真从玉琢口中听到,确信那美得不像话的楼阁是属于她,眼眶还是忍不住再一次红了起来。如是,她在这府邸之中,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玉琢见不得她这模样,转了身子,率先迈开步子,一边儿回过头来:“…随我来。”

    明华自然便跟上他。

    明华不知他是要带她去哪儿,只一路跟着他走,只见他在自家府邸里熟门熟路地穿廊过墙,七弯八拐地走了有好半晌,总算来到一处,只是天色渐暗,明华又不识得路,竟一时想不到这是哪里,只隐约瞧得出来大约是到了某一处院落。

    她有所猜测,果然下一刻便听得玉琢揭晓谜底:“…这儿便是采芙楼的后门。”

    玉琢从袖袋中摸索着取出一把钥匙模样的物件,对着锁头一探,再使劲儿一扳,便听见“咔嚓”的一声,锁开了。玉琢随后推了门,临进去前拽了明华的手,明华便被他带着,一下子就给拉进去了门里。

    门内昏暗,只留守屋里的仆役点了灯,这时过了晚膳时候,采芙楼庭院之中已是漆黑得叫人看不清道路,玉琢却是像走过千百遍似的,不用灯烛,也能熟练地知道哪处高、哪处低,还时不时揽了明华提醒她注意绊脚。

    “…你妹子就在不远那儿,咱们从正门过,少不得要惊动她,”是以就连这院子里照明用的石灯笼也是不好点亮的:“屋子里皆是我心腹之人,她们日常为你留守这处,知道你身世,也只认你这一个主子。”

    玉琢一边儿走,一边儿说,说话间已是带了明华走到了采芙楼主屋的大门——也是明华白日里曾来过的。姚黄等几个丫头跟在后面,自然听见前面父女俩对话,紧张得连大气儿也不敢出。

    &n



第107章 采芙楼(3)
    明华脑中一嗡,听得玉琢的话,楞楞半晌,方才回过神来,呐呐着道:“…阿爹,你刚刚,说的什么”犹自以为是听错了。

    玉琢长叹而出一口浊气来:“…这并非什么宫中鸠占鹊巢的新妃画像,而是你阿娘。”说着,玉琢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明华,眼中尽是明华看不懂的深邃执着。

    明华愣怔不成语。

    玉琢沉默片刻:“…越地小国目光短浅,真以为凭借王女年轻貌美便能攫取帝王欢心,那百里汐颜一曲采鱼舞固然别出心裁,姜尚却并非那急色之辈,岂能夜夜留宿她宫中”还不是因为她容貌肖似阮敏此时无人之处,玉琢竟是直呼崇元帝名讳而无半分敬意。

    崇元帝不过是对于已故的阮敏求而不得,心中始终留有执念,百里汐颜恰巧只因长了一副和阮敏极其相似的脸便一步登天、宠冠六宫。否则越国进献美女,他虽也会收纳享用,却绝不可能失了分寸,日日留宿承乾宫与她寻欢作乐了。

    明华听了玉琢说完故事来历方才明白始末,这时才眼底逐渐泛出湿意,却竭力地挤干了眼泪,想要借着夜明珠的幽幽荧光去看清墙壁上的每一幅画像。

    玉琢又道:“…你阿娘生前未曾留下画像在宫中,又早早丢下你去了,你不记得她的模样也实属平常。”明华身在宫中,前两年出宫开府的时候,玉琢便想过叫明华亲自到这儿来看一眼,然而一直不太有机会。

    这时明华正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绕着楼层墙柱走着,玉琢便手拿着夜明珠亦步亦趋地跟在明华身后为明华照明。

    明华走在前面,抬了眼去细看,只见玉琢所绘的这些她阿娘的画像,几乎囊括了阮敏所有的姿态,有阮敏年少芳华时花丛扑蝶;亦有年长一些身着华服嫣然浅笑;更甚至还有她顽皮捣蛋捋了袖管爬树掏鸟窝的图景。明华看着看着,不觉笑了:“…我都不知阿娘是这样一个性子,宫里老人总与我说她最是沉静。”

    玉琢敛眉,忆及往事,阮敏年少活泼,随着一朝入得皇家,才叫她性子日益闭塞,然而这些与明华委实无甚可说的,玉琢思虑半晌终是一字不语,径直绕过明华牵了她走到一处画像近前,明华于是随他目光而去,只见画像上画的是一张宫宴图,落款处指明了成画日期是承宣五年元月,明华便知是承宣帝驾崩那年宫中大宴群臣时玉琢所绘的了。

    但看画中场面喧闹、人物众多,明华竟一时不能够在画上搜寻到阮敏身在何处了。

    玉琢见状,抬手一指其中一处,一个妙龄妇人手抱婴孩坐在距离帝王主座甚近的一个位置,正是那时的阮敏,而她怀中的婴孩自然便是出生在承宣四年、且彼时方才满百日不久的明华。

    那一年崇元帝还是东宫太子,作为东宫姬妾,阮敏自然紧随在侧,而当日玉琢坐在不远一处窥视,这一幅便是玉琢根据实时情景所记录下来的。

    “…当日你阿娘便抱着你坐在这个位置,其实也是有乳母丫头服侍的,但她不愿假手于人,故而亲手将你护持在怀中。那时我还不知你是我的骨血,虽有



第108章 线索
    于是两人便原路从二楼屋里退了出来,落了锁,下到一楼,丫头们听见动静,便成群结队迎了过来,明华便与采芙楼那几个丫头告了别,领了四个贴身大丫头由玉琢亲自送着真正往门房上去了。

    一日寿宴真正落幕,玉琢亲自目送着明华出了大门,看着她上了马车走得没了影儿才返身折返了回去,随着一声闷重的“吱呀”声响,大门关上,热闹了一日的偌大府邸也终于归于平静。

    ……

    明华的车驾从玉氏府邸里缓慢行驶而出,随行仆役服侍车驾四面,不疾不徐地朝着公主府走去,待她们总算抵达了府里,将近已是到了三更的时候,主仆一行匆忙整备了香汤热水,服侍了明华收拾洗漱了,明华躺到床榻上,一碰了枕头几乎就要睡着了过去。

    屋子里自有绿玉守夜熄灯,明华在外劳累了一日,连说话的心思也没有,绿玉刚转了个身子铺排软榻床被,再看明华,只见明华已然是睡得死死的了。

    绿玉不由微微一笑——她们几个这一日跟着主子在外也是累坏了,于是便自顾自脱了衣裳,熄了灯,也跟她主子似的,脑袋刚碰上了枕头,便撑不住眼皮,意识渐渐散了开去,只唯独在全然睡过去之前迷迷糊糊地想到:忘了与主子说,她跟赵粉都觉得主子与玉家老爷在竹林子里说话的时候,好像有看见什么不知是不是猫狗的东西从假山堆上一闪而过。那“东西”窜得太快,她和赵粉都没来得及看清。

    绿玉想着这个,很快便沉进了梦乡之中,月上枝头,主仆两个都睡得昏天黑地,一夜无话。

    ……

    二月过得飞快,自打玉府寿宴之后,不觉数日过去,明华先是依约去了一趟阮府看望阮砚,又记着答应云和等人的“兔子糕”,自然叫了几个丫头一道在府里各处采集各式时令花草蔬果,做起了糕点来。

    既然是应下了的事儿,少不得要多做一些,于是自然要将坑害得她劳心劳力的罪魁祸首唐韵宜给叫了过来到公主府里打下手,唐韵宜自知在心上人面前理亏,很是主动勤快,干脆与宁国公府告了假,在明华公主府小住了下来。

    曲家、玉家的人口说多不多,说少也是不少的,是以从采集院子里的花瓣到揉搓粉团,做起来也很是费劲儿,明华又不愿假手于人——她一想着这些算是要赠予那些与她真正血脉相连的人,自然是要亲力亲为,哪儿愿意叫人多做帮手

    也只唐韵宜一个被明华强行拉了来,被扔了去与四个大丫头一道儿,给她当编外的一等丫头使唤了。

    等到了二月二十七,府里做得了新鲜出炉的兔子糕,自然是分装了好十几个食盒篮子,派遣了府里机敏得用的小子丫头坐了平头小车去到两家府上送点心,至于云和那一份少说也是要明华亲自走一趟宫里的。

    事儿办成了,唐韵宜自是拿了她的那一份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她的宁国公府,也不理会宁国公夫人意有所指又忧心忡忡的眼神,回去了她的小院子——有些事也实在没法解释,她阿娘怕是以为她住殿下府上好几日是有个什么暧昧首尾的了。

    &n



第109章 伤势(1)
    那执事闻言,便娓娓道来,三言两语将探查到的情况拿来与明华一说道,明华便心里头有数了。

    酒过三巡,赴宴宾客有许多跟她似的离席走动的,原本因着人数众多,并不可查,但府邸各处总有男女仆役看守各处,防止客人无意冲撞私人地界,是以什么人到过哪处,也还是大体有迹可循的,玉琢顺着这一条线摸过去,便筛选开一大拨绝无嫌疑的。

    再在那为数也不少、无迹可查的一干宾客当中排除一番,便又有那么几个人浮上水面来——说到底,满京城之中也找不出几个人会对明华藏有那风月心思的,一个绣了“芫”字的荷包,所指的意义也未免太过明显了!

    执事按着玉琢派他来时吩咐他的话照本说了:“…主子的意思,固然以上几人亦有可能,但曲家三郎最为可疑。”时人不仅热衷于在贴身物件上边撰绣私人名讳标志归属,偶尔有亲近之人相互馈赠的,自然便也有了对方隐秘的物件,不过也不排除有那么些人单相思的,探得了心上人的名讳,自我慰藉弄了对方名讳随身携带的,也不是没有。

    执事说完,自是退了出去,明华却是脸色微红地呆坐了在椅面儿上发愣,还是姚黄犹豫着提醒了句:“…殿下,咱们还要进宫呢。”现成做出来的糕点,还是趁着新鲜送了进宫里去得好。

    明华闻言,方才知觉了过来,道了句“那便走吧”便起身站了起来,跨了门槛而出,一路走出去大门口,自有车夫并着一众侍卫早在那儿等候她许久了。

    她自然踩了脚踏上了车子,四个大丫头各自提溜了食盒篮子随后跟上,挤了一辆车子,随着一声马鞭挥下,马车立即走动起来,车里主仆几人看着摆放那儿占了大半个人位置的食盒篮子,不由齐齐笑出声来。

    魏紫调侃着:“…这儿许多的兔子糕,把咱们都挤得没地方坐了。”足足有七、八篮子那么多。

    明华既然答应云和,做兔子糕给她,自然要做足够了份量的。且她送吃食进宫去,这寻常不容易做的精致东西,也不大可能只送云和一个,少不得还要多带些孝敬帝后以及太后三位宫里最大的主子聊表心意。他们爱不爱吃是一码事,明华送或不送却全然是另一码事了。

    再兼之分一些给素来照顾她的孙红,这七、八篮子的糕点还未必是尽够的。

    “…旁人我不敢说,咱们的淑妃娘娘看见这样的东西,想必是喜欢的,”明华笑道,又指了指其中一个贴了明蓝纸签的篮子:“…像是太后老人家食用糕点之物不宜过于甜腻,糖也是少放了的。”

    四个大丫头在旁看着明华如何将糕点做出来,自然知道她依照着各人喜好,在做工用料之上有所区处,当下听了也都微微而笑,赵粉心直口快,直直道:“…主子花费了心思,但愿太后娘娘别再摆了冷脸给咱们了,好歹也给主子你一个笑脸才是。”

    “就你话多!”姚黄没好气地笑着点了点赵粉的鼻头:“…太后娘娘也是咱们做奴婢的能够随意议论的我看你这张嘴,今晚儿就拿了白米饭堵住了算了!”

    赵粉才不怕她,知道她是好意提醒她,自然不恼,缩了到明华身边撒娇道:“



第110章 伤势(2)
    那内侍感受善意,投桃报李,回之以一笑,领了明华好意稍稍平复了气息才开口道:“…陛下传口谕,道是殿下送去的糕点精巧别致,尝着也好吃,他甚是喜欢,请殿下务必时不时做些带进宫中,与君父共聚天伦。”

    他一口气将崇元帝旨意说来,见明华犹还微楞着似是不信,也颇觉好笑——崇元帝不喜欢明华这个女儿也是众所周知的,当时皇帝叫他传旨,他也一度以为耳朵听错了,这会子见明华与他一样的反应,顿生亲切之感。

    明华微楞片刻才应喏了句,又与内侍寒暄一二送走内侍,才接着往宫门去了,她从府里出来时已不算早,便不再叨扰孙红,而是直接出宫回府,免得孙红又是一通张罗的。

    明华到了宫门领齐仆役,自还上了马车,原路而出,想了想,又吩咐车夫转道去一趟东宫——她有些时候不到东宫蹭饭了,她怕打扰孙红,却与孙映姑嫂感情日益深厚,不必顾忌颇多。
1...2526272829...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