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金枝曲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紫糖米糕

    而与崇元帝一同来到的,还有此时并不在座的大周朝三位属国的使臣。

    偌大的乾清宫铺就了无数的地龙,宫殿之内人声嘈杂,杯弓酒影,令明华一时忘情迷了眼,恍然之间回到了彼年情景。

    “那年”明华中规中矩地画了一个梅花妆,也是如现在这般坐在仙瑶旁边一言不发,主座之上,崇元帝和楚王君友臣恭。那时的“明华”不过多看了熊祎几眼,就在宴上当场被莫名其妙地赐了婚,随着熊祎远出楚地,成为花瓶一般的王后。

    花瓶虽美,然而易碎,“明华”被吊死在城墙上的时候,其实也不过只有二十岁。

    随着宫人传唱,喝断了明华追忆前尘,明华循声望去,大队的仆役簇拥着一个明黄色的身影从宫殿正门地方率先而入,脚步稳健,身形英伟。

    是崇元帝。

    谁能知道这样一位手握乾坤、睥睨苍生的九五之尊实则已经外强中干,痼疾沉珂只等一朝爆发呢。

    再往崇元帝左右两侧依次看去,越国和海国来的均只是普通臣子,他们正与一位身着紫袍的少年垂首说话。紫袍少年面冠俊朗,嘴角线条刚硬,自有一股上位者的威严。

    那便是楚国的国王,熊祎了。

    熊祎进来的一瞬,明华身形剧颤,险些下意识地站起身冲将过去与他翻算旧账。她身体抖动之明显,让一直不着痕迹观察她的仙瑶也不免




第20章 宫宴(2)
    太后、皇后甚至好些入宫年月已久的老人都只是惊讶了一瞬,便恢复如常。

    崇元帝却是望着那个艺者呆愣了好半晌才勉强回神。

    越国这一曲采鱼舞在领头的艺者趋行着跪到了崇元帝跟前高呼“越王贺上国新春”之中结束。那人将双手高举过头顶,露出一直藏在掌心之中的一样东西。

    坐得近的各人一看,是一个乌木制成的小盒子。

    艺女打开了木盒子,一颗发出璀璨荧光的夜明珠被托放在了她的手中。

    坐得远些的,虽看不清御座情形,却都在木盒子被打开的一刹那被破空而出的耀眼引得惊呼连连。

    夜明珠本就算是难得之物,一颗有成年男人拳头大且还色泽光亮均属上乘的夜明珠则的确是四海也难寻的宝物了。

    在座的大周朝臣无不惊叹越主花费了心思,越国的使臣则不着痕迹地将周国人的神色收入眼里,自觉也算是在泱泱大国的大周朝面前为自家的小朝廷拿回了一点儿颜面。

    而且,献礼之人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寻常的艺女舞者,而是…

    崇元帝果如使臣所料,被“艺女”的美貌所俘虏,主动地问起了艺女的来历。

    “…臣女是越王膝下的第三郡主,父王不敢擅自拟定封号,特命臣女随着使团入京,求上国皇帝赐下封号,好回返我越国将上国皇帝的恩德供奉在宗祠里。”

    第三郡主将事先预备的托词娓娓道来——百里汐颜自然不是为了区区一个封号不远千里地来到周国京城的。越国朝廷里早就定下计策,将百里汐颜想方设法送入周国皇帝的后宫,为势弱的越国谋划些实际的好处。之所以借了封号的托词,也是为防崇元帝无意于百里汐颜而作的颜面上的遮掩。

    采鱼舞的舞步自然也是经过精心设计,为的是能够让百里汐颜来到崇元帝的近前,使得崇元帝能够清晰地看到她的美貌。

    当崇元帝如了百里汐颜的愿望,将她收用为嫔妃,不仅是她,还有她身后为这“一舞惊艳”而苦练良久的越国艺女们也实实在在地松了口气。

    百里汐颜被崇元帝册封为玥妃,赐住承乾宫偏殿。

    听到新妃居住的宫殿名称,一直心不在焉的明华总算正眼看了跪在近前正叩首谢恩的新娘娘一眼——承乾宫,是明华的母妃生前所居住的宫殿。

    明妃在时,承乾宫一直没有其他的低位份的妃嫔被安排住在偏殿之中。而主殿则是明妃日常起居的地方。

    而自打明妃去世,偌大的承乾宫中就只有明华一个主子,崇元帝对她是不闻不问的。

    再往后,明华被允准出宫开府,两、三年来,一座辉煌的宫殿就有如被废置了似的,再没有新的主人搬进去。

    眼下,被册封为“妃”的百里汐颜被崇元帝安排到了承乾宫,明华忍不住就有一种回忆之地遭人抢夺的不忿之感。

    明华记得,前世里的这位第三郡主,被安排的住处,并不是承乾宫。

    明华在看新妃,不曾察觉崇元帝状似无意地看了她一眼。那一眼,讳莫如深。

    新妃跟着内侍下去了,达成目的的越国使臣眉开眼笑,连与旁人应酬都殷勤真心了不少。

    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新对手,在席上的诸位嫔妃不免三三两两地交谈讨论起来。有人妒,有人恨。有人说她封了妃位却不得居住一个宫的主殿,是个笑话。也有人已在盘算着如何送礼讨好赶热灶。

    熊祎在近处凭白看了一场好戏,等百里汐颜被人带下去,这才出声恭贺崇元帝又得一位倾城美人。

    他的声音将明华追着百里汐颜的视线立马拉了回来。

    明华看着



第21章 宫宴(3)
    熊祎半立当场,扔出的话掷地有声,将场中仍在卖力表演歌舞的艺者芒光全盖了过去,坐得近些的人纷纷停下手中的筷匙,注目而去。

    崇元帝早有预料,正坐上方:“…说起来,卿之王宫的确还未有一个正宫王后,不成体统。”

    方才熊祎与崇元帝一来一往的,兜了许多圈子,在场听众早就在等着熊祎开口的一刻了。

    除了诸如秦王、晋王等纯粹的看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与之密切关心的魏后、太子妃等人,一场宴席下来,始终有如头顶悬着一柄利剑却不知它几时落下。

    身为当事人,福成在熊祎站起身的一瞬便怒极反笑,自以为对方必定看中自己。明华则是像一只惊弓之鸟,因着前世经历而在胆战心惊,等着“关键时候”到来。

    熊祎宣判一出,别人不觉,仙瑶却是明显察觉到身旁的明华像是提了一口气顷刻间一股散了的皮囊,一下瘫软在那儿。

    明华确是仿佛一个劫后余生的人,连着换了几口大气,心口“噗通”不能平复,勉强定了定神,重新向着跟前正与崇元帝做婚事交涉的男人看过去。

    两个男人你一言我一语,作为被求娶的对象,福成反倒是只能“乖巧”地坐在一旁,全无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明华掩下嘲讽——任由福成是这禁宫里嫡出的公主又如何真正的金枝玉叶,含着金汤匙降生,又深受帝后关注着长大成人,到了头,还不是要被放到台面上,被人挑肥拣瘦。

    皇家的女儿,也不过如此,更甚至之于血脉亲情还不如寻常人家的小娘子。寻常人家,父母子女往往情真意切。

    明华惊魂未定,念及前世时,熊祎同样如此刻一般站立那儿求娶公主。只不过那时成了求娶对象的人是“她”,而且,那个时候崇元帝也并非现在这般还要讨价还价一番,而是当即便应下了。

    这么一看,福成受宠到底还是有用处,至少在命运关头,能够拖一拖,还是优胜于自己的。

    崇元帝侧头与魏后对视一眼,仿佛平常百姓人家那般各自微笑着商议心爱女儿的婚事,很快便有了一个结果:“…卿诚心诚意,朕便答应了!朕本来也有意借此次卿入京的机会与卿‘把酒畅谈’,想着多留卿在京中小住,可惜卿并不在京勾留太久。如此,朕将四女福成许嫁于你为妻,望卿视之如珠如宝。”

    熊祎一脸郑重虔诚,再次拱手称喏,若非看清他的为人,明华亦会以为这真是个好郎君了。

    不用崇元帝吩咐,一旁便有专人取来空白的圣旨跪侍一旁,等候拟旨。

    这个时候,被赐婚的人是要走上近前领旨谢恩的。然而福成仍是纹丝未动,还是一旁的云和偷着在她腿上轻推了推,她才站了起来,走至熊祎的身边站定。

    福成脸色难看,然而也是没有胆子在崇元帝跟前造次的。

    崇元帝口述旨意,礼官详细记录圣旨。

    “朕膝下第四女,年方及笄,正值婚嫁之龄。品貌俱佳,德容言功,甚得朕与皇太后之欢心…”

    福成抬起头来还想说些什么,被崇元帝以眼神压制。

    “…今有大周臣属之楚王熊氏诚意求娶,朕恩允其婚事,命礼部严选良辰吉日,特命福成公主归府备嫁…”

    明华看着那边两人垂首聆听,恍然把福成看成了梦中的自己。

    “…望周楚永为和睦,熊氏为大周镇守边陲,恪尽王事…”

    就连所拟的圣旨,内容也相差无几。

    圣旨冗长,尽是虚浮词句,听在围观人群耳朵里却是食之有味,可视之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熊祎携着福成恭恭敬敬地行礼,领了圣旨,夫妻名分便算是定下了一半。

    一时万千人无不是恭喜祝贺,谁会去理会福成脸色好不好看

    魏后坐在高处,将女儿神色看在眼里,强忍了心中不适,自欺欺人似的去看了一眼儿子,这才露出笑脸来。

    熊祎已遣人和燕王府有所接触,双方有意结盟,而楚国主麾下数量不可小觑的楚军,能够成为姜宓来日争夺皇帝宝座的一大助力。

    魏后不愿出卖女儿,只不过更疼爱儿子罢了。

    福成如往常一般看向魏后求助,只见魏后忙着应付一旁或真心或假意恭贺的妃嫔,丝毫没得空闲去看女儿。

    福成眼神一冷。

    主座之上这一出是这一场宫宴的重头戏,此时月儿渐渐爬上了枝头,满场目光全都放到了一对新人身上。

    在场的绝大多数宾客都大吃一惊,没有想到崇元帝会把掌珠福成真的赐给楚国的王!

    毕竟明华才是一直被所有人议论认定的和亲最热门的人选。虽说福成公主身价更高,更值得求娶,但是众人一致以为崇元帝不会把福成许给楚国国君。

    结果不料熊祎不单点名道姓直说求娶福成,崇元帝还当场就应下了。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又都自然而然、幸灾乐祸地移到了明华的身上。

    底下已有不少人在说,同是待选的公主,楚国的这位国君,宁可选择才刚年满十五的四公主,也看不上明华殿下呢。

    一些人明目张胆地窃窃私语,话里不住地提及明华,笑话于她。

    明华坐在主座那儿,并不听得见下边人拿她编排。



第22章 宫宴(4)
    姜宓为晋王斟满了酒,一心两用,嘴上应酬着兄长,心里却在想:他与太子已是撕破脸皮,不成功便成仁,想要坐上黄金打造而成的无上宝座,不仅要有兵权,仕人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姜宓和晋王聊得高兴,秦王略有吃味,转头去与太子说起闲话家常来。太子与秦晋两个弟弟感情素淡,然而谈笑间温文随和的姿态叫秦王不仅全然看不出姜宥不过是敷衍应付,还倍感亲切。

    崇元帝眼神老辣,自是把几个儿子的互动看在眼里,老二、老三就不说了,母妃卑贱,他们自身也无甚资质,不求他们为朝廷肱股,只消能帮着办几桩差事,做个闲散王爷也就是了。

    太子居长,又自小聪慧,被立为太子这许多年历练深厚,已有威望,羽翼已成。

    至于宓儿…

    崇元帝暗自可惜。宓儿是皇后嫡子,若非造化弄人,他才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第一的继承人选。

    这两人,一个居长,一个居嫡,能力资质都是毋庸置疑的,若是能够同心协力,在崇元一朝之后,将来创造一个大周盛世也绝非难事。

    宫宴已渐至后半,太后坐了一晚上,觉得疲乏,便与崇元帝说了一声,先行领着宫人回返慈宁宫了。

    崇元帝便趁势邀请了熊祎并着越国、海国的使臣到后殿私叙,连同魏后也随之去了陪客,宫宴现场则交予了姜宥全权主持。

    大周朝地位最尊的三人相继离席,现场氛围立时大松,大家本就酒意上头,一时没了约束,纷纷站了起来,在座位之间流窜走动起来。

    唐韵宜一早就想着去寻明华,这会儿得了机会禀了长辈便跑了过去,大老远的就看见公主席上已空了一半,仙瑶和锦荣自去一边与人凑在一处,剩了明华正与福成隔着锦荣方才坐过的位置左右坐着。

    两人嘴唇翕动,听不清说得什么。唐韵宜才刚走近,凑巧听了福成一句“…走着瞧”的话尾,只见福成重重一拍桌面,当即站起身走了几步停下,满面怒容地一脚踹翻碰巧路过、压根没撞到她的一个小太监,嘴里骂道:“不长眼的狗奴才,谁给你的胆子!”

    福成指桑骂槐骂明华,明华不去理她,只下意识蹭地也站了起来,担心起那个遭了池鱼之殃的小太监。

    小太监原本端着一道鲜蔬浓汤,一时不防旁边横着飞来一脚横祸,人连着滚了三、四圈摔倒还罢了,才刚上锅正滚烫的汤水“滋”地一下全洒在了他仅着薄棉的宫衣上。

    此时还是严寒时候,汤水端来已凉了一些,固然不至于烫得厉害,却也是够呛的。

    小太监刚爬起来看清是哪位主子,就忙不迭地磕头赔罪,连身上的汤汁都顾不得。

    小太监倒霉,撞上福成心情不爽利的时候,福成动口不算,还要动手脚。

    这儿动静自然吸引了不少人,姜宥见状皱了眉:“四妹妹。”虽只普通语气,但话中隐含严厉。

    就连姜宓这个同母所出的兄长都隐隐不悦。

    崇元帝刚给她赐了婚,婚嫁的对象还是一国之主,她借着一个奴才出气算什么样难道是要叫人觉得她对崇元帝的旨意不满

    小太监遭罪也是受连累,明华看不过眼,箭步上前伸手就要拦了福成扬起欲图打人的动作。

    明华才走近,只见已然有一只大手掌伸了出来,握住了福成的,缓缓开了口:“福成殿下,你喝醉了。”

    是曲锦枝。

    明华愕然,他怎么跑来了

    福成刚才手势极快,不成想半路被人拦了,自然更怒,待要发火,然而听得拦她的人的嗓音



第23章 相思(1)
    无人打扰,玉琢笔尖轻点丹青,在空无一物的白纸上轻柔地勾勒着,他神情专注,眼中看不见一丝杂物。一杆子笔毫不断行走,一笔一划,画中人渐成了形。

    画中的女子眉目含笑,两畔生烟。

    夜里万籁俱寂,了无人声,陪侍的仆役撑不住睡意,早倚靠着房柱摇头晃脑。
1...56789...90
猜你喜欢